你也淪入IG的陷阱裡了嗎?—看似縮短人與人距離的IG,實際上讓人侷限在自我安慰的象牙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說這2016以來在最盛行的社群網站,那恐怕非Instagram莫屬了。但你有發現我們在毫無意識中,被他給掌控了嗎?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研究顯示:Ig成癮恐帶來憂鬱症

失去真實的自我。

一點讚數一點粉絲成為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版面上的照片、粉絲,變成供養我們活下去的動力,然而那些多半純屬虛假空虛的美好、是不堪一擊的,沒人願意把真正的情緒情感放在ig 上,僅僅把不真實的美好展露在外表上,更恐怖的是,隨時經營著這個空虛而虛假的面具,忘了去充實真正的自己,陪陪真正的自己,Ig 變成了另一個自己,但那個人並不是你,而是你親手打造的殿堂,易碎的殿堂,這一不過是海市蜃樓。

自我價值的遺失。

人隨時都在為自己在這個世界定位價值,而價值本身存在的基礎便是比較,尤其青少年更需要價值感的依託,是建立價值感的重要階段。Ig 的盛行,變成一種風潮,大多人使用Ig 已有了固定的模式,與大眾相同的模式。限時動態的設計讓人們更加依賴Ig 來獲得價值感,我們把所有的生活貼上限時,想讓全世界知道,我們過得多好,其實我們不是在宣告世界,而是在安慰自己空虛的心靈,憑藉著幾則冷冰冰的限時,忘了真正的生活不是在網路上宣稱自己過得多美好,而真正的有溫度的生活,有沒有好好的過呢。

限時動態、網路聊天社交等等已經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當遇到什麼樣的事,要上傳分享、當什麼樣的對話,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回應,都有相同的故事脈絡可循了,儼然社交軟體已成了一個完整的小社會小世界。看著別人的生活好像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了,但事實卻不盡相同。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我們不能真正的面對現實生活,看似縮短人與人距離的Ig ,實際上讓人侷限在自我安慰的象牙塔,活在更小的世界


當然我還是依舊使用Ig ,對我來說他依然是個好用的工具,頭腦混亂時能打打字整理思緒、可以記錄下自己的生活,無論喜怒哀樂、可以看看世界各地不同的藝術家,看看別人的想法,但如果Ig 的使用淪為無時無刻關心別人生活的一點一滴虛偽美好的事,打造虛偽的自己,毫無意識的使用社群軟體,無形中,他會默默地扼殺去真正的自我,剩下的只會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


(Photo byROBIN WORRALLon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弗萊迪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來IG以及微信加了不少網友,想說來認識新朋友拓展一下各種機會,找愛還是討拍我也還在思考我這行為背後的需求,總之,近來跟很多網友有相當多的互動,這一來一往之間許多的對話,都千篇一律的讓我感受是非常煩,但是我的情緒又讓我不死心的一直加新的好友,思考這件事我的反應像是一直想要跟外界有連結,但是之後發現那
Thumbnail
近來IG以及微信加了不少網友,想說來認識新朋友拓展一下各種機會,找愛還是討拍我也還在思考我這行為背後的需求,總之,近來跟很多網友有相當多的互動,這一來一往之間許多的對話,都千篇一律的讓我感受是非常煩,但是我的情緒又讓我不死心的一直加新的好友,思考這件事我的反應像是一直想要跟外界有連結,但是之後發現那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多年前,當人生面臨某一個關卡時,我刪除了使用多年的個人社群帳號,想要徹底消失,最好被這個世界遺忘。
Thumbnail
多年前,當人生面臨某一個關卡時,我刪除了使用多年的個人社群帳號,想要徹底消失,最好被這個世界遺忘。
Thumbnail
生態系統 10 男人如何判斷社交圈是否讓自己越來越差?   當我們進入某個社交圈,總不能進去一兩年後才發現這個社交圈不行,若能在前面一兩個月發現不行就要立馬閃人,而我通常會用以下四點去判斷。   1、只單純互相數落的環境 2、只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3、周遭朋友容易安慰你 4、互相抱怨與責
Thumbnail
生態系統 10 男人如何判斷社交圈是否讓自己越來越差?   當我們進入某個社交圈,總不能進去一兩年後才發現這個社交圈不行,若能在前面一兩個月發現不行就要立馬閃人,而我通常會用以下四點去判斷。   1、只單純互相數落的環境 2、只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3、周遭朋友容易安慰你 4、互相抱怨與責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虛擬連結的網絡中,我們或許擁有了更多表面上的「朋友」,但內心的孤獨感卻愈發濃厚。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虛擬連結的網絡中,我們或許擁有了更多表面上的「朋友」,但內心的孤獨感卻愈發濃厚。
Thumbnail
今天和soulmate持續聊人類圖。 話題來到【真的很討厭社交】這件事。 她說:看到自己的閘門之後才知道,喔~討厭社交是天生的,沒有原因的。她很討厭大團體,很討厭社交,只喜歡在小圈圈裏待著,人一多就好累想回家。 我覺得我和她的感受是一模一樣的,從小我就極度厭惡各種團康活動,參加夏令
Thumbnail
今天和soulmate持續聊人類圖。 話題來到【真的很討厭社交】這件事。 她說:看到自己的閘門之後才知道,喔~討厭社交是天生的,沒有原因的。她很討厭大團體,很討厭社交,只喜歡在小圈圈裏待著,人一多就好累想回家。 我覺得我和她的感受是一模一樣的,從小我就極度厭惡各種團康活動,參加夏令
Thumbnail
如果還是臉書的時代,能以一種互相的方式成為朋友 其實還算接近真實的互動,但instagram就不一樣了 ...
Thumbnail
如果還是臉書的時代,能以一種互相的方式成為朋友 其實還算接近真實的互動,但instagram就不一樣了 ...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你是否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大家開心熱鬧的影像,心裡會覺得嚮往,想要自己的生活也能過得豐富有趣,或是覺得自己孤身隻影,沒有很多人陪伴而感到寂寞?那些喜歡展現自己生活過得豐富熱鬧的人,其實是越容易感到孤獨並害怕孤獨的人。
Thumbnail
你是否在社群網站上看到大家開心熱鬧的影像,心裡會覺得嚮往,想要自己的生活也能過得豐富有趣,或是覺得自己孤身隻影,沒有很多人陪伴而感到寂寞?那些喜歡展現自己生活過得豐富熱鬧的人,其實是越容易感到孤獨並害怕孤獨的人。
Thumbnail
在我這個年紀,似乎不收集完所有的社群軟體已經不正常了?Facebook、Dcard、Twitter、Instagram......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似乎得要有個帳號,得要有過打卡跟留言,這個人才真正的活著。
Thumbnail
在我這個年紀,似乎不收集完所有的社群軟體已經不正常了?Facebook、Dcard、Twitter、Instagram......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似乎得要有個帳號,得要有過打卡跟留言,這個人才真正的活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