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六:體悟

2019/04/1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佛陀說「同體大悲」:即諸佛菩薩將眾生看作和自己是一體,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與樂、平等絕對之悲心。小時候對這段文字一直不是很理解,佛陀不是要求我們要六根清淨、斷捨離,怎麼又要求我們要將眾生看作和自己是一體,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痛苦不也是情緒的一種?是需要被斷捨離的啊!這兩者之間不是很矛盾嗎?
直到最近我才突然領悟,佛陀在說的並不是要人沒情緒或是不去感受,更多的是清楚的了解自己情緒的來源根本,或是情緒來的目的是什麼,且不受情緒的操控。在面對悲苦的人們,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感受到他的悲傷,但是卻不將他的悲傷背在自己的身上,影響自己前進,反而是透過同理他的悲傷,協助他從悲傷走出來,協助他真正做到離苦得樂。所以,當菩薩察覺所面對的眾生需要現憤怒像才能渡化時,祂毫無猶豫地現憤怒像,但是祂自己卻不會被這個憤怒所操控,只因為祂清楚知道自己憤怒的目的是什麼。
然而,要不受情緒的控制,是件高難度的挑戰,它需要高度的覺察及活在當下的專注。這些並非一促而即,而是需要不斷地在生活中鍛鍊或者說是修行才能獲得。時時刻刻觀照或者是說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越來越明白自己的每一個情緒甚至是念頭是來自哪裡,且奇妙的是自己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會一樣!而當我們越來越明白時,我們會越來越覺得輕安自在。
哇,這果然是個艱鉅的工作啊!還好,佛陀留下了佛作為我們的典範、法作為我們的依靠及僧與我們同行的人。因此,這一路,並不孤獨。
聽聞佛法者,需發菩提心,願以此功德迴向十方諸佛、八方眾生,同升極樂。
    3會員
    58內容數
    記錄在苗栗獅潭山居生活 期盼為台灣山林留下一些文字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