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金剛狼之後,誰能成為X戰警?
作為金剛狼系列的完結篇,《羅根》除了英雄電影必備的戰鬥場面,在人性的描寫也更為細膩。儘管X戰警羅根擁有再生(自癒)異能,經過兩個世紀的歲月流逝,不僅生理機能降低,心態亦垂垂老矣。
直到西元2029年,他遇見了一位小女孩:X-23蘿拉。
(以下有雷。)
X-23蘿拉:被訓練的殺手
在超能英雄的世界裡,主角往往擁有異能;但其實X戰警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有「X基因」,只是「休眠」不表現。蘿拉的代號「X-23」有兩個意涵:首先是X,代表她是能表達「X基因」的「變種人」;「23」則特指蘿拉是「金鋼狼」的第23號複製實驗品。以往的變種人都是在隨機突變的過程中,意外地解鎖了休眠中的X基因,獲得了各種超凡能力。醫學實驗組織「Transigen」則主動利用變種人的基因,生產了一群「小變種人」。這些孩子在出生後,就被留在實驗室栽培訓練,好讓他們日後成為異能殺手。
原來是一間關著十多位孩子的實驗室?這讓我想起了教育心理學中,關於「一打孩子」名言。
巴布洛夫的狗,能套用在《狼》身上嗎?行為主義學派
給我一打健壯的孩子,在特別環境裡訓練,我可以使他們成為任何專家。
行為主義學派創始人華生雖然後續補上,「我承認這超出了現實,但是持相反主張的人已經誇張了數千年。」但他確實重視後天養成多於先天條件。經典行為主義假設,每個人(個體)就像是一個黑箱,我們雖然無法得知裡面的運作,但是能經由外在的刺激,形塑出個體的行為。
這群實驗室裡的孩子確實經由後天的形塑,成為身手了得的專業殺手。然而,也因為從來沒有學習過社會規範或禮儀,蘿拉在逃出實驗室後,明顯地與社會格格不入——餓了,就直接打開商店裡的食物;玩具馬一但不會動了,就打算破壞;別人問話時,她不懂得要應答。
走進店裡的X-23,理所當然地打開店裡的食物/LOGAN電影預告
面對社會這個陌生環境,由於沒有受到後天管教,蘿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她唯一會的只有「殺人」與「反擊」——事實上,她也非常擅長這兩件事。這樣的行為讓身旁的大叔羅根很是頭痛。
社會學習理論:模仿學習
提到行為主義學派,你也應該對「巴布洛夫的狗」有點印象吧?——他用「鈴聲」與「看到食物便流口水」的制約連結,來解釋人的學習行為。然而,因為是「動物實驗」,大眾的負面批判也隨之而來:
拜託!我們又不是狗!
要用愛才能改變小孩!
操作外在賞罰,忽略孩子的主動性!
其實,多數人對行為理論的瞭解,都停留在很表淺的層次,總以為行為論者只倡導「制約」、「懲罰」等等。事實上,行為主義至今仍是教育學的典範之一,在簡約有力地解釋學習行為時,更發展了更多概念,如「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修正極端行為主義,強調人的學習因「環境」、「個人認知」、「個人行為」交互影響所產生。人不僅是在規範中學習,行為也會受到別人影響改變。
離開實驗室後,蘿拉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漸漸地改變她乖戾的性格。當然,宛若父兄的羅根,自是影響蘿拉最深的人。蘿拉就像是羅根年輕時的翻版。不只與他有相同的「能力」,個性同樣桀驁不馴,剽悍俐落的風格更是如出一徹。蘿拉一直待在副駕駛座,看著羅根開車。在不考慮羅根其實有「具體教」一位小女孩如何開車的情況下,蘿拉就在羅根睡著時當起了駕駛。
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意指學習者透過直接觀察別人的行為模仿學習。蘿拉學會開車便是此例。隨著路途前進,羅根日益衰老,一開始衝動、莽撞的蘿拉,在路途的尾聲漸漸懂得照顧他人,就像羅根照顧X教授一般,則是一種象徵模仿(symbolic modeling)。沒有人指使,學習者模仿的不是具體行為,而是楷模的性格或行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在故事的最後,蘿拉依羅根埋葬X教授的方式埋葬了羅根,亦是模仿學習的例子。
X的意志永不消逝:改變行為的歷程
現在快回去找你的媽媽,告訴她一切安好,山谷裡不再有槍響了。
在科學日益精進的今日,我們雖然不再奉行為主義學派為唯一圭臬。有更多方式、與工具幫助我們了解、並促進個體的學習能力。但教育一直是種傳承,無論是知識上、技能上甚或是情意上。
作為金剛狼三部曲的結尾,羅根褪去了英雄的身份,沉眠在象徵「X」的十字架墓碑旁。變種人孩子承接著X的意志,向變種人的「伊甸園」邁進。
X戰警的精神會消逝嗎?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蘿拉模仿他人學習並改變行為的歷程。無論是否以行為主義為教育典範,我們都應時時提醒自己:孩子們一直以我們為楷模學習著。
那麼,我們下篇文章見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為這篇文章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評論的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歡迎申請加入社團「老師的放映後討論室」一起討論電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