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變成越南版《媽媽再愛我一次》─《穿白絲綢的女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台灣電影,因為一開始我看《穿白絲綢的女人》,以為我看到了這部片的越南版,因為在描述駝背跟安的戀情,還有他們搬到南越時艱苦的家庭生活,就是拼命的煽情跟催淚。我在戲院看時,還真的有觀眾哭了。雖然催淚,但總感覺有些做作,直到中後段,這個狀況才逐漸改善。
最終《穿白絲綢的女人》沒變成越南版《媽媽再愛我一次》,在於它交待了歷史背景。電影一開始是從1952年越盟與法國開始進行獨立的武裝鬥爭開始。我知道有些左獨的朋友很喜歡讀越南獨立的歷史,我非常鼓勵他們看這部電影。因為關於越南獨立史的部份,演的還算清楚。對於越南未完全獨立前,無論是法國統治期間,或是美國介入時期,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對中下階層民眾的壓迫,都有很深刻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也是越南人的總督,聯合法國人剝削、欺壓越南人;也可以看到有錢人竟要雇人讓老人喝母乳,這種荒謬的養生方法;以及南越軍警對南越民眾,以拷打、暴力作為獨裁統治的手段,都很真實的表現出來。
但是演到1960年代越戰的部份,就開始有點模糊,特別是幾場描寫戰爭殘忍殺戮,以及百姓因戰亂逃難的戲,對於是誰造成百姓死傷或流離失所的,就交待不清。例如那場造成學校重大傷亡的攻擊,是誰開的火?北越還是美軍?就交待不清。這會不會是越南電檢尺度的問題,否則如果按照越戰的史實,應該是越共開的火,因為顯然學校是在美軍所控制的安全區內,美軍沒理由向自己的安全區開火,但是,畢竟這是越南片,不能說越共造成平民傷亡,只好拍的模糊不清。
現在台灣滿街跑的越南移工還有嫁到台灣的越南女性,台灣人應該多少會想了解他們在家鄉的成長歷程。發行本片的發行商應該辦一個招待越南配偶或移工的優惠活動,或請他們出席試映,最好能請一群越南女性穿白絲綢造勢,也請她們現身說法,表達這種服飾在越南文化的重要性。那種越南傳統服裝正式名稱叫Áo dài,一般是女性穿,但也有男性的。以前有線電視八九十台後面頻道,那些什麼「南洋情緣」節目,有很多越南女子都會穿這種服裝,我猜想不少嫁到台灣的越南女性,他們的嫁妝中說不定都還放著一套。但台灣的發行宣導和媒體,只會用幾近色情的文案─「苦情姊妹花賺人熱淚,全裸控訴戰爭 」、「《穿白絲綢的女人》第一名模賣乳汁養幼女」做號召,但票房顯然也不好。台灣電影宣傳的膚淺功力,從這裡也看得出來。
看了這麼多電影,有時候看到這種一窮二白的國家拍出來的電影,常常不禁想到:「連這麼窮的國家都拍得出這種電影,那台灣呢?」台灣這幾年國片雖然稍有一點復甦,但除了記錄片之外,簡直找不到一部劇情片是記錄台灣的歷史、社會、文化的。雖然《穿白絲綢的女人》關於越南歷史的部份有點含糊,但跟台灣幾乎一片空白還是好多了,台灣暫時還是只能生產《媽媽再愛我一次》之類的煽情片,能夠讓全場觀眾哭成一片,但別期待裡面會交代什麼特定社會文化的歷史背景。
本文曾於2007年4月13日發表於個人部落格,內文與標題略作編輯,原文已刪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戰後清算、討回歷史正義的各項戰犯大審中,所有被審判的納粹和日本戰犯最會拿出來辯駁的理由,就是「我是被迫的、被逼的,我如果不照著做便會被處罰甚至被殺。」但這部電影似乎是告訴我們,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即使是在被逼迫或極端不利的環境下,你還是可以做出選擇,事後也會有什麼後果,完全是一念之間而已。
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按照電影中的邏輯,Tony Blair最後會維護女王,是因為女王跟他母親很像,所以他的認同就轉移了。這是很典型的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調調,我實在不喜歡很多西方電影老是愛玩這種心理分析的遊戲。
導演在並不長的篇幅,同時要處理運動者的生命、運動訴求和運動的歷程,還要把它們的份量平衡得宜,實在不容易。由於花了很多篇幅在覆述運動的訴求,使《粉墨登場》不完全像記錄片,倒像是運動組織的宣傳片,但又不完全像宣傳片,因為單純的運動宣傳也不會去談運動的私人生活,除非這個人已經很有社會知名度,或曝露他們的私
在戰後清算、討回歷史正義的各項戰犯大審中,所有被審判的納粹和日本戰犯最會拿出來辯駁的理由,就是「我是被迫的、被逼的,我如果不照著做便會被處罰甚至被殺。」但這部電影似乎是告訴我們,事實上你永遠都有選擇的空間,即使是在被逼迫或極端不利的環境下,你還是可以做出選擇,事後也會有什麼後果,完全是一念之間而已。
也許台灣的左派青年比較愛看Ken Loch的《玫瑰與麵包》、《以祖國之名》,或者《摩托車之旅》這種直接了當的東西,又有革命英雄又有俊男美女,不喜歡看這種拐彎抹角的東西,但是事實上這種迂迴的電影反而比較貼近我們的現實,有哪個人在搞工運或搞環保時,不曾碰過家人和的質疑或牽制?
按照電影中的邏輯,Tony Blair最後會維護女王,是因為女王跟他母親很像,所以他的認同就轉移了。這是很典型的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調調,我實在不喜歡很多西方電影老是愛玩這種心理分析的遊戲。
導演在並不長的篇幅,同時要處理運動者的生命、運動訴求和運動的歷程,還要把它們的份量平衡得宜,實在不容易。由於花了很多篇幅在覆述運動的訴求,使《粉墨登場》不完全像記錄片,倒像是運動組織的宣傳片,但又不完全像宣傳片,因為單純的運動宣傳也不會去談運動的私人生活,除非這個人已經很有社會知名度,或曝露他們的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40歲的台灣髮型設計師娶了一位18歲的越南新娘,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許多人批評這是「人口販運」。或者恣意攻擊男生跟女生,順便趁機酸了台女一波,再再顯示了台灣人在國際觀、感情觀、男女意識上存在上一代的遺毒與偏見。但也同時表達出現代『台女的行為』引發的的眾怒。
Thumbnail
1. 來到下龍灣,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 無數的石島,形狀獨特,如畫般的景象。 2. 法式麵包,越南河粉,越式春捲,無法抗拒的美食, 特殊的風味,讓你永遠難以忘懷。 3. 來到會安古鎮,古老的小鎮在河邊, 燈籠閃爍的光芒,如同童話故事。 4. 在巴拿山的金橋上漫步.....
Thumbnail
越南現象級親情作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一部越南觀光宣導片, 有趣也讓人反思孝順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媽的人生願望 劇情:73歲的海夫人(清嫺 飾)在丈夫早逝後獨自扶養五個孩子長大,孩子們成年後四散各地,在鄉下老家的她因為遇到車禍而必須依靠輪椅生活,子女們為了該由誰
Thumbnail
年初得知《Miss Saigon/ 西貢小姐》將在今年六月來到台灣演出時,我迅速購票選了一個滿意的座位,內心充滿期待。我依然記得它是我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當時我只有十五歲,故事的內容讓我深深感動,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Miss Saigon》講述了在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士兵Chris和越南女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越南,與台灣關係最深的東南亞國家,或許也是台灣人最應了解的東南亞國家歷史。
Thumbnail
上個星期到怡保郊區一間購物中心的戲院觀看《五月雪》。雖然不知道為何怡保市中心的戲院為何沒有上映,但在這門可羅雀的購物中心的戲院院廳,還是有十多位觀眾一同觀賞這部多處被消聲和模糊化的電影。觀眾全都是華裔,顯示部份馬來西亞華裔還是關注和好奇五一三族群暴動這議題,這段歷史傷痕「並沒有過去」。 被消音和模
Thumbnail
40歲的台灣髮型設計師娶了一位18歲的越南新娘,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許多人批評這是「人口販運」。或者恣意攻擊男生跟女生,順便趁機酸了台女一波,再再顯示了台灣人在國際觀、感情觀、男女意識上存在上一代的遺毒與偏見。但也同時表達出現代『台女的行為』引發的的眾怒。
Thumbnail
1. 來到下龍灣,世界自然遺產的地方, 無數的石島,形狀獨特,如畫般的景象。 2. 法式麵包,越南河粉,越式春捲,無法抗拒的美食, 特殊的風味,讓你永遠難以忘懷。 3. 來到會安古鎮,古老的小鎮在河邊, 燈籠閃爍的光芒,如同童話故事。 4. 在巴拿山的金橋上漫步.....
Thumbnail
越南現象級親情作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做一部越南觀光宣導片, 有趣也讓人反思孝順的意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媽的人生願望 劇情:73歲的海夫人(清嫺 飾)在丈夫早逝後獨自扶養五個孩子長大,孩子們成年後四散各地,在鄉下老家的她因為遇到車禍而必須依靠輪椅生活,子女們為了該由誰
Thumbnail
年初得知《Miss Saigon/ 西貢小姐》將在今年六月來到台灣演出時,我迅速購票選了一個滿意的座位,內心充滿期待。我依然記得它是我人生中第一部音樂劇,當時我只有十五歲,故事的內容讓我深深感動,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Miss Saigon》講述了在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士兵Chris和越南女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Thumbnail
越南,與台灣關係最深的東南亞國家,或許也是台灣人最應了解的東南亞國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