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觀看」台灣新住民:電影《徘徊年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張騰元導演的作品《徘徊年代》,終於在今日正式上映了。這部電影視角相當特別,是以越南來台的兩代新住民女性之視角,觀看1990年代及千禧年後的台灣社會。前後兩段敘事,分別描繪出台灣兩個世代的不同景況。其中,「觀看」的方式在本片中有著重要的份量。片尾名單裡,電影參照了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重量級著作《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便足以見得。

raw-image

《徘徊年代》,首先在台灣繁盛的1990年代裡,挖掘出新住民女性的困境,同時反映出當時處在社會底層的工人生活,又是何等艱辛。這段婚姻,被現實壓垮,就如同紅磚砌成的房舍一般,根本禁不起狂風暴雨的打擊。再加上台灣舊社會對於女性傳宗接代的冀望與關注,都在在逼迫著遠嫁台灣的越南女子文慧(阮安妮 飾)。她本想開間小吃店賣賣家鄉菜,也好幫夫家補貼家用;可惜換來的卻是丈夫忠銘(江常輝 飾)的憤怒和暴力,最後她只能選擇出走。

raw-image

千禧年後,新住民議題漸漸被台灣社會討論;新住民也更加勇於為自身權益發聲。尤其是近些年,隨著新住民人口的佔比逐年攀升;新南向政策(台灣自2000年代開始落實的一項針對印太地區的外交及經濟政策)的施行等等,都讓新住民議題被更加看見。同時,有更多從東南亞國家前來台灣求學的留學生,畢業後也希望能繼續留在台灣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徘徊年代》的第二段故事女主角裴秋蘭(阮秋姮 飾)就是如此。

裴秋蘭自台灣大學畢業後,便於台灣一家徵信公司上班,她的工作是一名徵信探員,專門幫助和她一樣來自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女性,監視她們的老公有沒有外遇的跡象。工作期間,當秋蘭讀到了文慧的故事時,她被文慧的故事深深打動。於是,秋蘭踏上尋找文慧的旅程。最後,她終於見到了文慧,此時的文慧已經是新住民舞劇團的團長,積極推出作品,讓台灣社會能知曉新住民的故事。

raw-image

文慧與秋蘭,兩位不同世代的越南女性,她們看見的台灣各有風貌。而導演的攝影機也以迥異的方式觀看著她們。約翰伯格在《觀看的方式》中提出了重要的創見,他認為「觀看」是先於「語言」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和視角,都將推翻某種權威式的標準。片中的文慧,正面露出為多;秋蘭則幾乎全採背面示人為主,這大概就是導演精心的安排。

過去(1990年代的台灣)已成歷史,我們大可直面歷史,從中找到問題;而現在仍在發生,先入為主的思考大可不必,因此秋蘭的背影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新住民的議題依然被討論著,新住民的問題也尚未被瞭解完全,秋蘭就是每一位新住民在台灣社會下的縮影,等待我們去發掘、去探見。

raw-image

一直以來,我對新住民的關注並不多,只因我身邊少有新住民的親友。所以,《徘徊年代》縱使在影像呈述上有所不足,故事結構亦不夠嚴謹(或者說,有些發散);但它確實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個開始去理解台灣新住民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映画案內所 Arstin的沙龍
204會員
241內容數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5/07
媳婦和公公間的相看無言;兒子與父母間的疏遠客套;還有夫妻間的冷漠忽視。那是長久以來積累成疾的,關於人際交往的一種病灶。如果這傷痛不及時處理,就很難痊癒大好;秀英和文雄便是如此。這段跨越五十年的愛情,從相知相惜,經歷齟齬爭吵,到陪伴終老,體現了兩人夫妻關係一路走來的真情實感。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4/28
何瑞之把感謝偽裝成愛,簡慶芬把佔有偽裝成愛,于向立把迷戀偽裝成愛,張怡靜則把愛偽裝成瀟灑。這是現代人的通病,因為不夠善良,所以得偽裝善良。而我們通常不願承認,我們其實不夠善良。編導徐譽庭,精準抓住了人性的複雜心理,以通透的對白和寫實的故事,將其展示於大眾視野,令人欽服!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2024/03/31
又是4月1日了。哥哥張國榮已離開我們21年,卻好像從未離開。今年終於有機會在4月前往香港,再去看看哥哥生活過的地方,心裡甚是期待。在這個想念的日子裡,我想分享范俊奇在著作《鏤空與浮雕》(2020)裡,寫到關於哥哥的一段文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不要溫柔的故事,我要真實的改革」──蔡崇隆導演 臺大電影節邀請蔡崇隆導演與于昌民教授進行映後座談,替觀眾解答電影中的巧思與分享心路歷程,並邀請觀眾向講者提問,讓各位更深層認識移工議題與《九槍》。
Thumbnail
「我不要溫柔的故事,我要真實的改革」──蔡崇隆導演 臺大電影節邀請蔡崇隆導演與于昌民教授進行映後座談,替觀眾解答電影中的巧思與分享心路歷程,並邀請觀眾向講者提問,讓各位更深層認識移工議題與《九槍》。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從90年代新住民家庭開展的故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文慧,隔著話筒向遠方的家人報平安,「媽媽啊,我很好,他們也對我很好。」話像是對親人說的,也像是對自己說的。
Thumbnail
這是一個從90年代新住民家庭開展的故事。飄洋過海嫁來台灣的越南女孩文慧,隔著話筒向遠方的家人報平安,「媽媽啊,我很好,他們也對我很好。」話像是對親人說的,也像是對自己說的。
Thumbnail
張騰元導演的作品《徘徊年代》,終於在今日正式上映了。這部電影視角相當特別,是以越南來台的兩代新住民女性之視角,觀看1990年代及千禧年後的台灣社會。前後兩段敘事,分別描繪出台灣兩個世代的不同景況。
Thumbnail
張騰元導演的作品《徘徊年代》,終於在今日正式上映了。這部電影視角相當特別,是以越南來台的兩代新住民女性之視角,觀看1990年代及千禧年後的台灣社會。前後兩段敘事,分別描繪出台灣兩個世代的不同景況。
Thumbnail
《徘徊年代》劇情講述不同時代下兩名越南女子的生活,一段是以九〇年代為出發,主角文慧遠嫁繁榮台灣,與建築工忠銘共組家庭,原先抱持著迎來完美生活的幻想,卻隨著現實的到來而破滅,與丈夫婆婆的不合最終促使文慧一人展開探索台灣的生活。而另一段故事則是聚焦於千禧年後的台灣,越南女子裴秋蘭來台求學,畢業後擔任徵信
Thumbnail
《徘徊年代》劇情講述不同時代下兩名越南女子的生活,一段是以九〇年代為出發,主角文慧遠嫁繁榮台灣,與建築工忠銘共組家庭,原先抱持著迎來完美生活的幻想,卻隨著現實的到來而破滅,與丈夫婆婆的不合最終促使文慧一人展開探索台灣的生活。而另一段故事則是聚焦於千禧年後的台灣,越南女子裴秋蘭來台求學,畢業後擔任徵信
Thumbnail
《徘徊年代》將鏡頭聚焦台灣內部,當新住民已經跟著社會脈動走到了今日,社會也應該要回應、跟上這個現實,而非停留在過去的空虛想像。張騰元期待未來新住民終能卸除「身份」的標籤,不需再強調「新住民」這個身份,並依照各自的意願保有原鄉的特色,最終達成「族群主流化」的社會。
Thumbnail
《徘徊年代》將鏡頭聚焦台灣內部,當新住民已經跟著社會脈動走到了今日,社會也應該要回應、跟上這個現實,而非停留在過去的空虛想像。張騰元期待未來新住民終能卸除「身份」的標籤,不需再強調「新住民」這個身份,並依照各自的意願保有原鄉的特色,最終達成「族群主流化」的社會。
Thumbnail
根據移民署ê統計,新住民到今已經佔台灣總人數ê 2.4%。另外,對內政部ê資料內底會當估算,新住民二代人數有40外萬,in已經是台灣民族當中真重要ê一部份。這寡人對家己ê身分有啥物款ê看法和體會leh?本期「走揣」訪問五位新住民二代,文章透過受訪者分享ê故事,chhōa逐家熟識你毋知影ê新二代。
Thumbnail
根據移民署ê統計,新住民到今已經佔台灣總人數ê 2.4%。另外,對內政部ê資料內底會當估算,新住民二代人數有40外萬,in已經是台灣民族當中真重要ê一部份。這寡人對家己ê身分有啥物款ê看法和體會leh?本期「走揣」訪問五位新住民二代,文章透過受訪者分享ê故事,chhōa逐家熟識你毋知影ê新二代。
Thumbnail
我們共享相似的文化價值,卻因為相異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分別。尤其,女兒在傳統的家族記載中幾乎被隱形,然而本文所書寫的三部新北紀錄片獎優選作品正來自三個女兒的視角,她們都同樣看著自己曾經一同經歷,卻不甚熟悉的家族往事。立足於今日的視角,回望過往的家庭秘語,理解自身家庭的同時,逐漸拼湊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Thumbnail
我們共享相似的文化價值,卻因為相異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分別。尤其,女兒在傳統的家族記載中幾乎被隱形,然而本文所書寫的三部新北紀錄片獎優選作品正來自三個女兒的視角,她們都同樣看著自己曾經一同經歷,卻不甚熟悉的家族往事。立足於今日的視角,回望過往的家庭秘語,理解自身家庭的同時,逐漸拼湊出屬於自己的模樣。
Thumbnail
最近的網路話題台劇《想見你》,以奇幻穿越為包裝,其實講述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平凡又寡言陰暗的「陳韻如」,假裝成開朗萬人迷「黃雨萱」,討心上人歡心的心路歷程,很衝擊、很有共鳴,亦有很多人分析當中的巧妙之處。可是,身為跟「陳韻如」同世代的香港觀眾,倒是看到了身份認同危機,可能扯太遠,卻還是感慨。
Thumbnail
最近的網路話題台劇《想見你》,以奇幻穿越為包裝,其實講述年輕人的身份認同——平凡又寡言陰暗的「陳韻如」,假裝成開朗萬人迷「黃雨萱」,討心上人歡心的心路歷程,很衝擊、很有共鳴,亦有很多人分析當中的巧妙之處。可是,身為跟「陳韻如」同世代的香港觀眾,倒是看到了身份認同危機,可能扯太遠,卻還是感慨。
Thumbnail
《家:因你綻放的夢想》是鄒佳晶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原本和爸爸較為疏離的她,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了想法,她決定透過蘭花走進父親的世界。
Thumbnail
《家:因你綻放的夢想》是鄒佳晶製作的第一部影片。原本和爸爸較為疏離的她,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了想法,她決定透過蘭花走進父親的世界。
Thumbnail
2019台北電影節承續去年開始的「明日.臺灣」單元,在「台灣短SHOW」中選映八部風格各異的臺灣短片。短片資源有限,包裹放映,向來並非每部都能投觀眾所好,但篇幅短小,在短短二、三十分鐘內就能看到創作者的嘗試。其中能見的影像力道與議題尖銳度,比起被商業考量磨掉稜角的院線電影,往往能帶給觀眾更鮮甜的啟發
Thumbnail
2019台北電影節承續去年開始的「明日.臺灣」單元,在「台灣短SHOW」中選映八部風格各異的臺灣短片。短片資源有限,包裹放映,向來並非每部都能投觀眾所好,但篇幅短小,在短短二、三十分鐘內就能看到創作者的嘗試。其中能見的影像力道與議題尖銳度,比起被商業考量磨掉稜角的院線電影,往往能帶給觀眾更鮮甜的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