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元導演的作品《徘徊年代》,終於在今日正式上映了。這部電影視角相當特別,是以越南來台的兩代新住民女性之視角,觀看1990年代及千禧年後的台灣社會。前後兩段敘事,分別描繪出台灣兩個世代的不同景況。其中,「觀看」的方式在本片中有著重要的份量。片尾名單裡,電影參照了英國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重量級著作《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便足以見得。
《徘徊年代》,首先在台灣繁盛的1990年代裡,挖掘出新住民女性的困境,同時反映出當時處在社會底層的工人生活,又是何等艱辛。這段婚姻,被現實壓垮,就如同紅磚砌成的房舍一般,根本禁不起狂風暴雨的打擊。再加上台灣舊社會對於女性傳宗接代的冀望與關注,都在在逼迫著遠嫁台灣的越南女子文慧(阮安妮 飾)。她本想開間小吃店賣賣家鄉菜,也好幫夫家補貼家用;可惜換來的卻是丈夫忠銘(江常輝 飾)的憤怒和暴力,最後她只能選擇出走。
千禧年後,新住民議題漸漸被台灣社會討論;新住民也更加勇於為自身權益發聲。尤其是近些年,隨著新住民人口的佔比逐年攀升;新南向政策(台灣自2000年代開始落實的一項針對印太地區的外交及經濟政策)的施行等等,都讓新住民議題被更加看見。同時,有更多從東南亞國家前來台灣求學的留學生,畢業後也希望能繼續留在台灣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徘徊年代》的第二段故事女主角裴秋蘭(阮秋姮 飾)就是如此。
裴秋蘭自台灣大學畢業後,便於台灣一家徵信公司上班,她的工作是一名徵信探員,專門幫助和她一樣來自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女性,監視她們的老公有沒有外遇的跡象。工作期間,當秋蘭讀到了文慧的故事時,她被文慧的故事深深打動。於是,秋蘭踏上尋找文慧的旅程。最後,她終於見到了文慧,此時的文慧已經是新住民舞劇團的團長,積極推出作品,讓台灣社會能知曉新住民的故事。
文慧與秋蘭,兩位不同世代的越南女性,她們看見的台灣各有風貌。而導演的攝影機也以迥異的方式觀看著她們。約翰伯格在《觀看的方式》中提出了重要的創見,他認為「觀看」是先於「語言」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和視角,都將推翻某種權威式的標準。片中的文慧,正面露出為多;秋蘭則幾乎全採背面示人為主,這大概就是導演精心的安排。
過去(1990年代的台灣)已成歷史,我們大可直面歷史,從中找到問題;而現在仍在發生,先入為主的思考大可不必,因此秋蘭的背影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新住民的議題依然被討論著,新住民的問題也尚未被瞭解完全,秋蘭就是每一位新住民在台灣社會下的縮影,等待我們去發掘、去探見。
一直以來,我對新住民的關注並不多,只因我身邊少有新住民的親友。所以,《徘徊年代》縱使在影像呈述上有所不足,故事結構亦不夠嚴謹(或者說,有些發散);但它確實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個開始去理解台灣新住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