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突要從這邊說起。
Andrea Dovizioso一直覺得Ducati的老問題:賽車轉向的部分沒改善。但Ducati─Dall’Igna 一直鑽研在賽車原本的強項:引擎與空力套件。Dovizioso 堅持這些改動對於原本的舊問題根本沒有幫助。
在私底下,Dovi一直抱怨Dall’Igna 不聽他的意見。甚至在赫雷茲站Dovi還跑去跟Ducati老闆Claudio Domenicali談這件事。站在Dall’Igna 的立場,就如同他在法國站說的,他認為他做的車跑出來的成績應該不只第二名。換句話說就是「你沒有把我的車實力發揮出來。」
Petrucci的義大利分站冠軍更是加強Dall’Igna 打造的車能讓所有車手奪冠這個觀點。
此時此刻,Dall’Igna 跟Dovi之間的關係有點緊張。但畢竟Dovi是這兩年Ducati奪冠的希望,更贏得超過11場分站冠軍,在Lorenzo離隊之後儼然成為Ducati的楷模...而Dall’Igna 卻選擇不聽他的意見。
這位Ducati賽車部門的頭頭只相信自己。依照他的經驗跟他所收集的數據提供他跟車手完全不同的看法。
Dall’Igna 推出許多發明,但Dovi一開始都是不領情的。他甚至希望碳纖維零件能越少越好,取而代之的是趕快給他想要的零件。
但另一方面,經過Valentino Rossi在杜卡迪的兩年慘澹經驗,我想杜卡提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開發路徑。
總而言之,巴塞隆納站後杜卡提會測試新的車架,或許會對Dovi有幫助。
Dovi的點在:我們很接近Marquez,但還不夠。
其實Andrea Dovizioso不是第一個說Gigi Dall’Igna不聽別人意見的人。還記得Casey Stoner是怎麼辭掉Ducati測試車手一職的嗎?「對我來說沒理由繼續,因為沒人聽我的意見。我沒理由繼續騎著車到處晃。」所以Dovi說的話其中一定有幾分的真實性。
先不提Dall’Igna ,或許真正的問題是,甚麼才叫做足夠。因為想跟「外星人」拼,永遠都不夠的。「如果Marquez不在這,我早就拿了兩座世界冠軍。但Marquez在,所以我還不夠。我們很接近Marquez,但還不夠:目前的狀況就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抗Marc。
過去這六年半,Dovi跟著Ducati一起成長。只有他最了解Ducati。他也知道2019Ducati狀況是這10年以來最好的。
Dovi對Ducati是相當獨特的,或許Dall’Igna 應該要給Dovi他想要的。如果成功,那太棒了。如果失敗,至少Dovi知道這樣不行,而且自己的需求也被照顧到。這很重要,畢竟他的合約到2020年。如果一位頂級車手接下來的一年半待在車庫裡的感覺都不好,那就會很糟。
Gigi的點:杜卡提在13場比賽獲勝或拿竿位,這就證明Ducati是有競爭力的。
毫無疑問,Dall’Igna的Desmosedici 是一台能贏的車。事實證明,Gigi 加入後,廠隊車手都有贏過分站冠軍。Iannone 在2016年在奧地利贏了。Dovizioso 贏了12場,Lorenzo 贏了3場,Petrucci 則在穆杰羅獲勝。這三位車手的騎風迥異。
賽車有個常識:要拿總冠軍就要贏,不能贏也要做好傷害最小化。根據統計顯示Ducati 有能力在19場中的12場獲勝,這代表這是一台有競爭力的車。
我不想去爭論Ducati的賽車有多好。但哪有最棒的賽車?Honda 有關鍵的前端問題,Yamaha 的引擎動力不好,Suzuki也是。我的意思是完美的賽車並不存在。每台車都有優缺點。最後提醒兩件事:
首先,Jorge Lorenzo在2017年加入Ducati時,重新學習怎麼騎MotoGP 賽車。他的父親跟我說明那是多麼困難,多麼違背他所熟知的一切....但他做到了。
第二件事就是去年澳洲站發生的事。飛利浦島對Ducati來說是賽程上最困難的挑戰,去年Dovi 也只是去試著「盡力做到最好」。但還記得捌弟是怎麼逼得Dovi上頒獎台...有時候就是要超越自己的極限,衝破舒適圈,特別是你想要成為世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