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區塊鏈如何阻止企業為 AI 寫規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本文首發關鍵評論網

科技逐漸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不管是食衣住行,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改變。 淘寶取代必須親自去實體店購物的習慣;Uber 省略了以前在街上用手攔出租車的動作;UberEAT 取代上餐館用餐;民眾開啟 Youtube 的次數勝過看電視所佔的比重;Airbnb 取代原來依賴旅行社敲定住宿相關事宜; Google 取代我們尋找知識的管道。

raw-image

改變我們生活最多的是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大多數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社交軟體,如 Line。我們經常在社交活動中看到人們在低頭用手機上。 在 2019 年,超過 2.3 億人每天都在使用 Facebook。

然而 Facebook 前用戶增長副總裁 Chamath Palihapitiya 承認"我們製造了一件撕裂社會的工具"。Palihapitiya 表示他不使用 Facebook,也不允許他的孩子使用社交軟件,因為 Facebook 平台上的許多功能可以操縱並控制人們尋求快速回報的心理弱點。

“我們創造了一個令社會撕裂的東西,那就是一個短暫刺激多巴胺的按讚機制。完全不涉及任何討論、合作,充斥著錯誤訊息和虛假的東西。” - Chamath Palihapitiya

拜大數據所賜,這些科技產品得以誕生。現今存在的許多商業模式都仰賴大數據堆疊出的人工智能模型。 雅馬遜訓練其 AI 算法根據其購買和瀏覽歷史記錄提出購買建議以增加銷售額。Uber 使用 AI 模型估算到達時間並根據當前的交通狀況計算出乘車費用。 Google 調整其 AI 算法以確定頁面排名並通過其廣告系統賺錢。 沒有 AI 模型,這些產品都不復存在。 然而,因為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巨頭的真實存在的,並且他們擁有無限權力來調整他們的 AI 模型。

技術巨頭可以對他們的 AI 模型做什麼遠遠超出了你的想像力

我們的決定時常受到他人的影響,像是我們在購物時會瀏覽產品評測文章或觀看評測視頻。 因此,許多公司會找寫手來讓網路上充斥著正面的評測文。而搜尋引擎的自動完成建議功能也有異曲同工之著。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行為與技術研究所的心理學家--愛潑斯坦,隨機對 661 位不熟悉澳大利亞政治的美國人進行了實驗並對結果進行分析,實驗內容根據搜索引擎結果讓參與者在兩位候選人中選擇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該研究指出,搜尋引擎中自動完成建議功能的積極與消極建議比例,將對中間選民的偏好造成影響,且對其有近 80% 的改變。

上面的場景只是一個實驗,但足以說明環境所接觸到的信息對人類是有巨大影響的。那麼如果這樣的情景發生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呢?在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 Google 被指控改變候選人對其搜索引擎的自動完成建議,轉而支持共和黨的希拉蕊·柯林頓。 當你在 Google 搜索引擎中輸入"希拉蕊·柯林頓"時,"希拉蕊柯林頓獲勝"一詞將出現在自動完成建議中。 然而在雅虎和微軟的搜索引擎中,自動填充建議的結果是"希拉蕊柯林頓是騙子"和"希拉蕊柯林頓是罪犯"。 眾人相信 Google 修改其搜索建議算法來幫助柯林頓從大選中脫穎而出。

raw-image

像民主黨也是美國現任總統的川普一樣有爭議的公眾人物也遭受了 Google 的自動完成建議的影響。川普認為 Google 在搜索結果中隱藏了一些保守派的消息,其中“ 96% 的 Google 搜索結果中的”川普“是來自左派網站的文章。”

raw-image

人工智能--操縱人類的注意力和情感

Facebook 的數據科學家認為,人類情緒在社交網絡上具有傳染性。 研究人員選出 689,003 名 Facebook 用戶,然後將他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刪除了用戶的負面帖子,另一組刪除了正面帖子。 該研究發現,當用戶看到來自朋友的正面情緒帖子較少時,用戶的正面帖子數量也會減少,負面帖子數量則會增加,反之亦然。

我們的情緒也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就像我們依賴別人做出決定一樣。 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 當您打開 Line 或 Facebook 等社交軟體並閱讀其中一位朋友的帖子後,你的心情忽然因為看的某個文章或圖片而好轉或是變差。

社交平台微小的調整 AI 模型可以對我們的情緒產生巨大的影響。然而,更值得我們深入討論的是,這論文中進行的實驗是在用戶不知情或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篡改了接收到的貼子,這意味著你可能無形間也變成 Facebook 的白老鼠,只是你不知道。

我們是否應該信任中心化的企業來引領並塑造未來的人工智能模型

擁有高度知名度與資金的大公司掌握 AI,無疑是巨大威脅。 由於算法是針對反映社會不平等的現有數據進行訓練的,因此除非人們有意識地設計反補貼措施,否則這些舉動只會增加社會偏見,進而使得不公正系統性被永久化。例如,用於預測累犯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能包含對黑人和白人社區的差別監管,或者基於歷史數據評估求職者可能取得的表現,但一切是建立在性別偏見上的結果。

在算法黑匣子裡面,社會偏見變得不可見和不負責任。當僅為盈利而設計時,算法必然偏離公共利益 - 信息不對稱,議價能力和外部性遍及這個市場,人工智能與人類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 其巨大的潛力意味著雙面刃的特性:既可以增加社會的不平等,也可能使我們迎向更方便美好的未來。 從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數據可以看出,短期內發展依舊傾向於權力和金錢的集中,這意味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會更加壟斷,甚至可能為下一代的孩子帶來學習及認知上的阻礙。

因此,只有對商業模式根本上的改變才能夠降低 AI 資本與權力過度集中的問題風險。為了避免生活在資訊不對稱的世界,AI 需要比現在更容易被使用,更可靠,更直觀的方式。 區塊鏈可能就是那個答案。

區塊鏈與代幣經濟

區塊鏈的分佈記事帳本特性可以支持沒有第三方機構的介入下直接進行交易。 它讓我們可以除去第三方機構的成本直接與對方互動,因為資訊的透明公開,以一個更安全和分散的方式接受公眾的管理。

而區塊鏈技術還融合了一套新的商業模式--代幣經濟,代幣經濟是區塊鏈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代幣經濟是一套獨特的商業模式,設計起源於創造一種能觸發良好行為並遏止不良行為的激勵形式,激勵機制讓更多人願意參與進來。

raw-image

每個區塊鏈平台都有自己獨特的代幣經濟形式。 比特幣的設計可以通過區塊獎勵來增加流通量,在礦工成功驗證區塊之後,BTC 會被分配為區塊獎勵。比特幣的最大供應量為 21,000,000 比特幣,區塊獎勵的數量會隨著時間減半。 以太幣的代幣經濟類似於比特幣,但以太幣沒有最大供應數量,並切可以用代幣於 DApp 以及智能合約之中。

代幣經濟的設計可以使我們在沒有中心實體的情況下相互通信,因此是 AI 民主化的最佳溫床。AI 融合區塊鏈可以讓開發者在鏈上貢獻模型及開源代碼,解決現有的中心化的集中及作惡問題。

SingularityNet 允許共享和貨幣化 AI 服務。用戶可以通過 SDK 和 API 並且支付 SingularityNet 代幣 AGI 來使用 AI 模型。Cortex 是一個允許 AI 在區塊鏈上運行的公有區塊鏈,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人工智能民主化,每個人都可以輕鬆訪問 AI 模型並結合在智能合約和 DApp 之中。 Cortex 認為單純開源 AI 模型是不夠透明的,AI 運行的結果在處理時仍然可以被竄改。因此區塊鏈上的執行 AI 也是相當急迫的一個功能,通過實施與 AI 模型兼容的區塊鏈平台,用戶可以提交模型,在智能合約中使用模型,達成推斷共識,並創建自己的 AI DApps。

raw-image

Cortex 的設計與比特幣類似,但增加了獎勵 AI 模型提供商的激勵機制。每次通過智能合約調用模型時,模型所有者將獲得 Cortex 代幣 CTXC 為報酬。其獨特的代幣模型和激勵機制將激發高質量的 AI 模型並有助於AI研究的民主化。

raw-image

像許多科技技術一樣,AI 算法是一把雙刃劍。 問題是,科技巨頭是否真的能遵照不做惡的原則來制定所有規則?不要忘記 Facebook 允許其數據科學家在沒有取得同意的情況下操縱用戶體驗和收集數據,且於今年 1 月份,在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的道德和人工智能中心投資了 750 萬美元。慕尼黑技術大學報告稱,Facebook 的資金支持沒有要求任何應履行的義務或條件,也不會在該學術中心的顧問委員會中佔有一席之地。考慮到這種利益層面及後續影響,風險和對不正當影響的可能性仍然太大。

區塊鏈技術賦予用戶權力,有機會對技術未來走向擁有發言權。區塊鏈的分散性質為人工智能算法的民主化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致力於確保人工智能是公平和有益的組織必須得到更多的關注。培養人工智能技術和相關數據開放的世界是當務之急,通過分散和民主,儘可能地創建給下一代平等的機會。

區塊鏈與 AI 的結合尚屬於行業早期,需要大量的共識來實現人工智能的公平性,這只是一個劃時代的開始,改寫規則的鑰匙在我們手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yWay邁畏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以科學方式為導向的探討「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是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AI 強大影響力以驚人的進化速度為企業以及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當2023年的ChatGPT風潮席捲而至,許多人不得不正視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驚人影響,同時意識到AI將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促使人們開始學習與人工智慧共存,善用AI創造更便利的生活,企業更將其應用於提高生產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AI 強大影響力以驚人的進化速度為企業以及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當2023年的ChatGPT風潮席捲而至,許多人不得不正視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驚人影響,同時意識到AI將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促使人們開始學習與人工智慧共存,善用AI創造更便利的生活,企業更將其應用於提高生產
Thumbnail
你聽過90後的厭世代嗎,不過00後的年輕人可能更慘,是直接消失了。 筆者從最近遇到的幾件事、微軟跟Google的財報、台灣幾十年缺乏創新的產業結構、未來的國際趨勢背景,交叉敘述出台灣獨有的大背景,以及筆者對於年輕人的未來,悲觀和樂觀兼有的論述。
Thumbnail
你聽過90後的厭世代嗎,不過00後的年輕人可能更慘,是直接消失了。 筆者從最近遇到的幾件事、微軟跟Google的財報、台灣幾十年缺乏創新的產業結構、未來的國際趨勢背景,交叉敘述出台灣獨有的大背景,以及筆者對於年輕人的未來,悲觀和樂觀兼有的論述。
Thumbnail
這一期的《怪獸雙週快報》,我們將從近期的熱門話題:暫停 AI 研發的公開信連署開始,結合科技思想家 KK 以及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學,思考我們個人在這個浪潮當下,可以持續精進自我的方向。
Thumbnail
這一期的《怪獸雙週快報》,我們將從近期的熱門話題:暫停 AI 研發的公開信連署開始,結合科技思想家 KK 以及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管理學,思考我們個人在這個浪潮當下,可以持續精進自我的方向。
Thumbnail
在最熱門 會對世界方方面面造成重大影響的人工智慧上 美國和中共的較量現況為何?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 陸軍遊騎兵部隊 和國防部長辦公室幕僚出身的Paul Scharre博士 從人才 AI晶片供應鏈 和資料等方面 做了深入的評析 本文的下篇會再詳細介紹 他對於美國要如何保持領先優勢的政策建議
Thumbnail
在最熱門 會對世界方方面面造成重大影響的人工智慧上 美國和中共的較量現況為何?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 陸軍遊騎兵部隊 和國防部長辦公室幕僚出身的Paul Scharre博士 從人才 AI晶片供應鏈 和資料等方面 做了深入的評析 本文的下篇會再詳細介紹 他對於美國要如何保持領先優勢的政策建議
Thumbnail
雲端的概念如同打造一顆大腦,不論是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谷歌 GCP,都是一個媒介而已。當企業把 data 送到雲端開始建立 database 之後,雲端的大腦才會開始運作,而這個運作就是 AI。 AI 指「能模仿人類的智慧執行任務的系統或機器,可以根據所收集的資訊不斷自我調整、進化。」
Thumbnail
雲端的概念如同打造一顆大腦,不論是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谷歌 GCP,都是一個媒介而已。當企業把 data 送到雲端開始建立 database 之後,雲端的大腦才會開始運作,而這個運作就是 AI。 AI 指「能模仿人類的智慧執行任務的系統或機器,可以根據所收集的資訊不斷自我調整、進化。」
Thumbnail
生成式人工智慧去年年底有了重大突破後 將會對人的工作內容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美國五大智庫之一的布魯金斯研究所先請到了 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的教授作了大略的介紹與評估後 請來史丹佛的Susan Athey和MIT的David Autor兩位經濟學家 還有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專研軟體工程師的專家來進行對話
Thumbnail
生成式人工智慧去年年底有了重大突破後 將會對人的工作內容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美國五大智庫之一的布魯金斯研究所先請到了 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的教授作了大略的介紹與評估後 請來史丹佛的Susan Athey和MIT的David Autor兩位經濟學家 還有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專研軟體工程師的專家來進行對話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產業空心化,於是美國企圖建立「尖端邏輯晶片」產業鏈,違反經濟規律,不樂觀。中國國有企業無法移轉海外而有工業門類齊備的製造業產業鏈,中國電動車產業彎道超車歐、美、日傳統汽車工業。中國新創企業要能直接融資,美國監管機構要強化脆弱的美國金融體系。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產業空心化,於是美國企圖建立「尖端邏輯晶片」產業鏈,違反經濟規律,不樂觀。中國國有企業無法移轉海外而有工業門類齊備的製造業產業鏈,中國電動車產業彎道超車歐、美、日傳統汽車工業。中國新創企業要能直接融資,美國監管機構要強化脆弱的美國金融體系。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AI 並非萬能!越洋採訪史隆獎得主、UCLA 台籍教授:2 缺陷要靠人類修補。 1.人工智慧技術; 2.資料寬廣度不足時,就會複製人類偏見; 3.即便條件相同,也無法每次都做出正確判斷; 4.餵指令給 AI 要多元化,嘗試換句話說、刻意混淆。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AI 並非萬能!越洋採訪史隆獎得主、UCLA 台籍教授:2 缺陷要靠人類修補。 1.人工智慧技術; 2.資料寬廣度不足時,就會複製人類偏見; 3.即便條件相同,也無法每次都做出正確判斷; 4.餵指令給 AI 要多元化,嘗試換句話說、刻意混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