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地下狂熱趴》--- 狂狷舞青春,熱血跳節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 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一分鐘影評>

青春僅一瞬,友誼永長存。

2019年9月27日在台上映的電影《地下狂熱趴》(Beats)導演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巧妙地以黑白影像,暗喻了被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教條壓抑的青少年苦悶心情,片中兩位主角 --- 成天無所事事的小鎮少年,透過某種方式宣洩釋放滿滿的年少荷爾蒙,面對未來的人生迷茫,他們選擇了當時正流行的地下音樂節奏電音,故事隨著藥物、電音與性解放的助力下,兩人與一群好友踏上冒險之旅,展開了一場成人眼中脫序的 Party 狂歡,一群好友樂在其中盡情歡笑跳舞,享受嗑藥帶來的無拘無束,企圖尋找到屬於他們那個世代的自我認同。

這時原本黑白的影像轉為彩色,隱喻了兩位青少年主人翁追求沒有教條羈束的理想世界,但原本歡愉的音樂盛會到最後,衍生成為一場警民追逐對打的失控衝撞,既是對追尋自我存在的宣告,也是對社會壓力下虛無青春的逃逸。

全片起承轉合節奏明快,黑白與彩色畫面的轉換運鏡流暢,電音節奏與影像完美交錯相襯,主配角選角精準,兩位主角由Lorn Macdonald飾演史班納(Spanner),與Cristian Ortege飾演強諾(Johnno)將青少年那種對生活的失望,對未來的迷茫,對周遭社會倫理條律的反感,以及死黨之間生命交陪的熱切,詮釋得淋漓盡致!

由曾憑《性、謊言和錄影帶》(Sex , Lies, and Videotape, 1989)《天人交戰》(Traffic, 2001)拿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與奧斯卡獎的美國名導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監製,英國神劇《黑鏡》(Black Mirror, 2011)與《逃脫大師》(The Esape Artist, 2013)導演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執導的的最新電影作品《地下狂熱趴》(Beats),更找來了知名電音DJ JD Twitch(Keith Mclvor)跨刀監製配樂,打造銳舞音樂電影的復古風情。

電影《地下狂熱趴》(Beats)故事,描述一段發生在1994年的蘇格蘭,憤青與乖乖牌兩位青少年,個性言行南轅北轍,卻是從小一起長大無話不說的摯友之間,兩人對社會倫理法律教條充滿憤怒,只有節拍音樂能宣洩他們的青春熱力,決定攜手作伴,一起青春奔放無畏向前行!

全片觸及音樂、友誼萬歲、自我認同、叛逆與生存的年少青春,點出了當時蘇格蘭青少年面臨成長過程,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變遷,不知所措該何去何從,選擇將熱切的情感聚焦在流行音樂次文化與藥物中,企圖尋求一點迷惘中的解放與慰藉。

電影以劇作家基蘭‧赫里(Kieran Hurley)的同名舞台劇本為創作靈感來源,導演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與劇作家兩人都是80後出生,所以1994年對他們而言,正值青少年成長時期,切身的經驗,讓他們更能將那個年代青少年與整個社會結構體系,描繪得細膩而真實,於是在片中想到藉由演員與音樂兩種媒介,細膩描繪狂狷年少的成長感受。

在英國於2019年5月17日上映後,「爛番茄」新鮮度拿下96%,更榮獲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獎、英國格拉斯哥影展閉幕片,與美國綜藝報《地下狂熱趴》本片繼承《猜火車》靈魂的高度評價。

電影《地下狂熱趴》(Beats)時空背景設定在蘇格蘭節拍音樂(Beat Music)銳舞電音流行的1990年代,當時保守黨政府制定的「公共秩序法」,企圖透過公權力,干涉人們聽取流行節奏電音音樂的自由,更強力執法鎮壓阻止人群聚集。

根據維基百科簡介,節拍音樂(Beat Music)、英國節拍樂(British Beat)或默西節拍(Merseybeat),特指來自英國默西河畔的利物浦和曼徹斯特的樂團,是一種屬於流行樂和搖滾樂的音樂流派,形成於1960年代早期的英國。

「節拍音樂」和「默西之聲」這兩個名稱的確切來源不明。「節拍音樂」的名稱似乎與20世紀二戰之後發生在1950年代美國文學運動「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有關,與之更相關的是驅動性的節奏,受到搖滾(Rock and roll)、節奏藍調和靈魂樂的影響,1950年代末,最初的搖滾風潮在「big beat」音樂中衰退,後簡稱為「beat」,成為年輕世代地下Party舞曲的首選。

節拍音樂是搖滾(rock and roll)、嘟-喔普、噪音爵士樂和節奏藍調這幾種類型的融合。這一流派中誕生了製造「英國入侵」風潮的許多樂團,他們從1964年起占領了美國流行樂榜單,並對日後流行樂和搖滾樂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包括樹立了搖滾樂團的典型形態——由主音吉他、節奏吉他、貝斯吉他和架子鼓組成。

電影《地下狂熱趴》(Beats)導演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巧妙地以黑白影像,暗喻了被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教條壓抑的青少年苦悶心情,片中兩位成天無所事事的小鎮少年,急需透過某種方式,宣洩釋放隱身在他們身上滿滿的年少荷爾蒙,於是在面對未來人生迷茫的分岐點,他們選擇了當時正流行的地下音樂節奏電音,企圖在其中找到屬於他們那個世代獨有的自我認同。

故事隨著藥物、電音與性解放的助力下,兩人與一群好友踏上冒險之旅,展開了一場成人眼中脫序的Party 狂歡,一群好友樂在其中盡情歡笑跳舞,享受嗑藥帶來的無拘無束,這時原本黑白的影像轉為彩色,隱喻了兩位青少年主人翁追求沒有教條羈束的理想世界,但原本歡愉的音樂盛會到最後,衍生成為一場警民追逐對打的失控衝撞,他們冒著犯法的危險,與公權力執法的警察對幹,既是對追尋自我存在的宣告,也是對社會壓力下虛無青春的逃逸。

主配角選角精準,兩位主角由Lorn Macdonald飾演史班納(Spanner),與Cristian Ortege飾演強諾(Johnno)將青少年那種對生活的失望,對未來的迷茫,對周遭社會倫理條律的反感,以及死黨之間生命交陪的熱切,詮釋得淋漓盡致;同樣的片中的男女配角一樣表現的十分出色,讓人印象深刻。

全片起承轉合節奏明快,黑白與彩色畫面的轉換運鏡流暢,電音節奏與影像完美交錯相襯,突顯了片中青少年熱血澎湃銘一生懸念的友誼,美國綜藝報(Variety)讚譽電影《地下狂熱趴》,宛如繼承了《猜火車》的靈魂。

電影《地下狂熱趴》(Beats)上映至今,「爛番茄」(Rotten Tomatoes)影評新鮮度達96%,IMDb7.6的《地下狂熱趴》(Beats),入圍2019年1月荷蘭鹿特丹影展(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觀眾票選獎,與榮膺2019年3月英國格拉斯哥影展(Glasgow Film Festival)閉幕片,在鹿特丹影展首映時佳評如潮,2019年台北電影節 (2019/06/27~ 7/13),搶先於7月6日在台北電影節新光影城2廳)與台灣觀眾見面,2019年9月27日在台院線上映,想一睹《黑鏡》(Black Mirror, 2011)與《逃脫大師》(The Esape Artist, 2013)導演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執導的的最新力作《地下狂熱趴》(Beats) !

電影《地下狂熱趴》(Beats)中文字幕預告,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9fzqGvafDU

<電影本事>

1994年的蘇格蘭小鎮,那是節拍音樂(Beats Music)非法的年代,「銳舞」文化席捲整個英國,一對個性迥異,卻無話不說的青少年死黨史班納(Spanner,由Lorn Macdonald飾演)與強諾(Johnno,由Cristian Ortege飾演),正處在轉大人的年紀,小鎮少年史班納和強諾兩人成天無所事事,唯一的興趣就是偷偷收聽地下音樂電台,D-Man(由Ross Mass飾演)播放的節奏音樂(Beat Music)。


強諾即將跟著母親一家搬到新城鎮,迎接更美好的生活,沒有父母,單靠罪犯老哥Fido(由Neil Leiper飾演) 的史班納(Spanner),則只能獨自留在小鎮。

raw-image

兩人面臨突如其來的分開,即將搬家面對新生活的強諾對未來感到迷茫,與罪犯哥哥同住的史班納,則希冀從音樂找到自我認同,兩人決定在最後一個夜晚,史班納偷走對他霸凌老哥的現金,拉著強諾,與一群好友,一起闖進一個地下音樂盛會,度過一個永生難忘的狂歡派對…

raw-image


地下狂熱趴 Beats

出 品 國:英國

片 長:1時41 分

類 型:劇情/音樂

級 別:保護級

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新鮮度達:96%

IMDb評分:7.6

英國上映: 2019 年 5 月 17 日

台灣上映: 2019年9月27日

監 製: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斯科特‧梅克(Scott Meek),諾曼‧梅里(Norman Merry),萊斯里‧芬拉(Leslie Finlay),彼得‧漢普登(Peter Hampden) & Eimhear McMahon

導 演: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

劇作原著:基蘭‧赫里(Kieran Hurley)

編 劇:布萊恩・威爾斯(Brian Welsh),基蘭‧赫里(Kieran Hurley)

演 員:

Lorn Macdonald飾演史班納(Spanner)

Cristian Ortege飾演強諾(Johnno)

Neil Leiper飾演Fido

Ross Mass飾演D-Man

Gemma McElhinney飾演Laura

Rachel Jackson飾演Wendy

Laura Fraser飾演Alison

Ryan Fletcher飾演PC Billy Moncrief

Amy Manson飾演Cat

Stephen McCole飾演Sergeant Ian Black

Davian Thomas飾演Marquis

Josh Whitelaw飾演Gary

Brian Ferguson飾演Robert

Martin Donaghy飾演Colin

Kevin Mains飾演 Les

Kimber Clossen 飾演Pool Hall Player

音 樂:Penelope Trappes,斯蒂芬‧亨德曼(Stephen Hindman)

攝 影:Benjamin Kracun

剪 輯:Robin Hill

選 角:Caroline Stewart

藝術指導:Stephen Mason

製作設計:Victor Molero

服 裝:Carole K. Millar

化 妝:Amy Buchanan, Nicola Muldoon, Katherine Rayner, Heather Schreuder & Rachael Speke

視 效:Justine Chc, Sally Goldberg, John Hardwick, Will Hardwich, Ian Helliwell, Ivor Middleton, Nicky Smith & Stephanie Jean Staunton

製作公司:Rosetta Productions

發行公司:聯影電影cineplex/聯贏

官方連結:http://www.cineplex.com.tw/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ineplexTW


(註)

一、本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與劇照係引用聯影電影cineplex FB劇照(https://www.facebook.com/pg/CineplexTW/photos/?ref=page_internal),版權歸屬聯影電影cineplex,圖片僅作為推薦好電影之目的,無任何商業利益之考量。


二、本文介紹的電影相關影片,無任何商業利益考量,是引用自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1gNYNKNvB8&t=31s),版權歸屬聯影電影cineplex所有。


三、本文觀影心得文字,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未經本人書面同意,請勿任意引用、分享、轉載與下載,盜文必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4會員
781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5
一部將年少青春暗戀與相愛勇氣描繪到最深刻,同時旁及友情與親情的夏日浪漫電影,片中男女主角青春三人行,書店前帽子被吹走、公車上偷拍車外、腳踏車雙載、共同的攝影興趣、淋雨下撐傘、鐵道深情呼喊, 將浪漫無限飛揚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浪漫,電影採倒敘的手法,開始也是結束的一幕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本片除了有傳統恐怖片必看得到的虐殺尖叫追逐情節外,最吸睛的地方,在於導演與編劇玩出恐怖電影的新趣味,電影前半段充滿懸疑靈異,光怪陸離的死法,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與好奇新,電影後半段一反必死無疑的終極結局,闖入詭屋者展開絕地大反攻,充滿創意的反擊,緊迫盯人分秒必爭節奏感,讓全片從頭到尾緊扣心弦淋漓爽快!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2025/04/24
李景白導演擁有超過 30 年以上的潛水經驗,其作品多次入圍金鐘獎並三度奪獎,他與他的團隊長期關注台灣海洋的生態變遷,這次透過拍攝在台澎金馬海域8艘沈船的影片,引領觀眾了解我們所面臨的海洋浩劫,因為很少人知道四面環海的台灣,沉睡在水底下多年的巨人,也就是這些沉船,早已被時間與人們所遺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交響狂人》這部以交響樂團為核心的音樂電影,卻也以國家的領土衝突,還有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長久累積的仇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單純美好,即便如此,他們不只是在追求音樂上的美好,還強烈展現出對和平的渴望。 這部電
Thumbnail
《交響狂人》這部以交響樂團為核心的音樂電影,卻也以國家的領土衝突,還有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長久累積的仇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單純美好,即便如此,他們不只是在追求音樂上的美好,還強烈展現出對和平的渴望。 這部電
Thumbnail
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青春電影,日系殘酷青春的代表作。千禧世代的電波網路文化完美地鑲嵌進故事裡,高對比的頻閃、高密度文字鋪滿畫面、充滿末日宗教意味的話語,創造出一種獨特且難以歸類的氛圍,疏離感、迷幻感、唯美之下的殘酷。
Thumbnail
這是一部無與倫比的青春電影,日系殘酷青春的代表作。千禧世代的電波網路文化完美地鑲嵌進故事裡,高對比的頻閃、高密度文字鋪滿畫面、充滿末日宗教意味的話語,創造出一種獨特且難以歸類的氛圍,疏離感、迷幻感、唯美之下的殘酷。
Thumbnail
《怒火青春》的敘事節奏和配樂輕快,但劇情卻與之相反的沈重。三位主角分別是猶太裔的Vinz、阿拉伯裔的Said和非裔的Hubert。種族歧視、階級主義、警察濫權等議題,貫穿整部電影。他們怒火中的膽怯、無力和絕望,展現出青年在社會邊緣的處境。電影透過這些少年人的命運,反映出社會的墮落和自救。
Thumbnail
《怒火青春》的敘事節奏和配樂輕快,但劇情卻與之相反的沈重。三位主角分別是猶太裔的Vinz、阿拉伯裔的Said和非裔的Hubert。種族歧視、階級主義、警察濫權等議題,貫穿整部電影。他們怒火中的膽怯、無力和絕望,展現出青年在社會邊緣的處境。電影透過這些少年人的命運,反映出社會的墮落和自救。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之前我以電影為核心,寫了〈不協調的協奏曲:試比較《去唱卡拉OK吧!》電影裡的對等關係〉,將原作漫畫作為對照,比較兩部作品情感關係的不同。本篇則以原作的情節為重心,用不浪漫的角度,分析兩人之間的情感互動,試著釐清相處的問題,和「不能斷定關係」的可能原因。
Thumbnail
之前我以電影為核心,寫了〈不協調的協奏曲:試比較《去唱卡拉OK吧!》電影裡的對等關係〉,將原作漫畫作為對照,比較兩部作品情感關係的不同。本篇則以原作的情節為重心,用不浪漫的角度,分析兩人之間的情感互動,試著釐清相處的問題,和「不能斷定關係」的可能原因。
Thumbnail
1996 秋天出現了「Queen’s」, Queen’s 的出現造成一股不可逆的電音狂潮,首先是路上89的汽車喇叭開始出現電音節奏,他們通常是想吸引目光,然後某個朋友的弟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也在家裡放電音被阿嬤說太吵又沒人唱歌,最後是有個「電音三太子」上了國際媒體,從那時開始聽電子音樂的人越來越多。
Thumbnail
1996 秋天出現了「Queen’s」, Queen’s 的出現造成一股不可逆的電音狂潮,首先是路上89的汽車喇叭開始出現電音節奏,他們通常是想吸引目光,然後某個朋友的弟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也在家裡放電音被阿嬤說太吵又沒人唱歌,最後是有個「電音三太子」上了國際媒體,從那時開始聽電子音樂的人越來越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