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就可以賺錢,真的嗎?
創業之初滿腔熱血,雖然營收不如預期,還是一直相信明天會更好,過了一段時間,熱情燃燒殆盡,只剩下疲憊與厭惡。曾經最喜歡的事情,現在變成最難熬的責任。
為了活下去向商業化靠攏,成績有了微薄的起色。自己在暗夜裡問自己,現在的生意賺了錢,然而做的卻是自己討厭的事情,假使一開始知道創業結果是這樣,那還是繼續當別人的員工算了。
創業,是「創」與「業」的結合
將自己創造的東西形成一個事業是創業的本質,失去核心價值的創業不能叫「創業」,叫做「開店」、「開公司」。
很多老闆不敢說的,他們因為找不到工作所以才創業。換句話說,大部分的老闆做的不叫創業,叫做「為自己買一份工作」。創業的願景、夢想,說白了是想要賺錢活下去。
大家都誤解了活下去,以為這是很卑微的事情,不!活下去的動力非常巨大,可以說是生物存在第一位動力。之所以老闆們會刻意隱藏自己想要活下來的事實,運用願景跟理念包裝自己,主要是因為他們太小看「活下去」三個字了。
99%失敗率的真正原因
失敗的人有八成注重「創」忽略「業」,兩成的人注重「業」無視「創」。
只創不業的人滿滿的點子,缺乏實際操作才能;只業不創的人能夠做很多產品,市面上都已經有了,客戶沒有必要選擇他們。有一種人手握資本,有想法也有實作能力,卻遲遲不敢創業。
我覺得這種有錢有能力不創業的人是聰明人,同時也是生活過得不錯的人,因為生活過得不錯所以完全沒有改變的必要。創業是對自我的改造,從腦子到手腳徹底的改造,當人擁有了一個事業,整個世界觀都會翻轉。
除了創跟業,還有一個隱性的動力,就是我上面說的,活下去。
我一直很討厭那種成功人士演講,他們總是強調自己初期多麼苦多麼窮困,後來成功的故事。現在覺得他們的故事可能誇大,可能根本是虛構的,不過其中求生意志是真的,成功的創業家往往都很執著於活下去。
創業需要熱情跟實際操作的平衡。
創與業結合的方法
很少人可以想出翻轉世界的點子,即使有點子也要花超過十年的時間實現。比較現實的方法是,就既有的東西進行微小的改變,一點一滴直到徹底翻轉。
電腦是一個好例子,新一代的電腦跟上一代的改變不大,甚至看起來差不多,這些小改變累積了十年、二十年,現在的電腦跟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小孩子看到老電腦甚至認不出來。
現在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問題並不是「我要翻轉世界」,是轉型,市場機制突變措手不及,導致虧損倒閉,引發各種社會問題勞資糾紛。老闆們以為,只要生意上軌道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問題是根本沒有「上軌道」這回事。
轉型的方法是當機立斷,收掉不賺錢的項目,想辦法強化可以繼續做的項目。
產業轉型,是已經有事業的人,在事業內重新創業。真正的創業家絕對不是拚工時、拚產能,拚的是思維與嗅覺。
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叫創業嗎?
不一定。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做我們厭惡的事情同時保持健康,也不是有機會一直做我們喜歡的事情一輩子。要看自己能不能夠承受,將興趣與收入掛鉤的巨大壓力。
只要創業項目自己不排斥就可以了,我覺得做自己的天賦天職是人的終極目標,既然叫做終極目標,用一輩子去尋求,那就不是一步到位的。
如何找尋自己不排斥的創業項目
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生活開始找,擺在「我可以勝任」的項目,而不是「大家做什麼我也做什麼」。
假如我很會修繕家裡,我修繕的目的不是我喜歡修繕,只是想省下水電工的錢,這就是我可以勝任的項目。從這個項目還可以分出來,我比較會做的是接電線還是修水管?或者是我很會原料採購?
再來是找人,我知道了所有修繕技巧,那就去找行銷領域跟人才管理領域的人配合。
最後樹立規模,規模可大可小。個人創業一人公司,即使非常小也是要一個規模,一棟商業大樓有商業大樓的規模;一個小房間也有小房間的規模。
大家都說尋找初衷,真的初衷是什麼?
我覺得人們追求的事情五花八門其實相對單純,人家說馬斯洛金字塔需求,事實上這個金字塔已經再1982年被推翻了,現在的新學說
三需求理論。
從成就需求、聯繫需求、權力需求三個角度來想想自己的初衷。(按:我是根據英文維基百科的資料自己翻譯,有正確的心理學翻譯請告訴我。)
成就需求
挑戰困難的工作才能夠滿足嗎?做簡單的事情覺得無聊,一點挑戰性也沒有,提不起勁?那你重視的是成就需求。
聯繫需求
上班比起賺錢,更希望跟大家維持好的關係?希望跟更多人建立關係?希望幫助更多人改變世界?那你重視的是聯繫需求。
權力需求
喜歡自己掌控大局的感覺,不僅僅是管理一個組織,也可能是喜歡建造家具,喜歡從頭到尾都自己掌控,過程結果都是自己安排的。那你重視的是權力需求。
假如我喜歡登山,我喜歡的可能是成就需求,我需要成就感。那麼有一天我開了公司,再也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想要什麼時候登山就甚麼時候登山,那我可以把登山的成就感轉換到開公司上面。重要的是需求的目的,不一定是做某件事情。
關注自身的深層需求,外在的行業別項目只是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