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體驗與競爭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蔣勳老師說:「少一點美術課,寧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一個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恐怕比美術還重要。」

蔣勳老師說:「少一點美術課,寧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一個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恐怕比美術還重要。」

台灣這幾年在人才培育的方向積極轉向創意與設計,因為在科技日新月異與不斷複製之下,產業的競爭力關鍵在於美感的追求,而美育的核心就是藝術的欣賞與創作。

但是除了商品的設計之外,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人為何要欣賞藝術?藝術的價值在哪裡?

著名詩人紀伯倫曾說;「我們存在是為了發現美,除此之外,只是等待。」的確,在漫長的人類演化過程中,從狩獵時代與野獸搏鬥掙扎著活下來,到今天高度的文明,哲學家懷海德曾經這麼形容:「自有人類以來,不知道也多少落日時光,忽然有一天,看著西方的落霞,而『呀』了一聲,人類的文明自此開始。」

懷海德認為,野蠻與文明的分野,始於對自然美好的感懷與詠嘆,換句話說,這種對美好的感受與生存的實用價值是不同的。因此,哲學家康德這麼定義:「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提醒我們,若是所作所為都考量到「實用目的」的時候,就喪失了美的可能性。

不過,我覺得透過藝術的欣賞感受到美,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更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因為人們藉此接觸到比這短暫人生更為宏大,更為長久的事物,可以安定我們浮躁的心情,並且連結到整個人類共同的心靈互動。

不過在從事藝術教育的過程中,許多人不免好奇,一件作品到底是藝術,還是工藝品,兩者如何區分?一般而言,美育課程所包含的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等等行為,通稱為藝術。藝與術這兩個字,都含有很強的技能、技術的意義在內,但是一個工匠或是成為藝術家的區分在於觀念的創造以及思想情操的表現,也就是從單純的技術層次提升到思想或情感。

換句話說,藝術的開始,往往都是情動於中,我們可以明確地說,沒有感動,就沒有藝術作品。因此「美」的感受,往往就是自己生命內在的經驗,記憶、渴望或理想,也就是藝術作品的創作或者是欣賞,都是每個人自己內在生命品質的呈現。

這也就是著名詩人、也是個藝術家與美術教育者席慕蓉會這麼說:「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生活裡沒有接觸過大自然、譬如摸過樹的皮、踩過乾而脆的落葉,我就沒有辦法教他美術,因為,他沒有第一手接觸過美。」

我也認為,美的教育並不等於美術課,美應該是生活的、全面的,如同美學大師蔣勳老師所說的:「少一點美術課,寧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一個孩子去凝視一朵花的綻放,恐怕比美術還重要。」

因為藝術作品既然藝術家被真實世界的美所感動,然後希望把這種感動存留下來,於是藉由不同的媒介〈繪畫、雕塑…〉,對這種不可挽回的美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努力。因此對於生命歷程中沒有這種經驗的孩子而言,就能回應藝術家心中的感受,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或許這也是梵谷說這段話的原意吧:「人應該去聆聽自然的語言,而不是畫家的語言,對真實事物本身的感受要比對畫作的感受要美得多了。」

曾經有人請教畢卡索:「如何欣賞藝術?」畢卡索回答:「為何不先去了解鳥兒的歌聲?去愛這朵花,去愛圍繞身邊的一切事物,試著了解它。」

不過當家長體會到真實的與自然接觸的重要性之後,想帶孩子到大自然裡,卻擔心自己的自然知識不夠,無法辨識植物或昆蟲的名字,可是我覺得即使我們不知道任何自然知識,我們也可以陪著孩子看看天空,看黎明與黃昏的彩霞,看浮雲,看星光,你也可以陪著他們聽聽風聲,聽大自然裡各種細微的聲音。

陪著孩子重新使用眼睛、耳朵、脖子和指尖,讓很久沒有仔細感受的器官活起來。即使我們不知道鳥的名字,我們還是可以欣賞牠們動人的姿態,即使我們較不出任何一顆星星的名字,我們還是可以體會天空的壯闊與美麗,以及宇宙的神祕。

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的:「人類最美最深的感情,是神秘的感覺,它是所有科學的起源,無法認識這種感覺的人,不再肅然而立讚嘆宇宙奇妙之工,這種人活著跟死了沒有什麼兩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希臘神話裡的智慧女神在羅馬神話裡稱為密涅瓦,她的身邊總有一隻貓頭鷹跟隨,因此貓頭鷹也成為智慧的象徵。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密涅瓦的貓頭鷹總要等到黃昏到來,才會展翅翱翔。」這裡的黃昏象徵著生命的晚年,也就是經歷了人生各種遭遇,累積許多經驗,才揮動翅膀出發,換句話說,隨著歲月成長,我們才能將
Thumbnail
2025/05/05
希臘神話裡的智慧女神在羅馬神話裡稱為密涅瓦,她的身邊總有一隻貓頭鷹跟隨,因此貓頭鷹也成為智慧的象徵。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密涅瓦的貓頭鷹總要等到黃昏到來,才會展翅翱翔。」這裡的黃昏象徵著生命的晚年,也就是經歷了人生各種遭遇,累積許多經驗,才揮動翅膀出發,換句話說,隨著歲月成長,我們才能將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同日月星辰一樣,花兒們永遠守候陪伴著我們,是世界裡不會缺席的角色,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像呼吸一樣自然。你可曾想像這世界沒有花的日子?少了那些繽紛的色彩,這世界顯得多單調,不可思議吧! 打從有記憶起,總愛對著花兒發呆,自言自語,妳為何開得這樣美?羨慕啊!妳的形狀為何如此特別? 好妙啊!妳怎
Thumbnail
如同日月星辰一樣,花兒們永遠守候陪伴著我們,是世界裡不會缺席的角色,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像呼吸一樣自然。你可曾想像這世界沒有花的日子?少了那些繽紛的色彩,這世界顯得多單調,不可思議吧! 打從有記憶起,總愛對著花兒發呆,自言自語,妳為何開得這樣美?羨慕啊!妳的形狀為何如此特別? 好妙啊!妳怎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學科名稱是由 18 世紀的鮑姆加登所確立。美學研究的範疇主要包含:藝術鑑賞及其社會現象、審美活動及審美經驗等內容。透過學習美學將能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Thumbnail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學科名稱是由 18 世紀的鮑姆加登所確立。美學研究的範疇主要包含:藝術鑑賞及其社會現象、審美活動及審美經驗等內容。透過學習美學將能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文學作為人類撇除生存問題,尋求精神滿足的行為。文學將人為中心,探索人類精神的可能性,是人類行為觀察室的衍生地。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文學作為人類撇除生存問題,尋求精神滿足的行為。文學將人為中心,探索人類精神的可能性,是人類行為觀察室的衍生地。
Thumbnail
插花藝術是一門令人著迷的藝術形式,結合了自然美感與人類創造力的絕妙結合。 美感與魅力 插花藝術之美感來自於多重因素: 自然之美的展現: 插花藝術展現了自然界各種植物和花卉的美麗,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 創作的無限可能性: 插花藝
Thumbnail
插花藝術是一門令人著迷的藝術形式,結合了自然美感與人類創造力的絕妙結合。 美感與魅力 插花藝術之美感來自於多重因素: 自然之美的展現: 插花藝術展現了自然界各種植物和花卉的美麗,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將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令人驚艷的視覺效果。 創作的無限可能性: 插花藝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 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 ..............................................
Thumbnail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 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 ..............................................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Thumbnail
美感非常重要,美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民國初年時,蔡元培提倡美育,甚至說“以美育代宗教“。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美育成功了嗎? 我是美感的白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可能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實在沒什麼美感。
Thumbnail
美感非常重要,美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民國初年時,蔡元培提倡美育,甚至說“以美育代宗教“。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美育成功了嗎? 我是美感的白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可能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實在沒什麼美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