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論|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反抗資本主義時間的可能性(上)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文字/黃祥昀
編輯/黃郁齡
前言
2019 年 5 月院線正式上映蔡明亮新作《你的臉》,曾把電影帶進美術館的他,這次反倒將比較常出現在美術館的影像類型帶回電影院。全片以 78 分鐘特寫的長鏡頭捕捉 13 張臉,這部片完全沒有劇情,只有純粹地凝視。本文將著重分析蔡導早年的經典作品《你那邊幾點?》(2001),解析貫徹於蔡明亮作品中的不變追求──「時間」。
電影的時間,社會的時間──當「時間」本身變成一個議題
《你那邊幾點?》描述兩位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台北的孤單人物。男主角小康來自底層階級,平時在台北車站天橋上賣手錶維生;湘琪則是一位來自中產階級的女性,準備前往巴黎旅行。湘琪在出國前一天,湊巧跟小康買了一支手錶。
在此之後,雖然他們再也沒有遇見過彼此,但兩人的生活卻離奇地關聯在一起,小康也莫名地想念湘琪,瘋狂地把台北的時鐘調成巴黎的時間,並且開始熱衷跟法國有關的事物。在此同時,湘琪正在巴黎漫無目的地遊走,並遇到一些不順遂的情事。
透過這部電影,我想探討電影的時間在什麼程度上反應出社會現實中的時間概念,以及電影如何反抗資本化與異化的社會時間。選擇《你那邊幾點?》的原因是這部片既討論社會時間,像是異地的時差,也透過敘事的設計,使得兩位主角的生活狀態對社會時間具有某種反身性。
在敘事上,這部片描繪了當代台灣社會中不同型態的時間,像是異化的時間、消費充斥的時間以及孤獨地生活在不同時區的個體。另一方面,這部電影也使用了「電影中的電影」的手法,《你那邊幾點?》引用法蘭索瓦.楚浮的《四百擊》(1959)。在電影的時間結構與形式上,這部電影也呼應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時間-影像」的概念,因為《你那邊幾點?》不但透過「碎片化的空間」呈現時間的開放性,也因為電影繞在現實、夢境與想像之間,使「時間本身」變成一個議題。[1]
本文的第一個面向聚焦在討論《你那邊幾點?》在哪種程度上反應台北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社會時間。後工業社會指的是社會的政治經濟系統聚焦在資訊、服務等抽象的產品上,而非以往在工廠中的生產與製造。[2] 簡言之,就是聚焦於經濟的商品生產脈絡,包含人力本身的商品。
後工業化的時代的時間既是線性的又是非線性的。一方面全球化,使時間變成統一的時間,時鐘就是標準化時間的代表,同時標準化的線性時間也是使全球資本市場成為可能的重要機制之一。另一方面,跨國企業與傳播媒體,帶來高度的資本流動、勞動流通,並形成一個巨大的財經網絡,標示著晚期資本主義時間是一種非線性的網絡。為描述後工業化所產生的時間概念作為一種社會批判,本文將援引社會學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景觀社會」與哲學家德勒茲(Deleuze)提出的「控制社會」作為詮釋《你那邊幾點?》的框架,分析電影中有哪些元素呼應到上述概念。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88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奉俊昊的電影,總是串連著曲折離奇的意外連連,於是觀眾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跌入一層又一層令人大開眼界的意外之旅。因為,奉會在故事中安排許多秘密中的秘密、洞穴中的洞穴、意外中的意外。奉俊昊對於「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人」或是「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秘密」特別著迷。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上流教慾》、《海角上的兄妹》、《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舞娘辣辣隊》、《掃毒2:天地對決》、《鱷魔》
我喜歡看你們之間流動的目光遊戲。看你們看著人的時候,朝向的姿態和行動多麼強烈而主動,寄予彼端,拋擲自己——時而將視線投往場外或邊陲的其他人,時而沉到深處那般望向無邊際的遠方,時而在對方的眼中對上了自己——單憑目光就能肯認、消解、再確認另一個人。這幾乎就是愛情。
世界確實不太公平,我們永遠說不清決定成功的究竟是天分還是努力。於是我們才會在各種夢想中跌撞,直到現實道出真正屬於我們的定位何在。《靠譜歌王》看似建立了一個少了披頭四的平行時空,實質卻是在問:這個缺少是否能讓我們成為「成功的取代者」?
然而我想,如花是等夠的了。她要親眼看見十二少,好的壞的,活著的死去的,往事並不如煙,她看清楚苟活的他,也看透他配不上自己的癡心。「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無愛的人走肉地活,有愛的人飛蛾撲火地死。「我不要再等了。」是說給自己聽的,因為等死的人,再也不是自己了。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
奉俊昊的電影,總是串連著曲折離奇的意外連連,於是觀眾會隨著故事的發展,跌入一層又一層令人大開眼界的意外之旅。因為,奉會在故事中安排許多秘密中的秘密、洞穴中的洞穴、意外中的意外。奉俊昊對於「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人」或是「在神秘的洞穴藏著一個秘密」特別著迷。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上流教慾》、《海角上的兄妹》、《爸媽死了,我卻不想哭》、《舞娘辣辣隊》、《掃毒2:天地對決》、《鱷魔》
我喜歡看你們之間流動的目光遊戲。看你們看著人的時候,朝向的姿態和行動多麼強烈而主動,寄予彼端,拋擲自己——時而將視線投往場外或邊陲的其他人,時而沉到深處那般望向無邊際的遠方,時而在對方的眼中對上了自己——單憑目光就能肯認、消解、再確認另一個人。這幾乎就是愛情。
世界確實不太公平,我們永遠說不清決定成功的究竟是天分還是努力。於是我們才會在各種夢想中跌撞,直到現實道出真正屬於我們的定位何在。《靠譜歌王》看似建立了一個少了披頭四的平行時空,實質卻是在問:這個缺少是否能讓我們成為「成功的取代者」?
然而我想,如花是等夠的了。她要親眼看見十二少,好的壞的,活著的死去的,往事並不如煙,她看清楚苟活的他,也看透他配不上自己的癡心。「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無愛的人走肉地活,有愛的人飛蛾撲火地死。「我不要再等了。」是說給自己聽的,因為等死的人,再也不是自己了。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 只要去過國外旅遊;你都會發現有許多政治相關性質紀念館。這些紀念館都是陳述政治相關人、事、物。事過境遷這些紀念館也是敘說政治主張與歷史事件。鄭南榕紀念館亦是如此。鄭南榕紀念館是目前台灣小型藝文場館中,少數仍保留災難現場的紀念館。來此走走更能明瞭台灣政治發展中一段悲劇人生。 鄭南榕紀念館相關資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Thumbnail
曾經,「改編電影」距離一切 IP 和商業考量,是很遙遠的。那是跨形式的藝術還不常彼此共生,粉絲經濟也還沒變成唯一的經濟,改編看上的是故事而非品牌,改編的本身則是創作者與創作者(而非與市場、與粉絲之間)互相對話的、美好的年代。因為看到你說出傑出的故事,用你的方式,讓我也想用我的所有,來為虎添翼。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只有刺傷你的矛能治你的傷」,這句歌詞不再只是基督教隱惡揚善的諄諄教誨,而是對於鬼魂的理解,甚至是愛:有能力者雖然深受鬼魂折磨──不論是真實界的怪物,或是已經往生、但曾經於在世期間對生者造成某些影響的死者──,但是怪物與鬼魂的存在,似乎某種程度撫平了他們以及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Thumbnail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這場審判僅是作為殺雞儆猴的政治秀,在檯面上的訴訟,不過是走個過場,佯裝成民主體制的私刑暴力。而在檯面下,警方對示威者惡意地發動攻擊,又或是安插間諜在示威群眾中,利用女探員施展美人計。在國家與個體間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個體的處境猶如螻蟻一般,受制於國家機器的操縱。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 只要去過國外旅遊;你都會發現有許多政治相關性質紀念館。這些紀念館都是陳述政治相關人、事、物。事過境遷這些紀念館也是敘說政治主張與歷史事件。鄭南榕紀念館亦是如此。鄭南榕紀念館是目前台灣小型藝文場館中,少數仍保留災難現場的紀念館。來此走走更能明瞭台灣政治發展中一段悲劇人生。 鄭南榕紀念館相關資
Thumbnail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新片《奧本海默》,以「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為主角,但劇本像是將奧本海默傳記的書頁摺成立體的紙鶴,觀眾在摺起的書頁上,仍讀得到些許生平故事,但在繁複的翻轉折疊背後,窺見的是一個困境,那是全人類最難解的生存悖論──自保會帶來自毀。
Thumbnail
曾經,「改編電影」距離一切 IP 和商業考量,是很遙遠的。那是跨形式的藝術還不常彼此共生,粉絲經濟也還沒變成唯一的經濟,改編看上的是故事而非品牌,改編的本身則是創作者與創作者(而非與市場、與粉絲之間)互相對話的、美好的年代。因為看到你說出傑出的故事,用你的方式,讓我也想用我的所有,來為虎添翼。
Thumbnail
不實訊息的傷害程度究竟多大,背後想要傷害特定對象的動機為何?誰想要、誰能夠發動這類資訊戰,誰又是投放的目標?產生的效應是什麼?生產者與接收者之間有怎樣的獲益管道?種種發生在雲端、看似隨意的攻防,足以拉出一張輿論軍火商的國際版圖,並推促我們更加費心於下列關鍵字的領域:AI、數據新石油、演算法、資訊人權
Thumbnail
「只有刺傷你的矛能治你的傷」,這句歌詞不再只是基督教隱惡揚善的諄諄教誨,而是對於鬼魂的理解,甚至是愛:有能力者雖然深受鬼魂折磨──不論是真實界的怪物,或是已經往生、但曾經於在世期間對生者造成某些影響的死者──,但是怪物與鬼魂的存在,似乎某種程度撫平了他們以及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
Thumbnail
為影癡而生的《釀電影》,2021 年夏季最新專題「我的未來不是人」探究科幻片的未來想像!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這樣賽博龐克(cyberpunk)的未來,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這場審判僅是作為殺雞儆猴的政治秀,在檯面上的訴訟,不過是走個過場,佯裝成民主體制的私刑暴力。而在檯面下,警方對示威者惡意地發動攻擊,又或是安插間諜在示威群眾中,利用女探員施展美人計。在國家與個體間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個體的處境猶如螻蟻一般,受制於國家機器的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