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不應該逃避死亡的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死亡的議題是我們終就要面對的議題,只是因為一些避諱,一些心理因素,讓我們逃避面對而閉口不談,死亡只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正視它才能不備死亡的毒鈎所轄制,才能真正談論生命的自由。

本書的作者正視為著清理死亡現場的工作者,特別在現今有很多孤獨死的現場,腐敗所滋生的蒼蠅、蛆,體液等造成的汙穢,這是一個相當辛苦的工作,面對死亡周邊的人間冷暖,留下的一篇篇部落格文章,這些文章帶給人去面對死亡的思索。

作者用愛、希望、勇氣和感謝來談論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感受,這跟每次參加告別式,看著親朋好友之間的冷暖,所感受的又不完全相同,特別是許多的死亡現場,都是一個人一生的堆積,以及孤獨時的無助,周邊人對死者情感的牽連。

有沒有想過會如何死去呢?意外死亡總是剎那間,但若是因為生病、年邁的老死病死,那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呢?現在的家庭關係疏離,很多時候在死亡前都是單獨面對,或許這樣說有點淒涼,但這卻是有可能面臨的現實。

面對死亡的議題,我認為教會是一個解答,一來是信仰永生的盼望,二來是弟兄姊妹的肢體關係,群體生活關係是教會很重要的一環,在基督信仰稱作團契,讓本來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著信主在基督裡的緣故,成為了家人,讓孤獨面對變成了有兄弟姊妹的陪伴。

因此死亡或許有任認為很遙遠,但筆者參加過許多年少朋友的告別式之後,死亡總是如忽然間來到,讓人措手不及,或許我們應該好好地聊聊死亡,這樣我們更能清楚怎麼活。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殊清掃:死体と向き合った男の20年の記録

raw-image

作者: 特掃隊長
譯者: 莊雅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6/21
語言:繁體中文
購買資訊: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簡介:

人似乎要站在死亡面前,才看得清生命的輕重!
25個死亡房間,25個一輩子受用的人生啟示。

清掃死亡現場,一個最接近生命真相的工作。
每個房間故事,都是你梳理人生的契機!
這些死亡將帶你看清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近距離接觸遺體的清理師二十年全紀錄,
  親筆寫下每個房間的人生故事和生死思索!
  在清理有形之物的過程中,許多無形之物也隨之浮現,
  透過「死亡」,悟出「生存」真意的生命書寫!

  別為死亡哀傷,它會告訴我們許多事!

  什麼是生?什麼是死?
  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什麼事值得我們窮盡一生追求?
  人生該如何抉擇,才不會走向孤獨死?
  我們很可能花一輩子思索也無法透澈其中,
  但若真實地站在死亡面前,答案或許就會清晰可見。
  25個房間,25個動人的生命故事,
  有生命掙扎、有溫暖人情、有遺憾嘆息,
  這些死亡將給你前所未有震撼性的生命體悟和人生力量!

  死亡現場,不是只有無盡黑暗和淚水,
  它是看清人生的鏡子,湧現生命力量的地方!
  清掃死亡現場,不只是清理有形之物,也是一次次生命的重整!

  經歷一場奇妙的旅程吧!

  進入高級住宅準備清掃自殺現場,死者竟是他崇拜許久的朋友;正要動手清掃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孤獨死房間,死者的父親竟然不畏駭人景象,捲起袖子一起清掃;帶著哀戚來到喪家,看到的竟然是小孩滿場飛奔嬉鬧、大人們熱絡聊天,完全不見葬禮沉重的氣氛……。

  本書是一位從事死亡現場清理工作者20年的生命思索和人生體悟,他將工作中所見所思化成文字,與世人分享他因這份獨特工作而獲得的生命體悟。在一次次面對不堪但必然的生命結局後,他漸漸知曉生命無常的本質,也發現他的工作不只是單純的清掃,而是消除死亡的痕跡,為在世者建構重新出發的勇氣,將死轉化為生的奇妙旅程。他所清掃的每個房間都有個動人的人生故事,也是一次生死的思索。人似乎要站在死亡面前,才看得清生命的輕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8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命案現場清潔師,不只單純清掃現場,消除亡者最後的生命痕跡,更藉由刷洗的過程,默默擦去家屬心中的思念與不捨。 作者盧拉拉,將在命案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性與感受,一一記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死亡之後,除了記憶與照片留下,還剩下什麼? 整理有形的現場,也整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命案現場清潔師,不只單純清掃現場,消除亡者最後的生命痕跡,更藉由刷洗的過程,默默擦去家屬心中的思念與不捨。 作者盧拉拉,將在命案現場的所見所聞,及各種光怪陸離的人性與感受,一一記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死亡之後,除了記憶與照片留下,還剩下什麼? 整理有形的現場,也整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前川譽まえかわほまれ 『你覺得為什麼沒有一樣的死亡?我想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苦惱、孤獨、悲傷和幸福。』 看小說也是一種自我的觀察與認識吧,忽然就有點懂了許多無法理解的感覺,其實不是只有我有而已。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清除公司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前川譽まえかわほまれ 『你覺得為什麼沒有一樣的死亡?我想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苦惱、孤獨、悲傷和幸福。』 看小說也是一種自我的觀察與認識吧,忽然就有點懂了許多無法理解的感覺,其實不是只有我有而已。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清除公司
Thumbnail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Thumbnail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Thumbnail
#嗑書系列3:「比句點更悲傷」  利用兩天的時間,快速的將本書閱讀完畢,「比句點更悲傷」,講得是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作者,在每日處理公務(接體)之中的各種故事,搭配他上一份長照員的工作,讓他雖然才三十初頭,卻已經看見更多人生百態,特別是人生「尾聲」的故事,作者的工作環境,使他看事情的角度更廣和全
Thumbnail
#嗑書系列3:「比句點更悲傷」  利用兩天的時間,快速的將本書閱讀完畢,「比句點更悲傷」,講得是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作者,在每日處理公務(接體)之中的各種故事,搭配他上一份長照員的工作,讓他雖然才三十初頭,卻已經看見更多人生百態,特別是人生「尾聲」的故事,作者的工作環境,使他看事情的角度更廣和全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特掃隊長。2016。時報文化。莊雅琇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想探討死亡議題的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書,非常特別。人死後會化成水…這大概是讓我記得細胞內液多於細胞外液的好方法,死後細胞膜不再維持,細胞內液也流出……用這種例子會不會太驚悚?!XD 作者可以從二十幾歲做這件事到四十幾歲,真是太強了!有時去公廁
Thumbnail
特掃隊長。2016。時報文化。莊雅琇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想探討死亡議題的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書,非常特別。人死後會化成水…這大概是讓我記得細胞內液多於細胞外液的好方法,死後細胞膜不再維持,細胞內液也流出……用這種例子會不會太驚悚?!XD 作者可以從二十幾歲做這件事到四十幾歲,真是太強了!有時去公廁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死亡的議題是我們終就要面對的議題,只是因為一些避諱,一些心理因素,讓我們逃避面對而閉口不談,死亡只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正視它才能不備死亡的毒鈎所轄制,才能真正談論生命的自由。
Thumbnail
死亡的議題是我們終就要面對的議題,只是因為一些避諱,一些心理因素,讓我們逃避面對而閉口不談,死亡只是人生必經的路程,正視它才能不備死亡的毒鈎所轄制,才能真正談論生命的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