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清除公司】 如果有什麼地方可以遇到死去的人,那就只有過去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此時還要交出一封遺書,裡面可以書寫

你對家人的感受、你的遺物分配、你想要的喪禮

當小組同學在唸誦遺書哭得不能自己時

這就像一封寫給自己與家人的情書

喃喃細語的告白

當時的我們或許沒有什麼錢、遺產、遺物

但書信裡,滿是對家人的不捨及感謝


爾後每次出國遠行

就會寫下一封遺書放入白色信封裡交給妹妹

或許臨床常見無常,總覺生死無常

但不變的是書中對家人朋友的感謝以及愛

raw-image

人生清除公司

跡を消す 特殊清掃専門会社デッドモーニング

作者: 前川譽

譯者: 王華懋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0/05/26


「人死了什麼都不會留下。你說的那種類似思念的東西也不會留下。如果會留下什麼,那就只有肉體。但肉體也會腐朽,終有一日會消失。」

「死去的人不會成長,也不會留下新的事蹟。就這樣停止了。永遠。如果有什麼地方可以遇到死去的人,那就只有過去了。」/節自書中主角淺井與老闆笹川對話


打工族淺井在酒吧誤打誤撞與特殊清潔業者笹川相遇

從對死亡及遺族的不了解

隨著進入一場又一場生與死的告別式後告別清理

漸漸了解生命的重量

作者前川譽本身為日本的護理師

獲得小說新人賞後開始出道

在書中對於遺族的哀傷壓抑及身亡後的情節描寫鉅細靡遺

然而情緒的重量又不至於壓的讀者喘不過氣

藉由菜鳥與身經百練的老鳥們對談

來探索死亡的意義及遺族的撫慰


孤獨死的房間裡

屍水穿透塌塌米來到了地板

淺川將未曾謀面的某人的生活碎片一個接一個塞進塑膠袋

雖然廚具很少,沒半樣調味料

可以清楚看出

他一直是孤單一個人進食

老闆笹川對新人淺川說:

「或許他知道自己來日無多

為了死後不給別人造成麻煩

才會盡量減少雜物

只靠最起碼的物品生活

雖然已無從得知是或不是。」


當廢棄物清運的小楓來到現場

與新人淺川有段有趣對話

淺川疑惑著死者究竟在想什麼甚至失禮丟擲遺物時

小楓帶著他看向牆角死者生前寫下的一句話:

「想吃壽司,可是要忍耐.........」

但是他的最後一餐是即溶包的咖哩


漸漸得,新人上手

與遺族的互動更多

當遇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白星太太

看著自殺上吊的兒子曾經熱愛戶外活動留下的登山鞋

白星太太楞楞看著說起了死者與自己一起登山的回憶

當時鬧脾氣的死者,在媽媽的勸誘及揹下山完成了健行


白星太太表示只留照片及貴重物品其他全部丟掉

故作堅強的微笑

在現場清理後

老闆笹川淡淡地說:

丟掉遺物,是一種自我防衛。在我看來,白星太太正在拼命地阻斷悲傷迴路。」

「有些人必須麻痺悲傷才能走下去。就像把電燈關掉一樣。」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當淺川追著試著拿登山鞋給白星太太做留戀

並鼓勵對方打起精神時

已遠走一段距離的白星太太說:

「只是想到小光是不是每天經過這條路...感覺像這樣看著往來的人,小光就會對著我說話。」

接著哭著喊出

「我沒能察覺那孩子的痛苦,沉浸在無可救藥的後悔中,你卻要叫這樣的母親露出笑容?」

「如果把那雙鞋子帶回家的話,不就非承認不可...承認那孩子已經不在了.....」

此時的淺川才理解,當同理無法真正的同理,是會造成二次傷害

當傷口無法立即治療,是需要時間來撫平的


在故事中間,淺川曾經以為瀟灑的告訴老闆,

如果自己離世了,要乾乾淨淨不留任何痕跡

此時老闆回答他說:

「如果一下子就消失了,不就來不及好好說再見了嗎?」

後面,心智越來越成熟的淺川遇到了與死者回憶及遺物共同居住一年的女子

在聖誕節的前夕,要求要全部清理遺物

在整理中、對談中、在眼淚裡

她與淺川說出了自己的自責與內疚和不捨與生氣

當時老闆因為去處理跳樓現場

而淺川得要獨立作業

這場可說是小說的情緒高峰就不多爆雷了


最後以特殊清潔公司裡一直溫柔看待一切的行政大姊望月的話作總結


「人生或許需要面對悲傷與孤單的寧靜夜晚。

可是如果一直蹲踞在那樣的夜晚當中,會不知不覺間再也無法跨出去。」


「早晨並沒有死去。早晨一直近在身邊,等著接納我們。」


前面提到了過往學生時期的訓練

其實工作後

一直與安寧及死亡、哀傷議題的討論離不開關係

在加護病房工作時,常常是關掉感傷的開關在上班

因為在那有很多想救到底的家屬或醫生

卻忘了躺在床上的個體本身的自我意願

看著他們浮腫與過度醫療(因為救到底)潰爛身軀

即使是多次溝通安寧概念仍聽不進去的家屬

照顧著這些某方面來說孤獨死去於無家人陪伴的人們

太多的同理心,反過來是自我傷害的執著


常常在經過醫院旁的殯儀館

我下意識的會看著上面的名字

是否是我曾經照顧過的那個人名

畢竟只陪他們走到了清潔身體,更衣離去,

輕聲撫慰著說:「不痛了,沒事了」

離去後的世界,那個與過去交織的喪禮、對年、遺物整理

都是在去年親友過世時才體會到

而更進階的安寧探討及死亡喪葬議題

都是在社區與長者聊天時,順道帶出討論的

以一種補償過去的心態


或許對我的家人或朋友來說

我的人生過得太自由

但在看著不論貧富、貴賤的人們

帶著一包又一包的遺憾離去

總會不禁思考

在哀傷之後,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vy Wang的天空藍世界
5會員
51內容數
【書會自己找上你】 喜歡書,喜歡閱讀,喜歡文字與畫,喜歡故事與歷史 家住圖書館旁,疫情期間最讓我抓狂的莫過於圖書館沒開 平均每個月會讀3-5本書,每個人生的階段遇到的書、遇到的人不盡相同 在此分享閱讀心得
2025/04/28
這本書是作者賴珩佳在印尼生活20年的觀察記錄,描述了她從一個臺灣天之嬌女,到融入印尼社會的過程,以及她對印尼文化、社會、經濟的觀察。書中涵蓋了印尼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商業環境等方面,也分享了她個人在異國生活中的點滴和感悟。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印尼的真實面貌,並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包容。
Thumbnail
2025/04/28
這本書是作者賴珩佳在印尼生活20年的觀察記錄,描述了她從一個臺灣天之嬌女,到融入印尼社會的過程,以及她對印尼文化、社會、經濟的觀察。書中涵蓋了印尼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文化差異、商業環境等方面,也分享了她個人在異國生活中的點滴和感悟。讀者可以從中瞭解印尼的真實面貌,並感受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包容。
Thumbnail
2025/02/25
本書深入探討受刑人的犯罪心理,作者以溫柔同理的態度,引導受刑人透過書寫信件的方式,探討其犯罪根源。內容涵蓋童年經歷、家庭關係、人際互動等面向,並點出壓抑情緒、缺乏關愛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適合父母、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大眾閱讀。
Thumbnail
2025/02/25
本書深入探討受刑人的犯罪心理,作者以溫柔同理的態度,引導受刑人透過書寫信件的方式,探討其犯罪根源。內容涵蓋童年經歷、家庭關係、人際互動等面向,並點出壓抑情緒、缺乏關愛是導致犯罪的重要因素。適合父母、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大眾閱讀。
Thumbnail
2024/06/24
2024/06/24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Thumbnail
日本、韓國、台灣都有遺物整理師, 我月底會去上居家整聊室的初階課程。 說不定有天我會因接觸收納領域轉行遺物整理師? 作者負責做孤獨死、 遺物整理、 垃圾屋清掃等工作, 她還製作模型屋, 希望喚起大眾對孤獨死的關注。 書中也有她作品的照片, 真的是維妙維肖。 我覺得作者蠻有勇氣的, 孤獨死的人, 都是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是一本日本小說,作者是前川譽。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些探討死亡的議題,有從社會學、心理學的,也有靈學或玄學的,似乎冥冥中有牽引,就遇到了這本小說,如果從文學的角度切入呢?看看不同的敘述觀點。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是一本日本小說,作者是前川譽。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些探討死亡的議題,有從社會學、心理學的,也有靈學或玄學的,似乎冥冥中有牽引,就遇到了這本小說,如果從文學的角度切入呢?看看不同的敘述觀點。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前川譽まえかわほまれ 『你覺得為什麼沒有一樣的死亡?我想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苦惱、孤獨、悲傷和幸福。』 看小說也是一種自我的觀察與認識吧,忽然就有點懂了許多無法理解的感覺,其實不是只有我有而已。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清除公司
Thumbnail
《人生清除公司》,前川譽まえかわほまれ 『你覺得為什麼沒有一樣的死亡?我想是因為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苦惱、孤獨、悲傷和幸福。』 看小說也是一種自我的觀察與認識吧,忽然就有點懂了許多無法理解的感覺,其實不是只有我有而已。 『面對死亡,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人生清除公司
Thumbnail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Thumbnail
12年前寫下第一封遺書,而後每3-5年出國前便會為自己寫下一封 12年前記得那是選修安寧療護的作業 在投影燈打亮的昏暗教室裡,老師請小組同學畫了生命線 當時的我們才20歲,對未來志氣滿滿,或許有點不安但就如同愚人一般 而死亡,在還沒進入臨床前都只是嘴上說說 在生命線的高低起伏下,寫下人生轉折點
Thumbnail
這篇我們再度回歸日本小說,之前討論過繭居族、老年後的工作困境,甚至提過法醫透過勘驗屍體體認死者生前究竟是怎麼被對待,進一步勾勒出死著生前最後的樣子。這本小說的主軸,從死者生前最後住的地方,形塑當時生活的種種痕跡,從中引發的各種故事。
Thumbnail
這篇我們再度回歸日本小說,之前討論過繭居族、老年後的工作困境,甚至提過法醫透過勘驗屍體體認死者生前究竟是怎麼被對待,進一步勾勒出死著生前最後的樣子。這本小說的主軸,從死者生前最後住的地方,形塑當時生活的種種痕跡,從中引發的各種故事。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人生清除公司」,但描述的是專門清理獨居者、自殺者或意外身亡生前居所的公司,男主角淺井誤打誤撞地,在酒吧中認識老闆笹川,於是開始這項罕為人知的工作,進而探討何謂「死亡」的五段故事。特別一提的是,因為五段故事讀來有些殘忍血腥,雖說這不是作者的本意,但畢竟祂們的死因都不單純,如果不喜歡這類作品
Thumbnail
書名雖然是「人生清除公司」,但描述的是專門清理獨居者、自殺者或意外身亡生前居所的公司,男主角淺井誤打誤撞地,在酒吧中認識老闆笹川,於是開始這項罕為人知的工作,進而探討何謂「死亡」的五段故事。特別一提的是,因為五段故事讀來有些殘忍血腥,雖說這不是作者的本意,但畢竟祂們的死因都不單純,如果不喜歡這類作品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久違的重拾這裏...感觸有些複雜,生活中攪和了些悲傷,希望藉文字記錄下。 就在剛剛,電話捎來爺爺送急診的消息,瞬間感受趨近於零,被掏空無法思考,只能乾焦急等待回應,明天還有個重要呈現,事情全部砸在一起,死亡離我們何其靠近。
Thumbnail
特掃隊長。2016。時報文化。莊雅琇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想探討死亡議題的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書,非常特別。人死後會化成水…這大概是讓我記得細胞內液多於細胞外液的好方法,死後細胞膜不再維持,細胞內液也流出……用這種例子會不會太驚悚?!XD 作者可以從二十幾歲做這件事到四十幾歲,真是太強了!有時去公廁
Thumbnail
特掃隊長。2016。時報文化。莊雅琇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想探討死亡議題的人 沒想到還有這種書,非常特別。人死後會化成水…這大概是讓我記得細胞內液多於細胞外液的好方法,死後細胞膜不再維持,細胞內液也流出……用這種例子會不會太驚悚?!XD 作者可以從二十幾歲做這件事到四十幾歲,真是太強了!有時去公廁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