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AV、動漫,三宅一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被稱為「宅物」的東西很多,但網路、動漫、AV這三樣是最常出現在我朋友圈(或者說是「同溫層」)的幾個選擇。

raw-image

請先原諒一件事:這些宅物所關聯到的「宅人」,多半是以男性為主,特別是將AV(成人影片)列入選項時是如此。

(然而或許有人會抗議:為什麼列入AV就是多半以男性為主?難道女性就不看AV?我上一段的原諒是不是也算一種歧視?)

如果要再細分,例如鋼彈(Gundam)算不算一種宅物?漫威宇宙的衍生產品(例如公仔)算不算是一種宅物?都算,不過我把它們都歸類在「動漫」裡面(這可能又會另外引發一些抗議;我知道宅人們在分類這些事物時,有時候是比生物學家更嚴謹的,只差不用拉丁文而已)。

宅人們(不分男女)常玩的東西,像是照相機、手錶、鋼筆、車子,也都可以列在這個名單裡面,不過這些的門檻都遠高於題目裡的三項。事實上,這三項是可以光靠「網路」就滿足的,除了上網費用和電腦或手機之外,實務上可以是零成本;至於相機手錶之類的收藏,口袋裡沒有幾塊閒錢是很難入門的。

當然你也可以純靠在網路上看目錄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但是一來面對實體玩家時難免心虛,二來以西方人的說法,這種「過乾癮」的行為也可以跟AV歸在同一類。

怎麼說呢?西方人把「光看照片或目錄就能爽」的行為也叫做「porn」(直譯成中文是就是「色情」);例如看美食照片過乾癮就是「food porn」,廣義一點來說就是看商品型錄的「catalog porn」。

順帶一提,近年網路上靠「catalog porn」成功的案例之一,應該可以算是Pinterest.com這個網站;不管你有哪個類型的「戀物癖」(這樣形容有點過度,不過還算貼切),大概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滿足。

所以總而言之,如果照以上的說法,「AV」涵蓋的範圍還是比想像中大一點的。

話說AV除了滿足各種宅之外,還堪稱為網路進步之母;大流量網站架構、線上支付、內容訂閱機制、新的商業模式、極高的再訪率、極長(?)的停留之間、遠低於其他類型網站的跳出率,許多都來自AV網站。

關於「AV改變世界」,請參考這篇:

所以回過頭來說,題目中提到的三種宅,就算不是定論,應該也不會受到太多宅人的反對;至於能不能跟它們廝守一生,當然就看個人的口袋和健康狀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哈囉,各位寶貝!在這個賺錢不易、壓力山大的社會,我們可得好好享受生活啊!畢竟,辛苦工作所得的薪水,可是讓我們打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財富。所以,平常我們忙於工作的那些辛苦勞累,都要在領到薪水的那一刻,轉化為各種小確幸,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Thumbnail
哈囉,各位寶貝!在這個賺錢不易、壓力山大的社會,我們可得好好享受生活啊!畢竟,辛苦工作所得的薪水,可是讓我們打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財富。所以,平常我們忙於工作的那些辛苦勞累,都要在領到薪水的那一刻,轉化為各種小確幸,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Thumbnail
開放宅 or 隱藏宅 or 動漫宅 輝夜姬第三季開播前在木棉花上釋出9分鐘的預告片太有誠意了吧~可以預期這季將是火力(笑力)全開😆,而當中對於宅宅的分類討論更是讓我感同身受XDD,以下內容就根據影片內容簡單整理一下。 1.隱藏宅 2.開放宅 3.動漫宅
Thumbnail
開放宅 or 隱藏宅 or 動漫宅 輝夜姬第三季開播前在木棉花上釋出9分鐘的預告片太有誠意了吧~可以預期這季將是火力(笑力)全開😆,而當中對於宅宅的分類討論更是讓我感同身受XDD,以下內容就根據影片內容簡單整理一下。 1.隱藏宅 2.開放宅 3.動漫宅
Thumbnail
目前若家中有15歲以上的孩子們,年歲約為40歲以上,都曾經經歷過沒有電腦到電腦普及的程度,電視卡通動畫是唱國語主題曲到現在唱日文歌的熱門動畫年代,先進一點的在網際與遊戲玩過BBS與紅白機。所以經歷過這樣初始的父母,如何明白這三樣物品在這現代社會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是甚麼?
Thumbnail
目前若家中有15歲以上的孩子們,年歲約為40歲以上,都曾經經歷過沒有電腦到電腦普及的程度,電視卡通動畫是唱國語主題曲到現在唱日文歌的熱門動畫年代,先進一點的在網際與遊戲玩過BBS與紅白機。所以經歷過這樣初始的父母,如何明白這三樣物品在這現代社會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是甚麼?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我開始接觸動畫,在此之前,我遲遲不敢踏入,因為總覺得這個領域比我想的還要大,也曾耳聞過認識的人,為了買某一部作品的周邊,花了大把的鈔票,就怕會過度沉迷,所以我對這塊「神盛的領域」敬而遠之,不過看了一些作品後,我狠狠打了過去的自己一個巴掌,動漫就和電影、連續劇一樣的,可以寄託情感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疫情的關係,我開始接觸動畫,在此之前,我遲遲不敢踏入,因為總覺得這個領域比我想的還要大,也曾耳聞過認識的人,為了買某一部作品的周邊,花了大把的鈔票,就怕會過度沉迷,所以我對這塊「神盛的領域」敬而遠之,不過看了一些作品後,我狠狠打了過去的自己一個巴掌,動漫就和電影、連續劇一樣的,可以寄託情感
Thumbnail
比起問「你看過什麼?」,我們開始問了「你正在看嗎?」
Thumbnail
比起問「你看過什麼?」,我們開始問了「你正在看嗎?」
Thumbnail
先說,這篇只是單純想寫ACG和我的生活轉變,並不是要講什麼長篇大論的理論。只是有感現在對ACG的興趣不如以往,熱度越來越低...單純想整理出「為什麼呢?」 對於生活體驗到的樂趣真的比以前廣很多,以前只想窩在家畫圖玩遊戲完全不出門,到現在待在家久了會覺得很悶、想出去走走,至少這對我來說變化是很大的。
Thumbnail
先說,這篇只是單純想寫ACG和我的生活轉變,並不是要講什麼長篇大論的理論。只是有感現在對ACG的興趣不如以往,熱度越來越低...單純想整理出「為什麼呢?」 對於生活體驗到的樂趣真的比以前廣很多,以前只想窩在家畫圖玩遊戲完全不出門,到現在待在家久了會覺得很悶、想出去走走,至少這對我來說變化是很大的。
Thumbnail
今次只聚焦於構成當今日本流行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的「ACG文化」當中的「動畫」-「A」(Animations)、「漫畫」- 「C」(Comics)、「電子遊戲」,亦稱「電玩」-「G」(Games)三者其中之二的「動畫」、「漫畫」,二者簡稱「動漫」。 首先,動漫是藝術。那麼,什麼是藝術?
Thumbnail
今次只聚焦於構成當今日本流行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的「ACG文化」當中的「動畫」-「A」(Animations)、「漫畫」- 「C」(Comics)、「電子遊戲」,亦稱「電玩」-「G」(Games)三者其中之二的「動畫」、「漫畫」,二者簡稱「動漫」。 首先,動漫是藝術。那麼,什麼是藝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