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變變變:尋找剩食的第二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還記得我們七月發布的文章「德國剩食理念扎根台灣──享食台灣Foodsharing Taiwan」嗎?其中介紹的「Foodsharing」組織,透過與餐飲業者合作、設置享食冰箱等措施,希望能在那些「還能吃的食物」被活生生餵入垃圾桶之前,就成功攔截,分享給需要的人食用,減少無謂的浪費。這時候也許你會納悶,想問問:「如果廚餘已經被倒入垃圾桶了,該怎麼辦?」接下來我們介紹的「餘樂園」,將會讓你知道原來剩食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其他可用資源!

於2009年10月正式開幕的「餘樂園」,作為全台灣第一座「廚餘回收再利用專區」,經由結合鄰近的「文山焚化廠」,成立了「文山資源回收環保教育園區」,以持續推廣節能減碳與資源回收。「餘樂園」位於台中市南屯區,面積約0.5公頃,園區內設有廚餘飼料化場、廚餘堆肥場、狀元雞飼育場、葵墾園蔬果耕種區,以及資源回收教育展示館,多元的設施讓「餘樂園」不僅成為食物第二春的起點,更具有教育價值,藉由建立人們的惜食觀念,根本解決剩食問題。

環保署指出廚餘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熟廚餘」和「生廚餘」。「熟廚餘」適合予以豬隻食用,主要是營養成分較高、經過烹調的食品,例如:剩菜、剩飯等;「生廚餘」則不適合予以豬隻食用,主要是食物殘渣、難以再食用的東西,例如:骨頭、已腐敗酸臭的食物。而據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餘樂園」每年約能處理2400公噸的生廚餘;經由生廚餘再製,環保局成立的自創品牌「就是肥」,每年可以產出448公噸,而它除了應用在環境教育、園區內的「葵墾園蔬果耕種區」外,也開放給市民與農民以優惠價格購買,或可用其他回收物如:廢棄電池、二手物品來兌換等值的「就是肥」,因此廣受歡迎。

台灣街頭的廚餘回收桶

追溯「就是肥」的前世今生,我們可以從園區內的「廚餘堆肥場」說起。為了完成浩大的食物轉換工程,「餘樂園」便和社區、學校、公有市場合作,將回收的廚餘與菜葉送到「廚餘堆肥場」,再歷經許多專業儀器如:均質破碎機、溫度調整攪拌、堆肥加壓混煉機之後,一包包營養豐富、友善土地的「就是肥」就這樣問世了!

「餘樂園」的生廚餘再利用,不只在「就是肥」的產製販售大獲成功,園區內設立的「狀元雞飼育場」也同樣大放異彩。園區內的「廚餘飼料化場」,將廚餘再製成雞飼料後,便會運用在「狀元雞」的飼育上,這些歷經廚餘轉換、品質良好的飼料,讓放養在飼育場上的「狀元雞」們個個頭好壯壯、肉質鮮甜可口。

成立至今已年屆十載的「餘樂園」,長期幫助被丟棄的食物找到好歸宿,發展出可以再利用的延續性價值;期間不僅讓垃圾處理量下滑,傲人的農產銷售成績也證明了有機耕作的益處,進一步達到食育推動的目的,在暸解廚餘變黃金的過程中,教育民眾廚餘回收、愛惜食物的重要。

因為《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一書引發討論的作家特拉姆.史都華,就曾在TED的一場演講中說道:「對待食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掉並且享用它,而且不要再浪費了,為了我們的地球,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與我們共享地球的所有其他生物。」然而除了對消費者端大聲疾呼,請大眾開始正視剩食議題之外,筆者認為政府、企業也應是聽從呼籲的對象,工業化的食物鏈、商業篩選機制,讓太多食品在上架前就面臨淘汰命運,最終只能在焚化爐裡的星火中變作塵埃。

放寬視野,我們就能發現不只台灣小小一方「餘樂園」正在付諸努力,剩食議題已然在各地燃起熊熊意識。據聯合國資料指出,全球只要減少1/4的糧食浪費,就能讓地球上的所有人吃飽。嚴重的糧食浪費,讓各國都紛紛立法、實行計畫,如:2015年法國通過「禁止超市丟棄過期食品」的法案;丹麥、英國與澳洲相繼成立剩食超市;荷蘭出現的剩食餐廳大受好評;西班牙街頭的共享冰箱;香港推廣「廚餘審核」;日本用醜蔬果製成蠟筆等。

謝謝這些在世界遍地開花、如火如荼展開的剩食計畫,許多是藉由商業模式,或政策引導而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大眾清楚糧食危機已刻不容緩。一日三餐得來不易,我們除了身體力行愛惜食物,並正確回收廚餘外,也應持續關注剩食議題,因為這不僅是對環境、生產者的尊重,更關乎我們下個世代溫飽的權益,相信有你我願意攜手響應,全民共同消滅剩食的一天一定指日可待!

廚餘變堆肥

責任編輯:李易庭 核稿編輯:吳宇翔

前往粉專了解更多

加入社團,共襄盛舉循環經濟

閱讀更多:

德國剩食理念扎根台灣—享食台灣Foodsharing Taiwan

[台北循環城市專題(三)]台北,能吃嗎?

師法大自然 擊敗酸臭廚餘的bionicraf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的沙龍
78會員
289內容數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7
身為一個結合全台學生力量的環保組織,高循的成員們始終堅信高中生能為台灣做點不一樣的;我們發跡於社會,也想回饋於社會,高循持續在網路發布循環及永續議題等相關科普文章,高循相信:「那怕只有一點火星,只要持續累積,星火終究可以燎原。」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6
你曾造訪過長榮大學嗎?你知道「竹子」也能當作建材嗎?現代建築設計除了要具巧思外,也傳遞著循環經濟的社會責任;它就是長榮大學的長榮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將現代與古典元素融於一體的建築吧!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23
歐盟於2023年5月6日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這是全球首個針對進口產品碳排放徵收額外費用的機制,旨在防止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什麼⁉️農業也會造成很多的廢棄物⁉️ 那農業又該如何解決問題做到循環經濟呢♻️ 其實台灣已經有很多案例了喔😍 想知道農業是如何回收再利用的嗎🫶🏻 那就讓這篇文帶您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什麼⁉️農業也會造成很多的廢棄物⁉️ 那農業又該如何解決問題做到循環經濟呢♻️ 其實台灣已經有很多案例了喔😍 想知道農業是如何回收再利用的嗎🫶🏻 那就讓這篇文帶您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之一)飲食是一種療癒 關於「吃」這件事,對於大部份的華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從古代的漢書就這麼寫著:「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甚至道貌岸然的孔老夫子也這麼說:「禮之初,始於飲食。」 其實不只華人喜歡吃,很會吃,「吃」是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天性,飲食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動力呢!英國牛津大學歷
Thumbnail
(之一)飲食是一種療癒 關於「吃」這件事,對於大部份的華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從古代的漢書就這麼寫著:「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甚至道貌岸然的孔老夫子也這麼說:「禮之初,始於飲食。」 其實不只華人喜歡吃,很會吃,「吃」是所有生命最基本的天性,飲食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原動力呢!英國牛津大學歷
Thumbnail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愛吃的本性卻對生活造成潛在的威脅,餐桌上吃不完的廚餘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是時候向大眾介紹廚餘處理的新技術了!
Thumbnail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愛吃的本性卻對生活造成潛在的威脅,餐桌上吃不完的廚餘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危機,是時候向大眾介紹廚餘處理的新技術了!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一年初始,在元旦過後,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一、二月的農曆新年了。而過年,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除夕夜家人圍爐的餐桌上,擺滿許多年菜──整尾的魚、蘿蔔糕、香腸、長年菜、一大鍋控肉,以及各種青蔬,飯後也有滿滿的水果與點心可以享用,帶著吃飽又吃好的滿足,迎接新的一年。
Thumbnail
一年初始,在元旦過後,最重要的節日莫過於一、二月的農曆新年了。而過年,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除夕夜家人圍爐的餐桌上,擺滿許多年菜──整尾的魚、蘿蔔糕、香腸、長年菜、一大鍋控肉,以及各種青蔬,飯後也有滿滿的水果與點心可以享用,帶著吃飽又吃好的滿足,迎接新的一年。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餐盤裡的食物吃完吧! 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的事,然而,台灣又有多少人真正落實呢?目前<食物銀行法>還處於審議狀態,我們當然希望它能盡速通過,對臺灣的剩食環境就會改善一點。但,食物銀行也能完完全全解決問題嗎?還是它只是個幌子?
Thumbnail
餐盤裡的食物吃完吧! 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的事,然而,台灣又有多少人真正落實呢?目前<食物銀行法>還處於審議狀態,我們當然希望它能盡速通過,對臺灣的剩食環境就會改善一點。但,食物銀行也能完完全全解決問題嗎?還是它只是個幌子?
Thumbnail
一次性餐具對世界造成的污染早已無法忽視,在臺灣,政府也開始著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從政府機關到校園乃至於商家,都紛紛在法令與政策下禁用了一次性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已成了世界的共識,「葉食臺灣」也在一次領悟中,躍身潛入了這股浪潮...
Thumbnail
一次性餐具對世界造成的污染早已無法忽視,在臺灣,政府也開始著手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從政府機關到校園乃至於商家,都紛紛在法令與政策下禁用了一次性餐具。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已成了世界的共識,「葉食臺灣」也在一次領悟中,躍身潛入了這股浪潮...
Thumbnail
城市生活需要改變,變得更永續、變得更有機、變得更有趣! 對於一群高中生來說,循環經濟或許是一個艱深難堵的知識,又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然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致力於讓永續的概念貼近生活。 很榮幸本團隊有機會受到台大社會新責任平台PLUS團隊的邀請..
Thumbnail
城市生活需要改變,變得更永續、變得更有機、變得更有趣! 對於一群高中生來說,循環經濟或許是一個艱深難堵的知識,又或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然而,高中生的循環經濟致力於讓永續的概念貼近生活。 很榮幸本團隊有機會受到台大社會新責任平台PLUS團隊的邀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