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大戰,我認為短期間沒有結局,如我用學術一點的說法是,貿易大戰是個動態賽局,目前沒有「均衡解」。若大家問我預期的結局,坦白說我也不清楚。但只有一件事是事實,美中貿易大戰持續下去對世界經濟絕對沒有好處,正因為供應鏈的布局絕非只有影響中國與美國,其他國家也無法置身事外,當然包含臺灣!
加上最近的日韓貿易戰爭加入,不計美歐貿易爭端,目前捲進去的國家
GDP占世界GDP的比率已經是48%,意思是全球近一半的經濟產值的國家幾乎投入貿易大戰,這對未來引發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問題,顯然也不容小覷!
這場貿易大戰打下去,對美國沒有影響嗎?川普說沒有,那可是川普自己的想像,他的邏輯我猜是這樣,美國對中國課高額報復性的進口關稅,中國會以兩個手段因應,第一,出口商完全吞下去關稅,第二,人民幣會貶值因應。從進口成本來看,極端來說對美國是沒有影響的,當然對美國消費者沒有影響,對物價也就沒有影響!
所以,川普早就猜中中國會將人民幣貶值,然後又劍指中國操縱匯率,我想他的經濟常識顯然超乎一般人的認知範圍。
看一下下面這則新聞,前FED官員Jackson Hole 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的貿易戰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供應衝擊,這與 1973-1974 年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 石油禁運後美國經濟陷入停滯性通膨相似。
什麼是「停滯性通膨」?
最近正在幫出版社編寫圖解經濟學(個經與總經),當中就提過「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這個自有兩層意思,第一,經濟停滯,第二,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經濟成長通常會帶領物價成長,也就是說通貨膨脹基本上是存在於經濟成長中的,而溫和的通貨膨脹其實是有利於債務減低。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你在某年借了一筆錢(本金),然後你本利和攤還,然而過去的本金不會變,但因通貨膨脹後,程度上稀釋了債務,如果所得還成長,所還的利息也是相對降低。但當通貨緊縮時剛好相反,債務會愈來愈大,還款壓力也會日增。
所謂的「停滯性通膨」是指產出下降、物價上揚並存的現象。這時候可以用美國的角度思考,美中貿易戰的關稅並不會全然轉嫁至出口商,也就是說,定有部分會轉嫁至進口商,進口商再轉嫁至消費者,於是乎物價就會往上波動。
當物價往上波動,在所得不變時,意即美國人的實質購買力下降,往前推就會導致生產面,產出就會下降,勞力需求降低,失業率也會提高的問題,經濟就會緊縮,造成停滯性通膨,經濟成長率開始下墜。
在1973~1974年,因中東戰爭影響,世界各國物價受到石油價格上漲的壓力而大幅躍升,廠商在無法即時調整、適時適應之下,進入衰退期,失業率大幅提高。美國1970年代歷經失業率、物價年增率高達兩位數,即為「停滯性通膨」。
臺灣是否存在「停滯性通膨」的問題?
由下圖來看,經濟成長率與物價年增率之間大致上是同向關係,在經濟成長率為負的時候,物價也是負成長,處於短期的通貨緊縮,此時失業率也同時攀高。
因此,可以說臺灣尚未出現「停滯性通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