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Detention 台灣上映日期:2019-09-20 華納 發行
影音影評:
這是一部非常屬於「台灣」的作品:冷戰時期,那個實施戒嚴、充滿白色恐怖、權威式教育的台灣,以「光明報」事件作為藍本而創作出的故事。透過包括禁書、地下讀書會、朝會升旗典禮、教官進入校園控制學生、警備總部、憲兵等元素,反映了該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在恐懼、無奈的氣氛之中。
《返校》的美術、場景設計和整體的質感,成功還原了60年代那個「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氛圍,代入感十足。劇中的角色們都是渴望獲得自由的靈魂,卻仍不得已地陷入人性猜忌的泥沼之中,動彈不得。當人們互不信任、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的混亂情況之下,「人」到底會做出多瘋狂的事?透過本片將「人性」的不確定感具像化,準確地讓觀眾能夠體會到「人比鬼更恐怖」的道理。
許多在現在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事物,曾經是多麼地奢侈、可貴。「自由」二字就是許多人努力而來的東西,《返校》用幾個簡單的角色勾勒出曾經高壓的年代,電影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有感染力。特別的是,利用三個章節所呈現出「驚悚」、「膠著的狀態」、以及在最後帶出全片核心價值的「結局」;完整的三幕劇讓全片的架構脈絡清晰,節奏掌握得宜,就電影整體的執行面而言,表現可說是相當精彩。
或許,「致自由」是本片劇情不斷圍繞的主軸,但我認為「牢記傷痛」,才是本片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很多人在面對過去不願意面對的歷史時,選擇祈求「遺忘」,希望一切的悲痛能夠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忘。但「記住」這些傷痛,似乎才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根本之道。「活著」並且讓更多人理解「自由」的意義,或許就是這部片最想傳達的理念:也是獻給「自由」、歌頌「自由」可貴,最淒美的一封情書。
《返校》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的故事概念以我們熟悉的時代背景,利用了許多我們可能在復古商店,或是時代戲劇中看到的台灣元素,卻講述了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
它也懂得將原著遊戲改編成電影時,在轉換媒體介質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當電影媒體除去了遊戲的代入感,那麼劇情上勢必需要做出變動;《返校》也確實做到了在保有原著精神之下,一些細節或是電玩中的構圖、遊玩解謎的物品、甚至是劇中角色的安排,都有適當地做出調整。如何讓一個故事更加完整、更有共鳴感?就經營IP的商業操作角度而言,《返校》電影讓觀眾感受到與電玩不同的體驗,我認為也是本片值得學習之處。
而《返校》的英文片名:Detention,有「拘留」、「扣押」、「延遲」等意義。這個單字的背後,說明了本片不論是角色、環境、時代的狀態,都充滿著駐足不前,或是不斷重複、歷經折磨般地痛苦。
而《返校》的劇情,就在如此半夢半醒的超現實氣氛中進行,並在今昔交錯之間拼湊了整起事件的全貌。或許我們社會上有許多人就跟方芮欣一樣,不願面對殘酷的現實而選擇逃避,而在無限輪迴的重複之中接受更難過的折磨。這也多少暗示了我們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必須經歷過痛苦,並從中學習成長。
我們必須在不斷犯錯、不斷衝撞體制的情況下茁壯;劇中的每個角色對「自由」的概念仍處於一種甫被啟蒙的階段:學生們在閱讀自由思想的書籍時,充滿許多天真爛漫的想像;老師也在追求「自由」之際,不小心跨越了禁忌而讓他人陷入危險。《返校》的故事格局雖說不大,劇情也聚焦在一個中學裡所發生的悲劇,但透過不成熟的「自由」,足以讓人感受到當年肅殺、處處被監控、限制的時代氣氛。
電影的最後,在幾位演員賣力的演出之下,成功營造出悲壯的哀傷氣氛,也讓本片的格局意外地拉開頗具史詩感的有力結局。《返校》的劇情推進,不斷地描述不同角色之間的互動,讓本片回歸到劇本想要探討的「人性」議題。
在看完電影後,我能夠明白為何李烈在電影上映前,會特別強調《返校》將會淡化「政治」元素:因為人與人的社會處處是政治,電影從「人」出發,探討「政治」也會更有溫度。因為「政治」就是一門管理眾人的藝術,哪怕是好或壞,哪怕傷害到我們最愛的人,我們都必須去學習、無法逃避。就算視而不見,它仍然隱藏在各個角落,無孔不入。
也正因為它充滿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任何事物皆佔滿「政治」氣息,這種可能隨時擴張的包圍感,正是《返校》不論是電玩還是電影,所想要營造的恐怖氣氛。而電影的劇情,也將焦點集中在形塑這場悲劇的發生原因,以及利用事件的片段來拼湊出悲劇全貌:確實,說好一則以「人」為本的故事,就是本片對「政治」最好的詮釋:因為最終的目的並不是消費歷史,而是希望歷史能被記住。
「自由萬歲」,共勉之。
電影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