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追尋自己的人生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The Happiness of Pursuit》這本書。作者古利博 Guillebeau 曾經以環遊世界 — 走遍聯合國上的所有國家 — 為目標,並將其稱之為「追尋」。

追尋著

什麼是「追尋」?

raw-image

作者給出了下面這樣子的定義。

追尋是一齣浩大的冒險,它具備著以下幾個要素:

  1. 追尋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以及一個明確的終點。
  2. 追尋的內容必須帶有明確的挑戰性。
  3. 追尋的過程必然有所犧牲。
  4. 追尋的背後通常都有使命感的驅使。
  5. 追尋多半要求當事者循序漸進達成階段性任務,逐步邁向長遠目標。

大家在生命中都有夢想過或者努力達成某件事情的經驗吧!我認為從很多的面向來看這些經驗都可以稱之為一種廣義的追尋,舉凡考上公務員、在公司裡升遷並以成為經理為目標等。然而作者在書中所敘述的目標又更為明確而獨特。舉例來說,一位原本以賞鳥為嗜好的女性在她被確診為癌症末期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致力於「看遍世界上的每一種鳥」,另外曾有一家四口計劃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騎腳踏車騎到阿根廷,最後成功騎完了長達 17300 英里的路程。


怎麼判定一件事情是不是追尋?

書中用「執著的程度」給出了解釋。

對一件事情有所執著,可以分為嗜好、目標、追尋三個層次。

以打籃球為例,「嗜好」是在工作之餘的週末去打球;「目標」則是為了達成某種成就,像除了打籃球以外,還想成為隊上最強的三分線射手;而「追尋」則層次更高,例如以在一年內以打贏 50 組不同的球隊為目標。

到這邊大家應該漸漸對何謂「追尋」有一點瞭解了。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許多人「追尋」的過程,並以啟程、途中、終點三個時序依序描述,這個地方我就不透露太多,大家自己去看看書吧!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對於「旅行」之於「追尋」的看法,作者古利博的追尋恰好也是旅行。


追尋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會有「追尋」這樣子的念頭,書中給出了許多理由。
但我認爲最重要的點是出於所謂的『 使命感 』。

raw-image

使命感這種東西說來也奇怪,有的時候真的就是一個心血來潮聽到、會讓自己興奮的想法。就我自己來說,在高中的時候曾萌生過想要徒步環島的念頭,但當時礙於家人等諸多因素,被迫打消了念頭。從那之後這個想法就一直被深深地埋在心裡頭。直到大學要畢業前,忽然間覺得再不做就來不及了,於是不管家裡人怎麼說,這次一定要來趟說走就走。

我認為追尋大概就是像這樣子的東西吧!一個會在心裡面不斷翻騰攪動,自己超級想要做的事情,又或者說是「自己一定要做這件事情」的強烈感覺,而這大概就是作者所謂的使命感!

當然除了使命感外,作者還提到了其他「追尋」可能會萌芽的原因,像是對現狀的不滿或者剛好是某個時期的轉捩點等等。不可置否地我覺得這些確實也是促成「追尋」發生的原因。例如對平常的工作覺得空虛沒有意義、又或者是剛好被公司裁員而多出來一段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空窗期。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忽而就會冒出想做點不一樣事情的念頭。所以說這是追尋的導火線倒也不為過。


追尋所會面臨的困境

「追尋」這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重要的是有沒有那個意願去付諸實行。

作者曾經被人這樣譏諷:環遊世界每個國家都去過,這件事情其實只要有點閒錢、有點時間就可以做到,到底有什麼好跩的。我本身贊成一部份的說法,說實話,大家活到四十歲,銀行裏頭應該已經攢了不少積蓄,要花點錢出國環遊世界對許多人應該都不成問題才是,但是很多人腦袋裡想歸想,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

這件事情難的原因在哪裡?現在就讓我們來聊聊追尋中一定會經過的犧牲橋段吧!

人生四十歲往往是事業發展的高峰期,一旦這個時候離開了舊有的職場, 回來時要面對的可能是要從基層做起或者被以前的同事追趕過去,這時候可能轉念一想,之前已經去過其他的國家,人生其實有去過那些就夠了。這樣的想法就等於是為前面的夢想找個藉口,說著我已經做過了。

即便不是事業,也可能因為家裡已經有了另一半、有了孩子、有了年老的父母,離不開這個家,所以只好放棄自己多年來的想法來成全當時的環境。當然這樣並不是要說這樣不對,懂的取捨也是好的,重點是自己的內心覺得這樣不枉此生才是最重要的。

我記得之前看過浩子所寫的《流浪日記:世界,我的信仰》那本書,那本書讀起來就像是在看別人 FB 的貼文,內容相當簡單好讀。在看書時曾聯想到,像浩子這樣也不失為是一種同時兼顧家庭與夢想的表現。當時的他帶著家人一起出國一年環遊世界、帶著家人去體會世界的寬廣,既實現了原本的夢想,也維持住了與家庭的關係。

那對他而言有沒有犧牲呢?當然還是有的。他選擇暫時離開了演藝圈,同時也就意味著他在演藝圈的熱度會降低,回來後大家可能會對他變得不熟悉。但是他仍然選擇了他想做的事。我認為這相當難能可貴,因為他看清了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

在追尋的過程中犧牲是必然的,犧牲的可能是青春、時間、事業、心力、與家人朋友相處的光景等,但是在追尋的同時,大家還是能試著去衡量有沒有能夠同時兼顧的方法,若不能同時兼顧,也應該選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衡量什麼才是對自己意義最重大的。


然而,所謂追尋真的會有意義嗎?——相信自己

raw-image

這本書我最推薦要看的真的就是第五章的倚靠自己。不得不說,在追尋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人質疑你、懷疑你,覺得你根本沒有做這件事情的必要。

大家生活周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子的經驗。學校裡老師總希望學生用功讀書,而家長也只認為學生的本分就是唸書不要想些有的沒的,例如學鋼琴、練田徑、研究料理等等都是多餘的,但當時的我們仍會去做那些我們相信、感興趣、有熱忱的事情。

我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相信自己,就像在培養嗜好一般。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贊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但我們相信現在做的事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意義、會帶給自己快樂。而追尋就像是這些嗜好的強化版,會有更多人的不理解,會要花更多的時間、生命下去做賭注。然而,也因為賭下的更多,無論這場追尋是成功抑或是失敗,我們都會在裡頭學到更多。

作者在第93頁中寫到:就算其他人都不相信你的追尋有可能成功,你也必須相信自己。不論面對多大的挫敗、多嚴重的迷途或災難,你都要深信自己能克服一切困難並抵達終點。

曾經,在我自己徒步環島的過程中,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環島,所以很多遇到我的人都說路不好走,應該先試試看騎機車或騎腳踏車之類的。當然這樣的建議沒有錯,我也必須承認在過程中我也曾經動搖過,但最後還是選擇相信自己。在有 Google Map的現在,只要有毅力,就算是第一次走也能夠撐完的。在路上也有許多人問過我為什麼想要徒步環島,我只是說這是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事情,無關乎任何理由,只是想做,而且有種自己會做到的感覺。

當然,這是因為我成功了所以我現在有這個心情講這樣的話。畢竟人們往往都是結果論,如果成功了,別人就會讚譽真是有夢想或膽識過人,如果失敗了,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個容易半途而廢或過於天真的人。不過我一直都是這麼想的 — 別人怎麼想都不重要,重點是我嘗試過也努力過了,不是後悔沒做過就好了。


追尋好像很有趣,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來追尋一下···嗎?

這個論點是我一定是要反駁的。

追尋有趣嗎?絕大多數人的追尋,不只我自己,相信許多人的追尋也都稱不上有趣。書中提到的有些固然有趣,但無聊的也在不少數。 Scott Young 一年內上網自學完 MIT 資工四年的課程,John Francis 保持緘默17年, Thomas Hawk 拍攝、後製處理100萬張攝影作品,Gary Thorpe 籌辦全世界最大規模交響樂表演,書裡面提到的事情有趣嗎?看似很有趣,但大概很容易因為各種挫折而感到疲乏吧!

畢竟不斷堅持重複著,就算平時再喜歡做,一旦日積月累的重複,還要碰到千奇百怪的麻煩,會覺得疲乏也屬正常。即便如此,心裡仍然會有一個聲音要自己堅持下去。如同⋯⋯很喜歡某份工作,但大家或多或少還是會有倦怠期或遇到麻煩事,大多數的情況卻會因為喜歡工作而選擇熬過去,只因為還想繼續做這份工作。

對我來說,徒步環島的每一天就是走路,重複的走、一走再走。所以它有趣嗎?我不能跟你保證。它有它累跟辛苦的地方,但是沿途的風光及與陌生人的相遇卻也是旅途中不容忽視的寶藏。

所以,我在這邊希望跟大家談的是,你可能會看過「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說法,但在這篇,我想說「追尋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如同工作一樣,只是一個有薪水,另外一個不見得會有。

追尋就像是一種生活,會有麻煩、會有氣餒、會有高興、會有欣慰的時候,只是追尋有的是一條名為終點的線,而生活則是沒有終點不斷延續。

別人的追尋有趣嗎?看看剛提的例子。每天電腦打開讀書的日子有趣嗎?每天不能講話有趣嗎?每天都在處理照片有趣嗎?每天都在燒腦音樂會要怎麼籌辦有趣嗎?我認為這些是追尋必然的過程,至於有不有趣大概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罷了。


追尋的終點,對內心的省思與審視

那麼,追尋過後的我們又會有什麼改變嗎?我能說的是,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就如同大家在學校、在職場上的歷練一樣,或多或少都會改變自己一點。

raw-image

其中,我認為不管是做了什麼樣追尋的人們,都會有個轉變,那跟書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樣 — 變得更有自信。因為一旦憑藉著一己之力完成了某個困難的任務,這時會開始覺得,其他的困難好像就算不上什麼了。更有甚者會讓生命切往別的方向去發展。像是書裡頭提到的 Gabriel Wyner 原本是打算透過精通五種外國語來讓自己的歌劇演唱變得更好,但後來卻轉變得熱愛學習語言,反而把大把大把的時間花在學習上。

追尋就像人生裡頭的每一段重大經歷一樣,都會對自己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在每一段的追尋之後,為這段追尋寫上一個註解,省思這段過程是否如你所想。

無論如何,如果在遙遠的以後再回頭看這段經歷的時候,看到一些東西,而不由自主的說出:「我很高興我做了這件事。」那麼這場追尋大概也值得了。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作者:Chris Guillebeau 克里斯.古利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2會員
18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06/08
今天要介紹的《人生算法》也是中國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是講人生算法中三大要素:時間、空間、機率。幾個相互疊加,靠著思維工具,幫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決策。
Thumbnail
2024/06/08
今天要介紹的《人生算法》也是中國的商業思維書籍,主要是講人生算法中三大要素:時間、空間、機率。幾個相互疊加,靠著思維工具,幫我們在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決策。
Thumbnail
2024/06/01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2024/06/01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追夢,不是浪漫的逃亡,而是一場荊棘中穿行的馬拉松。《驀然回首》提醒我們,追逐不僅會實現夢想,更能賦予生命意義,或者說,追逐本身就是目的。然而,無論前進動力來自何處,總會有不能避免的離別與失落。最終,電影提醒我們保持好奇之心之外,也不要輕易否定過去,才能在回首中,發現那個超越想像的自己。
Thumbnail
追夢,不是浪漫的逃亡,而是一場荊棘中穿行的馬拉松。《驀然回首》提醒我們,追逐不僅會實現夢想,更能賦予生命意義,或者說,追逐本身就是目的。然而,無論前進動力來自何處,總會有不能避免的離別與失落。最終,電影提醒我們保持好奇之心之外,也不要輕易否定過去,才能在回首中,發現那個超越想像的自己。
Thumbnail
關於夢想這件事情,有一個最近發生的有趣小八卦,在講之前,先猜猜看以下兩句著名的話出自那一本書?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不管你是誰,也不論那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這兩句勵志金句二十
Thumbnail
關於夢想這件事情,有一個最近發生的有趣小八卦,在講之前,先猜猜看以下兩句著名的話出自那一本書?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不管你是誰,也不論那是什麼,只要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就放手去做,因為渴望是源於天地之心;因為那就是你來到這世間的任務。」 這兩句勵志金句二十
Thumbnail
1、 我們這一生都脫離不了追尋,不論是追尋夢想或著是意義,為了使它符合社會中該職業存在的理想生活樣態,而忙東忙西。我們的夢想可以分為,純粹的物質夢,也就是社會大眾所期望的,另一種則是觀看夢,希望能看見世上的各種美好東西。我們都在路上,過程可以學到東西又開心是大於目的的價值。 2、 在夢想這條路上,我
Thumbnail
1、 我們這一生都脫離不了追尋,不論是追尋夢想或著是意義,為了使它符合社會中該職業存在的理想生活樣態,而忙東忙西。我們的夢想可以分為,純粹的物質夢,也就是社會大眾所期望的,另一種則是觀看夢,希望能看見世上的各種美好東西。我們都在路上,過程可以學到東西又開心是大於目的的價值。 2、 在夢想這條路上,我
Thumbnail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願望,但我一定一定要給他實現,不能只是空想! 所以我又精選了很多書,我知道那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豐富很多。我一定要找到我的夢想然後實現他!
Thumbnail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願望,但我一定一定要給他實現,不能只是空想! 所以我又精選了很多書,我知道那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豐富很多。我一定要找到我的夢想然後實現他!
Thumbnail
為了達到人生目標,現在可以做哪些努力、可以用什麼創意的方式來達成目的。想到這裡不經熱血沸騰起來⋯⋯
Thumbnail
為了達到人生目標,現在可以做哪些努力、可以用什麼創意的方式來達成目的。想到這裡不經熱血沸騰起來⋯⋯
Thumbnail
2022年就要到來了,又是新的開始,你去年許的願望完成了多少?不知道大家是否畫過自己的夢想版,畫出來的夢想你有去實踐嗎?你會用夢想版嗎? 珊迪兔看過蠻多朋友分享自己的夢想的時候眼睛裡都是愛心發光,渾身衝進,但是很可惜的是根據統計結果告訴我們畫出夢想版的人最後落實的執行率跟成功率低到不行。 有夢想的人
Thumbnail
2022年就要到來了,又是新的開始,你去年許的願望完成了多少?不知道大家是否畫過自己的夢想版,畫出來的夢想你有去實踐嗎?你會用夢想版嗎? 珊迪兔看過蠻多朋友分享自己的夢想的時候眼睛裡都是愛心發光,渾身衝進,但是很可惜的是根據統計結果告訴我們畫出夢想版的人最後落實的執行率跟成功率低到不行。 有夢想的人
Thumbnail
人家的夢想是人家的夢想,但不一定是你的夢想或目標,你的夢想應該是你真的想做,沒做幾乎無法不去想的,那才是你的夢想,那是強求不來的,也許跟著感覺走,你的夢想就慢慢的浮現出來了。
Thumbnail
人家的夢想是人家的夢想,但不一定是你的夢想或目標,你的夢想應該是你真的想做,沒做幾乎無法不去想的,那才是你的夢想,那是強求不來的,也許跟著感覺走,你的夢想就慢慢的浮現出來了。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存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嗎? 我們經常說人生要活得有意義 不然就是白過了一生 不同人對於什麼才是意義會有不同解說 有人窮一生追求名利,有人將精力放在慈善事業上 有人可能只是平平淡淡,無風無浪過完一生 但是到底什麼的人生才算是有意義呢?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存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嗎? 我們經常說人生要活得有意義 不然就是白過了一生 不同人對於什麼才是意義會有不同解說 有人窮一生追求名利,有人將精力放在慈善事業上 有人可能只是平平淡淡,無風無浪過完一生 但是到底什麼的人生才算是有意義呢?
Thumbnail
《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你覺得人生應該要長成什麼樣子呢? 有些目標讓人覺得難以企及? 難以企及的事世界上多的事呢!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教你如何一步一步追尋到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追尋吧!過你夢想的人生》 你覺得人生應該要長成什麼樣子呢? 有些目標讓人覺得難以企及? 難以企及的事世界上多的事呢!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教你如何一步一步追尋到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那顆值得我們一輩子追尋的星星?  在我長長的學生時代,書桌案頭始終貼著一張「夢幻騎士」主題曲的歌詞: 「去做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去打一個不可能打敗的敵人,去忍受無法忍受的哀傷,去改正無法改正的錯誤,去追求貞潔完美,不管相距多遠,即使雙手筋疲力盡,仍要盡力去摘那摘不到的星星……
Thumbnail
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那顆值得我們一輩子追尋的星星?  在我長長的學生時代,書桌案頭始終貼著一張「夢幻騎士」主題曲的歌詞: 「去做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去打一個不可能打敗的敵人,去忍受無法忍受的哀傷,去改正無法改正的錯誤,去追求貞潔完美,不管相距多遠,即使雙手筋疲力盡,仍要盡力去摘那摘不到的星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