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舉重若輕講故事──評卜大中《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

2019/10/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很多台灣的年輕一輩,對於媒體的看法可能已經是相當負面的了。這不奇怪,你要是經常看到旺中集團的《中國時報》,大概心中對媒體也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可是,也許很多人也不記得了,上個世紀八〇和九〇年代的《中國時報》,曾經風光無限,那並不是因為銷量大、影響大,而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時報》幾乎是集合了一代台灣媒體人中的大部分菁英份子,那些名字和背後的故事,足以讓台灣的新聞界為之驕傲。
而卜大中,就是其中的一個。
我跟卜大(他跟我說他最討厭客氣,所以就讓我也不客氣地跟著他的朋友這樣稱呼他吧)其實並沒有見過很多面,一次新書發佈會,幾次餐會,大概就是這樣。然而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自認為自己跟他很熟,卜大也不拒絕,這大概是由於他身上散發出的一種特殊的氣質,那種讓人一見面就覺得很親切,就覺得已經認識了很久的,溫熱的氣質。說起來令人感傷,擁有這種氣質的人已經不多了。
因此,聽說卜大要出書講故事了,我就一直很期待。我知道,從某種意義上講,好的媒體人一定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卜大經歷豐富,閱人無數,看他品評人與事,一定是一種享受。然後,我就拿到了允晨出版社今年9月出版的這本《昨日報:我的孤狗人生》
我很少有一本書剛出版,就急著看拿來看的,這本書是少數的例外。卜大沒有讓我失望,他的故事果然精彩。我用了兩個晚上看完了這本書,然後實在壓抑不住衝動,就給他發了一個簡訊:
「卜大:深夜十二點了,一杯紅酒,燈下看你的《孤狗人生》,竟看到欲罷不能,停不下來。彷彿看到歷史的燈籠在燈光下旋轉,目眩神迷。好看!謝謝!」
這不是我矯情,而是我的真心感受。我實在太喜歡卜大的文字了。文筆幽默、行雲流水不說,最重要的是,他的書寫舉重若輕。舉重若輕,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在各路知識菁英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學識的今天,我們看到太多滿篇學術名詞、行文晦澀的文字,這些書寫非常專業,但是沒有人間的味道。這是知識不能普及到大眾的很大原因。
能夠用淺顯平白的文字,講出深刻的耐人尋味的道理,就是舉重若輕,這是需要真正的功底的。在我看來,今天台灣的媒體圈子,能把時事評論寫到舉重若輕、富含營養又好下嚥的,大概沒幾人及格了,卜大是一個,司馬(江春男)是一個。
書中最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卜大講述了他從一個外省第二代和統派,變成反統派,不再宣稱自己是中國人,而開始自我認同為一個台灣人的心路歷程。而這個轉折,與六四息息相關。這樣的心路歷程,我認為很有代表性。
在台灣頗有一批這樣的文化人,他們以自由主義為核心價值,來決定自己的政治和思考的立場。他們是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是真正的獨立知識分子。在書中,卜大對柯文哲的批評很犀利,比如說:「他當選連任後,臉上竟然暗暗浮出一抹狡猾,精明,世故的神情,讓人失望。」(P.128)對比柯文哲最近的表現,印證了大中先生的眼光銳利,可以說,到底是薑還是老的辣。即使對蔡英文,卜大下筆也不是很客氣,這是文人和媒體人的風骨,現在也很少見了。
作為一篇書評,總是要提一些意見的。我唯一的意見,就是在提到中國的民運人士的時候,卜大說他們「主張自由民主,卻反對台獨,理由是藉反台獨向中共表態示好,給自己和黨的當中留一條路,等到黨的憐憫和寬大」(P.113)。這或許言之有據,我相信卜大心中一定有所指。但我要說的,是這樣的人現在其實已經很少了。這一點,作為圈子中人,我還是要澄清一二的。
總之,卜大的人,和他的文字,都是台灣最為風光的一個時代的符號。看他的回憶,看他對人與事的各種評論,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過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王丹
王丹
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致力于做一個温和,堅定,有建設性的政治反對派;期待未来的中國,能夠重建政治秩序和生活秩序。為北美,港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出版有《王丹獄中回憶錄》,《王丹觀點》,《聽風隨筆》,《在梵谷的星空下沈思》,《我異鄉人的身份逐漸清晰》等政治,歷史,文學著作二十餘種,曾為臺北市駐市作家,並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