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聊電影【 小丑 】 這個世界與我的距離 - 一個糟糕的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以下有雷:

高壇市的現況

電影以罷工揭開序幕。映入眼簾的是一包包的黑色垃圾袋塞滿每個巷弄。罷工原因不知道,但在電影後段有出現社福單位也要被裁撤的消息,顯示高壇市政府的稅收出現極大的困難。

因為垃圾量變多了,老鼠也變得更多。在寄生上流裡奉俊昊以蟑螂來比喻這些底層人民,而在小丑的高壇市,老鼠也意味著越來越多人淪落到貧困的中下階層。

底層的另一面,我們看見活在電視機裡的中產和上流人士,有歌手、醫生、商人、喜劇演員,他們代表著「主流」,擁有衡量道德的權力,也能決定「好笑」的標準在哪。

諷刺的是,電影裡的這些中產階級,似乎也無法改變城市堆滿垃圾的事實,也沒辦法使高譚市的財政平衡,而他們也搞不清楚人民為什麼憤怒。

為什麼小丑想成為喜劇演員

本片的主角,唯一的主角,原本有著正常的工作,過著艱難而平凡的日子,但厄運接連而來,被屁孩欺負、被同事陷害、社福單位又被裁掉,最後失控殺人,他的人生從此一去不復返。

亞瑟之所以想成為喜劇演員,是兩個動機的結合。一個是他想要被看見、想要被愛,莫瑞是第一個給他愛的代表人物,有段時間他相信韋恩是他的父親,這時韋恩成了第二個能給他愛的代表人物,但這都是遙遠又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只能寄望自己某天能「突然」功成名就,整個社會終於看見他、接納他。

第二個動機,是他那妄想症的母親。在她的想像裡,亞瑟永遠是個快樂的男孩,要帶給世人歡笑。這樣的期許似乎也導致亞瑟選擇扮演小丑維持生計,而不是其他的平凡工作。

脫口秀演員、喜劇演員,既能帶給世人歡笑,又能被世人喜愛,完全是亞瑟的夢幻職業。

而亞瑟究竟有沒有能力成為喜劇演員呢?

在他與幻想中的單親媽媽蘇菲的第一次對話裡,亞瑟講了一個不錯的玩笑話;莫瑞脫口秀在電影裡第一次登場時,亞瑟的腦內劇場同樣也演得有聲有色。我認為亞瑟其實具備幽默感和想像力,甚至只要環境順著他轉,他也具備不錯的社交能力。或許亞瑟會是不錯的導演?

亞瑟的肢體語言

亞瑟有個撞頭的習慣。在電影裡他總共撞三次頭,回憶片段一次,丟掉工作後一次,阿卡漢療養院裡一次。這是一個自殘行為,亞瑟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會撞頭傷害自己。

再進一步延伸,亞瑟自殘代表他痛恨自己的症狀,可能是人生中遭遇太多次的失敗和挫折,導致他對自己經常感到失望。在他刻意用左手寫的日記裡,提到「他們都希望生病的人假裝自己沒病。」一方面是對自己的期望,一方面也是宣洩對社會的不滿。

當他得知自己是被領養的時候,他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其實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他發現摧毀他人生的罪魁禍首,正是這位瘋癲的「養母」,所以他才憤而殺死這個女人,因為她徹底摧毀了亞瑟的人生。

亞瑟被韋恩揍了一拳後,他把自己塞進冰箱裡。全白的狹小冰箱與亞瑟回憶片段中的病院獨處室滿相似的,正好呼應了他跟諮商師的談話:我寧願回去醫院。

跳舞才是亞瑟真正的興趣,他隨著腦內音樂搖擺,快樂地舞動著,彷彿在那個當下,他的人生才算活著。究竟跳舞的習慣從哪來的?

電影沒交代,但我猜測是從獨處室開始的。每當亞瑟被關起來時,他靠跳舞排解憂愁和煩惱,進而達到安撫鎮定的效果,有時候也因為快樂或開心而翩翩起舞。

莫瑞真的很可惡嗎

在我第一次看小丑的時候,我其實對莫瑞很有好感。因為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藝人。一個讀過書、能說笑、能信賴的好人,也是我們會崇拜的對象。他們有話語主導權,我們負責跟隨。

儘管他在片中拿著亞瑟的錄影帶做文章,表現得有點渾球,但我仍不討厭莫瑞,甚至以現實情況而言,亞瑟如果能把握上節目的機會好好表現,不正是個演藝事業起飛的原點?

台灣人應該對這個流程不陌生吧,當「如花」和「許純美」正值事業巔峰的時期,我們不也笑得很開心嗎?有人覺得那些大牌主持人很渾蛋嗎?也許有,但不是主流的社會意見。

莫瑞確實把亞瑟當作一個梗,也挖苦他、諷刺他,但他私底下對亞瑟的態度是好的,也看得出來莫瑞是一位非常敬業的主持人,而他之所以做這些效果,一方面是為了充實演出內容,另一方面,他認為亞瑟應該知道作秀的流程和界線。

亞瑟一定看過莫瑞嘲笑別人吧?

在已知「亞瑟是莫瑞脫口秀的觀眾」的前提下,難道亞瑟不知道自己會被嘲諷嗎?他是第一個被拿去做梗的人嗎?我相信不是,只是在亞瑟的腦內劇場裡,莫瑞是神父般的角色,是必須給予亞瑟關愛的角色,當這個人設破滅,莫瑞什麼也不是。

這也反映了,這些中產階級的人物們多麼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面對一個會狂笑不止的人,只當作是效果,當這個人畫著小丑妝站在他面前,仍只是個效果。

簡直就是寄生上流裡的朴社長和朴太太,活在自己那美好的世界裡,不知道世界已經改變了。

潘妮為何可以收養小孩

根據對白帶出來的資訊,我們可以知道

1.湯瑪士韋恩知道潘妮有妄想症,也知道他收養了一個小孩。2.當管家聽到這個名字時,似乎倒抽了一口氣,也知道潘妮有一個小孩。

這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潘妮在工作時就收養了亞瑟,也向別人提起這件事,另一個可能是,虐童新聞鬧得很大,所以整個韋恩企業都知道了,這也許是潘妮丟掉飯碗的原因。

而潘妮又是以怎樣的身分領養小孩呢?

他是韋恩企業的員工?孤兒院知道她的精神症狀嗎?有人替潘妮背書嗎?潘妮又是怎麼通過面試和資格審核的環節?而潘妮的病狀又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也許這只是院方的一次疏失,也可能是整個社會的螺絲完全鬆掉。

蝙蝠俠的伏筆

小丑在最後的精神病院裡先是大笑,畫面閃過了布魯斯看著倒地父母的畫面,接著小丑說:「我想到了一個笑話」

亞瑟究竟想到什麼事情這麼好笑?是他已經預見,未來將有另一股力量撲向他?還是他知道,他引起的動亂也無意間創造出許多亞瑟?

在諸多蝙蝠俠的創作裡,蝙蝠俠與小丑的關係就像鏡子,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因為有了蝙蝠俠所以出現小丑,因為有小丑所以社會需要蝙蝠俠。

亞瑟也許已經意識到,高譚市將會出現與他類似但立場完全相反的人物,而這個人物對亞瑟、對小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絕佳玩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呂文想-avatar-img
2019/10/12
難得看到同一部電影寫兩篇~~~
鬼才-avatar-img
發文者
2019/10/12
因為想寫的內容太多了,有雷無雷放同一篇會太多字哈哈
avatar-img
鬼才的沙龍
54會員
137內容數
分享我對電影的看法、分析、評論
鬼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以下無雷: 在復仇者聯盟盛世結束後,漫威失去了原本的節奏,那些擁有高人氣的英雄告別銀幕後,整個漫威突然找不到施力點,也變得完全不會說故事。 拯救世界後的超級英雄該如何處理自身的「存在危機」?激情過後的觀眾還有多少動力追後續的發展?下一個大事件在哪裡? 面對這些問題,漫威所繳出來的成績不僅不
Thumbnail
2025/02/18
以下無雷: 在復仇者聯盟盛世結束後,漫威失去了原本的節奏,那些擁有高人氣的英雄告別銀幕後,整個漫威突然找不到施力點,也變得完全不會說故事。 拯救世界後的超級英雄該如何處理自身的「存在危機」?激情過後的觀眾還有多少動力追後續的發展?下一個大事件在哪裡? 面對這些問題,漫威所繳出來的成績不僅不
Thumbnail
2025/01/15
我一直都覺得,人的情緒是很「物理」的存在,人受到外在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反作用力,個人是如此,一個集體社群也是如此。 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不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而是書寫成記憶,用各種形式傳達給後人,往下積累,漸漸形成慣性,沉澱成為一個民族。 在瑪雷人的歷史紀載中
Thumbnail
2025/01/15
我一直都覺得,人的情緒是很「物理」的存在,人受到外在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反作用力,個人是如此,一個集體社群也是如此。 而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也不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而是書寫成記憶,用各種形式傳達給後人,往下積累,漸漸形成慣性,沉澱成為一個民族。 在瑪雷人的歷史紀載中
Thumbnail
2025/01/01
在台灣長大的七八年級生,或多或少都玩過音速小子,只要一次操作失誤,滿身金幣就會從索尼克身上爆出來,這是我們難忘的回憶,也是豐富我們人生的甜味劑。 這系列電影不僅僅是為了懷舊,也是為音速小子重新定位,試著在大人跟兒童之間取得平衡,讓這個IP可以在未來十年延續下去。 我得說,音速小子3做到了
Thumbnail
2025/01/01
在台灣長大的七八年級生,或多或少都玩過音速小子,只要一次操作失誤,滿身金幣就會從索尼克身上爆出來,這是我們難忘的回憶,也是豐富我們人生的甜味劑。 這系列電影不僅僅是為了懷舊,也是為音速小子重新定位,試著在大人跟兒童之間取得平衡,讓這個IP可以在未來十年延續下去。 我得說,音速小子3做到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亞瑟的路走得顛簸、遙遠,但最後不是修成仙,卻成魔。他盼望的愛從未降臨到他身上,他選擇放棄。"
Thumbnail
"亞瑟的路走得顛簸、遙遠,但最後不是修成仙,卻成魔。他盼望的愛從未降臨到他身上,他選擇放棄。"
Thumbnail
《小丑》跟以往英雄電影的調性非常不同。在2019年,這個惡名昭彰的罪犯擺脫過去版本中的設定,加入許多原創的背景故事,使得這個反派的「惡」更人性化。文章透過導演的訪談內容,以「場景設定」、「人物分析」兩個部分深度解析這部電影。
Thumbnail
《小丑》跟以往英雄電影的調性非常不同。在2019年,這個惡名昭彰的罪犯擺脫過去版本中的設定,加入許多原創的背景故事,使得這個反派的「惡」更人性化。文章透過導演的訪談內容,以「場景設定」、「人物分析」兩個部分深度解析這部電影。
Thumbnail
小丑最終的瘋狂,或許在於當他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懷抱一絲絲希望過程中,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才能硬生生地把「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也建立了他極端的自我認同,最後終於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Thumbnail
小丑最終的瘋狂,或許在於當他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懷抱一絲絲希望過程中,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才能硬生生地把「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也建立了他極端的自我認同,最後終於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Thumbnail
這是一部訊息量和精神壓力都很大的電影。笑聲不絕,但主人翁亞瑟未曾真實笑過。當他笑的時候,總是他最痛苦的時刻,當他連這麼笑都沒有時,他成了我們所知道的那個小丑。
Thumbnail
這是一部訊息量和精神壓力都很大的電影。笑聲不絕,但主人翁亞瑟未曾真實笑過。當他笑的時候,總是他最痛苦的時刻,當他連這麼笑都沒有時,他成了我們所知道的那個小丑。
Thumbnail
瓦昆在塑造亞瑟這角色時,添加了女伶般的陰性神情作為一種催眠,催眠下亞瑟能借用其自信去睥睨這個世界。就像在受邀莫瑞.法蘭克林秀卻被主持人拿來嘲笑,那一刻從主持人角度看向亞瑟的鏡頭,亞瑟四十五度角迴轉過來的側臉與肩、與眼神,都居住著一代風華的傲人氣質。
Thumbnail
瓦昆在塑造亞瑟這角色時,添加了女伶般的陰性神情作為一種催眠,催眠下亞瑟能借用其自信去睥睨這個世界。就像在受邀莫瑞.法蘭克林秀卻被主持人拿來嘲笑,那一刻從主持人角度看向亞瑟的鏡頭,亞瑟四十五度角迴轉過來的側臉與肩、與眼神,都居住著一代風華的傲人氣質。
Thumbnail
因為垃圾量變多了,老鼠也變得更多。在寄生上流裡奉俊昊以蟑螂來比喻這些底層人民,而在小丑的高壇市,老鼠也意味著越來越多人淪落到貧困的中下階層。
Thumbnail
因為垃圾量變多了,老鼠也變得更多。在寄生上流裡奉俊昊以蟑螂來比喻這些底層人民,而在小丑的高壇市,老鼠也意味著越來越多人淪落到貧困的中下階層。
Thumbnail
劇照 在進入電影院前,我對陶德.菲利普斯幾乎是完全陌生,唯一看完全片的作品是《火線掏寶》,大量幽默爆笑梗加上鮮明色彩鏡頭,當一個打發時間消遣絕對適合。對於瓦昆.菲尼克斯有印象的也只有《神鬼戰士》、《雲端情人》而已。   如果你是參考過去作品風格來挑片的挑剔觀眾,應該也略有耳聞電影上映之前相關
Thumbnail
劇照 在進入電影院前,我對陶德.菲利普斯幾乎是完全陌生,唯一看完全片的作品是《火線掏寶》,大量幽默爆笑梗加上鮮明色彩鏡頭,當一個打發時間消遣絕對適合。對於瓦昆.菲尼克斯有印象的也只有《神鬼戰士》、《雲端情人》而已。   如果你是參考過去作品風格來挑片的挑剔觀眾,應該也略有耳聞電影上映之前相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