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談共享經濟〉中,談到共享辦公室失敗的案例WeWork;並且總結失敗的原因,在於它的商業模式本質其實是「二房東」地產商,而不是共享經濟的核心精神:提高閒置資產效率、以得到額外的營收獲利。那麼,共享辦公室能否獲利的關鍵又在哪裡?
WeWork的模式說穿了,和現正流行的「孵化器」、「加速器」、「育成中心」、「共用空間」等設施(以下簡稱雙創空間),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雙創空間的商業模式
不同的是,這些模式是搭上了「創客運動」的風潮,打著「雙創:創新創業」的旗號;而WeWork則是搭上「共享經濟」的熱潮,打著「共享辦公室」的旗號,學著「互聯網公司」圈錢、燒錢、建平台、搞規模,但卻賠大錢的手法。
雙創空間的業者本質上都是「房東」,但在空間的基礎上,提供了許多的「增值服務」給房客。
雖然這類空間的「房租」,可以因為提供了額外的增值服務,而高於純地產租賃業務的市場行情,但想要因此而形成規模、擴大營收獲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在一窩蜂的情勢下,競爭非常激烈;如果只靠房租收入,恐怕連生存都有問題。
空間只是各種投資基金的前沿機構,用來發現有潛力的新創公司。
在這些雙創空間的背後,其實都有「投資基金」在撐腰,包括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創投基金、Home Office家族投資基金等;所以這些雙創空間只是各種投資基金的前沿機構,用來發現有潛力的新創公司,以便達到早期投資的目的。
現在坊間有許多創業競賽活動,美其名曰「鼓勵、支持年輕人創業」,透過參與競賽,評審得獎的過程,讓新創團隊得到融資與知名度「名利雙收」的機會。
其實,這些模式本質上還是透過資本投資,期望獲取暴利的手段;所謂雙創空間、創業競賽,不過是這些投資者用來早期發現投資標的、降低投資風險的手段罷了。
WeWork模式
WeWork比雙創空間更糟的是,它並非以投資新創、發現獨角獸為目的,也就不會有後續的投資回報;它反而仿效許多互聯網公司圈錢、燒錢的模式,希望能夠建立規模與流量,成為一個大平台。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一些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就會都有一些關鍵條件:創造價值的商業模式、高科技的解決方案、以及創業初期「輕資產、低費用」的架構。
WeWork的長期租借合約和快速發展,使得它背負著巨大的費用;在它的營運模式和工作團隊中,也沒見到有什麼高科技研發團隊和技術。最重要的關鍵是:
WeWork沒有創造新價值,反而增加了營收風險。
前一篇文章中提到,共享經濟的三個前提:
- 首先,都是昂貴的「沈沒成本」;
- 其次,都是「低稼動率」;
- 提高稼動率的「邊際成本」很低,但是可以增加營收與獲利。
對於WeWork來說,辦公室的長期租賃合約並非「沈沒成本」,而是「新增成本」。
對於辦公室業主來說,如果長期租給WeWork,稼動率就可以達到100%;但WeWork在花大錢裝潢好之後,還得透過廣告行銷將辦公室「分租共用」。
這就像許多五星級飯店中的高級自助餐餐廳,如果達到、甚至超過一定的客流量,就會賺錢;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達到最低客流量,就可能會賠錢。
WeWork讓辦公室業主獲得100%的資產稼動率,但把租來的辦公室營運成本拉高之後,卻自己承擔降低之後的稼動率。
在沒有高科技增值服務可以提供給房客的情況下,就好像承包了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廳,卻只提供普通的菜色、又想收取高昂的費用,自然乏人問津,虧損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如何提高辦公室稼動率?
從商業地產商的觀點來看,辦公室出租是所有使用權的轉移,就沒有稼動率的問題;而承租的房客,其辦公時間必定也要符合勞基法,也就是週休二日,每週工作時數含加班不得超過48小時。
如果房東與房客都完全遵守上述的的限制條件、而且不可改變,那麼要提高辦公室稼動率似乎是天方夜譚,一定辦不到的。
但如果從製造業者的觀點來看,業主為什麼不能將辦公室分成日班與夜班,分別租給不同需求的房客呢?對於思維被固化的人來說,這個想法更加是天方夜譚了。
創新的想法通常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即使是Airbnb和Uber,在創業初期也同樣受到許多投資人的明嘲暗諷。
希望讀者們發揮想像力,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將白領辦公室空間分成日夜班,究竟是否可行?有什麼好處?商機在那裡?
下篇文章再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