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工作空間大解析(分享會)|活動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講者一:吳東東 經歷|CLBC 活動總監、聚樂邦行銷顧問、C.C.Work兆基商務中心行銷副理 
講者二:廖俊男 經歷|集思會議中心、公家機關的空間補助相關
講者三:劉丹尼 經歷|ATwork Co-working Space 共同創辦人、亞司媒體SOM數位看板創辦人

一、共同工作空間營運的核心條件

共同工作空間簡單來說就是:讓人們可以共同工作的空間;核心條件分成硬體規劃、機制設計、行銷社群三大類解析。

(一)硬體規劃

  1. 工作所需設備:開放辦公桌椅、共用廚房
  2. 開放式座位安排:可移動式桌椅、不固定座位
  3. 多功能空間規劃:冥想空間、遊戲空間、球檯
  4. 符合社群調性的風格: 區塊鍊、Maker、社會企業

(二)機制設計

  1. 空間規劃上要配合:減少隔間的設備,讓交流容易發生
  2. 透過系統協助:透過桌牌或是告示牌,上面寫「歡迎拍打餵食」或「歡迎跟我聊天」
  3. 讓人們可以認識彼此:增加公共空間,如廚房、遊戲場域,增加互動機會
  4. 交流可以發生:安排定期空間小聚,下班後的晚餐

(三)行銷社群

  1. 讓對的人進入空間:從空間主題的相關活動吸引客群,如創業圈、Maker、社會企業家
  2. 讓這些人常常來、留下來:定期交流、月聚、週聚
  3. 與這些人合作:長期相關活動、工作坊
小結:空間成本 → 決定辦公室(或活動場地)的租借定價 → 決定客群

二、如何經營出一間失敗的共同工作空間

三大元素只要少一樣,就很難成為一個好的Co-working Space
  1. 缺少人:人最為重要→只要有人,就可以創造互動機制,進而在不同空間發展樣貌(有點像「只要有人,就有社群」這句Slogan XD)
  2. 缺少機制:沒有互動成分,只有工作、沒有共同
  3. 缺少空間:固定式辦公桌,無法充分交流

三、共同工作空間的優劣

(一)誰是空間業者?

思考:擁有實體空間?租賃業者?地產商?有人流的地方?

(二)空間類別的優勢

  1. 主題性:社會企業、Maker、APP
  2. 功能性:事務所

(三)哪些數字跟業者有關

  1. 固定成本:房租、人事
  2. 時間成本:位子、稅額、營收、會費

(四)空間無法改變的條件(也是工作者無法改變的條件)

  1. 位置:地理位置完全無法更動
  2. 環境:附近環境無法更改,像是商圈
  3. 交通:交通方式無法更改

四、亞洲地區共同工作空間的剖析

Co-working Space=a group of people work at the same space=People x Space x Time X Purpose

(一)共同工作空間的競爭對手?

星巴克、麥當勞、摩斯漢堡

(二)客源主要來自哪裡?

臉書上有哪些社群/社團正在成形

(三)如何拓展客源?

自由工作者、小型團隊、網路社群

五、總結

空間營運最重要三元素,社群、機制、空間

#社群面

先設定空間的「主題」,像是程式設計培訓(好想工作室)、UX/UI設計聚落(Monospace),以及空間最終想成為什麼樣貌/規模,接著再去找這些客群出沒的地方。

#機制面

如何創造裡面的能量(機制),讓同樣產業的人會想要去「朝聖」交流,讓進去空間的人可以有契機互相交流,像是透過桌牌或是告示牌,上面寫「歡迎拍打餵食」或「歡迎跟我聊天」。

#空間面

塑造環境氛圍,讓來的人可以很沉浸在這個空間內;但空間會因為人跟機制而轉變,例如家教可以在麥當勞、自由工作者可以在星巴克工作、開會也可以在咖啡店(因素可能也是台北市空間太方便了)
謝謝看完這篇講座心得的你/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活動家的活動進行到第二場,每一場的講者經歷都非常猛!今天這位講者是來自邊緣工事的小馬,本篇分成緣起、展覽概念、市集組成元素、市集活動概念。這次講座心得有點零散,因為講者主要是以案例介紹各個市集經驗,我盡可能分類成市集元素跟概念。
《請輸入檢索詞WWW》以入口網站業界的激烈競爭為背景,用Unicon和Barro兩大入口網站的競爭為主題,並講述沒有選擇成為妻子或母親的當今女性的真實生活和成功故事。除了搜尋引擎外,本劇也探討不少女性職場、未婚主義、商業道德等議題,但本篇會著墨在它的行銷操作上:話題行銷以及搜尋引擎的認知。
從過往學簡報或是辦活動,一直以來嚮往的就是簡報小聚,過去也參加兩次PitchCamp創業路演的活動現場,對於大班老師分享的「小事,是活動的大事」實在是有感而發。本篇會從 BFA 的四個面向(Media、Event、Academy、Company)做整理,以及最後大班老師強調的細節,特別化成 PFP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
活動家的活動進行到第二場,每一場的講者經歷都非常猛!今天這位講者是來自邊緣工事的小馬,本篇分成緣起、展覽概念、市集組成元素、市集活動概念。這次講座心得有點零散,因為講者主要是以案例介紹各個市集經驗,我盡可能分類成市集元素跟概念。
《請輸入檢索詞WWW》以入口網站業界的激烈競爭為背景,用Unicon和Barro兩大入口網站的競爭為主題,並講述沒有選擇成為妻子或母親的當今女性的真實生活和成功故事。除了搜尋引擎外,本劇也探討不少女性職場、未婚主義、商業道德等議題,但本篇會著墨在它的行銷操作上:話題行銷以及搜尋引擎的認知。
從過往學簡報或是辦活動,一直以來嚮往的就是簡報小聚,過去也參加兩次PitchCamp創業路演的活動現場,對於大班老師分享的「小事,是活動的大事」實在是有感而發。本篇會從 BFA 的四個面向(Media、Event、Academy、Company)做整理,以及最後大班老師強調的細節,特別化成 PFP
最近剛辦完「九零後青年論壇」,由於活動宣傳上並沒有想像中順利,我也開始探討市面上類似的以「青年」為主題的講座或論壇究竟還符不符合現在的趨勢?以及未來講座論壇類的走向又該怎麼執行?
「我想做一個XX(申請實習、參加競賽),但因為 XX ,讓我最近有點猶豫要不要做。」大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時間不夠、能力不夠、動機不夠等,這篇想談論的是 #能力 和 #動機。
撰文者:張家惟Evan (本篇以 #單純辦講座的品牌 作為探討,思考未來產品發展和商業模式) 近幾年都在講座、課程、論壇的生態打滾,試著找出這些活動的規律和未來的走向,就算到現在我也不敢保證自己辦的每場活動都能破百,依照每位講者的主題、內容、名氣、舉辦日期,都會有所影響。 辦活動一直是一項不穩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樂共想空間」的負責人林睿祺之所以創立共享空間,一開始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提供朋友們在工作上有個交流空間。由於攝影與設計的工作型態大多為接案模式,除了需要有展示作品範本的地方,也很需要與客戶充分溝通;但租借整個店面對於剛起步的創業者而言實難以負擔,受限於資金,常常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室地點。
隨著現代工作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辦公室形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一個靈活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些空間不僅能滿足個人和團隊的工作需求,更促進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共享辦公空間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 生產者和消費者模式 定義: 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同一時間內共同存取某一個資料空間。生產者負責生成數據並將其放入共享空間,消費者負責從共享空間中取走數據進行處理。兩者之間互不相干,也不須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 共同存取資料空間:生產者和消費者共享同一個資料空間。這個空間通常是緩衝區或隊列,用於在它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台北】會議室租借-澔享會議中心:挑選商務中心的5大關鍵 在台北這個商業發展迅速的都市中, 找到一個理想的商務中心 對於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 澔享會議中心深知這一點,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 挑選商務中心的五大關鍵, 幫助您在尋找台北會議室時做出最好的選擇。   選擇
第三空間就是我們興趣和情感交流的地方,也就是社交的空間。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工作樂共想空間」的負責人林睿祺之所以創立共享空間,一開始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提供朋友們在工作上有個交流空間。由於攝影與設計的工作型態大多為接案模式,除了需要有展示作品範本的地方,也很需要與客戶充分溝通;但租借整個店面對於剛起步的創業者而言實難以負擔,受限於資金,常常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室地點。
隨著現代工作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辦公室形態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自由工作者以及創業團隊提供了一個靈活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些空間不僅能滿足個人和團隊的工作需求,更促進了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共享辦公空間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 生產者和消費者模式 定義: 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同一時間內共同存取某一個資料空間。生產者負責生成數據並將其放入共享空間,消費者負責從共享空間中取走數據進行處理。兩者之間互不相干,也不須互相知道對方的存在。 共同存取資料空間:生產者和消費者共享同一個資料空間。這個空間通常是緩衝區或隊列,用於在它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台北】會議室租借-澔享會議中心:挑選商務中心的5大關鍵 在台北這個商業發展迅速的都市中, 找到一個理想的商務中心 對於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 澔享會議中心深知這一點,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 挑選商務中心的五大關鍵, 幫助您在尋找台北會議室時做出最好的選擇。   選擇
第三空間就是我們興趣和情感交流的地方,也就是社交的空間。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