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陳同佳案,臺灣政客的反應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都看到臺灣有些人,在談及陳同佳一案時,都大談公義,大談殺人犯不伏法對於受害者多可憐,臺灣政府應該怎樣的。聽到這些話,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林鄭月娥稱,不少外國領事對修訂《逃犯條例》的擔心是過慮,未來會再約見外國領事親自解說。她強調,修例是為了鞏固法治和彰顯公義,即使個人承受多少政治上批評,都會繼續為香港做好此事。」
「她強調,現時的法律是不能夠讓政府處理這宗案件,但社會上,特別是家屬和立法會議員,在過去一年都不停地要求特區政府處理時,一定要體恤他們對於公義不能彰顯的關注。「如果在今年七月前未能夠找到一個法律可行的方法處理這個個案,我們便會出現家屬或立法會議員很不願見的情況,所以是有這個時間性的問題。」

「由於港臺兩地並沒刑事司法互助及移交安排,以至未能將該疑犯送回臺灣接受審訊,令不少兩地市民都因未能為女死者沉冤得雪,感到痛心。我和李慧琼主席協助受害人家屬此事已有一年時間,此事對家屬帶來沉重打擊。我們期望保安局能盡快落實修例,還家屬公道。」

大家看那些詞語多熟悉。「公義」、「痛心」、「還受害人公道」,一大堆平時給人的印象就只是向北京奉承的官僚政客,搖身一變成為了感性滿溢的愛之戰士,公義與法律守護者。

在抗爭中,對於我們一堆香港基層被殺受傷甚至殘廢,每天擠在惡劣的環境生活,活在恐懼,都沒有半分動容的他們,在這件事上突然就全部變成別人身上被打自己都會感到痛的聖人。

虛假的同情心,不自然的感性,突然充斥著港臺政界,都一把年紀了不能為自己積點陰德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4.8K會員
343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5/13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5/13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的各種措施出台後,週日 (2021年12月19日) 便正式落實「愛國者治港」綱領,港人的「中國夢」和大陸人的「強國夢」將照耀世界。
Thumbnail
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的各種措施出台後,週日 (2021年12月19日) 便正式落實「愛國者治港」綱領,港人的「中國夢」和大陸人的「強國夢」將照耀世界。
Thumbnail
看到洪孟楷聲淚俱下的控訴他在立院遇到的拉扯是「殺人」,實在不知道該哭還是該苦笑。
Thumbnail
看到洪孟楷聲淚俱下的控訴他在立院遇到的拉扯是「殺人」,實在不知道該哭還是該苦笑。
Thumbnail
香港浸大學生會長方仲賢在臉書質疑臺灣政府「無具體措施條文支持香港抗爭者」,受到中國時報等媒體引述報導,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也馬上見縫插針。方仲賢已經為此道歉,但針對同類言論,我仍要將我稍早在PTT的回應轉載於此。
Thumbnail
香港浸大學生會長方仲賢在臉書質疑臺灣政府「無具體措施條文支持香港抗爭者」,受到中國時報等媒體引述報導,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也馬上見縫插針。方仲賢已經為此道歉,但針對同類言論,我仍要將我稍早在PTT的回應轉載於此。
Thumbnail
最近都看到臺灣有些人,在談及陳同佳一案時,都大談公義,大談殺人犯不伏法對於受害者多可憐,臺灣政府應該怎樣的。聽到這些話,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Thumbnail
最近都看到臺灣有些人,在談及陳同佳一案時,都大談公義,大談殺人犯不伏法對於受害者多可憐,臺灣政府應該怎樣的。聽到這些話,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Thumbnail
港女命案嫌犯陳佳同今日獲釋,港府先前言之鑿鑿會協助他赴台投案,沒想到苦等了一整天,只得到嫌犯的牧師說:「他暫時要休息一下,盼各界給他空間。」隨即不知去向。陸委會認為,如果港府昨天能正面且迅速地回應我方的要求,這樣的情形應不致發生。
Thumbnail
港女命案嫌犯陳佳同今日獲釋,港府先前言之鑿鑿會協助他赴台投案,沒想到苦等了一整天,只得到嫌犯的牧師說:「他暫時要休息一下,盼各界給他空間。」隨即不知去向。陸委會認為,如果港府昨天能正面且迅速地回應我方的要求,這樣的情形應不致發生。
Thumbnail
針對港女命案嫌犯陳同佳受審事宜,我陸委會、法務部、內政部組成專案小組,今(22)日下午5時宣布已發函港府,表明我方將派檢警赴港押解陳嫌。對此,香港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在臉書轉述此消息,底下港民紛紛留言叫好!
Thumbnail
針對港女命案嫌犯陳同佳受審事宜,我陸委會、法務部、內政部組成專案小組,今(22)日下午5時宣布已發函港府,表明我方將派檢警赴港押解陳嫌。對此,香港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在臉書轉述此消息,底下港民紛紛留言叫好!
Thumbnail
台灣某些政治人物最聽話了,但不是聽人民的話,而是聽中國的話。
Thumbnail
台灣某些政治人物最聽話了,但不是聽人民的話,而是聽中國的話。
Thumbnail
港女命案兇嫌陳同佳確認將赴台投案,但針對其先前在香港的「陰謀殺人」罪證,港府卻置若罔聞、未予偵查。陸委會表示,港府意圖規避其應有的司法管轄權,急於將嫌犯脫手,已有輿論認為陳嫌係「被投案」,呼籲港府不應該踢皮球。
Thumbnail
港女命案兇嫌陳同佳確認將赴台投案,但針對其先前在香港的「陰謀殺人」罪證,港府卻置若罔聞、未予偵查。陸委會表示,港府意圖規避其應有的司法管轄權,急於將嫌犯脫手,已有輿論認為陳嫌係「被投案」,呼籲港府不應該踢皮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