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科學』指堅實地位立足於一個或多個昔日科學成就的研究…今天,那些成就由教科書(無論是初級還是高級的)重述,但很少保留他們的原始形式。」(頁 21)
*
作者分享了過往幾個經典著作,像是托勒密的《天文學大成》、牛頓的《原理》、萊爾的《地質學》等等,都具有一些共通的特質,使其能成為當代的科學典範(paradigm),包含:
- 成就實屬空前
- 該成就保留足夠的空間供人揮灑
一位學者加入某科學社群參與研究,都得先由研究該科學社群的典範入手,也因此,這個社群的人都能信守相同的研究規則與標準。
檢視科學發展的歷史,可以注意到在一個典範(或候選典範)出現之前,與某一學門的有關事實都一樣的重要;加上不同學派所關注的議題不同,「搜集事實」的活動也很不同,造成典範以前的活動更加混亂,甚至到了百家爭鳴的狀況。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典範成立的前後差異,也會表現在著作的呈現方式上。
在典範之前,百家爭鳴的狀態,學者多以書籍的形式出版自己的想法,這些書籍的用途是給所有的人看(就我的說法,這應該叫做「增加信徒」);一個典範產生後,該典範的科學成就就能以教科書的方式呈現,意味著告訴大眾「這才是正確的」;而基於典範所做的研究會更加深入與收斂,其成果的發表也會傾向使用短篇論文,主要是給同行人閱讀。
直到一些因素打擊了固有的典範,才可能再次重複上述的的過程。(但是是什麼因素造成革命,這會在後面談到…因為我也還沒看到XD)
*
這章還提到一件事:科學家經常發現寫書不但不能增進專業聲望,反而會造成損害。只有在各種科學發展的早期,典範尚未出現時,科學書籍才能帶給作者專業上的成就感。
從這一點來看現在自然科學相關書籍的出版,的確幾乎都是「科普書」或是「教學用書」。或許用「事實」與「觀點」來說明比較容易理解:
科學研究的最新發展通常都是某一典範的延伸、或是基於典範研究觀察到的新現象。無論何者,在沒有跳脫典範太多、且包含太多不確定性的科學研究成果,現代的科學家並不會隨意將成果宣告給一般大眾。如同前面所說「專業成就感」,我認為那是一個科學社群所給予的限制,當然,科學家本身也期望在這個社群中獲得認同,這些都使科學這一學門更加嚴謹。
所以目前對大眾出版的「教學用書」,基本上只有「符合典範的事實」的呈現,而「科普書」只是「將典範承認的事實的理解難度降低」罷了。
以「出版觀點」為目標的,能想到的多為氣候變遷相關議題,或是更遠的…有關社會科學的議題。若這兩類議題出現了某種「典範」後,那應能明顯感受到市售書籍內容多元性的縮減(但這不代表是壞事)。
*
作為一個有科學背景的人要出科普書,似乎就得有這樣的概念:你認識所處理的學科的典範是什麼嗎?你所出版的內容是否有符合典範的規範?
若做科普之人,對該學科典範不夠熟悉、而將個人過多的「觀點」融進出版品中,那麼科學的嚴謹性就會被侵犯,我認為這並不是對科學發展有益的方向,我將這視為對自己的謹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