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科普?先學會見人說人話!

更新於 2019/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想用個故事好好說明」,那位觀眾在QA時間對著台上講者這樣說。
他舉了耳熟能詳的故事:生產線出現包裝良率低的問題,老闆要工程師想辦法排除掉「沒有裝到產品的空盒」,工程師用了各種方法研究,最終提出添購昂貴的X光機來掃描產品;然而,一位基層員工發現沒裝到產品的紙盒容易被工廠的風扇吹跑,提議購買幾個大風扇對著生產線末端的紙盒吹,沒裝到產品的紙盒很簡易的就被找出來了......
這發生在前幾天我參與的一場科普沙龍上,那位觀眾很憤慨地表達講者將問題複雜化,一般民眾根本就聽不懂,然後就快速離席了。主持人與講者先尷尬了一下,最後說道,這些沙龍活動的舉辦目的本來就是希望能跟大眾有更多的互動,讓學術知識能在這個平台中有更多的激盪…...

一場沙龍,發生了什麼事?

若仔細去檢視雙方說出來的話,觀眾的感受是真實的,主持人所提出的寄望也是真心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身為一位重視科普的教育者、也是當天活動的觀眾之一,我想單從講者的部分去提出建言。
還記得我在整場活動中做的筆記裡寫下了一句很有感觸的話:「這些教授有在對話嗎?還是我的層次太低感受不出來?」剛好與這位觀眾的想法不謀而合,可見事實的確是:這場沙龍沒有達到科普的效果。
回顧在活動過程中,除了台上講者分享自己對該主題的看法外,後續的QA時間,台下幾位教授也主動針對相同議題提出回饋。但有趣的是,他們雖然口頭上說這這些內容是同時要給觀眾聽的,但內容中參雜了非常多的專有名詞,到頭來,還是沒有一句聽得很明白;除此之外,全神貫注聆聽教授們之間的「對話」,會覺得他們好像分別在講不同的事,而非想要承接前一位發言者講的內容,再去作延伸,所以實際上的對話只是「看著對方自說自話」。
就這樣,這場活動從科普的沙龍,轉變成一場沒有交流的學術研討會。這些教授等級的人在QA時間各別分享完自己的觀點後,主持人詢問台下還有沒有聽眾想提問的,試問,一般觀眾心中有何看法?
「我的問題好像太簡單了」、「我這樣提問會不會被認為很笨、沒先做功課」......肯定會有諸如此類的想法出現;而正當有一位觀眾鼓起勇氣表達了他對活動的看法時,主持人僅強調「這就是他們想做沙龍的原因,想要跟民眾有更多激盪」,這樣不是只是各說各話,沒有真正聆聽觀眾想法、同理觀眾感受嗎?

科普不只是理念,還需要方法

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自己與民眾互動溝通的重要性,許多類似的科普活動陸續開展。但實際參加時會發現,不是該場活動人數稀少、就是活動中幾乎是圈內人;而那些對某議題感興趣的「學術初心者」,可能大多僅參加一次活動就不再參與,使得活動始終很難擴大影響力,而繼續淪為學術人士之間的小小取暖地。
「科普」不只是心裡想著、嘴上說說,還必須有實際的執行策略。我們或可從近年流行的「黃金圈理論」來做比喻。
黃金圈指的是一件事要被執行時,需要考量Why、How、What三個層次。Why指的是「你為何要做」、How指的是「你要如何做」、What則是「你要呈現什麼」。一般來說,What是最先能被確定的,那就是你要呈現的內容,以科普來說,就是你要分享的知識是什麼。
坊間活動想做的「科普」一事,可以歸類在Why,也就是他們都希望將知識普及化傳達給大眾。反而活動籌備者最常忽略的就是How—你到底要怎麼呈現知識內容?
以這場科普沙龍來說,雖然主辦人有著想與大眾接觸的心,但是卻沒有真正站在觀眾角度思考「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擁有的這些知識要如何呈現才能與觀眾產生連結」。只是單純覺得這些知識很重要、很值得與大家分享,因而用了「自己覺得」最好的呈現方式來辦活動,忽略了對於沒有概念的民眾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學習鷹架來消化活動中的內容。
在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有說過,科普的「對象」其實也有層次之分。針對不同層次的觀眾進行活動時,也會有不同的策略。但最重要的前置作業是:你要學習站在對象的角度思考「他會如何學習知識」、思考「我是否需要用更多比喻、或是設計一些活動讓對方更容易理解」等等。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是思考我如何說,而是思考對方如何學。
唯有嘗試「換位思考」、對觀眾感受「同理」、並且「以觀眾為中心進行活動」,科學知識才有可能穿達給我們預期的受眾。所謂的交流與激盪也才有可能發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0內容數
這裡會放上與科學教育、科學哲學相關的探索(inquiry)文章。「硬殼」就是要你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蓋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取代的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在新典範逐漸完善之前,舊典範仍會支撐整個科學社群,使之不崩潰;直到新典範完善以後,他會直接完全取代掉舊典範,此時感受到的是突然的轉變,而非一步步由舊汰換至新。
我認為,唯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讓學生去提問、辯論、反思,讓學生從小在學習教科書中每一個知識時,也能同時保有一個「知識的價值是可能轉變」的態度,那麼未來他有能力從科學史中更深入這些理論的發展時,相信也能夠以更客觀的心態去看待從古到今的這些典範轉移。
我們每個人所接觸的世界本質上是相同的,卻因為我們的經驗、所受規範影響而看見不同的樣貌,這不只是在科學領域會出現,我們生活中總是遇到類似的狀況;困擾的是當擁有不同生活經驗與信仰的人碰面,因我們使用的「語言」不同而難以理解對方。
如果按照剛剛所說的,科學革命要成功,新典範勢必得破壞並取代舊典範,那在衝突的過程中,肯定也會遇到舊典範支持者嘗試辯駁、拯救的狀況。多數狀況下,舊典範支持者拯救理論的方式,就是強調它在一定範圍內能夠解釋清楚,但若典範無法容納新現象,而是一味的限制其解釋的範圍,那麼科學工作終究會因為典範的限制而被停滯。
就作者對科學演進的理解,他開宗明義表示絕大多數科學家遇到異常現象時,並不會隨意認定它是典範的反例(證明典範為錯的案例),反之,他們會將它視為常態科學工作中必須要處理的「謎」。也就是說,科學家仍會在「相信典範為真」的狀況下,將這些異常現象作為能精煉典範的事件之一。
從這兩件事來談「危機」,似乎就算有人有「先見之明」仍然不夠,必須要等到「死到臨頭」的狀況,才有可能將某些觀念翻轉。而在轉變成功以前,觀點紛紛擾擾的狀況肯定會是常態,直到有個新現象成為轉變的關鍵,促使大規模的思維轉變。
取代的過程其實非常漫長,在新典範逐漸完善之前,舊典範仍會支撐整個科學社群,使之不崩潰;直到新典範完善以後,他會直接完全取代掉舊典範,此時感受到的是突然的轉變,而非一步步由舊汰換至新。
我認為,唯有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讓學生去提問、辯論、反思,讓學生從小在學習教科書中每一個知識時,也能同時保有一個「知識的價值是可能轉變」的態度,那麼未來他有能力從科學史中更深入這些理論的發展時,相信也能夠以更客觀的心態去看待從古到今的這些典範轉移。
我們每個人所接觸的世界本質上是相同的,卻因為我們的經驗、所受規範影響而看見不同的樣貌,這不只是在科學領域會出現,我們生活中總是遇到類似的狀況;困擾的是當擁有不同生活經驗與信仰的人碰面,因我們使用的「語言」不同而難以理解對方。
如果按照剛剛所說的,科學革命要成功,新典範勢必得破壞並取代舊典範,那在衝突的過程中,肯定也會遇到舊典範支持者嘗試辯駁、拯救的狀況。多數狀況下,舊典範支持者拯救理論的方式,就是強調它在一定範圍內能夠解釋清楚,但若典範無法容納新現象,而是一味的限制其解釋的範圍,那麼科學工作終究會因為典範的限制而被停滯。
就作者對科學演進的理解,他開宗明義表示絕大多數科學家遇到異常現象時,並不會隨意認定它是典範的反例(證明典範為錯的案例),反之,他們會將它視為常態科學工作中必須要處理的「謎」。也就是說,科學家仍會在「相信典範為真」的狀況下,將這些異常現象作為能精煉典範的事件之一。
從這兩件事來談「危機」,似乎就算有人有「先見之明」仍然不夠,必須要等到「死到臨頭」的狀況,才有可能將某些觀念翻轉。而在轉變成功以前,觀點紛紛擾擾的狀況肯定會是常態,直到有個新現象成為轉變的關鍵,促使大規模的思維轉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其實我們做人,說簡單也不簡單,說不簡單也很簡單,那麽我們必須要堅持最基本的做人原則,就是要先區分好我們的必做和想做之事,不要錯誤的把任何想做之事排在最前面,然後先把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次第不能亂,一亂了,撥亂反正需要花時間,如果不糾正,生活就是一團糟。
在我到目前為止的生命中,幾乎每件事都是基於有可能得到別人的喜歡與接納而做的.從小時候很聽父母的話,會盡量做到爸爸要我學的.然後盡量抓到爸爸講話重點,講他想聽的.到後來學校接觸人際,常是跟進他們喜歡的東西,也一樣盡量做他們可能喜歡的,或者是選邊站,到後來線上的人際互動,也都是學習他們現在正夯的迷因,
Thumbnail
愛情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有時候感覺兩個人非常相愛,但是最後還是走到分手這一步。大部分真正深愛過對方的情侶分手的時候都平靜,通常是兩個人都看的很透徹,知道彼此繼續下去可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所以甯願彼此不糾纏,好聚好散。那麽這種情況下分手的情侶其中有一方過後想複合幾率大嗎? 和平分手後還能複合嗎? 和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會富有?真相是:敢學、敢想、敢要、敢做的人,較容易賺大錢。那些善良、保守、務實、內向的人,很多是不敢冒險、不敢做大夢、不敢奢望自己會賺大錢的人,所以才會讓那些卑鄙、投機、取巧的人「暫時」取走一切。
造成一個人壓力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因為家人、同學、師長、生活、經濟。 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更是影響了一切,你們可能會在想: 為什麼明明上班上課很累了,回到家卻不能好好休息? 為什麼家人師長都不相信我? 人生這麼累不如死了算了
Thumbnail
《學做工》是本文化和民族誌方法學的里程轉向,同時也是二十世紀勞工階級問題、現代教育社會民族誌奠基之書,可以說直到現在依然對於勞工探討有很大的貢獻。內容以研究員保羅威利斯以一所全男校的工人階級學子為研究和訪談對象,採取長達多年的觀察與深度訪談和接觸,而完成關於二十世紀英國勞工對於階級和選擇工作的探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其實我們做人,說簡單也不簡單,說不簡單也很簡單,那麽我們必須要堅持最基本的做人原則,就是要先區分好我們的必做和想做之事,不要錯誤的把任何想做之事排在最前面,然後先把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次第不能亂,一亂了,撥亂反正需要花時間,如果不糾正,生活就是一團糟。
在我到目前為止的生命中,幾乎每件事都是基於有可能得到別人的喜歡與接納而做的.從小時候很聽父母的話,會盡量做到爸爸要我學的.然後盡量抓到爸爸講話重點,講他想聽的.到後來學校接觸人際,常是跟進他們喜歡的東西,也一樣盡量做他們可能喜歡的,或者是選邊站,到後來線上的人際互動,也都是學習他們現在正夯的迷因,
Thumbnail
愛情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有時候感覺兩個人非常相愛,但是最後還是走到分手這一步。大部分真正深愛過對方的情侶分手的時候都平靜,通常是兩個人都看的很透徹,知道彼此繼續下去可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所以甯願彼此不糾纏,好聚好散。那麽這種情況下分手的情侶其中有一方過後想複合幾率大嗎? 和平分手後還能複合嗎? 和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會富有?真相是:敢學、敢想、敢要、敢做的人,較容易賺大錢。那些善良、保守、務實、內向的人,很多是不敢冒險、不敢做大夢、不敢奢望自己會賺大錢的人,所以才會讓那些卑鄙、投機、取巧的人「暫時」取走一切。
造成一個人壓力的因素很多,可能是因為家人、同學、師長、生活、經濟。 從小到大的生活環境更是影響了一切,你們可能會在想: 為什麼明明上班上課很累了,回到家卻不能好好休息? 為什麼家人師長都不相信我? 人生這麼累不如死了算了
Thumbnail
《學做工》是本文化和民族誌方法學的里程轉向,同時也是二十世紀勞工階級問題、現代教育社會民族誌奠基之書,可以說直到現在依然對於勞工探討有很大的貢獻。內容以研究員保羅威利斯以一所全男校的工人階級學子為研究和訪談對象,採取長達多年的觀察與深度訪談和接觸,而完成關於二十世紀英國勞工對於階級和選擇工作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