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艋舺龍山寺與國家文化記憶庫

2019/11/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因為要查詢一則新聞,無意間聯結進入的網站「國家文化記憶庫」,看到其間有許多老照片以及過往的歷史新聞,不知不覺花了不少時間在整個記憶庫中漫遊,也勾起了許多的記憶。
其實所謂文化、所謂歷史,就是我們共同生活過的點點滴滴,比如說,其中有簡文斌攝影師所拍攝的七十年代的艋舺龍山寺,以及圍繞著龍山寺生活的庶民百姓,相片紀錄的生活就是我成長的環境。
攝影:簡永彬,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民國六十年左右我在龍山寺旁的老松國小上學,當年國中小的學生人數與六十五歲長者的人數比例是十八比一,也就是小孩的人數是老人的十八倍,但是到了去年,長者人數已超過孩子人數了。我就讀老松時,全校有一萬多個學生,到了今年,一模一樣的校舍與空間,老松國小學生人數不滿五百個人。
前些年電影「艋舺」的場景,就是我每天上下學都會經過的街道,而電影裡的背景年代,也正是我青少年時期,可是劇中的世界離我的真實生活非常遙遠,雖然都同樣生活在龍山寺四周,但是黑道的世界與我們平常人的世界是互不交集的平行線。在龍山寺裊裊升起的香火中,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夢想在追尋。
簡永彬攝影師拍的萬華,正是台灣介於「苦悶的六0年代與狂飆的八0年代」之間,那是一段單純美好,又充滿理想希望的年代。也是校園民歌流行的時候,當年,這些歌都是大家一起合唱的,只要隨便有人起個頭,旁邊的人就會跟著唱,唱歌的時候,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芒,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那些眼角的淚光,就是為了自己年少的理想而流的吧!
攝影:簡永彬,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其實說到「懷舊」,一定有人會跟我抬槓:「你們只是美化了過去,只是怨歎自己年紀大了吧!進步有什麼不好?舊的東西會被取代一定是有更好的東西出現,不是嗎?」
這麼說,乍聽之下也似乎言之成理,但是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曾經這麼講:「變得太快總是壞的居多。理由很簡單,當傳統很快就被遺忘與遺棄時,我們所肯定及珍惜的現在的一切,也即將在很短的時間之後,被未來所超越;如此一來,我們還能把握住什麼?又還能品味及享受什麼?」
我同意傅教授所說的,而且除了個人的生活種種之外,我總覺得還要留下時代的共同記憶,透過被特意保留下來的場景,讓大家不會忘記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一個有根的民族,會走得比較安心比較篤定,這也是為什麼要留下古蹟以及文化記憶庫的原因吧!
作家董橋就曾經寫過:「不會懷舊的社會注定沈悶、墮落,沒有文化鄉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董橋說的,大概是指我們不能忘掉整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因為這是一個社會的靈魂與國家的精神吧!也有位朋友說,若是回憶得越少,表示你的性情越來越冷酷了,我想這是因為我們通常會回憶的都是一些美好的時光,而這些時光一定與當時與我們相處的人有關,因此念舊通常也會抱持感恩的心情,感謝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的人。其實我們常說的反省,在某種程度也是一種回憶。義大利大導演布紐爾曾說:「沒有了記憶,我們就什麼都不是了!」因為記憶,我們知道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忘了所有事的人,就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了。
攝影:簡永彬,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