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餓》開場沒多久,就讓我們見識到媽媽在利益交換上的功力,她要求女兒姜映娟去減肥中心,換取設計安親班菜單的權利。問題是,設計菜單本來就是姜映娟的專業,對媽媽來說沒有其他更好的人選,結果是,這場利益交換中,媽媽想要的都得到,全贏。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媽媽不是為女兒「好」嗎?況且,去個減肥中心有什麼「不好」?
電影倒是很快就讓我們看到「不好」在哪裡,減肥中心為了讓人減肥,第一招就是讓顧客厭惡自己,要他們好好「重新做人」,顧客來這裡被歧視,再進一步歧視自己,乍看好像瘦下來多勵志,其實只是恐懼自己胖。從來沒有什麼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變好的前提是,把自己說得很爛很糟。自我貶低的結果是,即使瘦下來也持續活在恐懼之中。
這個活在恐懼中的角色是快遞員小吳,小吳在陽光快遞上班,陽光快遞跟減肥中心一樣,用正向樂觀來包裝陰影恐懼。片中姜映娟第一次認真想減肥,就是被小吳從高家救出後,喜歡上小吳。小吳每次見到映娟,都用他陽光般的話術勉勵映娟減肥,映娟聽進去了,也認真覺得自己想減肥。但她不知道,小吳才是活在陰影中的人。
小吳自己也不知道。小吳必須讓自己成為陽光,才能遺忘自己黑暗的那一面,所以他在別人面前總是光彩奪目,壓抑下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恐懼。但小吳這個角色最大的問題也在這裡,他是恐懼「肥胖」到吃完任何東西都要去催吐的人,很難想像他會主動接近「胖」女孩映娟,用同病相憐、相濡以沫根本說不通。除非是,他已自我修復得太好,接近映娟真的是想用自己的「成功」例子鼓勵她減肥,想想也太恐怖了。
劇本最大的敗筆是,從映娟發現小吳催吐到片尾小吳再次出現時,觀眾完全無法感受小吳有任何改變。
另一個可以觀察的點是,映娟是發現小吳催吐後才去進行縮胃手術,這時她對瘦身早已沒有什麼快樂妄想,為什麼還這樣做?別忘了,動手術前,映娟才剛被媽媽從安親班文宣上剔除,因為不上相、因為她不努力。綜合起來,映娟動手術不是她對瘦身有什麼期待,而是因為肥胖太可怕,她並沒有從小吳的例子得到警惕,而是跟著一腳踏進恐懼中。
這是劇情最down的時候,但幸好我們有小宇,小宇在片中最關鍵的作用,不是被映娟接住,而是接住映娟。片中最好看的一刻是,映娟帶著扮裝後的小宇自由地走在大街上,這個行為使映娟感到自在。即使在動手術後,也是小宇的存在安撫了映娟。映娟對小宇的幫助則在片末之後才可能顯現,事實上,小宇很可能得接著經歷十數年隱藏自己的生活,但曾經體驗的美好經歷,時常就是可以撐住個人的力量。
相較之下,映娟跟媽媽的和解就顯得一廂情願,直到映娟至減肥中心破壞前,媽媽都是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要她突然承認自己錯了,只是因為看到女兒痛苦(她之前沒看見嗎?),沒有足夠的說服力。這種和解並不平等,媽媽依舊不用道歉,女兒也不能不原諒。映娟值得遠比這廉價的同情更多的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