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拍桌子、丟東西、打拔拔,對兩歲半的女兒暴力省思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挫折就拍桌子、得不到的玩具不交給你轉頭丟出去、不喜歡的小朋友靠近或者拿玩具就揮手打臉、喜歡打拔拔,然後偶爾可能還會把氣出在自己身上打自己的臉。
這些,是快到3歲的女兒會表現出來,所觀察到的「暴力傾向」。
即使覺得孩子還小,有些狀況無傷大雅,但若是女兒的行為超出自己的理解範圍時,忍耐的底線難免失控越過,每個家庭和個體的狀況皆有差異,即便能獲取書本上的知識或者他人的意見都是有很大的幫助,但卻無法每個細節都能拿來定義跟套用,比如越來越嚴重的暴力行為就是我自己不知道如何處理的狀況,尤其女兒會打自己,雖然不至於會有傷害程度,但我擔心這是一個警訊,是不是在教養的過程中有甚麼樣的事件讓她不正常的用這種手段來發洩情緒、或者吸引關注?

攻擊是先天的求生能力

根據專家的定義,無論是打人、侮辱、謾罵、或者丟東西,都是屬於暴力行為的一部分,攻擊行為是先天的求生能力,不管男生女生都一樣會有,早期的人類就是需樣這樣的演化來應對生存上的危險,那是恐懼的衍生反應,我們也都因為恐懼受到傷害而很正常的必須武裝自己,甚至使用手段驅逐威脅,表達不滿
那會有那樣的行為本質上都應該屬於正常反應,生氣是很正常的,挫折也是很正常的,只不過丟完東西、拍完桌子,打完自己、尖叫完,我究竟該如何告訴你這樣很正常,但別過度?抑或是陪孩子度過這段波瀾就好,不用太刻意的想要置入甚麼東西?

情緒管理

在《可以把他塞回肚子嗎?》一書的作者 Katja and Danielle說,幼童的理性控制中樞「認知大腦」非常不成熟,大人遇到挫折懂得思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而對於六歲前的孩子,則無法依賴像大人這樣的基本情緒控制能力。
當孩子不順心的當下,要求他們理性思考事情對錯甚麼,是一件非常不理性的事情。
情緒大腦一掌控孩子,語言就像耳邊風,完全進不去孩子的耳朵(大人不也是如此?遑論小孩?),必須善用「非語言」的方式,諸如肢體接觸(擁抱)、臉部表情、語調、肢體動作等,讓孩子解讀和溝通(大人也一樣如此)。
理解這樣的事實對於我們在面對女兒的失控行為時,有很大的幫助,「比較」不會在當下覺得孩子怎麼這麼「番」,而父母越是能表達自己的理性行為,孩子就更能從父母的身教中學習到典範。
但,道理終究需要人還能在思考的時候發揮作用,而就和每一種精神資產一樣,熱情、興奮、忍耐、妥協等,終有底限,都是有限資源,一旦接收到的刺激超越了父母的警戒區域,原始的情緒大腦必定接管行為,只會想要責罵、強迫、甚至處罰孩子。
我就是比你大,你敢不聽我的?
即使在我們家,也是不乏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尤其媽咪睡眠不足,家事做不完,爸爸連續上班太多天時,我常常就會懊悔因為不在母女身邊,只能從電話裡聽著媽咪事後對我訴說著和女兒互相傷害。

女兒是我和老婆的鏡子,是不能逃避的模樣

有了小公主介入了我和老婆的兩人生活以後,才漸漸發現做為父母自己本身也有著不少的管理和情緒缺陷。挑去對於育兒應該有的認知和心態之後,大部分還是回歸到自己本身有沒有管理自己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為即便知道孩子的成長進度有限,往往還是落入後悔還罪惡感的反覆劇情。我們沒有能力時,根本也不可能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孩子在長大,爸爸媽媽也要一起長大。
不要抗拒情緒,探究情緒底下的原因能有效緩解,並幫助孩子一起認識情緒。
情緒的教育,我們都很缺乏,應該從孩子有認知能力時就開始好好學習培養,而從小未曾接觸任何這方面訊息的父母,為了建立孩子一輩子管理自我的特質,也要開始好好的檢視自己,不斷的練習觀察自己的情緒,並且管理它,採用適當的發洩管道,讓孩子也一起學習。
女兒現在已經學會在不高興的時候說「阿莎 mad」、「阿莎 not fine」,只不過希望她說出為什麼難過時,不曉得是受限於詞彙不夠,抑或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是很棒的,當然也是因為媽咪平常在家就算生氣也會好好告訴她為什麼生氣,讓她知道生氣的時候應該甚麼樣反應和處理。

切勿以暴制暴

受不了孩子的不受控,很多人會直接告訴我他們的處理方式,也都尊重彼此帶孩子的立場和方法,畢竟影響孩子最大的,終究是朝夕相處的爸爸和媽媽。
對我和我老婆而言,恐懼和威嚇是最後的手段,因為以暴制暴等於是在告訴孩子可以用暴力解決問題;而以權力壓制也是在告訴孩子服從至上
對外向的孩子而言,屈服在父母的權力下容易將這種關係衍生到對他人同儕身上;而對於內向的孩子而言則容易變成強權的受害者,也就是被霸凌的對象。暴力可以很快速的解決問題,是我們原始的本能,也是孩子的先天條件,卻也正是大人們必須選擇理性解決問題的理由。過程一定比較辛苦,甚至總是會被認為「寵」小孩,但我不認為除了在管教的便利之下,階級關係還有甚麼對孩子未來甚至親子關係有益的用處。
隨著年齡漸漸長大,同理心也將在三歲之後漸漸開始發展,使用暴力之後盡量和孩子溝通表達父母或他人的感受,即便真的父母或別人生氣了,也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生氣。此外,嚴肅的對待每一次的暴力行為,不能因為暴力導致的後果輕微而使得教養態度有所差別,一致性溫柔而堅決的原則是大人很缺乏的紀律,但卻是小孩最明確的引導方式。
情緒是我們的一部分,暴力是很原始的發洩管道,而父母對孩子最重要的是「身教」。
2019.12.4
寫於台東自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8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win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選擇之後的問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光任意門-騎機車的時候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稻田的描繪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寫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小狗遭拔牙打爆眼丟洗衣機不停轉 拍片者舉V手勢虐狗片瘋傳 常說小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即使不愛,也請不要傷害牠們!中國大陸近日流傳1段虐狗影片,拍片者不但拔掉小狗的牙齒和把其眼睛打至爆裂出血,甚至將小狗丟進洗衣機,讓牠在水中狂轉掙扎;涉事者還另外發布多段虐狗的短片至社交平台。 事件引來網友關注,要求緝拿加害者!相關用戶已被注銷,目前未能確定涉事者身份,而
avatar
想要的、
2021-08-24
為什麼孩子東西太多時,先不要急著斷捨離?有很多媽媽曾跟我說過她們的煩惱,覺得家裡的物品太多。 有太多玩具、爸媽時常收玩具收到一把火; 買太多衣服,或者恩典牌多到穿不下,包包、帽子、可愛的小配件太多,當初覺得可愛忍不住買了,但不會搭配,或者買來後孩子根本不給戴,不知道該怎麼辦? 或提早超前部屬孩子鞋子,先買了大1-2號的尺寸放著,結果放到
Thumbnail
avatar
理家小姐Ashlee
2021-08-08
鑑影賞劇|被現實職場狠狠打臉的《北京女子圖鑑》和《東京女子圖鑑》內容都是描述不甘於這輩子平凡過日子的女子,北漂至大城市打拼事業的故事,對於充滿事業心和不願安逸過日子的自己,也不禁將自己的職場經歷與心境,投射至女主角身上,與她們共同經歷少女的迷惘、職場的波瀾與回歸自我的呢喃。投射也就僅止於投射,就像是閱讀「愛上霸道總裁」系列言情小說,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隨意就在路
Thumbnail
avatar
小克 WEN HUA WANG
2021-06-21
「給敦子吃點東西吧!」:《是媽媽教我成為美食家》我有一位很愛做菜的母親,連甜點都是自己做。小時候肚子餓就會很不開心,結果每當我不高興時,母親總是說:「給敦子吃點東西吧!」 就這樣,媽媽將我養成一位美食家。——佐藤敦子 為了記錄這段和家人之間的餐桌與廚房日記,敦子花了五年以上的時間,終於完成這本書,寫的是關於佐藤家的食事。
Thumbnail
avatar
方舟文化
2021-06-11
崩潰!寶寶持續把東西推下桌子!別以為他們在惡作劇,他們只是想確認一件事啦~六個月的寶寶正在建立最早的記憶,當寶寶開始察覺到東西離開視線,並不表示東西真的消失不見時,會有反覆把東西從桌面推落的行為,他們想再三確認東西真的沒有不見,並經常開心地認為「我就知道沒有不見!」。也因為這樣,這時期會持續上演著你丟我撿的遊戲,讓新手父母哭笑不得。
Thumbnail
avatar
SwiTube|SwiTube編輯團隊
2021-02-02
不想一輩子打工,也當不了老闆,但能當股東。我的2020新年新希望,一個月一本投資理財書,是認真的。 吸引我打開這本書的一句話是-「存股不會讓你輕鬆致富」 從小到大也沒有什麼事情是讓我可以輕鬆得到回報的,我從來就不是上天會眷戀的少數幸運兒。所以我看見作者說,這不是一條輕鬆的路時,第一個想法是「Ok~ 作者至少很誠實」。
Thumbnail
avatar
小納很消極
2020-01-13
《日日是好日》—在不斷變質的日子裡,找到支撐日子的東西日日是好日,大概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日子很容易變質,即使每天都在做一樣的事情,也會有不一樣的心情,尤其再加上許許多多無法控制的因素,除了天氣,更變化萬千的是每天遭遇到的人,還有自己。
Thumbnail
avatar
日宣
201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