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創傷的父母與狂暴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在教養青少年的過程中,時常會面對青少年的舉動和我們價值觀的落差,這個時候有些父母可以去思考限制的必要性,但有的父母則是反覆的禁止遭遇衝突、規避,進而感覺被攻擊被拒絕,而引發一系列來自原生家庭慣性的攻擊反應。
舉例來說,當小孩去晚歸或是不收東西時,父母經驗到自己一再被踩線,忍無可忍,摔東西、破口大罵、砸東西,甚至舉起手暴力相對。當小孩一再挪用該上課的時間去看漫畫或打電動時,父母破壞小孩的電腦,或是撕碎小孩借來的漫畫。當小孩刺青或打耳洞時,父母揚言不再互動支持,以後生存都與我無關。當小孩遲歸時,父母直接把門給鎖上,把手機關掉和孩子斷了聯繫。

在生氣的時候只想要贏的父母

這些都是成人世界常見的攻擊報復手段,他讓我們交感神經活躍,開始了戰鬥的反應,有的人的戰鬥是直接透過言語或肢體攻擊,有的人的戰鬥是疏遠孤立排擠,這些來自交感神經的反應,都是在教養中需要被細細檢視的。
不是不能生氣,也不是不能懲罰,但是身為父母比孩子純粹地違反規則,要多一個責任,是去思考我的孩子是不是能承受這樣的懲罰,他能理解嗎?他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應付。以鎖門為例,我的孩子是會真的無處可去?或是他外面朋友很多,其實也可以去睡朋友家?如果是後者,鎖門的懲罰理由不成立,但若是前者,你打算拿你的孩子怎麼辦?讓他睡公園或街頭?因此小孩學到的是只要我不高興我就可以攻擊別人,只要我能贏不用在乎別人的後果,但倘若我輸了我就是一個沒用的人。

嚴厲打擊的背後是失落又罪惡的個體

交感神經活躍的時候,我們對威脅產生生理反應,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回應,但是這個時候時常會讓人忘了孩子和我們的關係是長久的,並不是老了需要有賴他照顧,人生的漫長路途誰都有高低起伏,關係是一輩子的。
通常因為孩子行為問題而產生的激烈衝突不會帶來就診(除非真的太嚴重),但激烈衝突背後的不被理解、孤獨和罪惡感,會讓孩子產生各種憂鬱退縮焦慮的狀態進而影響到情緒,最終還是走進了諮商室。如果因為張力衝突太高,但最終孩子需要離開諮商回到家庭或社群,那麼復原的路就會變的比一般人更長。

交感神經活躍背後關係的互動

當交感神經活躍時,我們想的是監控、破壞和毀滅,這些在關係上同樣也是毀滅性的,帶來的情緒後果也是極端有毒的,羞愧感、愧疚感、孤獨感,這樣的狀況實在不應該發生在親子之中,但偏偏對家的在乎與重視,卻往往讓家庭成為彼此情緒的修羅場。
父母可以藉由努力賺錢來平復這種感覺,一再實施為你好的枷鎖和咒語,同時也自我懲罰,但是小孩呢?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努力讀書獲得好成績的,但是少吃的話可以,至少我是個完美的小孩?但是又有誰會問,為什麼做個「完美」的小孩這麼重要?
如果是真的在乎小孩想要教育好他,真的要認真想想,你是希望因為這些小行為的迷途去否定他,讓他經驗到自己很糟,進而拉開和家人的距離。還是希望他能理解你的用意也能用他的方式保護自己,但也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在最脆弱的時候還相信你不會嘲笑、奚落他?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再怎麼生氣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死去

一個工作許久的個案家長,和我分享看見自己親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和當年的自己如出一轍時,他感覺非常擔心,努力苦勸他原生家庭的親人:「這條線不能斷。」有很多焦慮和擔憂的他堅定地說出這句話時,我感覺那是屬於這家人的真實的進步。
和孩子的互信和溝通是不能斷的,是的,教養很難。可以吵架、可以有情緒、可以迷惘,但只要你能懂得求助,看見當年父母這樣對你時,你的心情並不好,找個人求助,一起整理看看被踩線時你心裡的感覺和滋味,孩子是否真的是如你所想像般惡意,值得你這麼激烈的回應和推開他?而孩子真得能從你的攻擊中倖存下來嗎?
以上這一段,其實也在講的是創傷的隔代傳遞,但這篇文章不想講理論,所以就先略過。「這條線不能斷」是唯有從風暴中生存下來的人才能理解,也許以後工作我仍會繼續讓見面的家庭知道,即使時常會徒勞無功。
avatar-img
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璟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最大的看點,不在那些看起來富有戲劇張力精神病理症狀,而在於被困在悲傷和情緒中的彼此像齒輪般互相牽絆又互相推進,如何藉由改變帶動了彼此渴望前進、擺脫陰霾的動力,拿回自己的渴望,朝向一個可以自由奔馳的未來。在這個未來我們可以脆弱也可以堅強,我們可以享受愛擁有愛,能夠愛人也能被愛。
從精神病的家人與朋友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什麼?又學到什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觀後感上半部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我們不是被追趕的,也沒有必要封閉內心的,疫情對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無法被量化,痛苦亦然。但是上述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無時間感和無力感的窠臼之中,一如往昔我們在每次道別時都說些祝福的話語,灌注對生命的希望感在其中,面對無助與無能為力時,生命才彰顯他真正的質樸和光采。
「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
「與其把深呼吸當作放鬆的起點,不如把他當作目標」,在不同的領域有各種讓橫隔膜放鬆的技巧,包括瑜珈、歌手、舞者或是其他相關的身體工作者,常常需要精細地去練習使用橫隔膜,幫助的方式包括肢體的位移帶動軀幹的移動、呼吸的意象引導、內外境的交互覺察,這些時常被我稱為「詭計」的方式,都能幫助我們協助個案有更好的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最大的看點,不在那些看起來富有戲劇張力精神病理症狀,而在於被困在悲傷和情緒中的彼此像齒輪般互相牽絆又互相推進,如何藉由改變帶動了彼此渴望前進、擺脫陰霾的動力,拿回自己的渴望,朝向一個可以自由奔馳的未來。在這個未來我們可以脆弱也可以堅強,我們可以享受愛擁有愛,能夠愛人也能被愛。
從精神病的家人與朋友身上,我們可以看見什麼?又學到什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觀後感上半部
只讓別人看見自己好的一面時,在社會心理學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會趨向認知一致,傾向忽略身體的感覺,認為自己就像是相片看起來一般開心。 「但鏡頭底下的人生才是百態,有暴力與挫折、粗魯與醜陋、臭味與辛酸,那些不會端上台面的,才是尋常生活。」
我們不是被追趕的,也沒有必要封閉內心的,疫情對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無法被量化,痛苦亦然。但是上述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無時間感和無力感的窠臼之中,一如往昔我們在每次道別時都說些祝福的話語,灌注對生命的希望感在其中,面對無助與無能為力時,生命才彰顯他真正的質樸和光采。
「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
「與其把深呼吸當作放鬆的起點,不如把他當作目標」,在不同的領域有各種讓橫隔膜放鬆的技巧,包括瑜珈、歌手、舞者或是其他相關的身體工作者,常常需要精細地去練習使用橫隔膜,幫助的方式包括肢體的位移帶動軀幹的移動、呼吸的意象引導、內外境的交互覺察,這些時常被我稱為「詭計」的方式,都能幫助我們協助個案有更好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育兒過程中,父母難免會遇到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這些問題常常會引發父母的憤怒。當父母在生氣時處罰孩子,事後常會感到愧疚和後悔。這種愧疚感不僅影響父母的情緒,也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發展。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育兒過程中,父母難免會遇到孩子的各種行為問題,這些問題常常會引發父母的憤怒。當父母在生氣時處罰孩子,事後常會感到愧疚和後悔。這種愧疚感不僅影響父母的情緒,也可能影響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心理發展。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好像天生就知道,對於不尊重,父母毫無招架之力。孩子說出對父母不敬的話,把父母逼到忍耐的邊緣讓父母失控…用這樣的方式控制我們。」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正為著孩子偶爾的出言不遜苦惱,丹尼.席克認為有比「發飆」更好的應對方法。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