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家,只能用回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投票那天才看得出家在哪裡。

我身邊不少矽谷的台灣朋友,這禮拜都休假回台灣投票去了。今年的投票日與過年距離很尷尬,如果要順便留下來過年,前後幾乎要請四個禮拜假。所以他們大部分只好放棄過年,投完票就回美國。

2004 年選舉,有位朋友只請了禮拜五一天假,搭舊金山禮拜五凌晨一點的飛機回去,到達台北是投票日清晨7點。他說飛機客滿,想必很多是專門回去投票的。到家睡了個淺覺,下午投了票,和家人吃了一頓很早的晚餐,當晚又趕回舊金山。班機是晚上7:30,登機的時候還在開票。那時代手機不夠智能,無法得知選舉結果。飛行中的11個小時他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花了這麼高的代價,回去投的那一張昂貴的紙,到底有沒有任何作用。直到家人來接機他才得到答案,也才了解那一張紙的代價。

不能回去的,幾乎百分之百沒有例外,大家都徹夜守在電視機前面。這些人,包括我在內,對美國的選舉從來沒有關心過,總覺得那是別人家的事。台灣的一個市長選舉遠比美國總統選舉還要重要。

2008大選時,有一位大陸同事第一次到台灣度假,看到選舉的熱烈,臨時改變行程,追隨候選人遊街,參加政見發表會。回來後他一直說非常羨慕我們,也很感動台灣人對民主的執行那麼認真。那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們比他們大得多。

民主的貴在於執行,而不在於給予。如果給了卻不用,那是一種假民主。

美國僑胞會花這麼高的代價回去投那張紙,完全在於歸屬感。

兒子小時候問過我一次,為什麼你們都說 「回台灣」 而不是 「去台灣」 ? 說實在,我是不知道如何讓一個孩子聽懂連我自己都說不出的道理。現在他大了,自然也不需要解釋。投票的時候才知道「家」,到底在哪裡。

反正台灣對他來說永遠是「去」,對我永遠是「回」──儘管算算這一生,我待在美國的時間已超過台灣。

「回」這個字是在「去」的行動上,又加上了屬性。它悄悄地說明了故鄕在哪裡。英文的回家 ,其實是「去家」──跟去看場電影、去吃頓飯,在用詞上並沒有區別。這似乎羞辱了「家」的地位。只有家,要用回的,其他都是用去的。

當我說「回」台灣的時候,我從沒有想過背後的涵義。那是體內的化學作用喧賓奪主替我回答的 ,它從沒有得到我的允許。那叫做本能。

我在美國所有的台灣朋友,不管待了多久,美國永遠是他鄉,而台灣永遠是故鄉。沒有一個人會誤把他鄉當故鄉的⋯⋯再迷糊、再笨、再藍、再綠的都不會。說他們任何一個不愛故鄕,實在是太寃枉他們了。護照不能改變故鄉的定義,居住的長短也無法左右自己的歸屬──就像鮭魚永遠不可能把大海當作故鄉。那是一種印烙在DNA裡的生物情懷。如果你去問鮭魚為什麼要往上逆游,牠也答不出來。

民主,只能用「投」的。家,只能用「回」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6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1/25
我從沒見過這麼有毅力的輪胎
Thumbnail
2025/01/25
我從沒見過這麼有毅力的輪胎
Thumbnail
2025/01/22
給人留點餘地,往往也會留給自己百倍大的天空。
Thumbnail
2025/01/22
給人留點餘地,往往也會留給自己百倍大的天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陣子剛回了一趟台灣,結果家人住院說有個東西要家屬簽名,又緊急彈丸回了一趟4天三夜,途中雖然沒有像上次一樣的緊湊行程,卻是一趟意外的相遇與重逢之旅。過程很瑣碎,就一件件跟大家聊聊吧。
Thumbnail
前陣子剛回了一趟台灣,結果家人住院說有個東西要家屬簽名,又緊急彈丸回了一趟4天三夜,途中雖然沒有像上次一樣的緊湊行程,卻是一趟意外的相遇與重逢之旅。過程很瑣碎,就一件件跟大家聊聊吧。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再次踏上美國,我知道自己仍然需要持續精進,不過不是為了做給誰看,而是「為了面對許多未知、卻令人雀躍的事物,得以持續學習和探索。」--《灰階思考》
Thumbnail
如果没有了借口,我是不是可以更勇敢一点,再去面对各位亲人一次?
Thumbnail
如果没有了借口,我是不是可以更勇敢一点,再去面对各位亲人一次?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當我決定在知乎累積了十萬粉的號被封了也沒關係時,我就開始「找死」般的回答這類問題😂...... 三十幾年前,母親因工作之故,帶我去美國做小留學生。 當時的台灣人很多都想去美國,這是我在美國生活後才知道的事。 然而美簽可不是那麼容易能拿到的,再加上台灣還有兵伇制度,年輕男性要想去美國簡直難如登 天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寫在2020大選前: 交通便利了,回家的路卻更遠了。今年過年,要不要請假回家呢? 放長假了,要省機票錢一個人在國外待著,還是狠下心刷機票回去,即使只能待個幾天? 這種掙扎,是我在出國前,從未感受過的。15、6小時的長途飛行雖然遠,但是習慣了以後倒也不至於難以忍受,只是走得越遠,看得也越遠了...
Thumbnail
一個多月前,天爸與無數的香港人從世界各地回家投票,即使選的只是一如里長的區議員,但在投票前後,香港機場內聚滿來去匆匆的香港人。到底他們為甚麼要千里回家只為了投一票?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天爸訪問了三位朋友,看看他們回家投票的故事。
Thumbnail
一個多月前,天爸與無數的香港人從世界各地回家投票,即使選的只是一如里長的區議員,但在投票前後,香港機場內聚滿來去匆匆的香港人。到底他們為甚麼要千里回家只為了投一票?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天爸訪問了三位朋友,看看他們回家投票的故事。
Thumbnail
只有投票那天才看得出家在哪裡,而且,家,永遠只能用「回」 的。
Thumbnail
只有投票那天才看得出家在哪裡,而且,家,永遠只能用「回」 的。
Thumbnail
這座島嶼或許不盡如人意;這片土地或許還有許多都待改進;這幫政客不分紅橙黃綠藍或許都不安好心,意見紛擾、思辨分歧、假消息到處肆無忌憚攻擊。但我相信一定還有人是真正愛著這片土地,在這座島嶼上等候天明。
Thumbnail
這座島嶼或許不盡如人意;這片土地或許還有許多都待改進;這幫政客不分紅橙黃綠藍或許都不安好心,意見紛擾、思辨分歧、假消息到處肆無忌憚攻擊。但我相信一定還有人是真正愛著這片土地,在這座島嶼上等候天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