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瑣碎裡實踐不執著

更新於 2020/01/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執著,意味著我們開始接納生命中的其他可能性,開始以一個更敞開的心去擁抱世界給予的任何禮物,而不去執著在那一件期盼裡的發生。
  那並非是個難事,我們可以從生活裡的每一件事去實踐,不一定得要是很重要的,也不一定要運用在所有的事情上。偶爾執著很好,但不要過頭了;偶爾不執著很好,但不要過頭了,兩邊的極端都會是一種失衡。因為執著在不執著,也會讓我們的生活緊張兮兮不夠自在狂野。
  擺放餐具的櫃子裡,有著樣式不一的鐵筷子,那是我實踐不執著的一處角落。有時候,我會拿到長度一樣,粗細卻顯些不同的筷子,偶爾會執著地想要找到同樣的款式,那瞬間我就會感覺到心智上的執著。倘若找了一陣子還找不著,便會升起一股煩躁感,而執著就是那樣作用在心裡上的,因為你期盼自己可以用一樣的筷子,這樣使用上就會舒服些。那些期盼,造成我們的煩躁。然而,如果我們可以意識到那刻執著的狀態,就有所選擇:接納這個可能,或是接納自己不接受,都很好。大部分的時候,我會接納這個可能,心裡那份不舒服的感覺就會釋放掉,不同款式的握起來雖然感受不太協調,但也很好,這個很美好的感覺來自於你知道內心已經放下。而有些時候,我會接納自己不接受,像是拿到長短不一的筷子,這刻的接納也會讓心裡的煩躁感消失,平靜地找到一支恰當的。從生活裡的事情去實踐,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就是隨意拿一雙筷子就用餐了,已經不再有任何的情緒。
當我們抱怨的時候,那個瞬間如果能感受到心情的起伏而造成身體上的不舒適,可以試著去發現自己是不是執著了?是不是執著在一個期盼發生的,卻沒發生的事情。
  每一件瑣碎的事情,都可以是不執著的實踐對象,實踐的累積將會有助於我們在面對真正嚴重的事情可以釋放、可以去擁抱生命給予的一切,即使是令人感傷、悲痛的事情。像是⋯買手搖飲料的時候,若被告知已經賣完了,就去感受內心裡有無執著,然後接納其他的可能性,可以是更換品項,也可以是走到隔壁的店家。或是放假外出時遇上陰雨綿綿,不要去對抗那場雨,那於事無補,也許是時候讓你遇見一間美而巧的咖啡館。又或者是腦袋裡一件感覺很重要卻始終想不起來的事情,那很懊惱,但我們要看見那個懊惱,不要讓自己活得很懊惱,然後打開冰箱吃個甜點、喝杯茶,試著接納忘記了就是忘記了,接著會發生什麼事?把心敞開,不要去執著,也不要去執著「不執著」,最後我們都是要忘記這件事情的。當我們能面對每一個出乎意料時,都平靜的看待每一個可能,那刻是否執著也不是這麼重要了。但最一開始,你要試著去知曉內心正在「執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撕開這些皮的時候,好像有一種做了什麼的感覺,儘管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是覺得有做了點什麼。我突然有一種體悟,生活裡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實則上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就像是想要滿足一種有做事情的感覺。
    見著群星耀眼,想像我們身處的地球只是宇宙塵沙裡的一顆沙粒,瞬間就可以感到那份浩瀚與敬畏。雖說不管身在哪裡所仰望的星空並無差別,但認真說起來,我最喜歡在高山的寒冷與寧靜下,去親臨這份感動。然後奢侈的、浪費的說聲⋯。
    大自然從未要自己永遠地留在它身邊,它在那,它的愛與接納就在那,它想要對我們傾述的一切也都在那。你無須用言語和它交談,無須於內心裡默念整合些字句,只需要全然的沈浸於此,全然的感受著每一個感覺,不管是感官上的還是那內在的空間所醞釀的,都讓它完全的、真實的呈現。
    覺察,意味著我們保持著警覺,看待內心與腦袋正在發生的事情,僅僅看待著,不分析也不評斷,像是身在叢林的動物學家,安靜地觀察著野生動物的任何行為,客觀記錄而不詮釋。每一個能被我們觀察到、留意到的,都可以視為能被覺察的對象。心理感受上的對象,像是任何的情緒⋯。
    在我們的社會裡,很多時候「詢問」只是個幌子,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任何一個人都是。當我們在詢問要或不要、可以不可以、想或不想的時候,我們經常無法同等接受對方的拒絕,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我們在詢問對方的意願,卻只能欣喜的接納他們點頭的回應,而無法以同等的心情接受不要的選項。那為何還要詢問意願?
    凌晨五點,是即將黎明的時刻,也是冷鋒悄悄過境,剛從溼冷的天轉變成乾冷的氣候。穿著羽絨外套行駛在經常往返的路上,令人熟悉的夜幕漸漸隨著太陽的升起,紫艷了漆黑的天空,總是在愜意悠閒的早餐後,不約而同地向著晨曦的低調入場輕聲讚嘆「真是太美了!」。
    撕開這些皮的時候,好像有一種做了什麼的感覺,儘管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就是覺得有做了點什麼。我突然有一種體悟,生活裡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實則上可能一點意義都沒有,就像是想要滿足一種有做事情的感覺。
    見著群星耀眼,想像我們身處的地球只是宇宙塵沙裡的一顆沙粒,瞬間就可以感到那份浩瀚與敬畏。雖說不管身在哪裡所仰望的星空並無差別,但認真說起來,我最喜歡在高山的寒冷與寧靜下,去親臨這份感動。然後奢侈的、浪費的說聲⋯。
    大自然從未要自己永遠地留在它身邊,它在那,它的愛與接納就在那,它想要對我們傾述的一切也都在那。你無須用言語和它交談,無須於內心裡默念整合些字句,只需要全然的沈浸於此,全然的感受著每一個感覺,不管是感官上的還是那內在的空間所醞釀的,都讓它完全的、真實的呈現。
    覺察,意味著我們保持著警覺,看待內心與腦袋正在發生的事情,僅僅看待著,不分析也不評斷,像是身在叢林的動物學家,安靜地觀察著野生動物的任何行為,客觀記錄而不詮釋。每一個能被我們觀察到、留意到的,都可以視為能被覺察的對象。心理感受上的對象,像是任何的情緒⋯。
    在我們的社會裡,很多時候「詢問」只是個幌子,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任何一個人都是。當我們在詢問要或不要、可以不可以、想或不想的時候,我們經常無法同等接受對方的拒絕,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我們在詢問對方的意願,卻只能欣喜的接納他們點頭的回應,而無法以同等的心情接受不要的選項。那為何還要詢問意願?
    凌晨五點,是即將黎明的時刻,也是冷鋒悄悄過境,剛從溼冷的天轉變成乾冷的氣候。穿著羽絨外套行駛在經常往返的路上,令人熟悉的夜幕漸漸隨著太陽的升起,紫艷了漆黑的天空,總是在愜意悠閒的早餐後,不約而同地向著晨曦的低調入場輕聲讚嘆「真是太美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生病了嗎?也許你需要功能醫學 最近,我去拜訪了以前當總醫師時帶過的學妹。她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功能醫學診所院長。她提及當初踏入功能醫學領域的原因,是她在長安醫院工作時,許多病人在每三個月的回診時向她抱怨:「醫生,我奈嚨無進步?」久而久之她覺得不太對,因此經由學長的介紹學習了功能醫學。也因此,她得
    Thumbnail
    由澳門青年桌遊教育學會主辦的「兒童桌遊共學工作坊」,參加者邊玩、邊討論、邊反思,透過桌遊創設的情境,共同探索多元智能理論、周哈理窗、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軟技能、成長型思維等思潮與理念在桌遊活動中如何萌生觸發並得到彰顯。
    Thumbnail
         一出生我們就是別人的子女,別人的學生,別人的職員,別人的伴侶,那自己呢?真正的我們自己在哪?不可抗拒的被他人所賦予社會角色,一層層包裹住自己,因此迷失自我在這片汪洋中,不斷負重下沉,忘卻呼吸。
    Thumbnail
    平凡無奇的生活裡,總是需要一些小驚喜。   從五月中因為疫情停課開始,家裡就是一天24小時的生活圈,持續到了現在一個多月,因為停課在家,我赫然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那麼適合校園生活......
    Thumbnail
    十年前,有一本在日本與台灣都非常暢銷的書,叫做《不生病的生活》,作者是在美國行醫的腸胃科醫生新谷弘實。醫生出版養生的書不稀奇,但是特別的是新谷醫生有幾個其他醫生很難以比擬的成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生病了嗎?也許你需要功能醫學 最近,我去拜訪了以前當總醫師時帶過的學妹。她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功能醫學診所院長。她提及當初踏入功能醫學領域的原因,是她在長安醫院工作時,許多病人在每三個月的回診時向她抱怨:「醫生,我奈嚨無進步?」久而久之她覺得不太對,因此經由學長的介紹學習了功能醫學。也因此,她得
    Thumbnail
    由澳門青年桌遊教育學會主辦的「兒童桌遊共學工作坊」,參加者邊玩、邊討論、邊反思,透過桌遊創設的情境,共同探索多元智能理論、周哈理窗、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軟技能、成長型思維等思潮與理念在桌遊活動中如何萌生觸發並得到彰顯。
    Thumbnail
         一出生我們就是別人的子女,別人的學生,別人的職員,別人的伴侶,那自己呢?真正的我們自己在哪?不可抗拒的被他人所賦予社會角色,一層層包裹住自己,因此迷失自我在這片汪洋中,不斷負重下沉,忘卻呼吸。
    Thumbnail
    平凡無奇的生活裡,總是需要一些小驚喜。   從五月中因為疫情停課開始,家裡就是一天24小時的生活圈,持續到了現在一個多月,因為停課在家,我赫然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那麼適合校園生活......
    Thumbnail
    十年前,有一本在日本與台灣都非常暢銷的書,叫做《不生病的生活》,作者是在美國行醫的腸胃科醫生新谷弘實。醫生出版養生的書不稀奇,但是特別的是新谷醫生有幾個其他醫生很難以比擬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