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人知道的事情,
多半來自生活經驗,
與經驗所帶來的智慧。
凡人經驗有限,
智慧更是膚淺,
因此需要閱讀,
得到更多指引──
例如:蘇格拉底、孔子、釋迦摩尼……,
或者林肯、胡適、愛因斯坦……。
我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
與他們的人生智慧裡,
發現了一些事情,
或許寫下來分享,
對人是有幫助的。
人會因為錯誤的選擇或決定,
讓自己陷入糟糕的狀態,
或者痛苦的困境。
這時候應該調整心境,
不能只追求物質的、外表的價值,
必須以精神的、內在的價值為主──
想想看屈原、陶潛、波特萊爾、「小王子」、
愛蜜莉‧狄金生……,
那些人類歷史上或文學上,
相對完美的人格,
他們會如何抉擇?
放下導致我們迷失的利慾薰心,
把握住自己美好的人格。
真正寶貴的、難得的,
是心靈的豐盛、美麗、相通與默契……。
當我們覺得環境很糟糕、
世界很黑暗、身邊的人很壞……,
應該放下的,是那個判斷的心,
暫時只專注於呼吸吧!
不要去想,不要去判斷。
當我們平靜之後,
開始懂得感激、感恩、感謝、感動……,
就處在幸福的狀態了。
是的,能感謝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怨懟時、抱怨時,
應該是為了爭取別人的幸福,
暫時放下自己的幸福,
願意去承擔別人的痛苦─
比方那些譴責虐待動物或反對歧視的人。
從東方到西方,從古代到現在,
我知道最有智慧的價值,
是「民胞物與」──
把他人當家人,把萬物當同類。
在現代人的精神,
就是用自由、平等的方式,
去愛人。
還有就是專注於學習,
特別是保持閱讀的習慣,
並在任何事情、每次決定,
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只有學問事業、情感事業、道德事業,
是努力必有收穫的。
有知識才有判斷能力,
才能知道誰在胡說八道。
基於自由、平等,才有民主可言;
基於證據、推論,才有科學可言。
基於民主與科學,愛才不會出錯。
每個人都會犯錯,
都會遇到壞事,
但不要自暴自棄、自甘墮落,
而是要從中學習、成長,
誕生更好的自己,
那麼壞事也變成好事,
做錯也能導向正確。
祝福看到這裡的人,
可以得到一些收穫。
avatar-img
6.2K會員
1.7K內容數
叔本華認為不孤獨就庸俗,似乎有道理。目前比較喜歡艾蜜莉‧狄金生那樣,有點與世隔絕,或許像陶淵明說的:「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寫詩在我而言,有點像原始人結束了一天的生活,穴居時就著柴火,在牆上塗鴉白天那頭絕美的水鹿。也像是漫遊散步的方式、胡思亂想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四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輕狂 為什麼冬天疏於防範使陽光溫暖手指 還明亮得藍天、白雲、青山鮮豔成油畫 為什麼任性失去節制害時光透支夢境 又擠兌了疲憊、悔憾、苦惱熱舞到抽搐 野獸反擊而撕咬般削尖了文字刺向敵人 但其實徒勞如豪雨不能融解大地或島嶼 森林大火已默默吃掉了無數生靈希望 汪洋依舊沉穩地送葬冰山好示範從容
冬日陽光妝容清爽 愛玉檸檬籠罩臺北城 可惜極權霧霾不散 路上狗屎多像韓國瑜講話 藍色天空需要多種樹木 郵筒為何受人信賴 榕樹吶喊競選口號 一地黃葉隨風枯槁
抬頭就是畫展, 率意揮灑高妙; 處處可見雕刻, 流露靈魂質地; 氣流彈奏萬物, 一曲永恆交響。 人生只要有閒, 藝術就在身邊。
陽光咀嚼著冬天 暖風消化了午後 小狗窩進夢裡慵懶 髒空氣跟韓粉一樣
  陽光水母般輕盈地籠罩 自由決心揮別臉書碼頭那擁擠床位 天空以蔚藍紀年 汪洋用遼闊標誌目的地 下一座島嶼在心裡發光 海風在前方領航
我想 葉問5 還是有搞頭的
輕狂 為什麼冬天疏於防範使陽光溫暖手指 還明亮得藍天、白雲、青山鮮豔成油畫 為什麼任性失去節制害時光透支夢境 又擠兌了疲憊、悔憾、苦惱熱舞到抽搐 野獸反擊而撕咬般削尖了文字刺向敵人 但其實徒勞如豪雨不能融解大地或島嶼 森林大火已默默吃掉了無數生靈希望 汪洋依舊沉穩地送葬冰山好示範從容
冬日陽光妝容清爽 愛玉檸檬籠罩臺北城 可惜極權霧霾不散 路上狗屎多像韓國瑜講話 藍色天空需要多種樹木 郵筒為何受人信賴 榕樹吶喊競選口號 一地黃葉隨風枯槁
抬頭就是畫展, 率意揮灑高妙; 處處可見雕刻, 流露靈魂質地; 氣流彈奏萬物, 一曲永恆交響。 人生只要有閒, 藝術就在身邊。
陽光咀嚼著冬天 暖風消化了午後 小狗窩進夢裡慵懶 髒空氣跟韓粉一樣
  陽光水母般輕盈地籠罩 自由決心揮別臉書碼頭那擁擠床位 天空以蔚藍紀年 汪洋用遼闊標誌目的地 下一座島嶼在心裡發光 海風在前方領航
我想 葉問5 還是有搞頭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實在有感生活有很多變動, 不管是小孩早上的起床氣、親戚的離別、 學生的臨時請假等, 在變化當中學習各種調整與適應, 也整理出我的八個體悟: 1.接受生活不少時候是混亂的, 學習坦然面對生活的各種狀態. 2.適度地從例行生活中,跳脫抽離一下, 作點不同的事.
Thumbnail
Bookshop by Uro是藏在墨爾本Collingwood巷內的小眾設計書店,門外招牌很低調,容易一不小心就錯過。 第一次去感覺店比我想像小得多,從外牆大片落地窗看進去就能將整個空間一覽無遺,走進更感受到店主對每個細節的用心處理,從店內裝修色調、燈具、綠植到分區排列整整齊齊的書籍。 最左邊
Thumbnail
在完成Emface菲斯波 療程後,立即進行外泌體深度保養,讓每一滴珍貴精華直達肌膚。外泌體幫助修護和滋養肌膚,改善肌膚彈性與提亮光澤。這樣的雙重搭配,不僅提升療程效果,更讓肌膚呈現自然細緻的水光感,達到內外兼修的美麗提升!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把自己看作有無限的分身,除了自己現在掌控的這一個之外,其他的分身都去擔任其他宇宙的演員去了,原則上自己對此也毫無知覺。那麼,其他人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只是派分身來配合自己的要求來做演出。所以,在自己之上,應該有一個叫做本我的主體,可以覺知所有的分身在做什麼。所以這
Thumbnail
  網路是一個很方便的工具,總是能夠在上面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同的網友,然後與之互動,並交流相關的資料。而已經習慣這樣在網上互動的月光,也習慣與身邊的人以其他的興趣做交流。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果身邊的人有一天也對這個興趣想要加以了解呢?那是不是開啟了一個新的話題,好像滿足某些條件,而觸發了一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從孔子的時代就有生來就知道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並不獨特,反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人們都有他良知的一面,遇見困難、挑戰。我們原本會清楚知道該求助、會設法找方法克服,然而為何隨著歲月成長,良知會慢慢消息,這留給讀者去思考。近期在閱讀史蒂芬柯維之成功習慣,提及良知的重要性,才慢慢開始去回想成長背景中,有些良知在個人習性上慢慢隱藏與消失,有此緣分慢慢去回想何謂良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實在有感生活有很多變動, 不管是小孩早上的起床氣、親戚的離別、 學生的臨時請假等, 在變化當中學習各種調整與適應, 也整理出我的八個體悟: 1.接受生活不少時候是混亂的, 學習坦然面對生活的各種狀態. 2.適度地從例行生活中,跳脫抽離一下, 作點不同的事.
Thumbnail
Bookshop by Uro是藏在墨爾本Collingwood巷內的小眾設計書店,門外招牌很低調,容易一不小心就錯過。 第一次去感覺店比我想像小得多,從外牆大片落地窗看進去就能將整個空間一覽無遺,走進更感受到店主對每個細節的用心處理,從店內裝修色調、燈具、綠植到分區排列整整齊齊的書籍。 最左邊
Thumbnail
在完成Emface菲斯波 療程後,立即進行外泌體深度保養,讓每一滴珍貴精華直達肌膚。外泌體幫助修護和滋養肌膚,改善肌膚彈性與提亮光澤。這樣的雙重搭配,不僅提升療程效果,更讓肌膚呈現自然細緻的水光感,達到內外兼修的美麗提升!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把自己看作有無限的分身,除了自己現在掌控的這一個之外,其他的分身都去擔任其他宇宙的演員去了,原則上自己對此也毫無知覺。那麼,其他人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只是派分身來配合自己的要求來做演出。所以,在自己之上,應該有一個叫做本我的主體,可以覺知所有的分身在做什麼。所以這
Thumbnail
  網路是一個很方便的工具,總是能夠在上面找到與自己興趣相同的網友,然後與之互動,並交流相關的資料。而已經習慣這樣在網上互動的月光,也習慣與身邊的人以其他的興趣做交流。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如果身邊的人有一天也對這個興趣想要加以了解呢?那是不是開啟了一個新的話題,好像滿足某些條件,而觸發了一個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論語·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從孔子的時代就有生來就知道的人,所以這樣的人並不獨特,反而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講述了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從中汲取到的智慧。這本書不是宗教書籍,而是要幫助讀者活得更愉快、更自由,以清晰明智的方式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連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人們都有他良知的一面,遇見困難、挑戰。我們原本會清楚知道該求助、會設法找方法克服,然而為何隨著歲月成長,良知會慢慢消息,這留給讀者去思考。近期在閱讀史蒂芬柯維之成功習慣,提及良知的重要性,才慢慢開始去回想成長背景中,有些良知在個人習性上慢慢隱藏與消失,有此緣分慢慢去回想何謂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