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被壓縮的地緣戰略空間,台灣與南韓的不同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是說若仔細來爬梳美國的歷史,會發現這個國家有一個很特殊的慣性,那就是會由東向西不斷擴張。在北美十三州獨立以後,新生的美國還暫時沒有能力向東發展,與歐洲傳統大國競爭大西洋的主宰權,但廣大的中西部近在咫尺,一輛馬車與一把防身的步槍,就可以展開冒險。於是美國人很快開始了西部拓荒的歷史,一路橫越美國心藏地帶的大草原,直抵落磯山脈。沒多久更進一步跨過高聳的山脈阻隔,進入今日美國的西岸一帶。美國人向西方與西南方的不斷擴張,無疑損害了墨西哥的利益。墨西哥視當時獨立的德克薩斯共和國為叛離的一省,是其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美國則承認德克薩斯共和國,並提供軍事援助,最後德克薩斯共和國在1945年宣布加入美國聯邦,引爆了美墨戰爭。

在1846年爆發的美墨戰爭,由美國取得最後勝利,獲得了包括今日加州、新墨西哥州在內的廣大領土,勢力直抵太平洋海濱。只是廣闊的太平洋仍然沒有讓美國人停下腳步,很快的美國人的勢力開始影響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王國。夏威夷王國為了保持獨立性,開始計畫「親美友日」的政策,積極與太平洋彼岸的另一個新興強權日本加強關係,希望讓美國、日本、夏威夷王國的關係,能成為一個等邊三角型。而正試圖向外擴張的日本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於是與夏威夷王國簽定條約,讓大批日本人移居到夏威夷王國經商開墾,這也是今日夏威夷有非常多日裔移民的原因。只是夏威夷王國的這個策略並不成功,美國人很快出兵協助發動政變,推翻夏威夷王國,短暫成立的夏威夷共和國沒多久就宣布加入美國聯邦。

raw-image

在美國取得夏威夷後沒幾年,美國與西班牙就因為爭奪加勒比海地區的控制權而爆發戰爭,這場1898年爆發的美西戰爭,還擴及到西太平洋的菲律賓,因為當時的菲律賓是西班牙殖民地。美國在馬尼拉海戰中大獲全勝,並在接下來徹底擊敗西班牙,取得勝利。美國不止在加勒比海取得控制權,其勢力範圍還首度跨過太平洋,來到西太平洋,因為在戰後的合約中,西班牙被迫將菲律賓賣給美國,而使美國在西太平洋取得了第一個立足之地。沒多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的注意力到暫時放到了歐陸戰場,西太平洋的新興強權日本逮到了良機,趁著對德宣戰之便,掠取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各個殖民地,讓自己的勢力範圍從西太平洋一路延伸到南太平洋,也種下了美日衝突的導火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任何一個關心國際情勢的人,都可以輕易看出日本這個新興帝國的野心,並且已成為美國一路向西擴張的最大阻礙。美國在戰前就先籌組了多國包圍網來圍堵日本,並祭出一系列經濟制裁,逼使這兩個在太平洋上競爭的強權最後必需兵戎相見。兩國在地緣戰略上的衝突關係,在醞釀了二、三十幾年後,於日軍偷襲珍珠港時一次爆發。當天日軍除了攻擊珍珠港,同時也由台灣出兵,渡過巴士海峽,佔領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踏腳石菲律賓,將麥克阿瑟趕到澳洲。只是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慘敗,被美軍佔領,第一島鏈也成為美國的囊中之物,不止整個太平洋已成為美國內海,在西太平洋巡弋的第七艦隊,就代表著美國的勢力已抵達了亞洲大陸的最東側邊緣。

美國這種向西擴張的慣性是否會停在第一島鏈上,目前無人可知。但從冷戰開始後的韓戰與接下來的越戰,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國與亞洲大陸國家爆發衝突。就短期的國際政治來看,這是民主國家圍堵共產陣營的戰爭,但就長期的歷史發展來說,這又何嘗不是美國勢力在抵達亞洲大陸邊緣以後,與傳統大陸國家所爆發的矛盾衝突。冷戰結束後,美國再一次勝出,以美國為首的陣營目前代表著繁榮、富裕、自由、進步的社會,文化制度不斷向外輸出,美國也從不遮掩自己向外輸出美式民主價值的態度。美國過去致力於反恐戰爭的二十年間,讓中國取得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快速崛起並開始向海外擴張勢力,但隨著美國重新將中國與俄羅斯定義為戰略對手,已讓過去因冷戰結束而暫時趨緩的衝突,再度浮上檯面。

若依照美國這種向西一路擴張的慣性來看,美國跨出太平洋,再向亞洲大陸前進的可能性很高,而這樣的慣性也讓美國與中國、俄羅斯產生碰撞,使西太平洋的情勢陷入緊張之中,冷戰時雙方壁壘分明的情勢似乎又開始重現。雙方勢力的擠壓,讓這些處於最前緣的國家,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模糊的空間。過去二十幾年間,因為美國致力於反恐戰爭,而讓西太平洋地區可以遠離衝突的熱點,這也使得處於這個地區的國家有奉行兩手策略的空間。一方面維持與美國維持合作關係,另一方與中國進行各種經貿往來,再加上美國本身也大舉進軍中國市場,而讓這股潮流蔚為風尚。不過問題在於美國進入中國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也讓美國的經貿勢力從第一島鏈上岸,進入亞洲大陸的最東緣,中國雖然也趁勢崛起,但當美國重新將注意力放到西太平洋時,情勢就倏然改變。

過去奉行兩手策略的國家,變的沒有選擇的空間,這很明顯出現在日本、南韓與台灣身上。與中國在歷史恩怨與地緣戰略上有衝突的日本與台灣,都快速放棄親美友中的策略,回到過去親美的立場,南韓則因為北韓問題還需要中國協助,又貪圖中國的市場,因此搖擺不定,結果就是與美國的關係陷入冰點。近期南韓與美國的摩擦,並不是因為南韓刻意選擇親中的路線,而是南韓沒有快速調整過去的兩手策略。這在過去有用,但現在則完全行不通,台灣的部份政黨在此次大選中一敗塗地,其實原因也相同。過去有效的策略為什麼現在不行,這是因為外在的大環境已經改變了。而中國在美中貿易戰中處於挨打的局面,也於在過去二十年來靠著美國的協助,讓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依賴美國的程度已深,今天美國突然翻臉,中國一時措手不及。

在這個晶片比石油更重要的時代,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圍堵與貿易戰,與當年對日本的石油禁運與經濟戰,其實差不了多少。美國是否真的有從第一島鏈上陸的野心,只有未來的歷史才能給出答案,我們目前實在不得而知,但是想叫美國吐出已經擁有的太平洋,那恐怕是難上加難,因為從美國建國開始,就沒有這樣的前例。美國從北美十三州起家,一路西進的慣性,最後會不會被中國與俄羅斯擋下,就看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了。奉行重商主義的美國人總是以經濟手段先行,等到牢牢控制住下一塊土地以後,最後才圖窮匕現,武力相向。而最棘手的是,在美國擴張的過程中,成為美國一州或盟邦的多數地區,雖然偶有不滿,但多數都是世界上相對富足穩定的地區,讓美國沒有後顧之憂,這一點才是美國最厲害的武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邱楷翰-avatar-img
2020/01/22
若筆者論述的前題成立,那美洲應該整個都是美國,事實上不是,花那多筆墨講遠在天邊的亞洲就完全沒信服力了,這種帝國史觀合理化中國如帝國般的擴張,就是大家都如此,實則,聯合國存在之下,這地球的國家越來越多,輕易反證筆者論述
Conan Yang-avatar-img
2020/01/22
南海主權:中國與印尼為何在「納土納群島」海域發生爭執 印尼與中國因位於南海的納土納群島(Natuna Islands)護漁問題陷入緊張,印尼指控中國多次派遣海警船隻護衛漁船在印尼專屬經濟區捕魚,中國則主張其南海主權與印尼納土納海域部分重疊,中國漁民的捕魚活動「完全合法和合情合理」。 印尼稱中國主張不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當地媒體稱中國船艦已離開該海域。 爭執從何而起? 2019年12月底,印尼社交媒體流傳一部外國漁船被指入侵納土納海域的影片。根據《外交家》雜誌報道,該影片源自名叫盧布克隆邦(Lubuk Lumbang)的漁民組織。該組織稱,去年10月底有漁民在印尼所屬專屬經濟區遭一艘中國海岸警衛隊驅離。 影片經過印尼媒體報道後成為全國焦點,印尼外交部分別在2019年12月30日及2020年1月2日對中國提出抗議,反對中國的非法捕撈活動。 印尼政府態度強硬,指控中國漁船在中國海警船隻護衛下,12月下旬多次闖進印尼所擁有的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捕魚,並稱中國的主張並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更派出多艘軍艦及軍機到該區域捍衛主權。 印尼外交部發言人費扎亞(Teuku Faizasyah)12月30日表示,印尼外交部已經召見了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表達了強烈的抗議,並提出正式抗議。 印尼外交部發表聲明強調,印尼永遠不會承認中國2009年向聯合國提交的南海所擁有的「九段線」主權,因為那已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2020年1月8日,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在多名高級官員的陪同下前往納土納群島,並登上一艘海軍艦船。在此之前,他對媒體表示:「納土納毫無疑問是印度尼西亞領土的一部分,當涉及到主權的時候,是沒有談判空間的。」另外,在佐科·維多多視察的前一天,有四架印尼戰鬥機飛越該海域。 中國並未宣稱擁有納吐納群島主權,但根據「九段線」的南海主權主張,堅持其南海主權與印尼納土納海域部分重疊。2017年,印尼將納吐納群島北部的專屬經濟區改名為「北納吐納海」(North Natuna Sea),其中部分範圍在中國劃定的「九段線」內,被視為有意挑戰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 。 針對此次爭執,中國外交部已數度回應。1月8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稱中國和印尼一直在通過外交渠道進行溝通,並強調「中國與印尼不存在領土主權爭議,雙方在南海部分海域存在海洋權益主張重疊」。 中國外交部在此之前的說法更為強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月1日指出,中國漁民的捕魚活動「完全合法和合情合理」,並補充說:「不管印尼方面是否接受,都不會改變這一客觀事實,就是中國在相關水域是擁有權益的。」 印尼《雅加達郵報》2019年12月30日報道稱,印尼海事安全局記錄顯示,12月19日至24日,至少有63起中國漁船非法進入納吐納海域非法捕魚事件,其中數十艘是中國海警船隻護衛的漁船。 印尼對華態度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與中國關係緊密友好,中國在印尼也有多項基礎建設的投資項目。2014年佐科威剛上任的5個月內,曾兩度造訪中國並與習近平會晤。 不過,為了捍衛納土納群島海域的主權,佐科威對中國的態度強硬。有分析稱,這是因為中國在南海爭議海域主張主權的立場日益激進,使印尼不願在主權問題上讓步。 中國近年來不斷在南海島礁上擴建人工島,更在人工島上進行大規模軍事建設。 長年研究印尼政治的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教授迪亞哥·佛薩提(Diego Fossati )向BBC中文表示,印尼堅決回應可能是為了與東南亞其他國家併肩作戰,抵抗中國的威脅。 他分析,佐科·維多多不得不與東南亞盟國一起表示堅決捍衛主權,因為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南海主權主張日趨強硬的擔憂正在加劇。 印尼專家此前批評國防部長普拉博沃·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為了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以利經濟,捍衛主權的態度太過軟弱。《外交家》雜誌分析,印尼政府也可能是為了安撫國民才對主權問題做出強烈反應,已表現出能堅定對付中國的決心。 印尼大學軍事專家康尼(Connie Rahakundini Bakrie)對媒體表示:「中國投資和捍衛主權是兩件事,中國對印尼的大量投資不代表能對我們做任何事情。」 為了阻止印尼所稱的中國入侵其海域,印尼政府呼籲在爪哇海作業的捕魚船隊遷往納土納群島海域捕魚。但有學者警告,裝備精良的爪哇島漁民不一定能阻止外國漁船進入,反而可能犧牲當地漁民的利益,而造成漁民間的衝突。 雖然印尼因為捍衛主權與中國關係越來越緊張,但是迪亞哥強調,佐科維仍會與中國維持友好關係,以確保印尼在中國崛起中受益並依靠中國提升當地經濟,當地基礎建設仍有來自中國大規模的投資,因此與中國保持緊密關係的大方向不會因為此次爭執而改變。 另一方面,迪亞哥也認為,中國不會為了納土納群島海域主權與印尼發生更嚴重的爭執。他對BBC中文說:「中國不會為主權而犧牲兩國的外交關係,印尼是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他們擔心嚴重爭執會促進印尼與東南亞國家共同反抗中國。 」 有中國學者分析,印尼向中國表示抗議有其他目的。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向中國媒體表示,印尼炒作中國船隻進入爭議海域,源於印尼社交媒體,背後目的之一是為「中國威脅論」搖旗吶喊,與南海周邊國家主權申索遙相呼應,背後有某大國的影子。 印尼正積極爭取日本持續增加在納土納群島的投資,也說服美國加入,皆已獲得正面回應。 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jaitan)1月10日透過新聞稿指出,日本計劃增加在納土納群島的投資;美國也有意研究,與日本合作,協助印尼推動納土納群島的發展。 納土納群島在哪裏? 納土納群島是印尼的一個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的南海內,由27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2015年11月12日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納土納群島主權屬於印尼。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在一塊地周圍的200海里(370公里)內,只有對這塊地擁有主權的國家有權開發這一區域。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1145741
Bomber Chang-avatar-img
2020/01/22
美墨戰爭第一次提到的時間打成1945了...
donald trump-avatar-img
2020/01/22
版主王臻明將這個部落格之前所有文章的所有留言全部刪除,王臻明是否應向所有曾在此留言過的網友們解釋一下有何理由如此做呢?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9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新年度展望全球這一盤棋,重點當然是在美中的對抗的關係。有一個最新的發展值得關注,那就是美國與中共都在切入對方的後院,做激烈的博弈。中共搶走了台灣的一個邦交國尼加拉瓜,表面上說是要孤立台灣的外交空間,這樣講也沒錯,但是卻不是整個事件的重點。中共實際上是在挑戰美國對中美洲的影響力,會倒逼美國更打台灣牌
Thumbnail
在新年度展望全球這一盤棋,重點當然是在美中的對抗的關係。有一個最新的發展值得關注,那就是美國與中共都在切入對方的後院,做激烈的博弈。中共搶走了台灣的一個邦交國尼加拉瓜,表面上說是要孤立台灣的外交空間,這樣講也沒錯,但是卻不是整個事件的重點。中共實際上是在挑戰美國對中美洲的影響力,會倒逼美國更打台灣牌
Thumbnail
海洋國家的勢力範圍要看她的海軍能走到哪裡,相對的,陸地國家才看她的領土疆界。海洋國家的實質疆界,其實是他的海洋疆界,而不是他表面上的領土疆界。於是美國防守第一島鏈,也就是在防守美國自己,這是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是他的核心利益!美國不會為台灣人犧牲流血,但是會為台灣海峽與台灣這塊土地而戰!
Thumbnail
海洋國家的勢力範圍要看她的海軍能走到哪裡,相對的,陸地國家才看她的領土疆界。海洋國家的實質疆界,其實是他的海洋疆界,而不是他表面上的領土疆界。於是美國防守第一島鏈,也就是在防守美國自己,這是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是他的核心利益!美國不會為台灣人犧牲流血,但是會為台灣海峽與台灣這塊土地而戰!
Thumbnail
海洋國家的勢力範圍要看她的海軍能走到哪裡,相對的,陸地國家才看她的領土疆界。海洋國家的實質疆界,其實是他的海洋疆界,而不是他表面上的領土疆界。於是美國防守第一島鏈,也就是在防守美國自己,這是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是他的核心利益!美國不會為台灣人犧牲流血,但是會為台灣海峽與台灣這塊土地而戰!
Thumbnail
海洋國家的勢力範圍要看她的海軍能走到哪裡,相對的,陸地國家才看她的領土疆界。海洋國家的實質疆界,其實是他的海洋疆界,而不是他表面上的領土疆界。於是美國防守第一島鏈,也就是在防守美國自己,這是美國自己的國家安全,是他的核心利益!美國不會為台灣人犧牲流血,但是會為台灣海峽與台灣這塊土地而戰!
Thumbnail
今天我們所碰到的大多國家或國際上的重大議題,其實都是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所累積形成造成的結果。
Thumbnail
今天我們所碰到的大多國家或國際上的重大議題,其實都是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所累積形成造成的結果。
Thumbnail
「各國戰略構想」也是屬於謠言破解系列,那麼當然要從台灣開始說起。由於台灣並不是超級強國,國力雖不弱但在周邊中相對較小,故我們不得不先看,可以影響台灣的帝國、霸權。 這無疑對台灣影響最大、最重要的國家,就是美國。而要了解美國的戰略構想,我們應該怎麼著手?
Thumbnail
「各國戰略構想」也是屬於謠言破解系列,那麼當然要從台灣開始說起。由於台灣並不是超級強國,國力雖不弱但在周邊中相對較小,故我們不得不先看,可以影響台灣的帝國、霸權。 這無疑對台灣影響最大、最重要的國家,就是美國。而要了解美國的戰略構想,我們應該怎麼著手?
Thumbnail
是說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認為美國維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最高指導戰略,就是封鎖世界島。世界島這個概念是把整個歐亞大陸視為地球上的最大島嶼,主宰文明世界,在過去以陸權為主的時代,世界島就是整個人類歷史的主舞台。等到人類的航海技術越來越進步,海權興起,能控制海洋的國家,才慢慢取而代之......
Thumbnail
是說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認為美國維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最高指導戰略,就是封鎖世界島。世界島這個概念是把整個歐亞大陸視為地球上的最大島嶼,主宰文明世界,在過去以陸權為主的時代,世界島就是整個人類歷史的主舞台。等到人類的航海技術越來越進步,海權興起,能控制海洋的國家,才慢慢取而代之......
Thumbnail
這篇來稍微提一下,戰略上較正統的解釋法怎麼看,除了有人問以外,主要也是看到太多…呃,怎麼說呢,也不是一廂情願,感覺像是看了太多特定說法,想要灌輸你誰當選都不會改變的思維。
Thumbnail
這篇來稍微提一下,戰略上較正統的解釋法怎麼看,除了有人問以外,主要也是看到太多…呃,怎麼說呢,也不是一廂情願,感覺像是看了太多特定說法,想要灌輸你誰當選都不會改變的思維。
Thumbnail
從大歷史的角度,我們發現,當美國要對中共採取接觸政策,要推動和平演變的時候,因為對中共的轉型有所期待,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就會下降。當美國發現和平演變失靈,對中共的轉型失望透頂,要對中共採取圍堵政策的時候,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就開始上升。
Thumbnail
從大歷史的角度,我們發現,當美國要對中共採取接觸政策,要推動和平演變的時候,因為對中共的轉型有所期待,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就會下降。當美國發現和平演變失靈,對中共的轉型失望透頂,要對中共採取圍堵政策的時候,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就開始上升。
Thumbnail
是說若仔細來爬梳美國的歷史,會發現這個國家有一個很特殊的慣性,那就是會由東向西不斷擴張。在北美十三州獨立以後,新生的美國還暫時沒有能力向東發展,與歐洲傳統大國競爭大西洋的主宰權,但廣大的中西部近在咫尺,一輛馬車與一把防身的步槍,就可以展開冒險。於是美國人很快開始了西部拓荒的歷史.......
Thumbnail
是說若仔細來爬梳美國的歷史,會發現這個國家有一個很特殊的慣性,那就是會由東向西不斷擴張。在北美十三州獨立以後,新生的美國還暫時沒有能力向東發展,與歐洲傳統大國競爭大西洋的主宰權,但廣大的中西部近在咫尺,一輛馬車與一把防身的步槍,就可以展開冒險。於是美國人很快開始了西部拓荒的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