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初二,回娘家的日子,從嫁過來的第一年起,每年初二都是跟著夫家回婆婆的娘家。「今年也還要去你外婆家嗎?」「回去看看外婆吧,看一年少一年了。」
先生外婆家在湖口老街,嫁過來第十三年,還是第一次初二這天去湖口是下雨天,以往過年期間,老街是很多遊客走春的熱門景點,今天因為下雨,沒什麼攤販,反而可以一睹老街的完整風貌,建築保留許多紅磚瓦牆,宅子都只有二層樓高;很久以前我曾得知台灣大學早期的校內建築都只有二層樓高,因為台大就是以前日本人建的帝國大學,這種高度的校舍是從當年保留下來的,教室、研究室之間只有長長的迴廊,不用上下樓層位移;不知道湖口老街的建築也多是二層樓高而已,跟這事有沒有關係?雖然很多房子一樓換了新裝潢店面,增添了一些時尚感,但是二樓多還保有木質田字玻璃窗,很有古味。
回到外婆家,跟外婆拜年,我們叫「阿婆」,孩子們叫「阿太」,外婆看看我們,沒說什麼,我婆婆開始用客家話介紹我們讓外婆認識,是啊,看一年珍惜一年,想我初嫁來的前幾年,外婆還會跟我說上幾句話,是從外公過世後嗎?外婆的健康及智力老化得很快,婆婆及姨婆們對外婆照應關懷,孩子們在這裡才能看到這樣的親人互動。
中午訂了年菜,可是遲到了,孩子們已經大到會自行圍在電視前打電動,我便趁空自行去街上溜達,每年來看的店面都有點像又不太像,但在接近大廟的路口盡頭處那間雜貨店是永遠不變的地標,很多古早的物品都仍可見到:竹藤椅、做紅龜粿的木模型、皮鼓、各式折扇、竹掃把、擺得店裡滿滿滿,終於這一次可以不用顧著孩子是否亂動東西,自己好好尋賞一番了,忽然間看到一座五折的迷你中國風屏風!
木製的,約15公分高,每面中央是金色底的國畫,天啊!好可愛哦!我一直很喜歡「屏風」,可能它給我一種可保留隱私的感覺,這個木製+國畫+迷你版+折疊屏風的物件,真是讓我一見鍾情!
如果買了它,我可以放在哪裡呢?除了有裝飾功能,還可以有「屏風」的功能呢?我想到的是---去自習室的時候,我可以放在我書本前,這樣坐在對面的陌生人就不知道我在看什麼書了,呵呵~
2020不消費的一年,離訂下計畫才第26天,這個好可愛的屏風…但是我不會再去自習室了,那是年輕學子去的地方,所以非常明顯的,這個好可愛的迷你版中國風屏風,是「想要」,而非「需要」。
四角大輔在《為了自由,20歲就應該捨棄的50件事》書中說,「擁有一樣東西,就表示少了一份自由」,這段話在我心中提醒我,自由,是非常重要又珍貴的!
我在屏風前的內心小劇場,就這樣快速上演、落幕,我是導演、編劇及觀眾;空手走出店外,延著雨聲,走回外婆家準備吃團圓飯,這是第26天的一個小小的遺憾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