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年記4:外婆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次過年之所以會回來,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外婆。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們家每隔一兩個月就會去苗栗看看外婆,一起吃頓午餐。每次去,我們幾乎都能吃到外婆招牌的滷爌肉,是用苗栗產的黑豬肉、米酒、死鹹的醬油慢慢熬煮倒入味,香氣全由豬肉本身的油氣混上醬油的鹹香構成。如此簡單的菜,卻讓我活了二十幾年都難以忘卻;午後,嬤嬤會跟外婆到菜園摘菜拔草,而我則是跟去盯著棲息在水溝的田螺、福壽螺,跟埋在土裡的河蚌,要不然就是去到菜園一旁的觀光草莓園採草莓;準備回南投以前,外婆都會拿出她在雜貨店買好印有可愛動物圖案的果凍、布丁讓我們帶回去吃。對於當時還是小朋友的我來說,光是這一盒小點心,就足以讓我每個月都期待能去外婆家了。
只是自從長大以後,去見外婆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現在幾乎只剩我媽會每隔段時間就到外婆家住個一兩天。而我爸爸、哥哥也偶爾會跟著去一趟苗栗。因此就只有住在外地的我,每年只剩初二這一天能夠見到外婆了。
初二的太陽很大,很烈,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半點寒意。不過,包圍著農地與老式客家家宅的山卻依舊受濃霧包覆;記憶裡,外婆家門前那總是種著芋頭的田已經休耕,拔下的芋葉與莖、雜草都殘留隨著泥水被翻攪的痕跡。
外婆的家,除了在幾年前請人把大門修建轉了個方向,以前總停著三輪車、時常曝露在陽光下的小前院搭上鐵皮屋頂外,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改變。當我們抵達時,外婆人正在客廳門旁的清洗台挑菜、洗菜。
我們抵達的時間早,親戚都還沒來,但媽媽已經端著自己帶來的食材準備張羅中午的大餐;由於廚房窄小且爐子早已堆滿廚具──包括外婆總是會準備的那鍋滷肉──我在這幫不上忙,也沒忙可幫,所以只能坐在客廳吃著外婆不吃的麻荖、餅乾,要不然就是外出照照太陽、吸一下田園清新的空氣,我甚至直接在門口做起伸展操。鄉下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無聊。
早上十一點,母親的姊姊、堂姊,還有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家裡經營露營區的親戚陸續到來。原本冷清空淡的客廳多了交談聲。雖然來的多是長輩,我在這顯得格格不入,但也正因為跟他們來往沒那麼熱絡吧,這些遠戚,幾乎不太會過問我的人生是否順遂、交女朋友沒、賺多少錢。頂多問我現在做什麼,然後說還不錯耶,就轉頭聊自己的──只是我比較佩服的是,後來吃飯了,各式大菜小菜被端上桌,他們還是能邊吃邊聊;聊到吃飽了,碗筷放在桌邊,還是在聊;聊到人終於起身,準備要離開了,摻雜各種情感與關切的話語,才戛然消止。
我不喜歡吵雜,但我很喜歡這些親戚。即使不熟,但跟他們一起吃飯卻更像是在吃真正的年夜飯,明明都是一些平常沒什麼交集的人;不過也許正因為沒交集,說起話來多了一份禮貌與距離,才格外讓人舒服吧。我挺喜歡這樣的。
人都走光後,屬於我們一家與外婆的空間又回來了。
外婆手裡拿著一鍋米漿把我叫過去,說要我來幫忙。我一看就知道這是要弄粿仔粹,自從我幾年前跟外婆討教怎麼做蘿蔔糕後,每次過年,她都會替我弄好用在來米磨成的米漿,讓我帶回去自己炒蘿蔔、自己蒸蘿蔔糕。每次一提起蘿蔔糕,她總是笑著說「你要做客家口味的蘿蔔糕囉!」似乎是看孫子對傳統手藝感興趣而十分開心的樣子;後來去她們要去菜園拔蘿蔔,看我也跟來,外婆索性就拿一把鐮刀給我,教我怎麼用鐮刀清掉蘿蔔的泥土、砍掉蒂頭跟根,我媽還順便教我怎麼分辨白玉蘿蔔跟好彩頭;我在想搞不好下一次再跟來,外婆可能連要怎麼種才能把蘿蔔種得又甜又好吃都教給我了。
現在仔細一回想,發現我喜歡的過年方式跟別人有些不太相同。我不喜歡串門子,也不喜歡看新年特別節目看一整天。我不喜歡坐在那無所事事,尤其在苗栗,在外婆家。從小跟著外婆踩過軟爛泥土與菜蟲飛舞的菜園習慣了,這種過年方式似乎才是我想要的;平靜且純樸,不需要過度的色彩與喧鬧妝點。能陪在年歲已九十出頭的外婆身邊,就很剛好。
馬路上偶爾有出來散步、同樣是年節回娘家的大小家庭經過,遠處的宮廟、家戶施放鞭炮、煙火的聲響,隨著夜色漸暗不絕於耳。我們在送外婆去她初二固定要去幫忙的小廟後,就吃完晚餐回家了。
「新年快樂!」特別跟我媽學了客家說法來對外婆說,我想這是我在這個年除了陪她去菜園幫點小忙外,唯二能表達出我還惦記著她這位親人的方式了。

〈關於Moonrogu〉
嗨,我是Moonrogu!一位奇幻小說家,你可以叫我村長。從2018年加入方格子並持續寫作至今,已累積數百篇極短篇小說創作以及三篇長篇奇幻小說的連載;而除了小說,我也寫我的寫作觀點,並發展成付費專題「奇幻寫作事」。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透過追蹤、訂閱,隨時follow最新的文章資訊!另外,誠摯邀請加入vocus Premium,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創作!
經營出版專題: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avatar-img
12.0K會員
1.9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於是除夕的下午我都在樓梯上坐著,要不然就是進廚房幫母親一點小忙。直到下午五點把菜都端出來拜祖先,燒金紙,等大伯、二伯一家人都到場出現後,又把冷掉的菜拿去熱一下,圍爐吃年夜飯。 不過想起這頓年夜飯,我又有一點頭痛。
空氣安靜而清晰,不遠處的小山不斷傳來大冠鷲的鳴叫,水流潺潺,枝葉騷騷,偶爾有某戶人家的狗,不知所謂的胡亂大叫。 就彷彿二十年前在這裡生活時一樣。 彷彿十年前時一樣。 彷彿一年前時一樣。 沒什麼變過。
如果真的打算不回去,那我還必要買嗎?畢竟一盒十幾顆鳳梨酥,我根本吃不完。但,現在不買,再晚幾天就真的買不到了,不如先繼續觀察疫情吧......於是就這樣,我又多拖延了幾天後,某天下午,疫情逐漸趨緩,不再有本土病例發生。 然後我隔天一早就去帶了一盒鳳梨酥,回租屋處以前又買了南下的高鐵車票。我要回家了。
以前的我,非常不喜歡被太陽這樣照,因為會反胃想吐、覺得噁心;所以以前的我很討厭太陽,不論溫暖和熙的春夏,還是帶著涼意北風的秋冬,我總是會帶一件外套掛在車頂的扶手當作是窗簾,或者整個套在頭上,即使悶熱,也好過被太陽直直照著。 也許,我是被陽光厭惡的,所以每當曝露在它的照拂下,才會總是一副懨態吧。
潮濕與春之夏,牽連的是過去與一些朋友初次面識的回憶,在教室悶著寫考卷的回憶,為了升學在圖書館苦讀的回憶,與早已不再熟悉、但學生時期也沒什麼往來的同學同班的回憶。 這些回憶,沒有一個是好的。因為那些朋友、同學,我們要不是早已沒往來,就是本身就不怎麼熟識。 跟不熟識的人相處,只會讓我覺得噁心想吐。
用鐵皮與藍白條紋的防水塑膠布搭建的小遮蔽處特別有溫暖的感覺;這些,都與我自身追求完美的性格大相徑庭,而且殘酷的是,實際的作為根本是一輩子都達不到完美,這點又跟性格有了牴觸。所以我一輩子,都是在跟自己的不完美搏鬥,然後被它抗打。 但也許,就是這樣不完美的自身,所以才能夠體諒、接受甚至喜愛其它的不完美吧
於是除夕的下午我都在樓梯上坐著,要不然就是進廚房幫母親一點小忙。直到下午五點把菜都端出來拜祖先,燒金紙,等大伯、二伯一家人都到場出現後,又把冷掉的菜拿去熱一下,圍爐吃年夜飯。 不過想起這頓年夜飯,我又有一點頭痛。
空氣安靜而清晰,不遠處的小山不斷傳來大冠鷲的鳴叫,水流潺潺,枝葉騷騷,偶爾有某戶人家的狗,不知所謂的胡亂大叫。 就彷彿二十年前在這裡生活時一樣。 彷彿十年前時一樣。 彷彿一年前時一樣。 沒什麼變過。
如果真的打算不回去,那我還必要買嗎?畢竟一盒十幾顆鳳梨酥,我根本吃不完。但,現在不買,再晚幾天就真的買不到了,不如先繼續觀察疫情吧......於是就這樣,我又多拖延了幾天後,某天下午,疫情逐漸趨緩,不再有本土病例發生。 然後我隔天一早就去帶了一盒鳳梨酥,回租屋處以前又買了南下的高鐵車票。我要回家了。
以前的我,非常不喜歡被太陽這樣照,因為會反胃想吐、覺得噁心;所以以前的我很討厭太陽,不論溫暖和熙的春夏,還是帶著涼意北風的秋冬,我總是會帶一件外套掛在車頂的扶手當作是窗簾,或者整個套在頭上,即使悶熱,也好過被太陽直直照著。 也許,我是被陽光厭惡的,所以每當曝露在它的照拂下,才會總是一副懨態吧。
潮濕與春之夏,牽連的是過去與一些朋友初次面識的回憶,在教室悶著寫考卷的回憶,為了升學在圖書館苦讀的回憶,與早已不再熟悉、但學生時期也沒什麼往來的同學同班的回憶。 這些回憶,沒有一個是好的。因為那些朋友、同學,我們要不是早已沒往來,就是本身就不怎麼熟識。 跟不熟識的人相處,只會讓我覺得噁心想吐。
用鐵皮與藍白條紋的防水塑膠布搭建的小遮蔽處特別有溫暖的感覺;這些,都與我自身追求完美的性格大相徑庭,而且殘酷的是,實際的作為根本是一輩子都達不到完美,這點又跟性格有了牴觸。所以我一輩子,都是在跟自己的不完美搏鬥,然後被它抗打。 但也許,就是這樣不完美的自身,所以才能夠體諒、接受甚至喜愛其它的不完美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是自己的私心吧!很奇怪我的生活經驗裡並沒有以灶烹煮食物的記憶,要說跟灶的連結,應該僅止於燒熱水洗澡? 後來最多也就是長大以後,看著外公用灶煮過玉米,以及某一年為了端午節的儀式感,硬是拉了家裡的長輩陪著我綁肉粽、焢肉粽,但回到鄉下以後,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後院裡,作灶一座。 後來因為許多的原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的粽子當然不能少,其實過客吃過最美味的粽子是媽媽親手包的,口感佳、料多及愛心滿滿,無奈媽媽老了,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加上過客廚藝真不行,完全沒學到媽媽的好廚藝° 當我得知大樓有位阿嬤,專門在賣粽子的,一年只賣端午節及過年,心想這阿嬤的年紀跟媽媽差不多,
Thumbnail
我的阿婆是客家人,從我還沒滿月起…就是她一點一滴把我拉扯大的。 而我父親那邊的阿嬤…通常是“只出一張嘴育兒法”,所以很自然的…我跟她完全不親。 婆婆非常愛乾淨,她常掛在嘴邊說的就是…「細妹,女生要勤勞、愛乾淨,妳要是嘴巴再甜一點,那每個人看到妳都會喜歡的。」 我當時還小,只是婆婆這麽說、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過年我最愛的行程,大概就是去外婆家,因為離家很近,不用受塞車的困擾,又有很多好吃的,阿姨們很會買好吃的東西回來,還可以聽聽阿姨們說八卦,真的是非常的放鬆,也可以逗逗三隻肥貓😆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
Thumbnail
久違的表哥來到家中,進門一句「阿姑姑好無?」, 瞬間勾起幼年時的回憶。 「阿姑姑」是在外婆家常聽到對老媽的稱呼,表哥是舅舅的兒子,雖然他說從小看著我長大,但我對這個表哥印象稀微,不過他早逝的爸爸我倒是留有深刻的印象。溫柔的舅舅對小孩極好,他一家彼時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就是傳統的大家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是自己的私心吧!很奇怪我的生活經驗裡並沒有以灶烹煮食物的記憶,要說跟灶的連結,應該僅止於燒熱水洗澡? 後來最多也就是長大以後,看著外公用灶煮過玉米,以及某一年為了端午節的儀式感,硬是拉了家裡的長輩陪著我綁肉粽、焢肉粽,但回到鄉下以後,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後院裡,作灶一座。 後來因為許多的原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應景的粽子當然不能少,其實過客吃過最美味的粽子是媽媽親手包的,口感佳、料多及愛心滿滿,無奈媽媽老了,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包的粽子,加上過客廚藝真不行,完全沒學到媽媽的好廚藝° 當我得知大樓有位阿嬤,專門在賣粽子的,一年只賣端午節及過年,心想這阿嬤的年紀跟媽媽差不多,
Thumbnail
我的阿婆是客家人,從我還沒滿月起…就是她一點一滴把我拉扯大的。 而我父親那邊的阿嬤…通常是“只出一張嘴育兒法”,所以很自然的…我跟她完全不親。 婆婆非常愛乾淨,她常掛在嘴邊說的就是…「細妹,女生要勤勞、愛乾淨,妳要是嘴巴再甜一點,那每個人看到妳都會喜歡的。」 我當時還小,只是婆婆這麽說、
Thumbnail
外子離開宜蘭北上就學工作,對外婆的拿手菜念念不忘。嘗試多次無果後,於一家小吃店品嚐到外子的童年回憶「西魯肉」,外子滿足的神情中看到兩顆鑽石在其眼眶裡閃閃發亮,這就是外子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Thumbnail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過年我最愛的行程,大概就是去外婆家,因為離家很近,不用受塞車的困擾,又有很多好吃的,阿姨們很會買好吃的東西回來,還可以聽聽阿姨們說八卦,真的是非常的放鬆,也可以逗逗三隻肥貓😆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
Thumbnail
久違的表哥來到家中,進門一句「阿姑姑好無?」, 瞬間勾起幼年時的回憶。 「阿姑姑」是在外婆家常聽到對老媽的稱呼,表哥是舅舅的兒子,雖然他說從小看著我長大,但我對這個表哥印象稀微,不過他早逝的爸爸我倒是留有深刻的印象。溫柔的舅舅對小孩極好,他一家彼時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就是傳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