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善忘的人類,失憶的社會

更新於 2020/01/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正活在傳染病的新時代裡。

我們有必要警覺,但卻也無需絕望。

人類之所以與萬物有別,正是因為人類尊重生命,並且勇於面對現實。
因為疫情,過年盡量待在家裡,找到2篇2003年6月SARS時寫的文章,貼在後面供大家參考..
善忘的人類,失憶的社會 ──病毒世紀系列開場白
當我在門診碰到比較熟識的患者,會隨意聊幾句,甚至開開玩笑。有時候患者因為疼痛不舒服而訴苦時,我通常會安慰他們:「過幾天就不痛了,而且請放心,我們人啊!對於痛苦的記憶是很容易忘的,幸好如此,不然人們就根本活不下去了。」
的確如此,不只是個人,對於臺灣整個社會更是明顯,往往今天舉國喧騰的政治或社會議題,不出五天十天,人們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這是一個得了失憶症的社會。
SARS疫情不斷擴散蔓延,由於這是近在咫尺的切膚之痛,造成佷大的恐慌,也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有人稱SARS為世紀病毒。其實我們稍稍回顧一下歷史,甚至只要拉大視野看看全世界,就會訝然的發現,病毒從來沒有遠離我們,未來也勢必永遠與我們同在。
SARS截至目前,在臺灣有幾十位罹難者,全世界總共有數百位死亡病例。但是我們大概不知道在廿一世紀的今天,麻疹一年的死亡病例是一百多萬人。愛滋病我們常常聽到,也不覺得可怕,但是你知道愛滋病的擴散在1980年是十萬人,1990年一千萬人,2000年四千萬人(最保守估計),而且愛滋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潛伏期從數星期到十來年)。
當一個人二個人死亡,在新聞報導或文學的描述下,是令人哀慟的,但是當死亡變成十萬百萬時,就成了統計數字,人們無動於衷。在十三、十四世紀,歐洲有好幾次鼠疫(又稱為黑死病)的大流行,往往一次流行下來,全歐洲的人口就死了三分之一以上。義大利詩人當年就留下這樣的感慨:「後人一定會把現在的證言與記錄當做是寓言故事。因為他們絕對無法想像城鎮廢棄,堆積如山的死亡與瘋狂。如果連我們親身經歷的人回想起來都難以置信,那麼那些未曾體驗過的人又為什麼會相信呢?」
好吧,遠的不說,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佔領臺灣,臺灣有數不清的愛國反抗事件,日本人的寶貴生命戰死的總數不到五百人,可是死於瘧疾的人卻有兩萬人。當時臺灣人民的死亡人數沒有統計,但是單單二次大戰前,臺灣瘧疾的流行率是10%,但是戰爭末期卻達到了70%。
其實差不多與甲午戰爭同一個時候,十九世紀中期,歐洲的愛爾蘭人口原本九百多萬人,因為飢荒與瘟疫,死的死逃的逃,在短短一、兩年之內減少到六百多萬人。
我們曾經以為科技進步,環境衛生改善,終於可以戰勝傳染病了。在一九六○年代,許多抗生素、疫苗相繼發明之後,先進國家充滿了天真樂觀的氣氛,1969年,美國主管醫藥衛生的最高首長,史都華博士這麼公開宣佈:「傳染病已到了盡頭,流行病學的教科書可以收起來了!」當這些科學家沉醉在無菌時代的幻夢中時,許多新疾病已悄悄出現,甚至舊疾病也反撲回來了!
除了愛滋病,各種新興又致命的出血熱,如伊波拉病毒、拉薩熱、登革熱……之外,舊有的傳統疾病如肺結核、黃熱病、痢疾(至今一年有仍有七十萬以上的死亡病例),甚至霍亂前幾年還在秘魯流行,幾個星期之內死了一千多人。
我們正活在傳染病的新時代裡。
我們有必要警覺,但卻也無需絕望。
人類之所以與萬物有別,正是因為人類尊重生命,並且勇於面對現實。
歡迎進入病毒的世紀。
學習謙虛地面對大自然 ──病毒世紀系列之二
大家常常會說:「臺灣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大家也常常將地球村像口號般的掛在口裡,但是只有當生命被逼到了最後的境地,也就是當我們無可逃避地面對死亡時,一切才變得深刻,也才看得出大家對共同體的認同與承諾,究竟我們能做什麼,願意為其他人付出些什麼?
英國詩人約翰鄧恩寫的詩在現在看起來,是那麼的真實:「沒有人是孤島,或是全然的單獨,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塊,是隸屬於主體的一部份。……任何人死亡我都會受到損傷,因為我與人類息息相關,所以不要去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你而鳴。」
媒體一再宣導我們要對抗SARS,甚至用抗煞,以如此對立與惡意的字眼來描述。其實我們必須接受與微生物共存的事實,在生命演化的途中,寄生正是細胞複雜化的起因,往往原本的寄生,最後演變成共生,形成不可分割的一體。若往下擴展我們的視野,或許可以把人類看成一種包容極廣的超級生物,目前人體內大概就有五百多種病毒以及數千種的生物,共同形式活蹦亂跳的我們。因此,健康並非是毀滅人體內所有的微生物,而是重建人體內適當的微生物平衡生態。
若我們再往上拉大我們的視野,將地球當作一整個有機的生命體,人類的生態角色應該是一種疾病,甚至是一種癌症,是一種不斷危害整個地球生態平衡,又沒有回饋抑制機制的癌細胞。人類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口快速增加的壓力,不斷侵占野生動植物的棲地,讓病媒從雨林逸出,甚至跨越物種的天然藩籬,每個我們改變自然棲地,便會創造出新的生態系統,讓不同的物種進占原來的空間。因此對自然的掠奪,不僅給我們自己帶來危機,也留給後代子孫無窮的隱憂。
讓我們學習謙虛地面對大自然。保護環境,並不只是關心鯨魚與貓熊,而是去認識從人類、小草到最微小的微生物所構成的整個生物圈,並且謙虛地承認,生態系統的複雜性,遠超過人類的力量所能掌控。
過往我們們習慣於簡化的、單一的,線性的思考,以及單純的歸納法,可是自然的真實世界卻是複雜多樣,且環環相扣彼此關連的系統,任何再微小的改變,隨著時間、空間的加大,都會像滾雪球般造成愈來愈大的影響。
就像混沌理論著名的例子:「巴西雨林一隻蝴蝶的振翅,會不會引發紐約的暴風雨?」
其實用不著複雜深奧的混沌理論來證明,幾百年前英國童謠就這麼唱:「釘子沒了,鐵蹄就丟了;鐵蹄沒了,馬兒就丟了;馬兒沒了,騎士就丟了!」若騎士沒了,乃至於一場戰役,整個戰爭,甚至整個帝國都受影響。
面對SARS,我們應該學會謙虛,學會尊重生命,並體會到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若是大自然無法健康平衡,人類也無法健康存活。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要珍惜大地萬物,勤儉樸實,知足常樂,並且從好好看待自己的生活,與自己談戀愛,體恤他人,與人群談戀愛,尊重自然,與荒野談戀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學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根絕不斷突變的病毒,因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開發更多土地,人與自然爭地,入侵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讓許多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當然,也可能有人喜歡吃野味,捕捉野生動物販售與宰殺烹調過程中,從動物身上得到。    假如我們無法根絕病毒,那只能學習與它們共處,或許
面對自然萬物,我們要謙虛一點,也唯有秉持著這樣的態度,人類才能複雜又神奇的世界裡持續生存發展。  過年假期前夕,武漢肺炎突然升高的疫情,在急著趕回家鄉過年的民眾心底,浮現似曾相似的隱憂:會不會如17年前,2003年爆發的SARS一樣?(嚴重呼吸道症候群,又稱非典型肺炎)。  從當年三月台大醫院發現第
只有透過長期追蹤,才能知道健康的變化,尤其輔助巨量資料的科技分析,我們就知道具有那些習慣,那些基因的人,可能會有那些健康上的變化,這些資料若數量少也許沒有代表性,研究結果就不會準確  「爸爸,你知道什麼是精準醫療嗎?老師上課提到說是未來趨勢,但是沒有進一步說明。」正在讀醫學系的雙胞胎女兒妹妹B寶。
這是個顛倒的世界,所謂的正常,其實是完全瘋了,就像我們習慣從住家開車搭車然後坐電梯到冷氣空調的健身中心,然後花錢在跑步機上走路流汗。 「節能減碳」大概是人類進入21世紀後,最夯的潮流,也是整個世界必須面對的挑戰。不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地球的自然資源無法提供這麼龐大人口的無限制消耗,但是隨著經濟體制與
調查統計發現,任何人一生的快樂程度,大致都是呈現U字型,童年時開心,隨著年紀增長而遞減,到中年三明治時期至谷底,等到退休,年紀愈長又逐漸來到幸福的高峰。  老婆大人退休已二年了,雖然還是很忙,有許多演講邀約,擔任一些計畫的執行或顧問,但是都非常開心,她說:「現在退休了,頭頂上沒有老板了,任何事只有符
下背痛可以算是流行病了,因為有八成以上的成年人都有過背痛的經驗,尤其對我們牙醫師而言,肩膀腰背的痠痛,應該算是職業病了。    下背疼痛不會要人命,但是很煩人但似乎又很難改善,這可以從下背痛是同一年用健保卡看同一個疾病就診數量排行第一可以看出來。 最近有一個朋友早上起床時,腰閃了一下,之後疼了一
有學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根絕不斷突變的病毒,因為人口愈來愈多,為了開發更多土地,人與自然爭地,入侵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讓許多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跳到人類身上,當然,也可能有人喜歡吃野味,捕捉野生動物販售與宰殺烹調過程中,從動物身上得到。    假如我們無法根絕病毒,那只能學習與它們共處,或許
面對自然萬物,我們要謙虛一點,也唯有秉持著這樣的態度,人類才能複雜又神奇的世界裡持續生存發展。  過年假期前夕,武漢肺炎突然升高的疫情,在急著趕回家鄉過年的民眾心底,浮現似曾相似的隱憂:會不會如17年前,2003年爆發的SARS一樣?(嚴重呼吸道症候群,又稱非典型肺炎)。  從當年三月台大醫院發現第
只有透過長期追蹤,才能知道健康的變化,尤其輔助巨量資料的科技分析,我們就知道具有那些習慣,那些基因的人,可能會有那些健康上的變化,這些資料若數量少也許沒有代表性,研究結果就不會準確  「爸爸,你知道什麼是精準醫療嗎?老師上課提到說是未來趨勢,但是沒有進一步說明。」正在讀醫學系的雙胞胎女兒妹妹B寶。
這是個顛倒的世界,所謂的正常,其實是完全瘋了,就像我們習慣從住家開車搭車然後坐電梯到冷氣空調的健身中心,然後花錢在跑步機上走路流汗。 「節能減碳」大概是人類進入21世紀後,最夯的潮流,也是整個世界必須面對的挑戰。不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地球的自然資源無法提供這麼龐大人口的無限制消耗,但是隨著經濟體制與
調查統計發現,任何人一生的快樂程度,大致都是呈現U字型,童年時開心,隨著年紀增長而遞減,到中年三明治時期至谷底,等到退休,年紀愈長又逐漸來到幸福的高峰。  老婆大人退休已二年了,雖然還是很忙,有許多演講邀約,擔任一些計畫的執行或顧問,但是都非常開心,她說:「現在退休了,頭頂上沒有老板了,任何事只有符
下背痛可以算是流行病了,因為有八成以上的成年人都有過背痛的經驗,尤其對我們牙醫師而言,肩膀腰背的痠痛,應該算是職業病了。    下背疼痛不會要人命,但是很煩人但似乎又很難改善,這可以從下背痛是同一年用健保卡看同一個疾病就診數量排行第一可以看出來。 最近有一個朋友早上起床時,腰閃了一下,之後疼了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我原本以為我是天選之人,平安度過了世界災難那幾年,沒想到在最近的大流行還是中標了,因為前幾年風聲很緊,臺灣人都口罩戴緊緊,連帶著流感和感冒都下降了不少,只是現在大家報復性放風後就開始補償性流行了流感和武漢肺炎。
生與死,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的關鍵!生命很寶貴,每當到了這一刻,就要感謝那些為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我原本以為我是天選之人,平安度過了世界災難那幾年,沒想到在最近的大流行還是中標了,因為前幾年風聲很緊,臺灣人都口罩戴緊緊,連帶著流感和感冒都下降了不少,只是現在大家報復性放風後就開始補償性流行了流感和武漢肺炎。
生與死,在這個時候,顯得特別的關鍵!生命很寶貴,每當到了這一刻,就要感謝那些為時間賽跑的醫護人員!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各國都有疫情,有的已經大擴散,每天(染疫)病的人都在上升,可以說是地球人的共業。所以,自己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生活的寄望,不能再像之前,起碼要有一個特定的時間,自己要多將心比心。 很多人喉嚨不舒服去快篩,就確診了被隔離,有多少人隔離幾個小時或幾天之內就過世了。而我們還健康,可以過著這樣的生活,聽聞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