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我與香港的幾件小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7年7月 小學教室

沒人知道香港是誰,回歸是什麼,但大家都沈浸在「香港」回歸的喜悅之中

沒人知道香港是誰,回歸是什麼,但大家都沈浸在「香港」回歸的喜悅之中

記憶裡那是一個極其悶熱的下午,全校的班主任都被叫去開會了,只留我們在教室裡嗡嗡嗡地小聲說著話。在教室昏暗的燈光裡,大家都無心學習,只等待著放學回家了。

就在放學的鈴聲響起之前,班主任開完會回到教室,臉上堆滿了平時看不到的笑容。她拿出一張紙,喜氣盈盈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啊,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們搖搖頭,「今天是香港回歸偉大祖國的日子!」·····大家被搞得有點懵,因為沒人知道“香港”是誰,更不知道“回歸”是什麼,但聽了班主任的話,大家都沈浸在了「香港回歸」的喜悅之中。「看!」老師把那張紙反過來,指著上面的圖案對大家說,「這面旗幟代表香港,上面的圖案叫做紫荊花,放學之前我們就來練習畫紫荊花吧!」

港旗上的紫荊花啊,那肯定是我接觸的第一個複雜圖案,因為我清楚記得那天費力地想要把五個花瓣與裏面的小星星畫均勻,但最後還是歪歪扭扭,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幅失敗作品。

2013年 6月 北京

一開始我只是每天兢兢業業地儲存物資,升級村莊,等到可以加入部落時,我才算是真正地進入了這個遊戲。

一開始我只是每天兢兢業業地儲存物資,升級村莊,等到可以加入部落時,我才算是真正地進入了這個遊戲。

Clash of Clans簡稱「COC」,是我沉迷過的為數不多的遊戲之一。那時候剛剛進入遊戲公司,老闆讓我們大量玩遊戲,於是我下載了好多熱門遊戲,「COC」便是其中之一。

一開始我只是每天兢兢業業地儲存物資,升級村莊,等到可以加入部落時,我才算是真正地進入了這個遊戲。最初我興高采烈地加入很多,但每次都因為我等級太低被踢出來,直到進入「港孩的家」。這個部落很安靜,偶爾會有人用粵語聊一些遊戲裡的事情,似乎沒有人注意到一個菜鳥溜了進來。我偷偷潛進這個部落其他成員的村莊,看到很多人在村莊的裝備與佈局上都堪稱完美,不知道這麼厲害的部落願不願意把我留下來。

這時候,村長說話了,「歡迎夢夢!」「我才剛剛開始這個遊戲不久,因為等級太低加入其他部落一直被踢,不知道可不可以讓我留在這裡?」「沒關係,等級低不要緊,以後可以跟我們多學習~」這是我與村長最初的對話,在那之後,我跟他們一起參加了很多次部落戰,雖然我的等級排名一直都是部落的倒數第一,二,但每次在戰前準備時期部落裡的隊友們都不會嫌棄我,並毫無保留地捐很厲害的戰士給我,而我也在那一段時間裡努力升級自己的戰士,希望有一天可以幫助到他們。

2019年10月 東京

2019年 於日本  銅版 雁皮

2019年 於日本 銅版 雁皮

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想要把這張圖當成一件作品去完成,只是因為每天在網上看到很多「反送中」的新聞,從6月初的百萬人大遊行到後來陸陸續續看到港府暴力鎮壓,每一次看到那些警察毫無人性對待學生的視頻,我都會在心裡說,我能做些什麼?快為他們做些什麼吧!所以那天坐在電腦前,老師要我們只用文字做出一張圖時,我便非常自然地想到了「Free Hong Kong」這句話。

或許是因為我一打出這幾個字時便感受到了留學生中散發出的不和諧空氣,所以當這張圖被刻上銅版第一次印出來,一個中國同學過來小聲對我說:“我可以拍張照嗎?我覺得你這張特別帥。”時,我有點想落淚,因為這件事讓我明白,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只要你在做對的事情就會有人認可。我曾讀過一本名叫《鐵絲網上的小花》的繪本,裡面講述了一位生活在納粹集中營的小女孩的故事,我對書裡面描繪的鐵絲網以及遍地野草的集中營印象深刻,以至於想到暴政與政權壓迫首先就會想到那個被鐵絲網隔絕開來的荒涼世界,整個中國看似繁華,可實質上與那個荒涼的世界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我在畫面的重要位置重重地加了一條鐵絲網。最後,利用版畫的特殊性,把5張畫連結起來,就像是佈滿香港街頭的抗爭文宣一樣。

2020年 現在

raw-image

到發表這篇文章時,我又試著在筆記本上畫了一次紫荊花,結果還是歪歪扭扭沒有畫好。“反送中”已經過去大半年的時間,最近因為“武漢肺炎”港府遲緩的應對政策,香港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封關抗議,昔日的“自由港”,如今已淪為事事需要人民上街政府才會做出反應。現在每每看到關於香港的事,我就會想起那個昏暗的下午,歪歪扭扭地畫出紫荊花,以及個被政治擺弄的「純真年代」。

而那些在遊戲中總是捐給我「龍與戰士」的隊友們,在與強權的對抗中,他們一定會有人走出來,出現在一次又一次的遊行隊伍裡,也許還會有人因此而受傷,被逮捕,甚至可能失去生命。就像他們曾經無私地幫助我一樣,這一次,即使只有微弱的力量,我也願意同他們站在一起,同所有抗爭中的香港人站在一起,一起等待不久之後黎明的到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夢如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穿梭在網絡虛擬與真實世界的對話,模糊了關於現實的界線——這是我目前為止做過最為奇特的一個訪問。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限聚令與家居隔離等措施下,街頭抗爭無可避免的式微,但是香港人的創意並沒有。面對極權的打壓,香港人「Be Water」的抗爭精粹與世界級的創意,在如此情況下衍生出另一種嶄新的抗爭模式。
Thumbnail
穿梭在網絡虛擬與真實世界的對話,模糊了關於現實的界線——這是我目前為止做過最為奇特的一個訪問。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限聚令與家居隔離等措施下,街頭抗爭無可避免的式微,但是香港人的創意並沒有。面對極權的打壓,香港人「Be Water」的抗爭精粹與世界級的創意,在如此情況下衍生出另一種嶄新的抗爭模式。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Thumbnail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Thumbnail
「為什麼在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懵懂的十二歲的我向父母問道。 晃眼過去,距離上次我去到(而並非過境)香港已約莫十年了,而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國中生逐漸轉變成為背負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有了些自己的立場認知、擺脫一團混沌的意識。
Thumbnail
「為什麼在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懵懂的十二歲的我向父母問道。 晃眼過去,距離上次我去到(而並非過境)香港已約莫十年了,而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國中生逐漸轉變成為背負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有了些自己的立場認知、擺脫一團混沌的意識。
Thumbnail
——香港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曾經」的。 ——香港是一夜之間成為「曾經」的。 究竟香港與「曾經」還有多少重複之處,又有多少遠去不復,每個人心裡也許有不一樣的衡量。 要是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去年五月春日裡會從香港轉機,再看一眼那翡翠般的海水,那山、那人、那飛鳥,那個「舊世界」。立於現在能望著過去那一刻道出
Thumbnail
——香港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曾經」的。 ——香港是一夜之間成為「曾經」的。 究竟香港與「曾經」還有多少重複之處,又有多少遠去不復,每個人心裡也許有不一樣的衡量。 要是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去年五月春日裡會從香港轉機,再看一眼那翡翠般的海水,那山、那人、那飛鳥,那個「舊世界」。立於現在能望著過去那一刻道出
Thumbnail
凌散的文字,記下我的香港故事。 僅願末日之後,還在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把悲傷堆砌,融化成更堅固的冰川,在越過多少里後,仍不敢忘記。
Thumbnail
凌散的文字,記下我的香港故事。 僅願末日之後,還在乎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能好好活著,把悲傷堆砌,融化成更堅固的冰川,在越過多少里後,仍不敢忘記。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這是一篇舊文重發,寫於2019年1月。當時敲著鍵盤的我,從未想過5個月後,也就是2019年6月9號,香港迎來了「反送中」運動,黃絲們一路奮鬥至今。 僅將此文獻給所有勇敢的香港人。願眾人平安!
Thumbnail
這是一篇舊文重發,寫於2019年1月。當時敲著鍵盤的我,從未想過5個月後,也就是2019年6月9號,香港迎來了「反送中」運動,黃絲們一路奮鬥至今。 僅將此文獻給所有勇敢的香港人。願眾人平安!
Thumbnail
1997年7月 小學教室 她拿出一張紙,喜氣盈盈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啊,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們搖搖頭,「今天是香港回歸偉大祖國的日子!」·····大家被搞得有點懵,因為沒人知道“香港”是誰,更不知道“回歸”是什麼
Thumbnail
1997年7月 小學教室 她拿出一張紙,喜氣盈盈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啊,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們搖搖頭,「今天是香港回歸偉大祖國的日子!」·····大家被搞得有點懵,因為沒人知道“香港”是誰,更不知道“回歸”是什麼
Thumbnail
      本文章本發表於2019年6月4日,筆者為紀念六四三十週年而發。今天收錄在方格子平台。
Thumbnail
      本文章本發表於2019年6月4日,筆者為紀念六四三十週年而發。今天收錄在方格子平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