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在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為什麼在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懵懂的十二歲的我向父母問道。
raw-image

「香港」是什麼?

或許不同於大多與我同齡人對香港的普遍認識來自於有線頻道的港片,我家在國中前為了防止小孩--也就是我--因過度沉迷電視耽誤課業,一直以來僅有無線的十多台頻道可選擇(雖然我仍然因看電視而弱視)。就我看過且能舉出的「港片」不過也就《長江七號》、《食神》和《無間道》三部,其中兩部我甚至沒看懂過。

我對香港的印象始終以「自治區」的名目、作為某個與台灣相近的地點停留在社會課本一角:香港是於我生的那年英國歸還給中國的前殖民地,是「亞洲四小龍」的一員,是連結東西樞紐的美麗「東方之珠」。

除了歷史課本留下淺薄印象,我對香港的猜測更與文化和食物有關。

在國中後有了有線頻道的我酷愛收看旅遊節目,香港作為一台灣人喜愛的海外旅遊地因而時常出現在我眼前。我腦海中的香港從一個地名豐滿了骨血,成為擁有獨特的文化、語言以及美食的熱門觀光地。

正巧當時我家每周都會到中壢 SOGO 逛街,逛完街我們往往都會在樓上的茶樓以港點作為晚餐,於是香港成為發祥腸粉、公仔麵、燒臘、煲仔飯等等我喜愛食物的天才之地。穿著白色圍裙、推著裝滿一籠籠餐點的小餐車的女侍們成了我對香港女人的幻想。印在課本上充滿一幢幢高聳入雲商業大廈的夜景,逐漸變換成五光十色,夾雜著電線、衣物與招牌,混亂又不失秩序的車水馬龍與樓房。而那些我聽不懂的參雜著英式英語、中文和香港原生詞彙的粵語,則開始在我內心中形成「進步」、「有文化」而「帥氣」的嚮往。

探索香港

國中時我接觸了一部名為《義呆利Axis Powers》的漫畫作品,作品中作者將許多的國家與自治體擬人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三國為主線,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呈現各國的歷史互動。在《義呆利》裡不僅有軸心、合眾兩大聯盟中無人質疑其主權的大國,也有如台灣、香港以及南斯拉夫這些充滿爭論的「區域」或政治實體。這部作品對面臨認同焦慮、開始與父母產生分歧衝突的前青春期的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參考媒介。而以黑髮美少年形象登場的香港雖在整部作品擔任比重不高,卻因同屬「亞細亞組」(香港、中國、台灣、韓國與日本)的一員受到了我的關注,也因此開啟對香港的探尋之路。

彼時我父母剛從香港出差回來,聽了他們分享的美好經驗,且因看了該作品而強烈地想收集各國「國旗」和紀念品的我於是央求父母帶我去香港,因而促成這場距今已十年已久的香港旅行。

在品嘗期待許久的正宗香港美食,感受過著名的香港式「臭臉服務」,和比台北快上許多的電扶梯速度後,旅行很快地來到最後一天。臨走前我在各個有名的書局、紀念品店和免稅店不停地找尋紫荊旗--因我心目中認為每個「國家」都該有「國旗」--卻一無所獲。

我忍不住向父母問:「為什麼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

我父母發楞,似乎從沒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問題,兩秒後不確定地對我說:「香港是不會有旗的。」

或許一切都冥冥之中有注定,當時分明從未對社會議題展露任何興趣的我怎麼也預料不到會成為研究社會學的學生,也不可能想像到香港這座文化淵遠複雜又經濟表現傲人的國際大城市,會在政治操作與中國崛起的壓迫下顛沛流離、失去它特殊的地位及身分。

政治與香港

升上大學接觸各種社會科學的理論後,我開始理解為何「生活即政治」,理解為何我原以為關在總統府、競選期間的政治何以在生活中以諸多我所期望、不期望的方式影響一切食衣住行。

政治又以最慘忍直接地方式於香港呈現它無所不在的影響力。2013 年的「佔中運動」如同一聲哨響,預示了一國兩制的不穩定,也預告了今日香港的境況--儘管香港有這麼多人站出來挺身抵抗,仍然不敵威權政府的動員能力。

去年的這個時分,反送中運動頻繁開始示威之時,我其實曾經羨慕過香港的堅強

因為在反送中剛發起時我感受到太多周遭的冷漠。例如我那熱愛香港美食、有家人住在香港的母親在觀看電視充滿批判性地報導反送中運動時,跟著中國政府怒斥參與者為「暴徒」、大罵他們「吃飽太閒才搞革命」。而當我問她擔不擔心親戚的安危,她只涼涼回覆一句「他們不會參加。」。當時的我聽了十分心涼,因我也是曾經站在遊行現場的人,我難以理解這個只想保全最基本人權的運動怎麼會成為我母親口中沒事找事的「動亂」。受到衝擊的我偏狹地認定--若台灣發生類似事件,必定無法組織不了這麼具規模的動員。因此我羨慕起儘管受到那麼多來自中國的壓迫和不平等待遇卻仍然堅強面對的香港人。

另一個原因則是抗爭的群眾們所持強烈自己身為「香港人」的認同,而我作為一「台灣人」卻難以找出自己賴以為生的身分。但我後來逐漸發現,其實香港人同樣也面對著艱難的自我認同旅程,年輕的香港人面臨著可能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生長歷程與教育背景,諸如小學廢除母語改教北京話的策略。經過抗爭一年的曲折,香港曾經受到國際媒體群眾的關注,又逐漸被淡忘;一度燃起希望、卻陷入更深的絕望。


一年後的今天,我才逐漸明白,原來林夕的《雙城記》訴說的根本不是什麼抗爭的浪漫,而是乞求正常生活的無可奈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蠑螈的沙龍
4會員
19內容數
中國為主的原創耽美(BL)小說書評
蠑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28
大家好久不見! 在經歷了約兩個月的修整後我回到方格子繼續書寫了。在撰寫這篇文的同時,我已經平安從美國回到了台灣。雖早有返台的打算,但因肺炎產生的許多不定要素而一路推遲到現在,在返台規劃中我遇到不少的問題,並在「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回饋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1/04/28
大家好久不見! 在經歷了約兩個月的修整後我回到方格子繼續書寫了。在撰寫這篇文的同時,我已經平安從美國回到了台灣。雖早有返台的打算,但因肺炎產生的許多不定要素而一路推遲到現在,在返台規劃中我遇到不少的問題,並在「台灣海外Covid-19自救會」社團得到許多幫助,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回饋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Thumbnail
2021/01/31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情緒勒索」這個詞吧?近年來在心理學的普及,腦神經科學對於人腦「認知」的測量技術不斷上升,及因心理與精神疾病數量攀升造成以西方為領的大眾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視,原本從不被劃進科學範疇的「情緒」也越來越多人爭相研究。可以說在這個趨勢下,「情緒」逐漸被重視,不再只是「情緒化」、「敏感」的
Thumbnail
2021/01/31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聽過「情緒勒索」這個詞吧?近年來在心理學的普及,腦神經科學對於人腦「認知」的測量技術不斷上升,及因心理與精神疾病數量攀升造成以西方為領的大眾對於心理健康之重視,原本從不被劃進科學範疇的「情緒」也越來越多人爭相研究。可以說在這個趨勢下,「情緒」逐漸被重視,不再只是「情緒化」、「敏感」的
Thumbnail
2021/01/22
《麟趾》一文如同其標題,麒麟現時、明主出,這不但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是一部成長小說。邀請你一同守護賀融與賀湛兩兄弟互相扶持,從谷底拚搏成為一代新君的故事。
2021/01/22
《麟趾》一文如同其標題,麒麟現時、明主出,這不但是一部歷史小說,還是一部成長小說。邀請你一同守護賀融與賀湛兩兄弟互相扶持,從谷底拚搏成為一代新君的故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遊歷過世界,才發現香港比不少知名大城市更發達、龐大,有繁榮的一面,山水又在可望可即的距離。百多年功夫建造出首屈一指的城邦,卻在主權移交的廿多年間急速退化,迫令無數人離開安樂窩,教人感慨萬千。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認識歷史、掌控話語權《空白的一百年》值得我們細閱,感受前人如何建構香港,思考如何開拓未來
Thumbnail
遊歷過世界,才發現香港比不少知名大城市更發達、龐大,有繁榮的一面,山水又在可望可即的距離。百多年功夫建造出首屈一指的城邦,卻在主權移交的廿多年間急速退化,迫令無數人離開安樂窩,教人感慨萬千。但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認識歷史、掌控話語權《空白的一百年》值得我們細閱,感受前人如何建構香港,思考如何開拓未來
Thumbnail
「你會想過留在臺灣嗎?」下一代會成為怎樣的人,會不會跟我們一樣,再也無法理解上一次的想法。會不會也會相信,牆內的世界是美好的,約定的夢幻島。 我無法想像,留下去的人是要花多大的力氣,就像留在媽媽身邊最小的孩子,提醒自己活在恐懼。離開的人又要花多大的力氣,想起每個被紋上號碼的孩子還在原地,不能忘記。
Thumbnail
「你會想過留在臺灣嗎?」下一代會成為怎樣的人,會不會跟我們一樣,再也無法理解上一次的想法。會不會也會相信,牆內的世界是美好的,約定的夢幻島。 我無法想像,留下去的人是要花多大的力氣,就像留在媽媽身邊最小的孩子,提醒自己活在恐懼。離開的人又要花多大的力氣,想起每個被紋上號碼的孩子還在原地,不能忘記。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說起社會參與,作為回歸後出生的香港人,對於早期的社會運動並不熟悉。零三年沙士、經濟危機、七一反廿三條,大概只是小學常識問答比賽中的問題與答案。記得當時教育制度並未成熟到能讓中小學生擁有獨立的邏輯思考能力。在考試之中,甚少見及論述回答題。零八年北京奧運,彷彿把大部分的香港人都為中國香港市人民。想起……
Thumbnail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Thumbnail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Thumbnail
「為什麼在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懵懂的十二歲的我向父母問道。 晃眼過去,距離上次我去到(而並非過境)香港已約莫十年了,而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國中生逐漸轉變成為背負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有了些自己的立場認知、擺脫一團混沌的意識。
Thumbnail
「為什麼在香港買不到紫荊旗啊?」--懵懂的十二歲的我向父母問道。 晃眼過去,距離上次我去到(而並非過境)香港已約莫十年了,而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國中生逐漸轉變成為背負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有了些自己的立場認知、擺脫一團混沌的意識。
Thumbnail
自我審查的可怕在於,它是非常幽微的、發生在你的每一刻思考與日常裡的瞬間。哪些話可以講,哪些話不能說,都會開始出現篩檢機制。在這個思考運行的過程裡,你並不是因為很清楚知道會受到什麼懲罰,譬如被抓去關個十年或者消失不見,所以才這樣做。沒有,當你啟動自我審查時,腦海裡並沒有這些清晰的東西,它比較像是有人在
Thumbnail
自我審查的可怕在於,它是非常幽微的、發生在你的每一刻思考與日常裡的瞬間。哪些話可以講,哪些話不能說,都會開始出現篩檢機制。在這個思考運行的過程裡,你並不是因為很清楚知道會受到什麼懲罰,譬如被抓去關個十年或者消失不見,所以才這樣做。沒有,當你啟動自我審查時,腦海裡並沒有這些清晰的東西,它比較像是有人在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1997年7月 小學教室 她拿出一張紙,喜氣盈盈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啊,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們搖搖頭,「今天是香港回歸偉大祖國的日子!」·····大家被搞得有點懵,因為沒人知道“香港”是誰,更不知道“回歸”是什麼
Thumbnail
1997年7月 小學教室 她拿出一張紙,喜氣盈盈地對大家說:「同學們啊,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們搖搖頭,「今天是香港回歸偉大祖國的日子!」·····大家被搞得有點懵,因為沒人知道“香港”是誰,更不知道“回歸”是什麼
Thumbnail
"199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幾乎是每兩三個禮拜都要到香港。 關於散步,是無敵的中環石板街。關於闢室密談所,沒有檀島咖啡的千層派皮,怎麼開的了口?"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199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幾乎是每兩三個禮拜都要到香港。 關於散步,是無敵的中環石板街。關於闢室密談所,沒有檀島咖啡的千層派皮,怎麼開的了口?"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