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不會捨不得妳哭,我只是捨不得妳哭的時候沒有人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影師:Lucas Pezeta,連結:Pexels
一個晚上讓妳激動了兩次,也難怪妳晚上睡不好了,或許也跟爸爸今天選擇睡左邊的床位有關,妳來找我安慰的時候,似乎就是多了那麼一點騷動,好像不能靠著耳朵聽到心跳聲撫著入眠就難免焦慮,又或者只是單純做做惡夢,不斷的在腦海裡回味著妳和爸爸之間的凝結的空氣。
第一次,晚上我們回到電梯,遇到七樓的鄰居阿姨。現在妳習慣看到不認識的人就會在我們懷裡轉過頭來背對她們,然後低低著說著「我害羞」(好像是被我教的話語),只是今天妳又多帶了一點淘氣,不一會兒又轉過頭來,對著阿姨的方向「噗」了一下,我立刻就用手摀住妳的嘴巴,然後不停的點頭說抱歉(妳不知道現在做這個動作不只是有衛生問題、禮貌問題,還有傳染病問題嗎?)。還好,這位阿姨並沒有太大的反應,電梯門一開我們就彷彿尷尬溢出身體一樣,滿帶著愧疚跨越電梯門的界線,頭也不敢回的等待電梯門關上。
這下子,爸爸不悅了,我用很低沉正經的聲音告訴妳「莎,不能這樣子,妳怎麼可以對別人噗呢?」
妳總是很容易的感受到父母的不悅,然後會再當下開始表現的扭捏,不願配合,然後說甚麼都極力逃脫,到另一個人身邊(無論生氣的是爸爸媽媽)。但是呢,在妳越接近三歲,我就越想開始好好告訴妳,甚麼時候我們順從著妳的天真和自由,甚麼時候妳得認真停下來聽我們說話配合我們做事。
我不會捨不得妳哭,我只是會捨不得妳哭的時候沒有人陪。
所以妳哭、掙扎、想找媽媽,我不讓妳找,把妳強迫抱進家裡,讓妳坐在沙發上,和我面對面。我用妳的高度和妳說話,我說希望妳先哭完,爸爸有話要告訴妳,妳這樣子爸爸沒辦法和妳說話。
妳開始大哭、大叫、揮手,然後一直想找媽媽,說「你不要說話」「我要找媽媽」「不要」「不要」,視線總是不停地落在我身後的媽媽,用陌生人都知道的淚眼求救。還好,過年時有了經驗,阿嬤說不要讓媽媽在現場,否則妳只會一直求救兵。所以我示意了媽媽請她離開現場,我想好好跟妳面對面。
就這樣,繼續看著妳哭,喊叫著沒有理由的憤怒、揮甩著沒有限度的眼淚,我只是持續著壓抑被妳的情緒所鼓動的不耐,想辦法用比妳冷靜的語調、口氣跟妳說「妳這樣子,爸爸沒辦法和妳說話,等妳哭完,妳來爸爸前面,我再跟妳說話。」
「溫柔而堅定」,心裡在此時唯獨這句話圍繞在狹小的對峙空間裡。
大概,也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我不曉得是妳敏感的個性承受不了內心太滿太漲的挫折難過太久,抑或是很快的領悟到眼前的大人是玩真的不接受妳的蠻橫,一瞬間,像是黑夜裡的星空頓時被燦爛的煙火點亮;一眨眼,像是曾經失去的溫柔重新回到你的手心。妳像是頓時失去所有堅持和抵抗的理由,從沙發上跳下來喊著一聲「拔拔」就投入我的懷裡。我抱著妳,但卻仍然停留一點在剛剛的武裝對抗裡,慢慢的,慢慢的,右手才緩緩地舉起,然後一如往常地拍拍妳的背,等妳停止一點啜泣。
「妳還好嗎?」
「爸爸可以和妳說話了嗎?」(點點頭)
「爸爸沒有生氣,只是有話想跟妳說。」
「妳剛剛做了甚麼事情還記得嗎?在電梯裡的時候」
「我做這個噗」(頭往前傾,很熟悉的模擬這個動作)
「對!妳很棒,記得自己做過甚麼」
「爸爸想跟妳說,這個噗,不可以對別人做,這樣很沒有禮貌,也很沒有衛生」
「平常妳可以跟爸爸媽媽這樣玩,但是不可以對別人玩。沒有人喜歡被噗」
「妳可以答應我以後不再對別人這樣做嗎?」
「好」
「請妳說一次,我以後不會這樣做」
「我以後...不會這樣做」
「好的,阿莎很棒,知道自己甚麼時候做錯了然後改掉,真的很棒。爸爸可以帶妳去找媽媽了。」
我帶著妳去廚房找媽媽,妳像是渡過一晚激情的跨年活動一樣立刻癱坐在媽媽後面。我很欣慰,妳不是別人說的,有著不好的脾氣和個性,只是如同很多過來人分享的,需要時間消化和處裡自己的情緒。
用父母的權威、暴力、恐嚇,非常好壓抑妳的行為,但除了貪圖了父母的方便以外,最大的損失莫過於讓妳失去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情緒管理的機會。
權力在手,是最方便的手段,父母的階級、體型、力氣都比兒童大,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想以這些優勢來讓兒童服從。而文明,是建立非權力手段的累積,如何用理性、溝通、包容來讓孩子順從,不僅是對孩子的示範,也是讓孩子學習成為我們希望他們擁有正向品格的機會。
許多人總說看不出來有甚麼差別,那是因為真正的差別不會顯露在表面上,那些被壓抑的陰影都是等待著長大成人的時候,被類似的情境或者條件所觸發,演變成大人世界裡無法控制的焦躁、憤怒、不安全感、強迫症、行為癮等等。而那赤裸裸被人看見的情緒問題一旦浮現成可見的異樣,都是已經從內心深層的腐爛延伸到現實的程度了。
爸爸會趁著妳還小,陪妳慢慢的練習。
今晚還有一次的爭執,明天待續...
2020.2.4
參考書籍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8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win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越來越感到疲乏和窮困,卻也越來越懂得寫字和創作。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靈感之神,無論祂是甚麼樣的形象,端看自己想寫出甚麼風格的文字,那就自己去塑造內心靈感的泉源。不過大都相同的是,靈感之神不是聖誕老公公,不會在固定的時間給作家禮物,也不會總是給作家好臉色,祂們是一群有自我想法和情緒的存在。
最近的日子,總感覺妳越來越像trouble two了(雖然妳已經快三睡了),不是只有像一開始我形容的,會拍桌子、打爸爸、丟東西而已,我和媽媽最近最常偷偷用來形容妳的一句話就是「Grumpy Lisa」,妳真的變得很容易生氣,一旦生氣起來也很容易尖叫。
這是我第一次有方法的進行親子共讀,覺得很有心得的經驗。實際上的對話可能比這個還要更多,更耗時,每個問句後面都接著我和女兒的互動,為了精簡版面我只單純提供問句給同樣想一起學習共讀的父母當作參考的引導線索。
春節,好像過的太過日常太過平靜,好像把放假前工作的氛圍給熄滅了,這樣就會變得,有收假症候群,有灰色星期一。啟程回到另一個家時,不免又帶著不捨和牽掛,還是會揚起一抹糾結,問自己改變的初衷,問自己選擇的正確與否,然後油門仍不停止的往下踩,視線仍就注視著前方。
有些層面,始終是我們無法省略的步驟。我們的孩子終究必須看著我們的臉龐,才能學會溝通;也終究必須聽著我們的耳語,才能學會思考和想像。或許有一天,女兒可以站在我和老婆面前猶豫著不知道該由誰說故事的時候,我會知道幸佳慧的精神已經留在這個家中。
為了專注創作,實在沒辦法花太多時間欣賞其他作者的深度或優質的文章,我只能在工作和育兒的空檔,每天清晨的兩到三小時之間經營自己的文字創作,若還有時間,就必須把珍貴的資源留給最重要的訊息。從沒想過自己能夠有「以文會友」的方式和人們接觸,希望能夠在Matters上結交更多朋友
我越來越感到疲乏和窮困,卻也越來越懂得寫字和創作。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靈感之神,無論祂是甚麼樣的形象,端看自己想寫出甚麼風格的文字,那就自己去塑造內心靈感的泉源。不過大都相同的是,靈感之神不是聖誕老公公,不會在固定的時間給作家禮物,也不會總是給作家好臉色,祂們是一群有自我想法和情緒的存在。
最近的日子,總感覺妳越來越像trouble two了(雖然妳已經快三睡了),不是只有像一開始我形容的,會拍桌子、打爸爸、丟東西而已,我和媽媽最近最常偷偷用來形容妳的一句話就是「Grumpy Lisa」,妳真的變得很容易生氣,一旦生氣起來也很容易尖叫。
這是我第一次有方法的進行親子共讀,覺得很有心得的經驗。實際上的對話可能比這個還要更多,更耗時,每個問句後面都接著我和女兒的互動,為了精簡版面我只單純提供問句給同樣想一起學習共讀的父母當作參考的引導線索。
春節,好像過的太過日常太過平靜,好像把放假前工作的氛圍給熄滅了,這樣就會變得,有收假症候群,有灰色星期一。啟程回到另一個家時,不免又帶著不捨和牽掛,還是會揚起一抹糾結,問自己改變的初衷,問自己選擇的正確與否,然後油門仍不停止的往下踩,視線仍就注視著前方。
有些層面,始終是我們無法省略的步驟。我們的孩子終究必須看著我們的臉龐,才能學會溝通;也終究必須聽著我們的耳語,才能學會思考和想像。或許有一天,女兒可以站在我和老婆面前猶豫著不知道該由誰說故事的時候,我會知道幸佳慧的精神已經留在這個家中。
為了專注創作,實在沒辦法花太多時間欣賞其他作者的深度或優質的文章,我只能在工作和育兒的空檔,每天清晨的兩到三小時之間經營自己的文字創作,若還有時間,就必須把珍貴的資源留給最重要的訊息。從沒想過自己能夠有「以文會友」的方式和人們接觸,希望能夠在Matters上結交更多朋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有天夜裡,她突然抱緊我的脖子,對我說著「媽媽,我永遠永遠都愛妳。我永遠永遠都不想跟妳分開」說完便沉沉睡去了。 留下了很多感慨、意識清醒到無法入睡的我。 原來在她的心裡,都是「自己不被愛了」的錯覺。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我能理解先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而展現出的 #捨不得,那份對於孩子捨不得的心,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完整擁有,身為孩子的母親,我一樣在睡眠調整的過程中,充滿捨不得,更有滿滿的掙扎,這也是為何帶著我走上追逐何謂 #安全依附關係 的起點,因為我真的好想清楚知道,到底,我們真的無恙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我與媽媽越來越疏遠,我開始害怕她,在他面前我變得小心謹慎。 可儘管如此,我依然每天被毒打,每天我都害怕著他,而他卻以各種理由將我困在不到兩坪的房間凌虐我。「我到底做錯什麼?」我凝望著鏡子裡全身傷痕的自己,那淚痕已經乾在我的臉上,我每天每有一刻安的下心,吃的下飯。 在我哥、我姊還是國中的那陣子,每
Thumbnail
「每次你都不讓我跟媽媽睡!」 「哪有每次?!」孩子的爸爸辯解著。
Thumbnail
爸媽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遇上的問題,還是需要孩子學會如何靠自己去解決。 但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與關心,是孩子人格成長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Thumbnail
張敏言!我叫妳幾次了!!是不會回答嗎?! 我坐在公園椅子上,看著嘶吼的媽媽,正在拿下女兒的耳機,然後說著:我講幾遍了⋯⋯我叫妳名字一次就要回答我,每次都要喊那麼多次也不理人!我剛下班也很累耶!不是只有妳上課累,好嗎?!可不可以體諒一下我,我還要工作還要買菜還要接妳放學⋯⋯ 也許公園旁的停車場這條路,
Thumbnail
有天夜裡,她突然抱緊我的脖子,對我說著「媽媽,我永遠永遠都愛妳。我永遠永遠都不想跟妳分開」說完便沉沉睡去了。 留下了很多感慨、意識清醒到無法入睡的我。 原來在她的心裡,都是「自己不被愛了」的錯覺。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我能理解先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而展現出的 #捨不得,那份對於孩子捨不得的心,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完整擁有,身為孩子的母親,我一樣在睡眠調整的過程中,充滿捨不得,更有滿滿的掙扎,這也是為何帶著我走上追逐何謂 #安全依附關係 的起點,因為我真的好想清楚知道,到底,我們真的無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