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武漢包機看台灣國族認同的混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行有餘力時當然可以助人為樂,但當資源有限時,你會以台灣人優先還是要一視同仁?無論你幻想的烏托邦是多麼神妙,現實就是每個國家都會以自己國民為主,硬要台灣當全世界最偉大的地方,結果只會讓台灣人成為世界上極少數的孤兒,連一個保護自己的政府都沒有。
如果我們繼續把統獨、把國族認同當作假議題,如果我們還不接受公民民族主義的觀念,硬要把追求共同認同的台灣民族主義當成撕裂族群、引發爭端的符號,那某些關鍵時刻,這種資源分配的問題就會反覆困擾我們。
全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陳時中部長那一句「同仁大家都這麼努力」著實感動了我,因為他在意的,是那些最辛苦的無名防疫英雄,他希望的,是所有的努力,能換來一位又一位健康返國的台灣人,他淚光晶瑩的眼中,滿滿的都是別人,沒有他自己。 在開口閉口就是升官發大財的此刻,這種典範更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
單就口罩這件事來說,台灣人自保尚且不足,那為什麼這些人還認為台灣人應該冒著危險,把自己用都不夠的口罩送給中國人?
按照徐永明今天要求依《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為違憲」來解散統促黨,以後若是政黨輪替,支持台獨的政黨全都用這一條「危害中華民國」來解散就好了,明明就有別的法律可以用,偏偏要找一個絕對不會過的,就為了炒作「民進黨反對解散統促黨」?
其實國民黨老中青三代都很清楚,與其說台獨是民進黨神主牌,不如說,在蔡英文執政「拼經濟」能力明顯超越馬英九後,中華民國四字就是國民黨碩果僅存的招牌,當民進黨也開始喊中華民國,而且反共愛國做得比國民黨還好,那等於是奪走國民黨賴以集結眾人的信仰。
民眾黨、台灣基進還有時代力量,這些國會小黨未來該何去何從?又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
和平協議如何可能?難道中國有需要向台灣要求和平嗎?不,他們要的是「協議」。簽下了和平「協議」而不是和平「條約」,等於同意中國跟台灣是同一國家兩個政府的內戰關係,屆時,中國對台灣人的壓迫很可能從國際事務變成國內事務,讓其他國家沒有插手的餘地。
陳時中部長那一句「同仁大家都這麼努力」著實感動了我,因為他在意的,是那些最辛苦的無名防疫英雄,他希望的,是所有的努力,能換來一位又一位健康返國的台灣人,他淚光晶瑩的眼中,滿滿的都是別人,沒有他自己。 在開口閉口就是升官發大財的此刻,這種典範更需要我們的支持與鼓勵。
單就口罩這件事來說,台灣人自保尚且不足,那為什麼這些人還認為台灣人應該冒著危險,把自己用都不夠的口罩送給中國人?
按照徐永明今天要求依《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為違憲」來解散統促黨,以後若是政黨輪替,支持台獨的政黨全都用這一條「危害中華民國」來解散就好了,明明就有別的法律可以用,偏偏要找一個絕對不會過的,就為了炒作「民進黨反對解散統促黨」?
其實國民黨老中青三代都很清楚,與其說台獨是民進黨神主牌,不如說,在蔡英文執政「拼經濟」能力明顯超越馬英九後,中華民國四字就是國民黨碩果僅存的招牌,當民進黨也開始喊中華民國,而且反共愛國做得比國民黨還好,那等於是奪走國民黨賴以集結眾人的信仰。
民眾黨、台灣基進還有時代力量,這些國會小黨未來該何去何從?又會遇到什麼樣的難題?
和平協議如何可能?難道中國有需要向台灣要求和平嗎?不,他們要的是「協議」。簽下了和平「協議」而不是和平「條約」,等於同意中國跟台灣是同一國家兩個政府的內戰關係,屆時,中國對台灣人的壓迫很可能從國際事務變成國內事務,讓其他國家沒有插手的餘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人民的生存空間,不能也不應該被動的期待或依附,任由他國與中國利益交換,編制成所謂的「地理例外」之法理主張。從國際法之領海與「地理例外」條款內容亦可得知,印太區域歸由民主自由或社會主義專制獨裁之手,台灣能否成為該區域之國際法主體(國家),「台灣人民」的具體行動舉足輕重。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四,遇到了,可以安慰到自己的公司。 距離上篇系列文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前面四檔自組退休ETF成份股,不管大盤如何震盪,長期持有含除權息回推的穩定報酬率,大家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認可了吧?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逆境,這個字眼在阿政的生命裡,似乎特別有重量。他的研究所生活,原應是知識的海洋,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地,卻不料在這轉角,遭遇了人生的一大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登革熱疫情。
Thumbnail
生涯抉擇困難嗎?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討人們在做決定時背後的五大需求: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並說明如何透過覺察自身需求,找到適合的解方,不再被生涯選擇的焦慮所困擾。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我帶的讀書會,最後一次是要寫「讀後心得」的。為了檢視孩子沒有看得這本書。但,這只是最低要求,我還希望孩子能有深入感受,有分析與識別的能力,能有自己的問題點與看法。 大人常常擔心孩子看書有讀沒有懂, 讀懂一本書,等於讀者明白作者最想要說的是什麼。 但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讀懂一本書呢❓ 大塊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台灣人民的生存空間,不能也不應該被動的期待或依附,任由他國與中國利益交換,編制成所謂的「地理例外」之法理主張。從國際法之領海與「地理例外」條款內容亦可得知,印太區域歸由民主自由或社會主義專制獨裁之手,台灣能否成為該區域之國際法主體(國家),「台灣人民」的具體行動舉足輕重。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四,遇到了,可以安慰到自己的公司。 距離上篇系列文又是幾個月過去了。前面四檔自組退休ETF成份股,不管大盤如何震盪,長期持有含除權息回推的穩定報酬率,大家應該有一定程度的認可了吧?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逆境,這個字眼在阿政的生命裡,似乎特別有重量。他的研究所生活,原應是知識的海洋,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地,卻不料在這轉角,遭遇了人生的一大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登革熱疫情。
Thumbnail
生涯抉擇困難嗎?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討人們在做決定時背後的五大需求: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並說明如何透過覺察自身需求,找到適合的解方,不再被生涯選擇的焦慮所困擾。
Thumbnail
最為現代民族國家當中相當重要的要素之一,政府的組成也是左右社會性質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我帶的讀書會,最後一次是要寫「讀後心得」的。為了檢視孩子沒有看得這本書。但,這只是最低要求,我還希望孩子能有深入感受,有分析與識別的能力,能有自己的問題點與看法。 大人常常擔心孩子看書有讀沒有懂, 讀懂一本書,等於讀者明白作者最想要說的是什麼。 但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讀懂一本書呢❓ 大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