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背後總有一個我們「在意的人」

2024/03/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多人在遇到生涯抉擇時會來找我聊聊,有時候多一個人幫忙釐清想法,的確可以更確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不知道如果選了這個工作,我爸媽會不會開心。」

「這間公司的同事如果不好相處,怎麼辦?」

「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進行生涯抉擇時,我們最擔心的往往是這個「決定是否正確」,如果走錯了路,豈不是又浪費了人生幾年。這些假設建構出內在的焦慮感,深怕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被自己或他人嘲笑。其實,無人可以預知未來,做了這個決定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無人知曉,也許這才是人生有趣的地方。

在上面三個句子中我們會發現,每個擔心的背後都存在著一個或一些在意的「人」。比如說父母、同事或著自己。

心理學家威廉・葛拉瑟(William Glasser)認為,人們的潛在問題都是相似的,他們不是陷入目前不滿意的關係中,就是缺少一般人際關係。他提出的抉擇理論(choice theory)假設我們出生時並非只是一塊白板,由著世界塗上色彩。而是在出生時就具有五個編入基因的需求碼-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這些需求驅動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想像每個需求都有1-100分,有些人天生需求就比較高,有些人較低。舉例來說:每個人都有愛與歸屬的需求,有些人在這項需求有90分,也許他時常需要與人交流、吃飯分享、渴望被愛;有些人只有10分,獨自一人思考、吃飯、去旅人正是他最喜愛的放鬆方式。當然,這些分數只是一個比喻,人的特質與需求是一個光譜,很難量化,但有了這個觀念,你也許可以開始覺察到每個人的獨特之處。

在這五個需求當中,「愛與歸屬」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因為每個人都需要與別人合作,才能滿足其他的需求。且人類是社會性的生物,所以有彼此接納與關愛的需要。
試想,如果出生的嬰兒沒有人照顧、原始人沒有形成聚落互相幫助,都難以存活。所以需要被愛、被群體接納是再自然不過的底層需求。先撕下自己「缺愛」的負向標籤吧!

有趣的是,我們的腦部功能有如一個監控系統,當其中一個需求未被滿足時,大腦可能會發出訊號讓我們知道。也許在心情不好的當下,你無法立即察覺我們的需求,但為了避免落入痛苦太久,你可能會嘗試各種方式來讓自己心情變好。就如同,餓了會想吃東西、無聊就去看影集、想要別人關心就發些限動等等。

每個行動的背後都隱藏著失落的需求。

總而言之,當你在心情上遇到困境時,可以思考看看,是否在某段關係上讓你挫折,或者,哪個需求未被滿足。我們可以採取行動來滿足自己,所以沒有不能解決的事,只是需要智慧心來尋找合適的解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