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寄生上流了,然後呢?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기생충)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幕?
是基宇陌生地沿著緩升坡向上尋找多惠家的豪宅?是連夜大雨裡即將發生大事的詭譎氣氛?還是涉險進入被雨水淹沒早以一無所有的半地下室?
不,最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基澤一家人環坐在客廳摺著披薩紙盒的敷衍樣子。
基澤一家人都靠打工賺取微薄的薪水。摺披薩盒是其中一項,按件計酬,不但可以在家工作,而且摺好的紙盒店家會開車來載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對於一向喜歡便宜行事的基澤一家來說,是個不吃力又討好的工作。
像這樣做多少領多少的工作,只要努力多摺一點,就能在相同時間內賺取更多費用。然而一旦開始貪心,取巧的惡魔便會悄然躍上心頭。「反正只差一點點無所謂。」於是,在電影裡我們便看見基澤為了求快而開始忽略紙盒的品質,即使在社區噴藥、滿屋子溢滿消毒噴霧的情況下,基澤仍像個機器人般,反覆操作著讓紙盒差一點點就完美的動作。
反正披薩盒用一次就要丟了、反正沒人在意盒子是否端正、反正沒人知道盒子是在消毒噴霧中摺好的、反正我能拿到工資就好……
基澤應該是這樣想的吧。
在韓國作者黃海樹(황해수)的《我用打工學習這個世界》(나는 알바로 세상을 배웠다:알바 인생득도 청춘 에세이)這本書中,有一個章節叫做「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他提到了某次「我們每天反覆做著一樣的事情,很容易就會產生厭煩和惰性。」「人們在做事時經常會單純地追求自己的便利性。」所以,一件事情做久了,難免產生怠惰,常以肉眼難不到為由,敷衍了事。正是基澤的最佳寫照。
果不其然,潦草行事的下場便是扣薪與解雇,畢竟紙盒有沒有摺好是肉眼輕易可見的,得過且過的僥倖心態透過闔不攏盒蓋、沒對齊的摺線,表現得一覽無遺,即使理直氣壯地辯解也徒勞無功。
此事的鋪陳彰顯基澤一家人的處事態度,既沒有責任感,也未曾對工作付出真心,不僅讓他們失去了穩定的摺紙盒工作,亦預示了未來悲劇的即將發生。
看完《寄生上流》與《我用打工學習這個世界》之後,電影中的基澤與本書作者海樹對待工作的態度大相逕庭,面對貧富差距、面對激烈競爭,基澤一家或許礙於情勢所逼,採取的是投機取巧,寄生在上流之家並且極盡所能複製享用上流生活;而海樹,10年來換過27份工作的「打工仔」,設法用積極正向態度迎戰,在無法操控的大環境中,試圖摸索到自我的樣子。
然而,縱然面對如此險惡,可以彎下腰為人服務,也不能拋棄生而為人的尊嚴。這是故事走到最後,基澤終究展現與海樹的相同之處。
一個愛看韓劇的出版人,用迷妹的眼光、閱讀的方式看韓劇,精讀韓劇裡的細節,可能算是一種劇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