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治人物使用的說話技巧通通都在《說理1》

我國政治人物使用的說話技巧通通都在《說理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本書的副標清楚的寫著:任何場合都能展現智慧、達成說服的語言技術。

因此我被深深吸引,在這裡偷偷說一下,我本身雖非本科系也不是做相關的工作,但我有在相關的組織從事協談志工,在培訓階段不只發現心理學的有趣,更發現說話方式的重要性,而且說話方式是能夠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的。

這本書的用意也是如此,希望能讓讀者們閱讀過這本書後,能夠將內容應用在各種生活上的場合。

本書作者是修辭學大師,他的書是許多美國大學某些課程的必讀文本,可見這本書的實用性。

另外老實說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因為前面都是在介紹比較制式的方法,當然也有舉不少例子,但我就是沒什麼共鳴感,直到看到差不多100多頁,我開始將書內的方法套用到身邊的人事物或是我國的政治人物身上,恍然大悟發現滿有趣且很實用!才開始愛上這本書,不然我差點都要棄坑了呢!

※在這裡慎重的補充一下,我個人沒有什麼政治立場,以下舉例也只是我想要閱讀同時運用在生活之中,而找到認同感促使舉例我國的政治候選人罷了。

前面廢話說太多,我們這就進入這本書我個人喜歡的部分章節及內容。

一、設定目標

在我們開始辯論前,我們必須設定自己的目標以及對方的目標,目標包含你是否想要改變對方的情緒、想法,或產生根據你的期待執行某件事的意願。

這攸關後續你要怎麼產生你的辯論對策,其中三大辯論工具:邏輯(以邏輯論述)、情感(以情緒論述)、人格(以人來論述)

要以人格來論述最重要的就是讓聽眾能夠喜歡你,像是你必須吹噓突顯自己的優於他人之處、讓聽眾覺得自己跟你有相同的價值觀、或是使聽眾們相信你總有對的知識來解決每一件事等等。

二、中庸之道的特別之處

這邊有提到一個方式是採取中庸之道。

舉的例子是在美國競選總統時,副總統候選人的立場通常都比總統候選人來得極端,像是尼克森搭配阿格紐、柯林頓配高爾、小布希和錢尼、歐巴馬和拜登。這樣的副總統能讓總統即便在背離美國主流意見時,看上去依舊相對溫和。

我對這點並不太認同,我覺得在政治領域上總統搭配比較極端的候選人,多半是為了拉攏那些極端立場的選民認同。以我國來說,像是如果民進黨的副總統是個比較極端的後選人,就是為了鞏固那些位於政治光譜極左的選民認同(Ex:台灣獨立)。

三、其他選舉候選人說服他人的工具

1.人格真實性的工具,雖真實是其核心,但其實這也可以造假。例如有些候選人會故意讓自己看起來較無能,而人格就能好好發揮效用。

書內談到藍州的人嘲笑小布希的言論(紅州市支持共和黨的州、藍州市支持民主黨的州),紅州的人則因為這些言論更加支持他。

這讓我想到最近(我在寫這篇時位於2019年12月22日)因為總統選舉將近,我國的兩位總統候選人支持者砲火猛烈,不論是蔡英文的粉絲還是韓國瑜的粉絲,都會嘲笑對方候選人的言論,可是儘管雙方互相攻擊,越是凶猛的攻擊,支持者支持自己喜愛候選人的信念卻是越來越堅定。

2.邏輯、人格與情緒的先後順序,這個工具也可以連結到我國候選人的例子,前提先說明一下,在論辯的一開始,你必須讓聽眾了解你的目標,並相信你的人格,因此立刻使用情感的效果會不盡理想。此時妳應該訴諸於邏輯與人格,情緒是循序漸進的。如果你的聽眾是一小群人,那麼巧妙使用下,情感就能發揮效果。

如果各位有認真去研究2018年11月24日的高雄市長選舉會發現韓國瑜其實有在使用這樣的一個技巧,尤其他在選前最後一夜的造勢活動上,更是將情感的效果使用的淋漓盡致,激發出所有高雄人對高雄這塊土地在這幾年沒有進步、甚至輸給台中的那種遺憾及不甘心的情感,讓他們想要改變現狀而投給韓國瑜一票。(再重申一下,我並沒有任何政治立場,純粹舉例)

3.要怎麼激起群眾懷舊情緒呢?書內舉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那句「讓美國再次偉大」,以及同年英國退出歐盟的公投中,脫歐派宣稱「奪回主控權」的標語,宣稱英國因為歐盟失去了某些事物(模糊的權力概念)。

懷舊能勾起所有人對於過去那些記憶中,最閃爍的一部分,是一個很有用且邪惡的工具,我國的候選人也喜歡頻繁使用,同樣列舉2018年的高雄市長選舉,韓國瑜給予高雄市民希望,要幫市民奪回當年身為全台第二大直轄市的榮耀。而陳其邁選擇的是和陳菊感傷美麗島事件。這兩者有著極大的差異,前者就如同上面川普及英國脫歐派使用的方法一樣,激起群眾的懷舊情緒,高雄市民不甘心城市的發展輸給北部,甚至輸給台中市,他們想要重返榮耀。

圖片來自pixabay

圖片來自pixabay

看完整本書,能發現修辭學一門高深且不容易融會貫通的學問,這本書我看了很久,當中斷斷續續並穿插了其他本書來看,因為想要一口氣看完太辛苦了,訊息量過大,我根本無法一下就理解,零零總總也看了快2週吧…

能順利閱讀完,真的是靠著將這些修辭(辯論)技巧放入生活之中,才能順利理解內容及運用到生活上的訣竅,當然現在還是不敢說自己已經完整吸收這本書,但稍稍整理心得過後,只希望能讓還未看過這本書的讀者們能去找來看看,是一本在溝通上很有幫助的書喔!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順手幫我拍手五下,支持我持續分享好書,謝謝你↓↓↓↓↓

avatar-img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167會員
177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的作者Adam Ferrier曾在大學取得商業學士學位(行銷)和人文學士學位(心理學),畢業後他先在矯正署工作幾年,後來轉入私人心理諮商師,最後才轉型成為一名「消費心理學家」。 如此特殊的經歷特別引起我注意,除了我本身對這兩個領域(商業及心理)都很感興趣,閱讀及學習上都在這兩個領域之外,我也發
本書的作者是新聞週刊的科技編輯,對科技業也是小有研究,在被資遣後,他選擇加入這間當時還尚未上市的新創公司HubSpot,開始了一連串的奇幻旅程。
"傳統思維告訴我們,想要獲得財務自由,第一步驟就是避免負債。這實在是太不幸了。因為債務是一項威力強大的工具。" 這短短兩句話簡單的說了這整本書的宗旨,如何利用債務幫助我們達到財務自由。
這本書的作者Adam Ferrier曾在大學取得商業學士學位(行銷)和人文學士學位(心理學),畢業後他先在矯正署工作幾年,後來轉入私人心理諮商師,最後才轉型成為一名「消費心理學家」。 如此特殊的經歷特別引起我注意,除了我本身對這兩個領域(商業及心理)都很感興趣,閱讀及學習上都在這兩個領域之外,我也發
本書的作者是新聞週刊的科技編輯,對科技業也是小有研究,在被資遣後,他選擇加入這間當時還尚未上市的新創公司HubSpot,開始了一連串的奇幻旅程。
"傳統思維告訴我們,想要獲得財務自由,第一步驟就是避免負債。這實在是太不幸了。因為債務是一項威力強大的工具。" 這短短兩句話簡單的說了這整本書的宗旨,如何利用債務幫助我們達到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