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個月解鎖第 20 篇文章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我怎可能辦到?

大概是三個月前的事,我在 2019年 11月 12日開始的上 Medium 寫文章,其實當初這是給自己一個挑戰的概念。

事情是這樣來的,去年秋天時,一個朋友跟我討論出書的計畫。思考了幾個月後我婉拒了。

我覺得我不夠資格

我到現在還是覺得自己文章寫不好。不論是文法、遣辭用句,中文還是英文,都不夠好。

在我婉拒友人的當下,我做了一個決定,是個對自己有建設性改變的決定 — 當天我就在 Medium 發了我第一篇文章。印象深刻,我那篇文章足足寫了一個小時半。之所以印象深刻,因為在跟友人會議結束後,我留在咖啡廳直接就開了電腦寫文,剛好那天我有一個小時半的空擋,之後跟個女同學約好一起吃中餐。

第一篇文章蠻容易就寫完的,因為那篇文章是我放心裡很久的想法,之前分享過給不少朋友了。

同一週,我決定中文、英文都來練習寫文章,而且固定發布。原則上一週發兩篇,雙語都寫。我通常先寫英文,再找時間寫中文。我也設了時間讓自己實驗及練習這件事。不少友人問我為何寫文章,坦白說我沒有大家臆測的什麼深層目的,純粹就是身體力行我深信的 Just Do It.

寫文章的路

頭幾篇文章都很容易寫,反正我也只是有點像在寫臉書那樣的寫。沒多想,有靈感就動手寫,反正我向來想法多,寫字快。

第二週我受到幸運之神的青睞。在我發布第三篇文章,〈以始為終〉(Start with an End in Mind),國外一個期刊創辦人找上我,問我願不願意投稿成為他作者。這當然對我這寫作菜鳥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然後同一週的第二篇文章,〈Just Do It (JDI)〉我也收到滿滿的好評,友人甚至跟我說他因為我這篇文章做出些新決定(大暖心),也有朋友跟我說她認為這篇文章已經有網紅寫手的 fu,說我從長輩文的轉變只花了一週,超過她預期。

同一週我也試了新嘗試,我找上了我國外的音樂、照片、影片大師好友,經過他同意,我文章可以使用他的精美照片,感謝 Bun

但這寫作的路當然不是永遠這麼充滿鼓舞及開心,很多時候我也迷惘及失落。身邊朋友給很多建議,我很感謝這些點點滴滴寫作的養分。不少友人及長輩都在這條路上默默支持我,幫助我,很感動。

其中兩位男性友人在今天要特別說一下。他們算是最給力的兩位,我的每一篇文章他們都有給意見。兩位都是行銷大師,一位飽讀文章,一位還是出版業出身的。最有趣的是,他們兩個幾乎永遠持「不同看法」。只要其中一位覺得這篇文章好,另一位就很有可能急著打給我告訴我問題很大,要我想想怎調整。我也分享他們彼此的意見給對方,每一次他們都互相同意對方給我的意見,但兩人出發點跟關心的點不同,所以結論不同,這很是有趣。

他們倆意見不同,一開始我有點困惑,我後來很習慣了,幾乎只要有一人說喜歡某一篇文章,我就能猜到另一人應該今天就會告訴我這篇文章他不欣賞。直到 2019 年的年底一篇文章,〈中庸還是平庸〉 (Mediocre),這是他們兩第一次同一陣線的同意這篇文章 OK。

巧的是,文章的點閱數據也跟他們意見一致,那是我當時最多人閱讀的一篇文章。

不同平台試水溫

由於我也寫中文,所以除了在 Medium 外,我也多方嘗試其他管道,去年年底還多新增了一個中文平台。目前我在 方格子(Vocus) Matters 都有發文。

會在這些不同平台上都發文,當然是想看哪個平台比較適合我。2020 年 1月,正當我在評估是否要先暫離某個平台時,剛好寫了一篇 〈來共舞嗎?〉(Shall We Dance?) 的文章,那是一篇與台灣 2020總統大選有關的文章。意外且榮幸的被平台編輯看上,推薦此文章並放在首頁幾天,讓我受到鼓舞。當然因此讀者人數開始增加,當時也破了我在那平台的點閱數紀錄,所以我還是留下來繼續耕耘了。

昨天我發了第 20 篇文章,所以今天花點時間寫一下這 3 個月來的季感想。這真是一條有趣又出乎我意料的路啊!有時我覺得那天狀況不好,無法專心寫,或寫完覺得寫不好甚至沮喪,但結果通常讓我既驚訝又暖心。

如果問我,有沒有哪幾篇文章我覺得很可惜讀者沒注意到?當然有,超多的。不過如果可以推薦 3 篇,我個人推薦以下 3 篇。

私心推薦

就像我的讀者想法不同一樣,我的想法跟大家可能更不同。以下是我目前的私心推薦首選 3 篇。

  1. 顏色王道〉(The Era of Colour) 。這是一篇我花了好多時間思考整理的文章,一點都不容易寫。但我推薦他不是因為難寫,而是因為我喜歡這篇文章結合了時事、政治、顏色心理學、經濟學裡的市場結構,還討論了品牌及行銷。 可惜不是很受歡迎。
  2. 您追上了嗎? 〉(Are You Game? )這篇我自己很喜歡,因為它是一篇很有誠意的文章。我花了功夫摘要了 2019 年的世界大事紀,也分享了個人 2019 年做的人生調整。
  3. 雪上加霜的香港及港元?〉(Zugzwang on Hong Kong Dollars? ) 其實這一篇文章破了我目前在Medium平台的閱讀人數紀錄(超開心!),所以不是因為不夠讀者而推薦它。推薦它是因為這是一篇有一點深度的文章,而個人認為它值得您花點時間閱讀。

三個月的心得

每次當我獲得對文章有建設性的意見,我總是認真傾聽,並思考該怎樣調整自己,希望自己能有所突破。

有時大家也給了一些題目的建議,或希望我寫寫看不同種類的題材,除了軟性題目外,也寫些嚴肅或時事的議題。我欣然接受這些挑戰,擴充自己舒適圈及空間向來我都很愛,因為我也好奇想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三個月以來的感想:不可否認,有很多寫作技巧我該加強學習及調整。有些文章我應該要再精煉、刪掉一些篇幅、更聚焦、多把答案給出來而不是拋出問題等。還有要想辦法寫更吸睛的標題,第一段文章要更吸引讀者往下讀等。我通通同意這些都是我寫作上應改善的地方。但,我個人認為我還是得有些程度上的忠於自己。因為如果我完全照單全收的調整,改到最後可能會失去原意,我想我也可能會失去做這件事的熱情呢!

在 Medium 平台上有很多很厲害的作家,因此我收穫良多。其中一位我特別感謝叫做 Tim Denning,看了他一篇文章後我正朝著這目標前進,先頭也不回的寫完一百篇文章再說吧!

最後我想說,我很驕傲自己堅持下來了!朋友們,如果我這個菜鳥也能,我想沒人不能的,Just Do It!

希望您今天閱讀愉快,我們很快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Fang 方方專欄
39會員
57內容數
經濟學人、賽局原理、孫子兵法、職場暗黑學、各式方方隨手寫。 筆者小名方方,於加拿大 SFU 教授經濟系課程 7 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場、深耕國際市場 10 餘年 ,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等領域,縱行智囊團、業務、行銷、BD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改善及最優化。
VFang 方方專欄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本篇文章原在2024年11月18日於Vivian Fang(筆者小名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方方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這是一篇上個月底(十月底)方方就想寫的
Thumbnail
2024/11/18
本篇文章原在2024年11月18日於Vivian Fang(筆者小名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方方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這是一篇上個月底(十月底)方方就想寫的
Thumbnail
2024/08/18
朋友們,你覺得心煩意亂嗎? 覺得天說黑就黑,烏雲密佈,說下雨就下雨,不受控制嗎? 不管你今天身在什麼處境,請你記得,不論是颳風過後,飆完暴雨後,陽光總是會露臉,被風雨殘害的地方也會修復的。 雨後總是天晴。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但,我們仍要活在當下 把握、珍惜每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8/18
朋友們,你覺得心煩意亂嗎? 覺得天說黑就黑,烏雲密佈,說下雨就下雨,不受控制嗎? 不管你今天身在什麼處境,請你記得,不論是颳風過後,飆完暴雨後,陽光總是會露臉,被風雨殘害的地方也會修復的。 雨後總是天晴。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但,我們仍要活在當下 把握、珍惜每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7/1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2024/07/1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是豐收的一整年,各種豐收。 上半年,原本我任職於某大學,專任心理師的工作豐收無比,一大堆計畫與評鑑接踵而來,永遠處理不完的代辦清單,只是這豐收我招架不住,讓我家庭與工作兩頭燒,只好一鍵刪除了這份工作。 下半年,我離開了專職工作,進入兼職接案工作的生涯,發生了許多好事,迫不及待與大家分享: 出版
Thumbnail
今年,是豐收的一整年,各種豐收。 上半年,原本我任職於某大學,專任心理師的工作豐收無比,一大堆計畫與評鑑接踵而來,永遠處理不完的代辦清單,只是這豐收我招架不住,讓我家庭與工作兩頭燒,只好一鍵刪除了這份工作。 下半年,我離開了專職工作,進入兼職接案工作的生涯,發生了許多好事,迫不及待與大家分享: 出版
Thumbnail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我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必須很小心的地方: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信仰做出交代。
Thumbnail
2014 年 9 月,我终于开口了。在吞噬了 1100 亿个博客,写了一本书,并梦想着无数小时加入到令人振奋和以行动为导向的声音的战斗中之后,我被邀请为 GMP 写作。 当我盯着Word页面时,我的脑海中慢慢涌现出我希望是有意义的词......不要想太多。 我该怎么做? 现在,是时候让电梯返回了。
Thumbnail
2014 年 9 月,我终于开口了。在吞噬了 1100 亿个博客,写了一本书,并梦想着无数小时加入到令人振奋和以行动为导向的声音的战斗中之后,我被邀请为 GMP 写作。 当我盯着Word页面时,我的脑海中慢慢涌现出我希望是有意义的词......不要想太多。 我该怎么做? 现在,是时候让电梯返回了。
Thumbnail
舊回顧看到就想撇幾筆寫寫吧,之前看到小說創作社某些少數的文人攻擊,嫌東嫌西,但自己卻沒代表作品,仗著人多對一些新手品頭論足的,有一次燒到我,我連多講都不想浪費時間,後來退社了。 文人相輕我遇的很少,但我也曾被針對過。 我從不會奢望,誰幫我發專輯,幫我出書,幫我什麼什麼…… 我很想問你,那你有什麼?
Thumbnail
舊回顧看到就想撇幾筆寫寫吧,之前看到小說創作社某些少數的文人攻擊,嫌東嫌西,但自己卻沒代表作品,仗著人多對一些新手品頭論足的,有一次燒到我,我連多講都不想浪費時間,後來退社了。 文人相輕我遇的很少,但我也曾被針對過。 我從不會奢望,誰幫我發專輯,幫我出書,幫我什麼什麼…… 我很想問你,那你有什麼?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身為剛起步的寫作菜鳥,沒有持續更新文章根本是大忌啊!真心佩服那些忙裡抽空寫作的人是如何堅持不停歇的創作🥺。消失了這麼久也要有個交代,這次就分享這段期間我做了什麼事吧。
Thumbnail
身為剛起步的寫作菜鳥,沒有持續更新文章根本是大忌啊!真心佩服那些忙裡抽空寫作的人是如何堅持不停歇的創作🥺。消失了這麼久也要有個交代,這次就分享這段期間我做了什麼事吧。
Thumbnail
一直很猶豫該如何下筆,開始擔心會不會有人覺得無趣、沒意義                  但想要開始這樣的文字旅程,一直一直存在於心中                        於是不管有沒有欣賞,至少我終於替自己做了決定 每每望著遠方 都覺得很快就能到達目標 卻一直不敢跨出去那一步 而這裡的
Thumbnail
一直很猶豫該如何下筆,開始擔心會不會有人覺得無趣、沒意義                  但想要開始這樣的文字旅程,一直一直存在於心中                        於是不管有沒有欣賞,至少我終於替自己做了決定 每每望著遠方 都覺得很快就能到達目標 卻一直不敢跨出去那一步 而這裡的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