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兼心得-《我們最幸福》

導讀兼心得-《我們最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我們最幸福》,事描述北韓人民真實生活的紀錄,由Barbara Demick(芭芭拉‧德米克)執筆,訪問北韓六個脫北者(脫逃者)的故事。

這大概是筆者講最少導讀的一本書,簡單說就是:

“Just read it.

raw-image


但這樣太混了,所以大致上解說一下。這本書不是什麼沉悶的紀錄寫實,而像是一本寫實小說,書中的人物有他們的生活,生活中有戀愛、希望、努力等各種因素,北韓的人民並不是一無所求,更不是沒血沒淚。

在這六個人中,有階級最低的礦工女兒,以及進入平壤念書的菁英,也有一個對黨與領袖絕對信仰的大嬸,還有醫師的生活,以及在偷搶中度日的少年。

起初,只是為了求生,他們被迫渡江到中國,然後發現了衝擊的事實,所謂北韓是最幸福的國家,根本就是謊言。

一開始,只是為了求知,科技菁英想辦法獲得了國外的資訊,他發現的這一切都是謊言,然後他也發現到,他的同僚們,這群北韓最聰明的人通通都知道,只是選擇了活在謊言中。

這六個人,也許沒有絕對的代表性,但確相當程度可以反映出一個年代的事實。絕對的信任衍生的是絕對的不信任,當人民發現政府的謊言,就再也不會去相信它。

個人心得

這本書,心得每人不同,筆者也不掠美,僅摘錄一句話,這句話的背景是:

金醫師偷渡到中國後,那時候她在北韓已經連吃都吃不飽,生活非常困難。當精疲力竭的她渡江上岸後,小心翼翼的走到一間小屋,不解的看著地上的一碗拌肉片的白米飯。金醫師回想起上一次吃到的白米飯時,門外的狗吠聲讓他明白了一切:

中國的狗吃的比北韓的醫師好」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2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