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兼心得 - 《氣候創造歷史》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書《氣候創造歷史》,由中研院院士許靖華所著。顧名思義,這本書是以地球的氣候史,來探討歷史的發展,並開宗明義就闡明,歷史是氣候來創造的。
本書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賈德戴蒙的《槍砲、病菌與鋼鐵》,戴蒙的書被人批評為地理決定論,筆者來看這本書的感想也類似,只是變成氣候決定論。當然,並不是說就一無可取,本書脈絡一樣是由個人經歷,從許院士到了台灣做研究,發現大鬼湖的湖底沉積物,竟然有黃土高原的風沙。從發現到討論再到研究,一步步揭露了簡單的事實,那就是在16-17世紀,西北風強到可以把黃土吹到台灣的高山上。
從這個事實,再去看那個年代,正好是明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許院士從這邊猜想,會不會明朝的滅亡與氣候異常有關?與戴蒙的新幾內亞朋友發問一樣,從台灣的大鬼湖開始,將氣候造成的影響擴及到全世界,並依次舉例論證。
各章節大致上都是獨立的,所以讀者個別挑選觀看並不會有太大問題。只不過有一些地方要先講一下,就是作者本身有很濃的中國情結在,這點倒是無所謂,雖然他自己很反感所謂的種族主義,但自己的漢族情結還是重了些。(註:作者本身就屢次強調漢族對外也是有征伐,但講到原因也是避重就輕帶過。不過,這不影響整本書的立論。)
許院士的觀點大致上是這樣,氣候造成人類族群的生存壓力,此壓力分為兩種:「旅鼠型」:家鄉發生嚴酷的變化,氣候寒冷、乾旱,使得農地荒廢,一年收成不到幾次,牲畜也都沒東西吃要餓死。為了生存,只好離鄉背井找尋生存空間,但路上總是有許多原住民,有的對我們很好,讓我們在這邊謀得一席之地,有的很糟糕,讓我們只好被動反抗。
結果有好有壞,打贏了就在當地成為正式居民,打輸了就變成奴隸或是繼續找地方。但不管如何,兇猛的戰士只要找到安寧的耕作地,幾十年後戰士一樣變成和善的農夫。
「蝗蟲型」:家鄉衣食不缺,所以人口繁多,壓力太大,多的人口只好出去找尋新天地。或是看見隔壁人家過得更好,有太多財富可以劫掠,人家又武功虛弱,不搶白不搶。結果就是大軍進發,進入各個地區,趕走當地的統治者,自己成為新的統治階級。而下層的士兵則在當地落地生根,數代後也從勇猛的侵略者變成愛護家園的農牧人。
換言之,氣候的好與壞,都會造成類似的結果。氣候太差,當地人不得不離開,氣候太好則會被其他誘因影響而離開。用我們現在的講法,就是全球冷化與暖化,分別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形成全球性的人口遷移。這些遷移的過程,造成了王國衰弱、帝國興起,偉大的王朝衰頹、新時代的英雄崛起。
但無論如何,這種變化並非是征服者消滅了被征服者,許院士的觀點是,從語言學、DNA鑑定等等都指出,征服與被征服者,在下層幾乎都是同化,透過合作、通婚,數代之後融合,比較沒改變的是上層的統治階級。而這種融合變化,產生了新的種族,歷史就是這樣一幕幕興滅的。(註:這裡的種族,並不是基因單一的純淨種族,作者很反對納粹那種亞利安優秀種族論。)
本書的章節如下,可在博客來內查詢。
整體上,筆者還蠻推薦這本書的,並不是筆者全盤支持與認同,而是這提供了另一種史觀,對台灣長期接受單一價值觀的讀者來說,多看幾種觀點,會讓我們對歷史的「循環變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個人心得

坦白說,筆者沒有評斷這本書優劣與正確性的能力,許院士提供的一些參考資料,筆者去翻了翻,大多看不懂。 這是專業的問題,筆者的專業不是氣候與地質,只能被動的先接受立論,看完整體後再做一點點評斷。
首先,氣候決定論是幾十年來都有的論點,讀者若有記憶,應該會想起十幾年來,戰略軍事上多有人提出,中國王朝覆滅跟氣候循環有很大的關係,只是提出的人鮮少有氣候背景,所以只是一種有趣的說法。
其次,書中講到的與其說是創造歷史,不如說是影響甚鉅。人口的遷徙壓力確確實實會造成許多王國的興滅,但把時代拿來對比一下,氣候造成兩百年的變化,有的帝國也挺過去了。
氣候確實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人事可及之內,也是可以阻擋。羅馬帝國的興起花了幾百年時間,衰亡也是幾百年的事情,中國古代諸王朝,也是在其可努力的範圍內,抵擋這種「大勢所趨」。
若說氣候異常一百年,「終究」造成了帝國興亡,那麼這一百年內豈是兩個種族之間的殊死鬥?正如同作者所說,許多離鄉背井的種族,最後融合到了其他地方去,下一代成為了新的原住民。
那麼各種文治武功,同化與征服的故事,也不全然是氣候造成的。每一個帝國對外的態度與做法,也是有成有敗,成功者國祚延續百年,失敗者留下千年遺跡。
筆者個人的想法是,氣候確實創造了歷史架構,但寫下歷史的畢竟是活生生在為自己生存奮鬥的每一個人。
但無論如何,這本書畢竟是遠超過筆者的個人專業可及範圍,作者的許多意見不表認同,但不代表本書沒有價值。請讀者放心閱讀,保證可以提供另一個不同的歷史面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讀書心得】《霧峰林家三部曲》導讀這是一篇關於臺灣中研院黃富三教授針對霧峰林家的研究,探討其與清朝政府關係及對地方勢力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相關的影視作品和學術著作,是一篇涵蓋歷史、家族關係和經濟產業史的研究文章。
Thumbnail
avatar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
2024-02-04
晨間讀經|我會為你禱告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 2:52)
Thumbnail
avatar
芳閣裡的傻有理
2023-12-01
晨間讀經|屬靈習慣1:禱告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 4:6)
Thumbnail
avatar
芳閣裡的傻有理
2023-11-11
晨間讀經|健康和均衡禱告的六個關鍵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
Thumbnail
avatar
芳閣裡的傻有理
2023-11-05
晨間讀經|個人禱告至於你,你禱告的時候,要進入你的內室,關上門,向你在隱祕中的父禱告。這樣,你那在隱祕中察看的父就將回報你。(馬太福音6:6)
Thumbnail
avatar
芳閣裡的傻有理
2023-11-05
抵抗菁英階級【烏托邦絕對化】-洪席耶 2022 最新專書,第一時間導讀個人試以5日閱畢,記下50頁筆記,撰寫5000字報告,於新書上架兩星期,希冀能拋磚引玉,於華文世界衝撞民主思想、匯流最新世界思潮。
Thumbnail
avatar
陳潔曜
2022-01-31
《人生只有一件事》- 樊登與金惟純精彩導讀卻間接拯救了我的婚姻危機這次要介紹一本超讚的新書: 人生只有一件事, 是由商周創辦人金惟純所撰寫, 而樊登有與金老師來段精彩的導讀, Mr. S認為這絕對是一本經典, 而Mr. S讀了以後立刻解決了一次大危機, 所以我非常有自信的想推薦並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avatar
Mr.S
2021-08-01
讀一論:日本頂尖企業的共同導師:戴明「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這是1980年,日本產品橫掃美國,NBC製作一個反省式的紀錄片,提出的疑問。當時連美國最引以自豪的汽車,都成了日本車的天下。紐約的地標「洛克斐勒中心」也被豐田汽車收進口袋。很多人驚醒...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avatar
郝廣才
2021-07-15
【綠島酒吧】誰說離島無法越夜越美麗?讓我們一同到訪5間綠島獨樹一幟的酒吧小酌怡情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白天的綠島迷人無比,有著碧海藍天,到了夜晚那股寧靜雖然清幽卻總感覺少了一味,與朋友們喝點酒談天說地的所在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將酒買回民宿,但你知道嗎?綠島其實也蘊藏了些經典的酒吧,讓旅客的夜晚依舊精采!以下就跟著我們一起來認識綠島 5 間各具特色的酒吧!
Thumbnail
avatar
找海馬-綠島旅遊風格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