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已不存在

2007/12/3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一篇提到名師,筆者其實感觸頗深,十多年來在教育現場走跳,感覺到名師光環早就不再,而且是很早以前就沒有了。那,為何還有一堆補教名師,前仆後繼地出現?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筆者分兩個方面解釋一下。
首先,教材不停地改變,早就不需要解題高手了。傳統的補教名師,或是在學校內被稱作名師的,大部分屬於會解題那一類。極少數才是帶學生帶心,可以讓學生順服不已的。
教綱的改變,筆者躬逢其盛,高中教材從九五到九九暫綱,再到今天的版本,難度一直在下修。我們先不論編排的順序有沒道理,純就其難易度而言,是不停地在下降。高中的是這樣,國中的更是這樣,只是更好笑而已,因為國中的變化比高中更少,章節內容與我們當年念書幾無變化,只是在難易度上做出題整,更加簡單與生活化。
這邏輯其實很簡單,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國中學的,根本就用不到,念高中要考大學的也就算了,技職體系的念那麼難要幹嘛?如果有需求,那就去念專精的科目,或是到高中在進一步學習就好。而高中的教材邏輯,就是因應大學不需要十八般武藝都會,高一基礎的性向與興趣培養為主,到了高二分組後朝向你想要的科系邁進,而大學大部分都會加重計分,學測還有面試跟二階段筆試。
說真的,學測加指考,整體的複雜程度還有鑑別度,比我們當年的聯考還要高出許多,唯一鑑別度變低的,叫做「解題能力」,不叫「學生程度」。絕大多數的家長到是聯考出身的,所以直覺把解題能力跟學生的綜合能力畫上等號,才會造成補教名師的出現。
簡單說,就是教材難度下降,大部分的題目只要有用心,根本就不需要去補習班聽名師解題,尤其是記憶背誦一些特定的口訣跟方法,這完全應付學校考試用,真正面對大型考試,一點屁用都沒有。更別提有些科系還會面試,只會解題技巧的學生只會被教授聯合圍毆打爆,別以為教授都是智障,會看不出你成績好只是會解題。
這也是為何筆者遇過大部分家長,極力推崇指考比學測要有鑑別度,更加公平,學生更厲害。但其實大學教授普遍覺得,指考上去的學生程度較差,不知變通也不會自己讀書。兩個落差這麼大,顯然資訊流通跟溝通出了大問題。
反正,補教名師到今天還存在,大部分是因為家長還相信這一套,覺得補習名師總有厲害之處。其實,一堆高中解題技巧,都是拿大學的數學去從結果反推,國中的技巧用到很多高中的方法。補教老師只是把這些高級解題方式,簡化成較低年級的學生聽得懂,可以記起來的辦法而已。
從教材來看,早就沒有名師的空間了,但時至今日,家長仍然相信這是事實,而且大多數家長拒絕相信教改後的方式,其實遠較單純筆試有鑑別度,可以分出不同性向跟能力的學生,家長執著在解題技巧的補習名師,覺得一切都不變。
第二個原因,是補教名師的訓練跟栽培,非常吃廣告跟大補習班的資源。也就是說,一個名師要培養,是有生產線的,當你在有辦法打廣告的大補習班上課,補習班的老闆會要求你使用特定的解題方式,參考一些之前名師的上課方法,去編排一些上課的流程。好比在哪個時候解題,在哪個時機講笑話等等,完全就是演藝人員唱歌跳舞秀。
這些名師會有名,就是因為掌握到兩大關鍵,使得學生補習的成效卓著,成績提升得很有感。第一是長期累積各校的考題,知道猜題的方向,更有甚者與學校內部合作,拿的到題目。補習班會把知道要考的部分,整理成你看不出的講義,提供給學生,自然考試成績滿滿。會猜題還算厲害,但只要花時間磨就還好,像筆者在學校混了幾年,也會知道哪些老師的出題習慣,這並不困難。
補教有用的第二關鍵,在於過去的教材超級難,學生自己讀通常看不懂,完全無法解題,自信心低落,補教名師可以整理出重點筆記,還有解題的各種技巧,化繁為簡,讓學生跨越的門檻降低。
也就是說,補教業的生產線模式非常固定,等於沒有應變能力。再加上家長習慣了補教模式,補教業的老闆們也不會想要輕易變更,所以這些年教改的變化,補教業絕大多數都是「以不變應萬變」,更過分的是欺騙家長,說一切都沒變,只是換湯不換藥。
這很可惡,因為題目早就難度下修,只要課本看懂,習作有寫完,學校考試要及格一點都不困難。頂多買個題本練習一下,程度不要太差的學生都可以考到70、80以上。這個成績在國中會考就是B+的水準,在高中來說就是可以考到還不差的大學。在這種狀況下,補習的效益就會大打折扣,因為沒有難題,學生感覺不出補教老師有多厲害,過去那種「歌舞秀」的大補習班策略,當然完全失效。
不要聽那些補教業上電視唬爛,國中會考實施三年以來,升高中大學補習班除了台北市,幾乎都是萎縮甚至崩潰。因為除非你要念前幾志願的高中,要拿到5B或是1A4B的成績,可以念還不差的公立高中後段、私立高中以及不錯的高職,並不困難。
補教業長期以來都是靠榜單騙家長,完全沒有告知家長,補習的效益在過去或許很高,現在只有+20%~30%的效果。再加上少子化,每間學校的人數變低,前段生的人數更少,補習班根本找不到優秀的學生,榜單自然不會好看。
但你說,擺進步獎出來呢?那些不及格的培養到及格,從5C變成5B,學測30變成50級分。這種後段變成中段的難度不小,可家長完全對這些沒興趣,都以為補習等於吃大補丸,成績都會飛天。最難的是中段提升到前段,投入的時間多,效益也不高,但不補更糟,這些人的榜單會出現嗎?
別鬧了,大補習班對這沒興趣的,他們習慣貼前三志願的人,尤其是台北的站前一級戰區,那些建中北一女的天之驕子,根本不會管私立大學的榜單。但對於其他地方來說,絕大部分的狀況都不是如此,而我們的社會對於補習的幻想,卻多半建立在這些最前端的大補習班上。
名師為何不存在?一是教材改了,沒有難題就沒有傳統的名師。二是名師的生產流水線,仰賴大批學生洗榜單,配合歌舞秀的教學法,這在少子化的狀況下,已經做不到了。
簡單說,現在的真正名師,是那種願意花耐心陪中段學生磨,有足夠經驗找到這些學生的問題點,可以適時切入,帶領學生能夠像爬階梯一樣,一關關的往上爬。名師是那些有熱情跟毅力,可以鼓勵後段學生,把基礎的東西念好,該背的背好,讓他們知道努力是有用的,也許考不到高中,但至少可以考上還不差的高職。
有耐心跟毅力,願意跟數量變少的學生花時間磨耗,這才是現在有用的名師。那些背口訣、記方法、速成解題的,早就過時了,真正會希望上這種課程的學生,在一個五百人的國三生學校中大概不到二十個,高中還要是前三志願,或是校排前段生才會有用。
絕大部分的學生,需要的是打好基礎,訓練自己的讀書方法跟培養好習慣。我們有點經驗的老師,大概都知道怎麼做最好,以筆者的狀況來講,看一個學生寫一張考卷完,就知道他下一步該練習怎樣的東西,寫怎樣的進度,欠缺哪方面的訓練等等。
但這些樸實無華的技巧,又有多少家長願意買單?
這可有趣了,還真的不多,他們總以為這種根據程度練習,老師一旁指導,「沒有上課」的課程,自己在家念就可以了。
真的嗎?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一堆名師繼續被生產出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0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