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019
因為一直都有出國留學的意願,在看到由交流協會所提供的大學獎學金相關資訊後,祐詮就覺得可以試試看。
雖然也是靠著幾分運氣,但他還是成功的考上了獎學金的名額:當時的獎學金簡章中並沒有明確要求日文能力,而日本留學試驗(EJU)也可以用英文應考,再加上簡章中寫到協會會安排考上的人去語言學校,一度讓他以為不需要事先學習日文也沒關係。
不過另一方面考慮到落榜的風險,他並沒有放棄大學學測,因此在他前往日本之前還在台灣上了一年的大學。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出國,不管對什麼都感到很新鮮。雖然大家都常常說日本人不怎麼親切,但因為我根本聽不懂周圍的人在說什麼,所以就只是覺得日本人很禮貌。
在日本的大學生活讓祐銓感到和台灣不同的是科系或是班級的影響薄弱許多。在日本的大學通常沒有什麼班級的概念,不會有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而以科系為主的團體通常規模也不大,取而代之的是跨系的學生團體,這才是交友的主要媒介。
日本大學的學生團體有幾種分法,最簡單的就是依照組織模式分為「同好會(サークル)」或是「社團(部活)」,以及依照活動內容分為「文化系」以及「體育系」。特徵上通常是社團較為嚴格,體育系較為辛苦。
他在一年級的時候加入了合氣道的社團,歸類上屬於「體育系社團」,會要求成員最低練習時間,是最辛苦的學生團體之一。
因為受不了嚴格的時間表以及體能訓練,再加上適應新環境也佔據他許多心力,他在加入一陣子之後就退出了。而讓他決定退出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的日語能力。
在日文能力水準還不是很夠的時候跟日本人相處其實是相當有壓力的,光是沒辦法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已經讓溝通的難度大幅提高,更不要說還要去交新的朋友。好在他和寄宿家庭的溝通讓他可以漸漸的習慣使用日文。
祐詮的寄宿家庭經歷相當特別。他和寄宿家庭的交往要從幾年前在台灣的偶然相識開始,當時還在台灣的他和朋友出遊,於平溪回程的火車上遇到來台灣玩的日本夫婦,偶然之下聊起天來,因為還蠻聊得來的就交換了聯絡方式。
之後因為確定要到大阪的學校就讀後祐詮和這對夫婦聯絡了一下,想說可以一起吃個飯。沒有想到的是,在聽說他是要到大阪後,這對夫婦主動邀請祐詮去他們家住。考慮到若是自己租房還需要保證人以及禮金、押金等等經費,他就欣然接受了邀請。
由於他跟寄宿家庭在一起生活前便已經互相有一些基礎的認識,相處起來要比與新朋友相處時輕鬆得多,也因為這樣,他每天回家可以比較沒有壓力的練習日文,就算只是晚餐時間一起聊天或是看電視都為他的日文溝通能力帶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一般的日文教育中難以學到關西腔的使用方式,直接跟大阪人住在一起的他就算不想學都還是會學到。
因為寄宿家庭離學校實在有點遠,我現在已經沒有住在那裡了,但是我們依然有保持聯絡,像是在我的生日的時候他們還會幫我慶生什麼的。我覺得一定程度上真的有像是跟家人相處的感覺。
雖然祐詮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只有短暫的加入社團,但是對合氣道仍然相當有興趣,當到了二年級比較適應環境的時候他再次開始練習合氣道。這次他加入的是合氣道的同好會,在訓練強度與時間方面比起社團輕鬆許多,也讓他交到了不少朋友。
現在四年級的他已經沒有什麼課,基本上除了畢業論文之外沒有什麼需要做的事,再加上從社團引退了所以很少去學校。已經拿到公司內定的他在畢業後會到東京,但卻沒有打算就這樣在日本一直工作下去。
我之前是打算要在30歲以前回台灣,現在倒是覺得如果提早回台灣跨領域的研究所可能也不錯。總之就先工作看看,看看自己想要走的是哪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