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工資數字一樣,是因為你與冰箱太近 】

【每個月工資數字一樣,是因為你與冰箱太近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加工資誰都想,但每個月看着工資單不變,是無能為力還是無動於衷?

到底為甚麼我們總是想變好卻無法實行得到結果?

先來看人在判斷一件事件,,有可能用到兩個區域,一是長記憶區(不用思考,直接對比),二是短期記憶區(要思考,找資料類比分析),就好像你家洗衣機壞了,你去電器行時,

有兩個銷售員分別和你介紹洗衣機

銷售員A: 這款洗衣機馬逹是多少,用水量是多少...

銷售員B: 這款洗衣機洗一次花XX時間,每次用大概用電量XX度,很省電...

你看出來了嗎?

銷售員A在介紹時,你需要去找資料,思考洗衣機的性能,用的是短期記憶區來分析。一旦需要思考,人就不會快做定,甚至被這些新詞弄得頭昏,

銷售員B在介紹時,你直接用過往你家的洗衣機作比較,用的是長期記憶區來分析,

分析時,用長期記憶比用短期記憶來得更快,不需花腦力去思考!

天才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人一有機會就希望避開思考的苦。」當我們能盡量不用腦力就會盡量偷懶省力氣!

我想變好養成提升收入等等好習慣,該怎麼辦?

21天養習慣,很難維持每天的原因在於你原有習慣對你影響不大!人在兩種狀態下生活着,一是理想狀態,二是現實狀態,當這兩狀態落差大時,會讓你有所察覺,促使你想改變。因此,當你想改掉原有習慣時,只要找到這落差點,把其記下來提醒自己,同時也給予堅持的動力就可。

例如,我想減肥但改不了吃零食習慣!

理想狀態:我知道肥但好像對生活沒很大影響,繼續過生活。

現實狀態:最近便秘/消化不良/被測去高血壓或糖尿病...

理想和現實出現反差!

此時,你看到零食會忍住不碰了!

回到文章提到你想收入有所改變,先從習慣,生活中找出盲點提供動力來源,促使你能進步,提升生活現狀!

我是lily,歡迎大家去以下地方追踨我,大家一起互相學習、成長吧~

FB: lilyng

IG: lilyredig

avatar-img
LilyG莉莉兒的沙龍
15會員
8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lyG莉莉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恐懼萌芽中,你在變好中! 溫暖的棉被,睡得正香時,突然看到主管,和我說要解僱我! 啊! 原來是夢!!! 這惡夢吓醒了你 此時,你發現已是七點半(今天是八點的班),馬上換衣服沖出門,一路上很害怕,心裏想慘了慘了,腦海中想着主管的臉,扣薪資就算,還有可能被說一頓… 做惡魔,恐懼嘈醒你,雖已睡過頭,但若沒
202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獎是這部來自韓國的>電影 ,這是歴史上第一部獲得最高獎項的非英語電影。 2020年奧斯卡> 今天我不是要來評論電影的情節,分享看後心得,而是從電影中讓我思考到踏入社會後,在上班時的我們最容易犯的5個錯誤。 錯誤一:標籤化 在影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話:「不是有錢而善良,是因
待辦事情如同堆積的垃圾,最終會被丟掉遺忘! 如果你每天習慣說等等再做,待辦事情堆不少,你的大腦會覺得混亂,不知道要先做甚麼,並且,大腦也沒有你想像的記性好,這些沒去做的事可能隨呼吸呼到空氣中,消失得無形無踨! 上進修課,先學,之後有需要再用,再之後就不了了之! 我以前喜歡上一堆線上課程,有些課上了又
一件事能否完成在願意行動多少 行動兩面向 1內發性(內心真心覺得要)-> 快樂-> 期待,興奮-> 更多行動 2強迫性(外在意識需要做)-> 不快樂-> 逃離痛苦-> 降低實行執行力 何為內發性,強迫性呢?
歡迎來到LilyG莉莉兒的部落格,這是我在這平台開始寫的第一篇文章 作文爛卻走入文案寫作者 我的作文從小就很弱,每次派發老師批閱過的作文紙,都是紅字不少,從小就打從心裏覺得長大後不會與寫作有掛鈎。於是,自然我大學也是念理科,讀醫檢。 畢業工作後,有一次生病請假一天也很難請(因為工作性質關係?)...
恐懼萌芽中,你在變好中! 溫暖的棉被,睡得正香時,突然看到主管,和我說要解僱我! 啊! 原來是夢!!! 這惡夢吓醒了你 此時,你發現已是七點半(今天是八點的班),馬上換衣服沖出門,一路上很害怕,心裏想慘了慘了,腦海中想着主管的臉,扣薪資就算,還有可能被說一頓… 做惡魔,恐懼嘈醒你,雖已睡過頭,但若沒
202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獎是這部來自韓國的>電影 ,這是歴史上第一部獲得最高獎項的非英語電影。 2020年奧斯卡> 今天我不是要來評論電影的情節,分享看後心得,而是從電影中讓我思考到踏入社會後,在上班時的我們最容易犯的5個錯誤。 錯誤一:標籤化 在影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話:「不是有錢而善良,是因
待辦事情如同堆積的垃圾,最終會被丟掉遺忘! 如果你每天習慣說等等再做,待辦事情堆不少,你的大腦會覺得混亂,不知道要先做甚麼,並且,大腦也沒有你想像的記性好,這些沒去做的事可能隨呼吸呼到空氣中,消失得無形無踨! 上進修課,先學,之後有需要再用,再之後就不了了之! 我以前喜歡上一堆線上課程,有些課上了又
一件事能否完成在願意行動多少 行動兩面向 1內發性(內心真心覺得要)-> 快樂-> 期待,興奮-> 更多行動 2強迫性(外在意識需要做)-> 不快樂-> 逃離痛苦-> 降低實行執行力 何為內發性,強迫性呢?
歡迎來到LilyG莉莉兒的部落格,這是我在這平台開始寫的第一篇文章 作文爛卻走入文案寫作者 我的作文從小就很弱,每次派發老師批閱過的作文紙,都是紅字不少,從小就打從心裏覺得長大後不會與寫作有掛鈎。於是,自然我大學也是念理科,讀醫檢。 畢業工作後,有一次生病請假一天也很難請(因為工作性質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