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冠肺炎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8年適逢1918年流感大流行100週年,《康健雜誌》在2018年01月29日刊出一則「流感百年戰爭/病毒肆虐百年,為何撲不倒?大流行不遠了嗎?」,引用了美國紐約一位醫師伯恩(Stanley B. Burn)的老照片,說明了當年美國生活中戴口罩的現象。口罩恐慌問題,早在100年前就發生過!

raw-image

流行疾病對經濟的損失是連鎖反應

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中度至重度流行疫情的年度全球成本約為5,700億美元!為什麼這麼高?主因目前是全球化時代,產業與人口移動早已不具有限制性與侷限性,因此,只要一爆發大規模的流行疫情,經濟損失自然不在話下。尤其是,大部分經濟損失並非直接由疾病所造成的,而是由於消費經濟中消費者的反應,或者過度反應所造成,而最後,一路放大到勞動力、生產力與金融部門,再透過全球化與供應鏈的影響,最終放大到全球性,引發危機。

流行疫情一發生,恐慌會在人際網路與網際網路之間傳播,消費者對疫情若出現過度防衛的心理狀態,對於民生經濟與生產製造的負面效應就會馬上發生,這絕對不是單一國家的事件。更何況,恐慌情緒會透過社群網路讓疫情呈「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與「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的擴散,恐慌連鎖反應才是疫情中最無法控制的部分。

內需消費與產業斷鍊危機首受衝擊

衛生福利部在2020 年 1 月 15 日公告,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雖然說疫情仍在控制之中,但引發的民間防疫恐慌,尚未平息。但是,接下來的經濟問題,才是不容小覷的議題。

一般來說,傳染病並不會對經濟產生很大的衝擊,頂多影響部分的內需消費。然此次「新冠肺炎」並非一般性的傳染病,短時間及大規模的傳染,剛好集中在中國大陸,除了衝擊民生消費外,對於製造業而言,影響更甚。由於中國大陸是製造大國,因疫情影響停工,導致無法出口,而這些原料、中間商品對於很多國家的企業而言,又是商品製造過程中缺一不可的零組件,這一來,很多企業在疫情當中形同「斷鍊危機」。

總體經成長衰退

由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組成來看,民間消費受疫情影響,內需消費肯定會減少;投資的部分受產業連動,尤其是中國大陸生產力受創,投資的時程部分可能延緩;政府消費的部分則因產業紓困成長,但並非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至於進口可能受中國大陸生產力受創而降低,然出口部分同樣因中國大陸產業斷鍊波及,出口展望相對也不樂觀,因此,淨值(出口減進口)亦可能衰退,但出現負成長的機會照理應不大。

以2003年SARS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可以作為這次疫情的參考。

2003年SARS期間的名目GDP,年增率在第二季時為-0.5%,就是受SARS影響所致。2003年的GDP年增率為4.22%,比2002年的5.48%,衰退1.26%。總括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對於臺灣今年的經濟情況,可能得到第三季以後才能明朗,今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應該是負成長,至於下半年的情況,則必須視疫情的擴展是否得到控制,以及大環境景氣的走勢而定。

民間消費受影響

從民生消費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剛好發生在農曆年期間,民眾的感受不深,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家庭年節消費多半在年前已經完成。然而,二月以後的消費問題受疫情影響,但必須說明的是,民眾搶購防疫物資並不會造成物價上揚,反而因消費緊縮,會出現較低的物價成長率。這與2003年SARS發生時一樣,物價指數在前兩季皆為負成長可以證明。

至於哪些產業會受到波及?首先,具備消費人潮密集特性的產業,消費需求會降低,百貨業、娛樂業、餐飲業、觀光業與交通運輸業皆是可能受創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特色多半是靠大量的現金流來支撐營運,一旦消費人潮銳減,營運資金來源就會失去支撐。

以2003年當年第二季的民間消費進行評估,第二季的民間消費年成長率為-1.11%,直到第三季與第四季才有所回升,年成長率為2.45%。這一次「新冠肺炎」來襲,依據主計總處發布的經濟預測,假設疫情在未來三個月無法降溫,將影響民間消費,將使經濟成長率下滑0.35%至0.5%。

於是乎,經濟部提出了「降成本、增營收、強設施、衝買氣」的四大政策,協助中小企業進行資金紓困,並推出總預算達新台幣20億元「振興抵用券」,用以提振內需。除此之外,交通部預計投入約500億元預算,提出運輸與觀光紓困、復甦及轉型計畫,這些都是針對內需型消費所進行的補助與紓困,透過促進消費方式進行止血。

民間投資待觀望

2003年SARS期間,資本形成年增率為4.11%,仍有正成長。但從分季來看,第一季的年成長率高達17.69%,在SARS發生後降至6.65%,第三季則為-14.66%,直到第四季才恢復至17.64%,顯見SARS期間,民間投資的影響期間仍有兩季(有遞延效果)。

民間投資在今年的第二季負面影響可能會較高。至於第三季以後,因長期民間投資的趨勢為成長,預估仍有成長性。然必須觀望的是,因諸多業者在兩岸皆有投資,受損後財務品質是否能夠支撐如期的投資計畫,就得視大陸疫情能否在三月後得到控制而定。

進出口貿易看衝擊程度

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是生產與製造。在過去,中國大陸針對傳染性疾病並未端出大規模的城市封鎖或管制措施。而本次疫情因春運擴大後,各地政府為了防堵疫情擴散,提出封鎖與管制措施,導致春節後無法返工,直接造成工廠無法復工或延遲復工,而此舉,就會透過供應鏈與產業關連性,出現連鎖的負面反應。

眾所皆知,中國大陸是製造大國,若位於中國大陸的業者無法復工生產,擴及整個產業供應鏈,零組件就無法出口,會直接導致進口國的進口規模減少。而這些中國進口的原物料與中間商品,又為加工出口的一部份,因此,出口的影響照理會往後遞延。

依2003年SARS經驗觀之,第二季的進口年成長率只剩2.97%,第三季後就恢復正常,影響程度只有一季。而出口部分,第二季與第三季皆受影響,年成長率分別只有4.65%與7.25%,到第四季才恢復到19.43%。依這次中國大陸疫情來評估,我國上半年的進口肯定受到影響,而出口的影響可能會遞延到第三季,易言之,淨出口對於今年GDP的影響會拉低貢獻度。

經濟損失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理性應變才是重點

面對不可預測的疫情傳播,並沒有什麼立即有效的特效藥可以遏止疫情擴大。能做的預防工作,企業如建立「企業持續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以系統化的方式進行災難應變的準備,一般人則必須秉持理性的角度去應對不知名的疫情,避免造成過度恐慌與防衛。當然,這有賴社會能夠進行有效與理性的傳播與溝通。

至於經濟損失,當然是不可避免的,能控制的就是減弱連鎖效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2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1/12/18
最近物價的漲幅想必大家都有感,連我們家附近的臭豆腐攤一盒五塊豆腐50元,在12月1日起調漲為55元,漲幅10%。但為何主計總處公布的外食費指數年增率,這麼的令人無感?
Thumbnail
2021/12/18
最近物價的漲幅想必大家都有感,連我們家附近的臭豆腐攤一盒五塊豆腐50元,在12月1日起調漲為55元,漲幅10%。但為何主計總處公布的外食費指數年增率,這麼的令人無感?
Thumbnail
2021/11/13
經濟部此舉的「抗漲專區」與《呂氏春秋》講的「掩耳盜鐘」,不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嗎?以為成立個「抗漲專區」,要業者把一些看起來沒有漲價的商品集中銷售,官員先麻痺自己的物價感覺,然後老百姓就會慶幸原來物價沒有上漲,過去的耽驚受怕,原來只是一些人傳遞的假消息,讓大家「杞人憂天」罷了!
Thumbnail
2021/11/13
經濟部此舉的「抗漲專區」與《呂氏春秋》講的「掩耳盜鐘」,不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嗎?以為成立個「抗漲專區」,要業者把一些看起來沒有漲價的商品集中銷售,官員先麻痺自己的物價感覺,然後老百姓就會慶幸原來物價沒有上漲,過去的耽驚受怕,原來只是一些人傳遞的假消息,讓大家「杞人憂天」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本書在出版時,正是Covid- 19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於是作者約翰·亞當·圖茲(John Adam Tooze)著書說明Covid- 19爆發後對全世界經濟的影響,特別是第三世界的落後國家,更面臨財政上的困境。受恐慌情緒影響,2月和3月初,全球信貸和股票價格急劇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經歷了4次熔斷。在
Thumbnail
本書在出版時,正是Covid- 19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於是作者約翰·亞當·圖茲(John Adam Tooze)著書說明Covid- 19爆發後對全世界經濟的影響,特別是第三世界的落後國家,更面臨財政上的困境。受恐慌情緒影響,2月和3月初,全球信貸和股票價格急劇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經歷了4次熔斷。在
Thumbnail
經由這些生活中向外發散的思考路徑,可以判斷和預測在各個行業領域中,短期直至中長期的未來趨勢和變化…
Thumbnail
經由這些生活中向外發散的思考路徑,可以判斷和預測在各個行業領域中,短期直至中長期的未來趨勢和變化…
Thumbnail
2022年3月初,中國再度爆發疫情危機,Omicron病毒肆虐導致中國深圳、長春、吉林、上海陸陸續續傳出封城政策。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爆發呢?中國疫情的最新狀況又是如何的呢?今天Dr. David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疫情的現況,並且關於疫情之下可以如何針對投資方面作布局~
Thumbnail
2022年3月初,中國再度爆發疫情危機,Omicron病毒肆虐導致中國深圳、長春、吉林、上海陸陸續續傳出封城政策。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疫情爆發呢?中國疫情的最新狀況又是如何的呢?今天Dr. David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疫情的現況,並且關於疫情之下可以如何針對投資方面作布局~
Thumbnail
  人類史上遭遇過許多大型的傳染病,例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這場傳染病持續了大約3年,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大約5億人感染,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因當時的訊息並沒有現代發達,感染及死亡人數可能比實際上更多,在當時股市崩盤了嗎?
Thumbnail
  人類史上遭遇過許多大型的傳染病,例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這場傳染病持續了大約3年,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一,大約5億人感染,造成了全球2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因當時的訊息並沒有現代發達,感染及死亡人數可能比實際上更多,在當時股市崩盤了嗎?
Thumbnail
美股、台股位於接處在相對高點,投資人都一定會居高思危,但是若用過往的經驗來看會失真,畢竟整體市場的基本面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 於是我開始尋找答案,思考了下列三個方向: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投資市場的基本面變化 復甦成長持續多久與怎麼做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疫情到底有多大多深遠?天下雜
Thumbnail
美股、台股位於接處在相對高點,投資人都一定會居高思危,但是若用過往的經驗來看會失真,畢竟整體市場的基本面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變化。 於是我開始尋找答案,思考了下列三個方向: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投資市場的基本面變化 復甦成長持續多久與怎麼做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 疫情到底有多大多深遠?天下雜
Thumbnail
這篇文章稍微整理一些全球因應疫情的經濟數字,還有政府的紓困方案等。 疫情當下,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愛心與勇氣。朋友們,撐著點,難關會平安順利度過的。 團結力量大:我們一起協心齊力的做個關懷滿滿、有愛心、有責任的良好市民;這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 愛與關懷、包容心、想像力與勇氣,我們一定會平安走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稍微整理一些全球因應疫情的經濟數字,還有政府的紓困方案等。 疫情當下,我們需要的是更多愛心與勇氣。朋友們,撐著點,難關會平安順利度過的。 團結力量大:我們一起協心齊力的做個關懷滿滿、有愛心、有責任的良好市民;這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 愛與關懷、包容心、想像力與勇氣,我們一定會平安走過!
Thumbnail
撰寫:黃雅慧 新冠肺炎疫情從亞洲地區擴散到世界各地,連帶造成近期國際油價崩跌,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國際預測機構紛紛下修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台灣不意外地也受到波及。經濟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於3月25日發佈景氣動向調查,指出台灣2月份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
Thumbnail
撰寫:黃雅慧 新冠肺炎疫情從亞洲地區擴散到世界各地,連帶造成近期國際油價崩跌,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國際預測機構紛紛下修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台灣不意外地也受到波及。經濟智庫“台灣經濟研究院”於3月25日發佈景氣動向調查,指出台灣2月份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
Thumbnail
2018年適逢1918年流感大流行100週年,《康健雜誌》在2018年01月29日刊出一則「流感百年戰爭/病毒肆虐百年,為何撲不倒?大流行不遠了嗎?」,引用了美國紐約一位醫師伯恩(Stanley B. Burn)的老照片,說明了當年美國生活中戴口罩的現象。口罩恐慌問題,早在100年前就發生過!
Thumbnail
2018年適逢1918年流感大流行100週年,《康健雜誌》在2018年01月29日刊出一則「流感百年戰爭/病毒肆虐百年,為何撲不倒?大流行不遠了嗎?」,引用了美國紐約一位醫師伯恩(Stanley B. Burn)的老照片,說明了當年美國生活中戴口罩的現象。口罩恐慌問題,早在100年前就發生過!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在2020 年 1 月 15 日衛授疾字第 1090100030 號公告,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也就是「武漢肺炎」,到目前為止,臺灣有五例通報病例。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在2020 年 1 月 15 日衛授疾字第 1090100030 號公告,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也就是「武漢肺炎」,到目前為止,臺灣有五例通報病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